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探路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43
  進入樹林之後,呂曠立即明白,為什麽幽州軍沒有在此處河灘地,派出巡哨的人馬了。這樹林裏沒有路不說,還因為光線無法透入林內,顯得格外陰森。如果不是身邊有無數的兵士相隨,呂曠甚至都有一種調頭逃出樹林的衝動。

  呂曠叫過一名向導,謹慎地問:“我們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出這片樹林?”

  “回將軍的話,”聽到呂曠的詢問,帶路的向導連忙回答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多隻需一天的時間,我們就能離開這片樹林。”

  “順利的話,隻需要一天時間。”呂曠等向導說完後,將他的話重複了一遍,隨即反問道:“假如不順利的話,我們又需要多長時間呢?”

  向導遲疑了一下,隨後說道:“若我們在林中迷路,可能要三五日才能走出去。不過將軍莫要擔心,林中野物眾多,不用擔心食物不足。”

  其實呂曠問向導多長時間能走出樹林,其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兵士隨身攜帶的糧食不多。此刻聽說林中有眾多的野物,心裏頓時覺得踏實多了。他點點頭,又催馬繼續前進。

  而被眾人忽略了袁熙,此刻卻湊到了袁譚的身邊,小聲地說:“大哥,你看到了吧。如今冀州和幽州是貌合神離,我們就算回了南皮,從幼弟的手裏奪了兵權,但夾在他們兩家之間,日子也不會好過啊。”

  袁熙的話,讓袁譚意識到,自己要想在南皮站穩腳跟,現在就要開始選擇站隊了。站對了位置,自己的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但假如站錯了,就以為自己即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因此他等袁熙說完後,反問道:“二弟,你覺得我們應該站在哪一邊呢?”

  “首鼠兩端肯定是不行,我們隻能選擇其中的一邊。”袁熙朝左右張望了一下,見周圍的兵士都忙著趕路,沒人注意到自己兄弟二人,便壓低嗓子說道:“別看韓亭侯派兵護送我們,又願意借兵給我們。但渤海郡就處於幽州的包圍之中,假如我們表示出對冀州的好感,就會遭來公孫瓚的攻擊。今日的情形,你也看到了,雖然幽州方麵多方麵挑釁,但冀州方麵依舊是隱忍不發。這樣一來,我們遭到公孫瓚進攻時,韓亭侯有可能會坐視不理。”

  “我們的手下不是還有三千冀州軍麽?”對於袁熙的這種說法,袁譚卻不讚同:“難道韓亭侯會聽任他們的兵馬,被公孫瓚消滅嗎?”

  “為了成就霸業,”袁熙冷冷地說道:“別說區區三千兵馬,就是三萬兵馬又算的了什麽呢?大哥,你可要早做決斷啊!”

  袁譚被袁熙的這番話搞得心亂如麻,他望著周圍正埋頭在林間穿行的兵馬,不禁皺著眉頭想到:“渤海郡的地盤太小,又處於幽州的包圍之中,假如公孫瓚真的起兵攻擊,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如果照二弟所言,韓亭侯沒準真的會放棄呂曠呂翔的三千人馬,以維持和公孫瓚之間的表麵和氣。”

  “袁大公子,”正當袁譚在胡思亂想之時,忽然聽到有人招呼自己,“吾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不知在想什麽?”

  袁譚扭頭一看,原來是呂翔。他自然不可能告訴對方,說自己正在考慮到了南皮之後,依附哪方的勢力,而是打著哈哈說道:“原來是呂翔將軍啊,本公子正在考慮,天色已晚,我們是否在林中宿營,等明早再趕路。”

  在進入樹林之前,呂翔曾考慮過連夜趕路,此刻看到林間的光線越來越暗,知道再繼續走下去的話,就會有不少人會走散,連忙點著頭說:“袁大公子所言極是,待在下與兄長商議一番,找個靠近水源的位置紮營,待明日一早再趕路。”

  呂翔和袁譚說話時,雖說袁熙就在一旁,但呂翔對他卻視而不見。和袁譚說完話之後,就立即催馬到前方去尋找呂曠,和他商議尋找合適地點紮營一事。

  兵馬又向前走了五六裏地,終於找到了一片開闊的林間空地,旁邊有一座小湖泊。呂曠覺得這個地方不錯,便連忙發出號令:“兵馬停下,就地紮營!”

