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上)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86
  但劉夫人轉念一想:不行,袁熙如今是單人匹馬,充其量隻能在袁譚的身邊做內應,要想消除尚兒的隱患,就必須把外甥高幹召回來,利用他手裏的兵馬,聯手鏟除袁譚。想到這裏,她抬頭望著審配問道:“正南,元才如今在何處?”

  正在袁尚低聲說話的審配,聽到劉夫人問起高幹,連忙回答說:“回夫人的話,近日公孫瓚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元才將軍如今正坐鎮章武,以防公孫瓚大軍南下。”

  等審配說完後,劉夫人沉默了片刻,接著又說道:“渤海郡南麵的平原,有個叫劉什麽的縣令,據說與公孫瓚交情匪淺,若是幽州出兵,你說他會起兵響應嗎?”

  “夫人說的是劉備劉玄德吧,此人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後,幼時遊學時與公孫瓚一同拜盧植為師。”審配向劉夫人解釋說:“兩人在讀書時結為好友,由於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因此劉備將公孫瓚視為兄長。雖然兩人關係莫逆,但劉備兵微將寡,就算我們與公孫瓚交戰時,他有心起兵響應,也將是有心無力。”

  審配也是一個善於察言觀色之輩,他從劉夫人的表情中,看出了對方的擔心,便連忙說道:“夫人請放心,南皮、章武都是兵精糧足,公孫瓚的兵馬一時半刻是攻不下來的。我們當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公子!”說到最後一句話時,他壓低了嗓子,隻有他和劉夫人勉強能聽清楚。

  “劉詢,”吃完了審配給自己的定心丸之後,劉夫人望著劉詢說:“你能明辨是非,這是非常好的,不過你現在要立即返回袁譚的身邊。”

  劉詢聽到劉夫人這麽說,慌忙跪倒在地上,他戰戰兢兢地說:“若是夫人要殺末將,請盡管動手,何必要讓末將回大公子處送死的呢。”

  “劉將軍多慮了。”審配上前扶起了劉詢,笑著對他說:“夫人讓你暫時回袁譚處,並非是想害你,而是想讓你去做一個耳目。袁譚有什麽陰謀和企圖,你都可以向夫人或本官稟報。等鏟除了大公子,自然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勞。”

  看到劉詢還是一副遲疑不決的樣子,審配補充說:“放心吧,沒人知道你到此處向太守告密,大公子此刻肯定還把你當成自己人。”

  審配不清楚,劉詢之所以站在原地沒動彈,是因為沒有從袁尚或劉夫人這裏得到任何的承諾,光憑審配的幾句話,他絕對不敢輕易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好在袁尚也不算太笨,猜到了劉詢的想法,便笑著對他說道:“劉將軍,若是肯回到我大哥身邊,做本太守的耳目。待事成之後,本太守一定不會吝嗇對你的賞賜。”

  見袁尚發話了,劉詢知道對方接納了自己的投效,連忙拱手施禮道:“劉詢願為太守效命!”

  袁尚沒有急著讓劉詢回去,而是當著他的麵,繼續和審配繼續商議:“正南,依本太守看來,幽州軍在短期內暫時不會南下。與其讓元才在章武枯坐,倒不妨將他召回,待我們雙方聯手除掉了袁譚後,再掉頭去對付公孫瓚軍也不遲。”

  “正南先生,尚兒的話有道理。”袁尚的話剛說完,劉夫人就幫腔說道:“與其坐視顯思坐大,不如先把元才召回來,讓他和尚兒一道穩定了南皮的局麵再說。”

  “公子和夫人所言,皆有道理。”審配字斟句酌地說:“元才返回時,肯定要帶回一支兵馬,這樣我們才能順利地除掉大公子。不過他的行動不能讓公孫瓚的探子發現,否則幽州軍趁著章武空虛,突然出兵的話,城池恐怕就會保不住。”

  研究出對策後,袁尚先是派人趕往章武,招高幹率兵返回。隨後,他又衝著劉詢說:“劉將軍,你速速返回我大哥的身邊,若是有什麽風吹草動,你就立即前來稟報。”

  “屬下遵命!”劉詢說完後,便悄無聲息地退出了議事廳。

  袁尚和審配等人已經製定出如何鏟除袁譚的計劃,而在郭圖的府中,眾人還在為如何逼袁尚下台一事爭論不休。袁譚被大家吵得頭都痛了,他連忙抬起雙手,大聲地說:“諸位,諸位,安靜,請保持安靜!”

