第九十三章 采製工藝
作者:東風飄來草木香      更新:2020-06-15 14:24      字數:3119
  聽著大小姐對紅茶方麵的講解,張良暗暗點頭,看大小姐似乎興致正濃,張良也就不再打擾大小姐,而是聽她繼續說下去。

  “哦,對了!”這個時候,大小姐似乎想起什麽一樣,頭一抬,有些恍然道:“其實,除了之前我跟你說的地分類之外,大家對紅茶還進行了不同規格的劃分。”

  “紅茶根據茶葉的在茶樹上的部位和完成後茶葉的形狀分為不同規格:一種是白毫;然後是碎白毫,簡而言之就是切碎或不完整的白毫;還有就是片茶,是指比碎白毫更小的細片;小種,就是小種茶;茶粉,就是茶粉或抹茶。”

  “還有就是白毫根據采摘部位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比如說花橙白毫,就是茶枝最頂尖的新芽,非常罕見,因為通常新葉都會一對出現;橙白毫,就是茶枝最頂起數的第二片葉,若新葉以一對形式出現,則兩片亦算是橙白毫;白毫,就是茶枝最頂起數的第三片葉,葉片通常比較短;正小種,就是茶枝最頂起數的第四片葉,葉片通常短而闊。”

  “小種,就是茶枝最頂起數的第五片葉,葉片通常比較大;碎橙白毫,就是切碎了的橙白毫;碎白毫,就是切碎了的白毫;碎正小種,就是切碎了的白毫小種;碎橙白毫片茶,就是切碎了的橙白毫細片;茶粉,就是切得像粉一般細的茶葉,主要用來做茶包。”

  說到這裏,大小姐看張良聽得認真,美麗的大眼睛又是眨了眨,興致濃濃的繼續說道:“關於茶的保存方法,最好放在茶葉罐裏,移至陰暗、幹爽的地方保存,開封後的茶葉最好盡快喝完,不然味道和香味會流失殆盡,不同茶葉不宜混合飲用,以免不能欣賞到該種茶的原味。”

  大小姐講到茶的儲存方式,這不禁使張良他之前世界裏的關於茶葉的幾種具體儲藏方式,其一便是鐵罐的儲藏法,選用市場上供應的馬口鐵雙蓋彩色茶向作盛器。儲存前,檢查罐身與罐蓋是否密閉,不能漏氣。儲存時,將幹燥的茶葉裝罐,罐要裝實裝嚴。這種方法,采用方便,但不宜長期儲存。

  其二便是熱水瓶儲藏法,選用保暖性良好的熱水瓶作盛具。將幹燥的茶葉裝入瓶內,裝實裝足,盡是減少瓶內空氣存留量,瓶口用軟木塞蓋緊,塞緣塗白蠟封口,再裹以膠布。由於瓶內空氣少,溫度穩定,這種方法保持效果也比較好,且簡便易行。

  其三便是陶瓷壇儲藏法,選用幹燥無異味,密閉的陶瓷壇一個,用牛皮紙把茶葉包好,分置於壇的四周,中間嵌放石灰袋一隻,上麵再放茶葉包,裝滿壇後,用棉花包蓋緊。石灰隔1-2個月更換一次。這種方法利用生石灰的吸濕性能,使茶葉不受潮,效果較好,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茶葉品質,特別是龍井旗槍大方等一些名貴茶葉,采用此法尤為適宜。

  其四便是先用潔淨無異味白紙包好茶葉,再包上一張牛皮紙,然後裝入一隻無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內,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出,隨即用細軟繩子紮緊袋口取一隻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第一隻袋外麵,同樣輕輕擠壓,將袋內空氣擠壓再用繩子紮緊袋口最後把它放入幹燥無味密閉的鐵筒內。

  其五便是低溫儲藏法,方法同“食品袋儲藏法”,然後將紮緊袋口的茶葉放在冰箱內。內溫度能控製在攝氏5攝氏度以下,可儲存一年以上。此法特別適宜儲藏名茶及茉莉花茶,但需防止茶葉受潮.

  其六便是木炭密封儲藏法,利用木炭極能吸潮的特性來儲藏茶葉。先將木炭燒燃,立即用火盆或鐵鍋覆蓋,使其熄滅,待晾後用幹淨布將木炭包裹起來,放於盛茶葉的瓦缸中間。缸內木炭要根據胡潮情況,及時更換。

  想了想自己知道的六中茶葉儲藏方法後,張良又不禁想到這茶葉的菜製工藝,按照張良自己的猜測這采製工藝應該不簡單,當下有些好奇的問大小姐道。

  對於張良的好學,大小姐心中著實歡喜,她當然願意張良可以係統的掌握茶葉的一係列知識,所以在略一沉吟後,便是開口道。

  “關於茶葉的采製工藝,我先跟你說一下一般的采製過程,然後再具體的跟你說一下川東茶藝和玄門茶藝吧。”

