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魯力夫的疑惑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0-06-05 11:54      字數:2360
  馬文棟還沒有緩過心神,歐陽丞卻指著畫布問出新的問題。

  “楚大師,這幅畫既然已經確定是張擇端所作。那這個湖麵上的青綠色是怎麽回事?”

  馬文棟聽到這個問題也趕緊湊上前像小學生一樣乖乖等著楚辭開口。

  “王希孟。”

  楚辭淡淡說出一個名字。

  眾人瞬間皺起眉頭:“怎麽又和他有關係?”

  王希孟和張擇端十分相似,都是北宋的畫家,都進入過北宋畫院,並且都是華夏繪畫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當然,同樣的是史書中並沒有關於他們的記載。

  不過相比於張擇端完全沒有,王希孟的運氣顯然更好一些。

  宋徽宗認為王希孟其性可教,所以親自指點過他的筆墨技法,還特意將其交給蔡京關照。

  這才誕生了華夏另一幅十大傳世名畫《千裏江山圖》。

  用傳統青綠法繪製,用筆極為精細,在青綠色調中尋求變化,為千古青綠之傑作。

  畫山峰起伏、江河浩淼之景,漁村野市間於其中。

  楚辭看到眾人迷茫,歎一口氣開口解釋:“北宋中擅長青綠畫作的人隻有王詵和王希孟。”

  “張擇端在北宋畫院,能接觸到的人隻有王希孟。”

  “這幅畫很有可能就是用王希孟練習後滲透下去的紙張所作,不過隻是練習畫作,但是繪製的景物、人物已經初具雛形。”

  馬文棟愣在原地,歐陽丞也皺起眉頭。

  楚辭說的話有一定道理,關鍵是有張擇端的真品畫作作證,這種可能性就會變得極大。

  而如果楚辭說的話是事實……

  馬文棟已經不敢想下去。

  這幅畫可能是現存的唯一一張有張擇端和王希孟兩人畫工的畫作。

  沒有落款鈐印又如何,隻要能證明這幅畫是楚辭說的這樣,這幅畫就是永不出境的國寶!

  “還要問麽?”楚辭看向馬文棟。

  “不問了,不問了!”

  “楚大師的實力絕對是頂尖的,誰要是不服氣,我馬文棟第一個和他過不去!”

  馬文棟迅速將剛才堅定地畫作收好,緊緊抱在懷裏,又將剩下兩個盒子扔給魯力夫:“老魯,我的問題解決了,你的你自己去問楚大師。”

  眾人不解地看向魯力夫和馬文棟,不知道兩人在打什麽啞謎。

  魯力夫搖搖頭,苦笑著把這幾樣東西的來曆說明清楚。

  原來故宮博物院盤點的時候,在一個小倉庫發現了數百件保存完好的古董,結果沒有人知道來曆。

  再往上查,一直到改開年代的入檔記錄都沒有看到。

  關鍵是這裏麵的東西還十分古怪,有些居然連各組的鑒定師都認不出來。

  於是翁老下令讓各組把東西認領回去仔細弄明白了再一一歸檔。

  魯力夫手裏正是從那裏來的一件青銅器和一件瓷器。

  剛剛馬文棟拿的畫作也是同樣來曆。

  魯力夫倒是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將盒子放在桌上推到楚辭麵前:“東西陳館長也看過了,我們兩個也都沒看出是什麽東西,隻能向楚顧問請教一下。”

  話說的客氣,還用上顧問的稱呼,於公於私都讓楚辭不好拒絕。

  點點頭,從桌上抓起一個盒子。

  掀開後看到內裏的東西楚辭瞬間麵露古怪。

  “楚顧問?”魯力夫看到楚辭的表情知道楚辭應該認出了這件東西的來曆,小聲詢問著。

  “你們以為這是什麽?”楚辭沒有回答,反問一句。

  “我找器物組的專家們都看過了,大家都覺得這個是鼎,因為內部有油脂痕跡。”

  “可是又有一個把手,像是一口鍋,目前出土的文物裏麵完全沒有見過類似的器型,所以不敢判斷!”

  “這個是燈。”楚辭輕輕開口。

  “燈?”魯力夫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這個可是西周的東西啊,楚大師!”

  “春秋之前沒有過燈台的記載的!”

  “我知道。”楚辭點點頭。

  《爾雅·釋器》中說“瓦豆謂之登”。

  加上很多出土的燈台燈燭形象也是以春秋、戰國居多,所以很多人都覺得燈台起源於春秋。

  聽著楚辭的話,魯力夫不住點頭。

  就憑楚辭不假思索就說出《爾雅》中的話,還有對燈起源的了解,魯力夫就敢確定楚辭對青銅器的了解不在自己之下。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春秋之前難道人們不用燈嗎?”

  魯力夫臉色瞬間大變。

  其它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就聽到楚辭悠悠開口。

  “一群物理學家在群裏討論一滴水從極高的空中掉落下來會不會砸死人,考慮了動力學、流體力學等各種情況,卻被一個本科生一句話問倒。”

  “你們沒見過下雨嗎?”

  眾人突然明白過來魯力夫為什麽會震驚。

  因為沒有典籍和史料記載過春秋以前的燈台存在,所以大家都覺得燈台就是在春秋時期才出現。

  完全沒有考慮過春秋前就有燈台出現的可能性。

  “那……這個東西!”魯力夫眼中突然爆發出比馬文棟更加熾熱的光芒:“這個東西真的是燈嗎?”

  楚辭沒有說話,將帶著長柄的燈台拿出。

  “這裏是裝油脂的地方,燈芯從這裏盤著伸出,所以會在這裏形成灼燒的痕跡。”

  “中間的尖椎是用來放置蠟燭的。”

  “這個長把,則是為了方便移動燈台才設置的。”

  楚辭淡淡說完:“不過這個東西的例外點是,這是個陪葬品,後來出土後被人洗去了鏽跡,又人工盤完出包漿,才會讓人難以弄清。”

  如果你們下次發現有壁畫的西周墓可以看看,這東西我推測可能是類似於長明燈一類的東西,是墓主人生前用過的器物,死後舍不得所以帶走,如果有大型墓葬的壁畫可能會有相似的器物記載。

  魯力夫麵色一變,對楚辭的佩服更上一籌。

  他們金石組看了半小時才確定出這是一個土坑貨,沒想到楚辭居然一眼就能說出來曆、器型。

  這個實力別說是做顧問,恐怕代替自己做器物組組長都綽綽有餘。

  魯力夫不禁被自己的想法嚇到。

  一個二十多歲的故宮博物院器物組組長……

  這恐怕不能用天才來形容,而是妖孽!

  不過魯力夫想到自己還有一樣東西沒有詢問,重新正色將麵前盒子遞出。

  “楚顧問,還有這件東西也想請您幫忙看看。”

  盒子打開露出一方瓷磚,除此之外,再無任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