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錢幣和鼻煙壺
作者:漠北狂生      更新:2020-06-04 17:41      字數:2313
  五覺樓內,楚辭看著自己麵前躬身求教的王建儒緩緩開口:“不教。”

  說完,不管王建儒錯愕的眼神繼續開口。

  “禮樂安明定,湘南泰運開。傳家徵世澤,光國蔚人才。道立建賢作,心恒孝友培。”

  “沒想到,贛南王家的人也會成為曹家走狗!”

  “怎麽?這種聽人吩咐搖尾乞憐的滋味很好受麽?”

  王建儒麵色大變,自己贛南王家身份從未暴露,怎麽會被麵前人一下猜中。

  “你,你到底是誰,怎麽會知道這些!”

  “除了王介甫後人那群腐儒,還有哪個家族會盯著自己老祖宗的字體千年不放!”

  楚辭話一出口,王建儒突然大笑出聲。

  “老祖宗,你聽到了嗎!有人,還有人記著你啊!”

  “你的八鋒王體沒有失傳,沒有失傳啊!”

  “什麽是八鋒王體?”

  寧柔突然問出聲來。

  她第一次見到楚辭的字就被震驚到,莊重大氣,威儀無雙,力透紙背,穩如漢劍。回到寧家,查遍典籍也沒有找到這個字體。沒想到現在終於知道了這個字體的名字。

  “王安石根據楷體改善而來的字體。”楚辭淡淡說道。

  當年王安石官拜宰相,別人都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掌握文、詩、詞、書、畫五絕,卻鮮有人知王安石自己就有兩套字體。

  一套是對外的疾書,迅疾潦草,勢如風雨,用來快速記錄和速寫。一套則是根據楷書改變而來的八鋒王體,僅在極正式的場合存在,一筆一劃,藏鋒展鋒,每一個字都如同漢劍一樣,八麵莊重,七竅玲瓏,所以被稱為八鋒王體。

  然而那些能夠證明八鋒王體存在的字畫、書信沒有一件保留下來,考古專家挖掘這麽多年也沒有任何消息。

  所以,如果能夠有確切證據證明八鋒王體真的存在,許多關於字體演變和發展的曆史都需要重新考證。

  楚辭解釋完,看向王建儒輕輕一指。

  “而他,就是王安石的後人,一個極力想恢複自己祖先聲譽的人。”

  “北宋到現在,沒斷過嗎?”寧柔看向王建儒詢問著。

  不料王建儒立刻雙眼圓睜,睚眥欲裂:“我王家千年譜氏完好,四十餘代未曾遺漏。”

  “楚大師,求您,看在我家先祖的份上,指點一二。”

  王建儒長鞠一躬,不敢起身。

  “看在你至孝沒忘本的份上,我隻說一遍。”

  楚辭壓低聲音說出三個字。

  王建儒渾身一震,瞬間淚流滿麵,倒地就拜:“原來如此!有救了,老祖宗的東西有救了啊!”

  “楚先生大才,我王家必唯先生馬首是瞻。”

  “我王建儒,不是罪人啊!”

  解決完八鋒王體的事情,楚辭悠哉走出五覺樓開始在街邊尋找雜項撿漏。

  和別的器物不同,雜項的價值很難根據年代判斷。

  沒有正統的四大古玩好賣價格,可是遇到看對眼的買家,又往往能賣出天價。

  就像楚辭現在麵前擺放的一塊青磚,上麵清晰地刻著“萬曆四年保河營造”的字樣,反麵還有一個隱晦的編號,分明是一塊長城磚。

  要是按正常的雜項磚塊來賣錢,也不過幾百元,要知道長城周圍的村民甚至盜挖長城磚做豬圈。

  可是在楚辭的眼中,這塊長城磚就是無價之寶。

  長城綿延兩萬公裏,帶有字樣的磚塊也不過是數千塊,帶有編號的更加稀少。

  從西周修建到秦漢的大工程,幾乎貫穿華夏曆史,大多數人隻知道這是統治階級防禦外敵入侵的工事,可是隻有極少數秘藏才記錄了長城的真實作用。

  那是曆朝曆代統治者為了皇權穩固而修建的人工龍脈!

  這種帶有地方名和編號的,就是為了將龍氣封存在長城內。

  可惜楚辭看一眼就知道眼前這塊寫著萬曆年間的造的長城磚是個燒製時間不到一個月的建築垃圾。

  和他想要的真正的長城磚差了十萬八千裏。

  不過轉眼一掃,目光卻被攤位上一串古錢吸引。

  不露聲色的從攤位上抓起一把搓開:“老板,你這銅錢咋賣?”

  “小夥子懂規矩不?”

  攤位老板穿著垮了一半的背心,兩根花臂紋著過肩龍,留著絡腮胡子,一臉凶相!

  楚辭手指交替翻轉,幾枚銅錢在他掌中上下滾動,藏現無常。

  “問價就是想做買賣,你開口。”

  這藏金手動作一出,絡腮胡子也不敢小覷,當即抬手比劃著:“這都是正經的生坑貨,五毛一個。”

  楚辭搓動著手中錢幣冷哼一聲:“還生坑貨,這一把翻鑄法做舊的東西泡了幾個月醋水,連老貨都算不上,還敢要五毛一枚!”

  “買這東西就是為了老宅子翻新,埋點福錢。”

  “一口價,兩毛,我全包了。”

  楚辭鬆開手,一把錢幣嘩啦落地。

  “小哥,這個價真賣不了!就按你說的都是新貨,做一遍也不止這個價,三毛,能成就全拿走,我開個張。”

  楚辭看了幾眼絡腮胡子,點點頭:“就按你說的價。”

  三張紅牛,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楚辭把一串古錢揣在兜裏,順手拿起旁邊一個鼻煙壺:“一事不煩二主,這東西我看著喜歡,便宜點,一起帶走。”

  絡腮胡子瞥了一眼,揮揮手:“看你誠心交朋友,送你。”

  “那就謝謝老板了。”楚辭拿起鼻煙壺轉身離開,臉上滿是愜意。

  寧柔看到楚辭握著鼻煙壺的樣子立刻知道這是又撿漏了,跟到僻靜處才小聲開口:“楚大師!這鼻煙壺有來頭?”

  楚辭也不遮掩,掏出鼻煙壺三指扣在寧柔眼前。

  “粉彩梅花圖鼻煙壺,看這成色是清代的,七八萬的東西吧?”

  楚辭食指一推,翻轉過來露出一首詩:“架上總緗玉軸裝,呼童趁夏曝書忙。綠槐庭院無人語,時有天雨送古香。”

  “這個是?”寧柔有幾分不太確定,能讓楚辭看上的東西,絕對不簡單。

  “古香齋。”楚辭輕輕開口。

  “乾隆!”寧柔突然叫出聲來。

  古香齋是乾隆的書房,難怪她剛剛念詩的時候覺得哪裏不太對勁,原來是忘記了這個地方。

  那這個東西?

  楚辭微微一笑重新將鼻煙壺收回口袋:“唐英督造的鼻煙壺,頭批第一,乾隆禦用,《清唐英奏折記事檔》中有記載的東西。”

  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