  “首先說一下采製過程,先是萎凋,萎凋分為室內加溫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萎凋程度,要求鮮葉尖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脈呈透明狀態即可。”

  “然後是揉撚,百年前的先輩一般使用雙腳揉茶。後來采用鐵木結構雙桷水力揉撚茶機。再後來揉撚這一工序又加以改進,采用了鐵製器械進行揉撚,提高製茶效率。揉撚時要使茶汁外流,葉卷成條即可。”

  “接下來是發酵,發酵,俗稱“發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指將揉撚好的茶胚裝在籃子裏,稍加壓緊後,蓋上溫水浸過的發酵布,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濕度,促進酵素活動,縮短發酵時間,一般在五到六個時辰後,葉脈呈紅褐色,即可上焙烘幹。發酵的目的,使綠色的茶坯產生紅變。”

  “應當注意的是,紅茶的發酵也要適度,目前,鑒定“發酵”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看葉色和聞香氣。帝國茶葉協會提出按“發酵”葉不同紅變程度分成六個葉相等級,分別是:一級葉相:青綠色,有強烈青草氣;二級葉相:青黃色,青草氣;三級葉相:黃色,青香;四級葉相:黃紅色,花香或果香;五級葉相:紅色,熟香;六級葉相:暗紅色,低香。”

  “接下來便是烘焙,把發酵適度的茶葉均勻搜集放在水篩上,每篩大約攤放2~2.5公斤左右,然後把水篩放置吊架上,下用濕著的純鬆柴燃燒,故小種紅茶具有獨特的純鬆煙香

  味。剛上焙時,要求火溫高些,防止發酵過度。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幹燥法,不宜翻動以免影響到幹度不均勻,造成外幹內濕,一般在六個時辰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觸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幹度達到,而後攤涼。”

  “最後是複焙,茶葉是一種易吸收水分的物質,在出售前必須進行複火,才能留其內質。”

  “而對於紅茶茶藝,先說一下川東茶藝:一是介紹茶具,茶藝六件,隨手泡,茶六用、茶荷、茶船、紫砂壺、品茗杯、聞香杯;其二是嘉葉共賞,首先觀賞幹茶,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鮮甜和,湯鮮豔呈金黃色,葉底紅勻光滑。然後香味醇厚,條索較為肥壯,色鮮亮,條形秀麗。茶藝師觀茶,意念把日月精華,天地元氣皆聚於小小的茶荷之中。”

  “其三是溫壺,泡好一杯茶,要做到茶好、水好、火好、器好,叫做“四合其美”,須先將紫砂壺燙熱;其四是高山流水,將溫壺之水倒入品茗杯溫杯。晶瑩的水線上下起伏,連貫不斷,為觀看之人勾畫出一幅秀美的山水風景。然後坦洋入宮,將茶葉置於壺中。茶葉用量,視茶葉的緊密程度酌情放入紫砂壺中。”

  “其五是芳草回春,溫潤泡,它的目的在於潤澤香茗,使茶葉逐漸舒展,茶香呼之欲出;其六是分承香露,將溫潤泡的茶湯,倒入聞香杯中,分杯入杯。”

  “其七是懸壺高衝,好茶還需巧衝泡,這一泡為正泡,衝泡時要做到高衝低斟。懸壺高衝又稱鳳凰三點頭,表示主人向客人“三鞠躬”,以示對客人的禮貌和尊重;其八是春風拂麵,衝泡中浮有茶沫,用壺蓋輕輕將浮起的茶沫抹去。”

  “其九是滌盡凡塵,洗去壺身外的茶渣、茶沫;其十是內外養身,將溫潤泡的茶湯澆於紫砂壺上,潤壺、養壺,使其內外加熱,溫度一致,使壺內茶葉充分伸展,聚攏茶香;十一是若琛聽泉,將溫杯之水倒入茶船水方之中,這段時間,也是為了讓茶壺中的茶葉充分伸展,充分浸泡。”

  “十二是遊山玩水,端起茶壺,在茶船上逆時針方向蕩一圈,目的在於除去壺底附著的水滴;十三是大將巡城,分茶入杯,將壺中茶湯均勻斟入聞香杯中,俗話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意,我們願將這份濃濃的情意,獻給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十四是將帥點兵,將壺中精華分承各杯中,使茶湯濃淡一致;十五是高屋建瓴,將品茗杯反轉置於聞香杯上;十六是乾坤旋轉,雙手旋轉聞香杯,先聞茶香;十七是鬥轉星移,將聞香杯中的茶湯旋轉倒入品茗杯中。”

  “十八是空穀幽蘭,雙手擾杯,搓杯聞香,隨著杯內溫度的逐漸降低,杯底散發出不用的芬芳,有高溫香、中溫香、冷香,值得細細體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