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考驗專家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0-06-05 11:54      字數:2489
  “瓷磚?”

  楚辭伸手抓起在手中轉動查看幾番皺起眉頭。

  通體白瓷燒製,看年代是漢代前後的東西,溫潤如玉,入手有墜手感。

  魯力夫也在一旁補充著。

  “這東西拿出來後我們查找了各種典籍文獻都沒有找到相關的記載,目前最可靠的推測是這可能真的是一塊用來補某個地方的磚頭。”

  “磚頭?”

  楚辭輕笑一聲從抽屜裏拿出一台天平將瓷磚放在上麵。

  電子讀數顯示出一個標準的數字,1120克。

  魯力夫突然覺得這個數字有些眼熟,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其他人也眉頭緊鎖不知道楚辭這個舉動是要幹什麽。

  “東漢一斤相當於現在224克,這個東西重1120克,合五斤。”楚辭緩緩說完,將瓷磚放回盒中。

  “這個東西密度比正常的陶瓷要重,如果我沒感覺錯,它中間應該是加了其它的配重物品。”

  “古代常見的稱量工具都是鐵、銅,但是會有磨損導致稱量不準。”

  “不過我恰好知道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很特殊,不僅自己當了皇帝,還進行了一係列匪夷所思的舉動。”

  魯力夫眼中閃著光彩,突然叫出聲來!

  “王莽!是王莽!”

  聽著魯力夫的話,眾人又是一臉茫然,這和王莽有什麽關係?

  魯力夫接過楚辭的話頭開始講述起來。

  “王莽是華夏曆史上一個傳奇的皇帝,雖然僅僅在位十五年,卻對華夏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廢除土地私有製、禁止人口買賣、將鹽、鐵、酒、鑄錢等事項收歸國有、重新規劃度量衡、發明了遊標卡尺、新莽嘉量等度量器具……”

  陳良也瞬間明白過來楚辭的意思。

  “楚大師,你的意思是,這個東西是?砝碼?”

  “我覺得是,如果要檢視可以看看內裏放著的是不是東漢時期的砝碼就好。”

  楚辭說完看向魯力夫:“相信這一點魯組長很容易確定。”

  “我回去就安排做相關檢查。”魯力夫深深鞠躬表示感謝。

  他已經下定決心,等回到故宮博物院就立刻找人按照楚辭說的去調查周代墓室壁畫和做這塊瓷磚的穿透檢查。

  如果楚辭說的這兩個方向都是正確的,毫無疑問會繼續開辟出兩個新的考古研究方向。

  魯力夫和馬文棟道過謝,就聽到楚辭淡淡開口。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今天難得聚的這麽齊,我也有幾樣東西想請大專家們幫我看看。”

  朱昌壽心中一跳。

  果然,楚老板又要開始打臉了。

  陳良和歐陽丞一臉欣喜,反正沒有被針對,可以直接看到楚辭珍藏的古玩,賺大了!

  馬文棟和魯力夫兩人聽到楚辭的話露出幾分戰意。

  剛剛被楚辭大出風頭,現在被楚辭考驗回來,自然不能墮了故宮博物院的名頭。

  見兩人信心滿滿,楚辭也不多說,吩咐楊瓊把頭兩個展示架的東西拿來擺在桌上,又從身上摸出一枚印章,同樣揮手朗聲道:“請!”

  見沒有書畫作品,馬文棟放下心來,陪魯力夫一起觀察另外三樣東西。

  能做到故宮博物院繪畫組組長,自然不可能隻研究繪畫,其它物件多少也有觸類旁通的地方。

  魯力夫放好自己帶來的東西,摸出一個高倍放大鏡湊到桌邊開始端詳起楚辭的物件。

  困擾自己小組幾天的難題在楚辭這裏一個人幾分鍾就可以解決。

  見到這種實力後,魯力夫絲毫不敢托大,直接拿出最專業的設備開始鑒定,生怕漏了哪裏就錯過關鍵信息。

  誰料在第一個東西上就翻了跟頭。

  “這個是玻璃罐?”馬文棟不確定道。

  魯力夫認真看了幾秒,上手摸了幾下,點點頭:“還是磨砂玻璃的。”

  “這也算是古董?我看最多幾十年吧?”馬文棟臉上的表情有幾分怪異。

  東晉葛洪著作《抱樸子》有記載:“外國作水精碗.實是合五種灰以作之。”

  魯力夫念出一段古籍記載的內容,沉悶著臉沉聲道:“玻璃製品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如果說這個是明朝的那麽價值絕對遠超明青花。”魯力夫下了斷言。

  倒不是說兩人沒敢繼續往前麵想,而是完全不敢相信再往前的朝代能燒製出這麽大的透明玻璃製品。

  要知道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的玻璃容器也不過是句容南朝劉宋墓中發現的玻璃碗,大小不過現在的米飯碗大小,可是眼前這個壇子可是能有十幾升的容積,就算是現在也是個大件。

  “能看出具體朝代麽?”馬文棟小聲問著。

  魯力夫搖搖頭。

  “到目前為止除了碳14檢測法沒有其它有效手段判斷玻璃的年代。”

  “那這東西?”

  “換一樣吧,這個我看不出來。”魯力夫沉聲道。

  馬文棟有幾分咽不下這口氣,卻無可奈何,含恨將視線投向象牙筆。

  “萬國來朝?好大的口氣!”馬文棟一眼看到上麵的紅珊瑚字樣,不屑地拿起筆杆。

  發覺筆杆材料後麵色一震,小心翼翼將筆帽打開,瞬間麵色潮紅激動地喊出聲來:“老魯,快來看,真正的好東西!”

  “百年包漿的象牙管,純紫毫兔毛!”

  魯力夫也麵色大變。

  不說象牙管的設計巧妙,合上筆帽後嚴絲合縫,單論筆毫的純紫毫兔毛就不是一般人家用的起的東西。

  魯力夫接過象牙筆,手指輕撫已經有了判斷。

  這筆的包漿和玉化程度絕對不止百年,保守估計也要兩百年。

  指腹在筆尖輕撚,揉下幾粒微塵,碾碎後形成淡淡的紅暈。

  一個魯力夫不敢想的名字浮現在腦海,吃驚地看向楚辭:“這是朱批禦筆!”

  馬文棟瞬間怔在原地滿是震驚。

  古代把用朱砂做的批注稱為朱批,而禦筆則是皇帝專用的筆。

  朱批禦筆這四個字,說明這支筆是皇帝專門用來批閱奏折的筆啊!

  “算你有點見識,能看出誰的麽?”

  “乾隆!”魯力夫沒有絲毫猶豫說出答案。

  “《萬國來朝圖》正本就在故宮博物院,《清宮誌》記載中也有這杆筆,不過相傳在八國聯軍掃蕩之後神秘失蹤,沒想到居然在你這裏!”

  “不懷疑是假的嗎?”楚辭淡淡一笑。

  “乾隆的奏折我看過不知道多少本,這筆的粗細筆鋒看一眼就知道,錯不了!”魯力夫眼中滿是驕傲。

  一旁,從朱昌壽到宋驚鴻,歐陽丞到馬文棟已經完全石化。

  寧柔更是捂著嘴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上午她還在想楚辭放著幾樣東西會不會被人嗤笑,結果現在一個東西是乾隆朱批禦筆,一個東西連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都看不出。

  眾人的目光不禁看向第三樣東西,前兩個已經這麽貴重,第三個又該是什麽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