  完成紮營後,呂翔為了防止袁熙又跑來做說客,便特意與呂曠一個帳篷。同時,還將袁家兄弟兩人住的帳篷,安置在營地的邊緣。假如夜間有豺狼虎豹襲擊的話,他們所在的營帳便是首當其衝。

  呂翔的安排被袁熙看出來了,他坐在帳篷裏不服氣地說:“大哥,你看到呂翔是如何對付我們的,居然把我們的帳篷安排在營地的最邊緣。如果夜間林中有豺狼出沒,那麽沒準會鑽進我們的帳篷。”

  雖說袁譚的心裏,對呂翔給他們所安排的位置,也感到很不滿意。但轉念一想,自己的兄弟前幾日跑去勸降呂翔,肯定引起了對方的反感,此刻不過是借著在林間紮營一事,對自己兄弟二人小小地懲戒一下而已。

  想明白這個關節後,袁譚表情如常地對袁熙說:“行了,二弟。你別沒事再往兩位呂將軍的身邊湊,等過幾日,他們心中的怒氣平複了,對你我兄弟二人的態度自然就大不一樣了。”

  別看呂翔將袁家兄弟的帳篷安置在營寨的邊緣,但在飲食方麵,卻不曾虧待他們,呂曠還專門派人給他們送來了兵士們獵到的野豬和兔子。

  第二天一早,大軍繼續啟程。

  在經過了四個多時辰的跋涉之後,終於穿過了樹林,來到了官道之上。看到眼前這條熟悉的官道,袁譚的鼻子不禁一陣陣發酸,他心裏很明白,隻要沿著這條官道朝北麵走上三四天,就能到達南皮城下。

  袁熙看到自己大哥的眼圈都紅了,也感慨的說:“大哥,我們離開渤海郡,差不多有一年時間了吧。沒想到我們兄弟二人,還有機會活著回到那裏。”

  “二弟,我有個想法。”袁譚等袁熙發完感慨後,忽然開口說道:“反正再過幾日,我們就要回到南皮了。但如今南皮城裏的情況如何,我們兩人是一無所知。不如和兩位呂將軍商議一下,派出探馬前去打探一番。若有什麽變故,我們也能早做籌謀。”

  “大哥所言極是。”袁熙對袁譚的這種說法表示讚同,就在他準備催馬去找呂曠呂翔商議時,忽然想到呂家兄弟對自己的態度不友好,假如是自己去提建議,沒準會被直接拒絕掉,便扭頭望著袁譚,為難的說:“大哥,我看此事還是由你向兩位呂將軍說吧。”

  “也好。”袁譚很明白袁熙的心裏想什麽,因此很爽快地答應道:“我這就去見兩位呂將軍,請他們立即派出人手,到南皮去打探情況,以便我們製定下一步的計劃。”

  袁譚催馬追上了走在隊伍最前麵的呂曠呂翔,朝兩人一拱手說道:“見過兩位將軍。”

  呂曠看到和自己打招呼的人是袁譚,便笑著問道:“袁大公子,再過幾日,我們的大軍就將抵達南皮。不知公子的心裏有什麽想法?”

  “百感交集,百感交集。”袁譚連說了兩個百感交集之後,便言歸正傳:“譚有一事,想拜托兩位將軍,不知可否?”

  聽袁譚說有事情要拜托自己,呂曠大大咧咧地說:“大公子何必如此客氣,有什麽事情,盡管開口就是了。”

  “譚離開南皮,已經有一年之久,如今那裏變成了什麽樣子,根本無從知曉。”袁譚慢吞吞地說道:“譚想請兩位將軍派人到南皮去打聽一下,搞清楚裏麵的狀況。”

  對於袁譚的這個請求,呂曠呂翔兩兄弟對視一眼後,便點頭表示了同意:“袁大公子的這個請求,乃是小事一樁,我們即刻派人前往南皮打探。”

  進入樹林之後,呂曠立即明白,為什麽幽州軍沒有在此處河灘地,派出巡哨的人馬了。這樹林裏沒有路不說,還因為光線無法透入林內,顯得格外陰森。如果不是身邊有無數的兵士相隨,呂曠甚至都有一種調頭逃出樹林的衝動。

  呂曠叫過一名向導,謹慎地問:“我們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出這片樹林?”