  等廳內恢複了平靜之後,他開口說道:“若是可以直接率兵衝進太守府,奪取顯甫的兵權,並將他軟禁起來,那麽本公子早就這麽做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假如在兵圍太守府時,我家娘親出麵製止,我們又該如何處置?難道你們打算讓本公子背一個不忠不孝的名聲嗎?”

  袁譚的話,讓眾人清醒了過來。大家這才想到,雖說袁譚被袁紹過繼給了兄長袁基,但劉夫人依舊是大公子袁譚的生母。如果在率兵奪權之時,劉夫人出來製止,大公子還真有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就在廳內陷入了一片沉寂之時,剛從太守府返回的劉詢,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廳內,回到自己剛剛的位置坐下。坐在旁邊的人,隻是用奇怪的目光看了一眼劉詢,心說他如廁的時間可真長啊,居然用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劉詢見自己的歸來,沒有引起大家的懷疑,便低聲地問旁邊的人:“不知有沒有商議出如何奪取太守之權啊?”

  被問到的官員搖搖頭,低聲地對劉詢說:“沒有,正為此事爭論不休呢。吵了半個多時辰,一點結果都沒有,把我的頭都炒疼了。”

  得知袁譚、郭圖等人還沒製定出對付袁尚的計劃,劉詢不禁在心中暗鬆一口氣。他在腦子裏想:從現在開始,我要雖說和他們保持接觸,這樣才能及時地了解他們最新的行動計劃,便可以迅速地向太守稟報。若是我的情報能派上大用途,想必太守一定會不吝賞賜的,除了金珠美玉外,最好再來幾位絕色美女,就再好不錯。

  袁譚等廳內安靜後,繼續說道:“不管怎麽說,劉氏都是本公子的生母,我們不管采取任何手段奪取袁尚手中的大權,都不可傷她一根毫毛。”

  “請大公子放心。”袁譚的話一說完,辛毗就搶先代表眾人說道:“別說是劉夫人,就算是顯思公子,我等也不會傷害的。我們無非是想擁立大公子,擔任渤海太守而已。”

  坐在人群中的劉詢,聽完袁譚的表態後,心裏不禁暗自吃驚。他原以為袁譚成為渤海太守之後,肯定會殺掉袁尚、軟禁劉夫人,這樣一來,就沒人可以威脅到他的地位。此刻聽到他反複叮囑不能傷害劉夫人和袁尚,倒是有幾分出乎他的意料。

  南皮城內,袁譚的舊部雖多,但大多是一些空談之輩,能給他出謀劃策的無非隻有郭圖、辛毗、辛評三人而已。討論到了二更天,袁譚見討論不出任何結果,便揮手讓眾人散去,自己與郭圖等人繼續商討。

  劉詢見袁譚讓眾人離開後,依舊在和郭圖、辛毗等人商討,有心留下來聽他們幾人說些什麽。看到劉詢在門口探頭探腦,辛評走過來對他說:“劉將軍,你留在這裏,莫非還有什麽事情嗎?”

  “沒有沒有,”劉詢連忙擺著手說道:“末將就是想聽聽大公子還有什麽吩咐沒有。”

  辛評衝他揮揮手,說道:“天色不早了,大公子就算有什麽吩咐,也是明天的事情了,劉將軍,你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吧。”

  見辛評衝自己下了逐客令,劉詢又找不到充足的理由留下,隻能朝對方施了一禮,隨後轉身離開。從議事廳裏出來,劉詢為了是否去向袁尚稟報一事,站在院子裏思索了良久,最後覺得在這裏聽了半天,沒有得到什麽有用的東西,還是暫時不去見袁尚為妙。

  辛評望著劉詢的背影,忽然有一種很別扭的感覺。但為什麽會感到別扭,他又說不上來。聽到郭圖在叫自己,他連忙答應一聲後,快步地走了過去。

  辛毗等自家兄長坐下後,小聲地問:“兄長,你剛剛站在門口望什麽?”

  “我在看劉詢。”既然是自家兄弟在問,辛評便隨口說出了自己的懷疑:“我感覺他似乎有點不對勁?”

  誰知郭圖聽到辛評這麽說之後,卻擺了擺手,不以為然地說:“仲治,你多慮了。可能是大公子當眾責罵了他,他的情緒才會有點不對勁。放心吧,過兩天就好了。”

  “劉詢?!”袁譚聽眾人提到了劉詢的名字,試探地問:“就是那個說我們無法勝過顯甫,而遭到我責罵的武將麽?”

  “沒錯。”郭圖點著頭說:“正是此人。”

  袁譚搞清楚是三人談論的是何許人後,對劉詢絲毫興趣都沒有,而是繼續剛剛的話題:“公則,你看本公子是否應該將城外的那支兵馬,調到城內來呢?這樣就算發生什麽變故,本公子也能及時地脫身?”

  “吾覺得理應如此。”郭圖等袁譚一說完,立即點頭表示同意,雖然望著辛家兄弟問道:“不知二位的意下如何?”

  “把城外的冀州兵馬調入城內,以保護大公子的安危,吾認為是應該的。”辛毗在說完這話後,有些為難地說:“不過吾擔心在入城時,守門的將領會故意刁難的。四名的守將都是高元才的屬下,元才不在,他們隻聽從顯甫公子的號令。”

  聽辛毗提到了高幹,袁譚這才想起自己回到南皮已經這麽久了,卻始終不曾見到高幹出現過,便好奇地問:“不知元才如今人在何處?”

  “元才將軍此刻坐鎮章武。”郭圖聽到袁譚的提問後,連忙回答說:“最近公孫瓚有些蠢蠢欲動,他為了防止冀州軍南下,因此率兵去了章武。”

  “公則,”袁譚忽然意識到,在自己的整個計劃中,居然漏算了最重要的一個人物。雖說自己和表弟高幹的交情不錯,可一旦自己與袁尚翻臉,他會站在哪一邊就說不清楚了。為了搞清楚這位在渤海郡舉足輕重的人物,袁譚問郭圖:“不知元才與顯甫的交情怎樣?”

  郭圖聽袁譚這麽問,立即明白,對方是想搞清楚高幹的立場,畢竟這麽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加入的一方將成為最後的勝者。因此,郭圖謹慎地回答說:“高元才對劉夫人一向態度恭謹,惟命是從。假使劉氏私下派人聯絡他,讓他和顯甫公子聯手的話,我們就一點勝算都沒有。”

  郭圖的話讓袁譚的心往下猛地一沉,他暗想:“那可如何是好?假如高元才支持袁尚,那麽我們一點勝算都沒有。現在該怎麽辦呢?”

  想到這裏,他朝麵前的三位部下拱拱手,態度誠懇地說:“三位先生,能否奪得渤海太守之位,關乎本公子的生死,請諸位務必祝我一臂之力。”

  三人見袁譚朝自己施禮,連忙站起身還禮:“大公子多慮了,我們一定會殫心竭慮,扶助公子接任渤海太守之位的。”

  袁譚等三人坐下後,又望著郭圖問道:“公則,你覺得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前往章武,和元才進行聯絡?就算他不肯幫我們,但隻要他肯兩不相幫,對本公子來說,便可以取代顯甫,成為渤海之主。”

  “若公子信得過屬下,”辛毗等袁譚的話一說完,連忙起身主動請纓:“屬下願連夜前往章武說服高元才,協助大公子掌控渤海郡。”

  “此刻天色已晚,城門已經關閉,就算想出城,也出去了。”袁譚不知袁尚已連夜派人趕往章武,便不慌不忙地說:“依本公子之見,還是等天明之後,佐治再前往章武也不遲。”

  見袁譚同意了自己的請求,辛毗又對他說:“大公子,請您給元才修書一封,和他講明厲害關係,這樣屬下勸說時,才有更大的把握說服他。”

  “佐治請少坐片刻,本公子這就給元才修書。”袁譚示意辛毗坐下後,拿起放在桌案上的毛筆,開始給章武的高幹寫信。在寫信時,袁譚的心裏還在暗暗地想:希望元才能念在我們昔日的情分上,看到這封信之後,能夠祝我一臂之力,取袁尚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