  “回將軍的話,”聽到呂曠的詢問,帶路的向導連忙回答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多隻需一天的時間,我們就能離開這片樹林。”

  “順利的話,隻需要一天時間。”呂曠等向導說完後,將他的話重複了一遍,隨即反問道:“假如不順利的話,我們又需要多長時間呢?”

  向導遲疑了一下,隨後說道:“若我們在林中迷路,可能要三五日才能走出去。不過將軍莫要擔心,林中野物眾多,不用擔心食物不足。”

  其實呂曠問向導多長時間能走出樹林,其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兵士隨身攜帶的糧食不多。此刻聽說林中有眾多的野物,心裏頓時覺得踏實多了。他點點頭,又催馬繼續前進。

  而被眾人忽略了袁熙,此刻卻湊到了袁譚的身邊,小聲地說:“大哥,你看到了吧。如今冀州和幽州是貌合神離,我們就算回了南皮,從幼弟的手裏奪了兵權,但夾在他們兩家之間,日子也不會好過啊。”

  袁熙的話,讓袁譚意識到,自己要想在南皮站穩腳跟,現在就要開始選擇站隊了。站對了位置,自己的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但假如站錯了,就以為自己即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因此他等袁熙說完後,反問道:“二弟,你覺得我們應該站在哪一邊呢?”

  “首鼠兩端肯定是不行,我們隻能選擇其中的一邊。”袁熙朝左右張望了一下,見周圍的兵士都忙著趕路,沒人注意到自己兄弟二人,便壓低嗓子說道:“別看韓亭侯派兵護送我們,又願意借兵給我們。但渤海郡就處於幽州的包圍之中,假如我們表示出對冀州的好感,就會遭來公孫瓚的攻擊。今日的情形,你也看到了,雖然幽州方麵多方麵挑釁,但冀州方麵依舊是隱忍不發。這樣一來,我們遭到公孫瓚進攻時,韓亭侯有可能會坐視不理。”

  “我們的手下不是還有三千冀州軍麽?”對於袁熙的這種說法,袁譚卻不讚同:“難道韓亭侯會聽任他們的兵馬,被公孫瓚消滅嗎?”

  “為了成就霸業,”袁熙冷冷地說道:“別說區區三千兵馬,就是三萬兵馬又算的了什麽呢?大哥,你可要早做決斷啊!”

  袁譚被袁熙的這番話搞得心亂如麻,他望著周圍正埋頭在林間穿行的兵馬,不禁皺著眉頭想到:“渤海郡的地盤太小,又處於幽州的包圍之中,假如公孫瓚真的起兵攻擊,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如果照二弟所言,韓亭侯沒準真的會放棄呂曠呂翔的三千人馬,以維持和公孫瓚之間的表麵和氣。”

  “袁大公子,”正當袁譚在胡思亂想之時,忽然聽到有人招呼自己,“吾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不知在想什麽?”

  袁譚扭頭一看,原來是呂翔。他自然不可能告訴對方,說自己正在考慮到了南皮之後,依附哪方的勢力,而是打著哈哈說道:“原來是呂翔將軍啊,本公子正在考慮,天色已晚,我們是否在林中宿營,等明早再趕路。”

  在進入樹林之前,呂翔曾考慮過連夜趕路,此刻看到林間的光線越來越暗,知道再繼續走下去的話,就會有不少人會走散,連忙點著頭說:“袁大公子所言極是,待在下與兄長商議一番,找個靠近水源的位置紮營,待明日一早再趕路。”

  呂翔和袁譚說話時,雖說袁熙就在一旁,但呂翔對他卻視而不見。和袁譚說完話之後,就立即催馬到前方去尋找呂曠,和他商議尋找合適地點紮營一事。

  兵馬又向前走了五六裏地,終於找到了一片開闊的林間空地,旁邊有一座小湖泊。呂曠覺得這個地方不錯,便連忙發出號令:“兵馬停下,就地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