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渡河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79
  這次派出做信使的都伯,很快就趕了回來。但他鼻青臉腫的樣子,把呂曠呂翔兩人嚇了一跳。呂曠吃驚地問道:“這是怎麽回事,誰把你打成這樣?”

  “還能是誰?自然是界橋的守將!”都伯沒好氣地說:“小的向他言明了借路一事,他不光不肯借,反而還讓人將小的亂棒打出。”

  “吾派出的第一撥信使呢?”呂曠看到都伯是一個人逃回來的,不禁有些惱怒地問:“跟隨你的那些士兵呢?”

  都伯神情黯然地說道:“都被界橋守將殺掉了。”

  呂曠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大吃一驚:“為什麽?”

  都伯望著呂曠,一臉幽怨地說:“回將軍的話,那守將對小的說,這裏是幽州的地盤。我們沒有事先征得公孫瓚的同意,就擅自率兵進入幽州的地盤,他絕對不和我們善罷甘休。”

  “可惡,真是太可惡了。”呂曠火冒三丈地說:“冀州和幽州不管怎麽說,都是名義上的盟友,界橋守將居然敢殺吾的手下,真是欺人太甚。”

  一旁的袁譚等呂曠說完後,試探地問:“呂將軍,接下來你打算怎麽做?”

  “還能怎麽做?當然是率兵殺過去。”呂曠氣呼呼地說:“我們有騎兵、弓弩手、長槍兵各一千人,要突破小小的界橋,應該不成問題。”

  呂翔則考慮得要多了一些:“大哥,就算我們擊敗了界橋的守將,衝了過去。但接下來幾百裏地,依舊是有幽州軍的地盤,如果我們邊戰邊走的話,等趕到南皮時,我們的兵馬已經所剩無幾了。”

  見呂翔反對自己和界橋守將一決雌雄的提議,呂曠沒好氣地問:“前麵有幽州軍攔路,如果我們不和他們較量的話,如何通過界橋?”

  “如今天氣轉暖,河水解凍,我們可以繞到上遊水流平緩的地方,悄悄地渡過河去。”呂翔對呂曠說:“這樣做,既能通過界橋,也能避免過早地與幽州兵馬發生衝突。”

  “呂將軍,你的這個辦法還是有不妥之處。”聞訊趕來的袁熙,正好聽到呂翔的提議,便忍不住插嘴反對說:“界橋守軍看到你們離去,勢必會派人加強上下遊的巡邏。如果在渡河時,被他所派出的探馬所發現,我們就會前功盡棄。”

  正當幾人愁眉不展之際,忽然有一名兵士來報:“啟稟兩位將軍,西麵塵土飛揚,似有一支兵馬正朝著我們這裏而來。”

  “有一支兵馬朝著我們而來?”聽完兵士的稟報後,呂曠不禁大驚失色,連忙命令道:“列陣,準備迎敵!”

  隨著呂曠的一聲令下,三千兵力開始快速地列陣。站在最前麵的是長槍兵,中間是弓弩手,最後麵是騎兵。呂曠這麽列陣,是準備讓弓弩手先對衝鋒的敵人進行攢射,隨後用長槍兵迎擊衝到麵前的敵人。而騎兵,則是準備等敵人退卻時,進行追擊用的。

  過了一炷香的工夫,呂曠呂翔兩兄弟便看到一支兵馬出現自己的視野裏。對方都是步卒,走在最前麵的手持盾牌的刀盾手,無數的長槍從盾牌的縫隙中伸出來,他們正邁著整齊的步伐,大踏步地走過來。

  不過他們距離呂曠呂翔的軍陣還有兩箭之地時,忽然停了下來,隨後隊列裂開一條通道,從裏麵衝出了一騎。那名騎兵來到距離呂曠呂翔不過五十步的地方停下,大聲地吼道:“你們是何處的兵馬?”

  “我們乃是冀州兵馬!”呂曠衝著對方大聲地喊道:“你們又是何處的兵馬?”

  聽到呂曠說是冀州兵馬,那名騎士策馬來到了距離呂氏兄弟不過五六部的地方停下,大聲地說:“吾乃是張郃將軍手下的軍司馬蒲濤,不知你們誰是軍中主將?”

  得知來的居然是張郃的手下,呂曠不禁喜出望外,他連忙朝對方一拱手,客氣地說道:“原來是蒲軍司馬,真是失敬。在下兄弟二人,乃是冀州牧麾下的裨將軍呂曠、呂翔,奉主公之命,護送袁家兩位公子前往南皮。”

  蒲濤知道麵前的兩人居然是裨將軍,連忙在馬背上抱拳施禮:“見過兩位呂將軍。請恕末將甲胄在身,無法全禮。但不知兩位將軍為何在此停留啊?”

  呂曠用手一指界橋方向,一臉無奈地說:“界橋守將不放我等通行,我們正在商議該如何繞過界橋。”

  “原來是這樣。”蒲濤聽呂曠這麽一說,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原來又是界橋守將在生事,難怪兩位將軍會在此停留呢。”

  呂翔比較心細,他從蒲濤的話中聽出了一絲不對勁:“蒲軍司馬,這麽說來,界橋守將刁難我軍,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呂將軍說得沒錯。”蒲濤點著頭說:“數月以來,界橋守將經常派人越界擄走我方百姓,張郃將軍與他們交涉了幾次,依舊沒有下文。因此才派末將率兩千兵馬,在這一帶巡視。方才聽探馬報告,說這裏雲集著數千兵馬,末將還以為又是界橋的兵馬出來滋事,便帶著兵馬前來迎擊。”

  這次派出做信使的都伯,很快就趕了回來。但他鼻青臉腫的樣子,把呂曠呂翔兩人嚇了一跳。呂曠吃驚地問道:“這是怎麽回事,誰把你打成這樣?”

  “還能是誰?自然是界橋的守將!”都伯沒好氣地說:“小的向他言明了借路一事,他不光不肯借,反而還讓人將小的亂棒打出。”

  “吾派出的第一撥信使呢?”呂曠看到都伯是一個人逃回來的,不禁有些惱怒地問:“跟隨你的那些士兵呢?”

  都伯神情黯然地說道:“都被界橋守將殺掉了。”

  呂曠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大吃一驚:“為什麽?”

  都伯望著呂曠,一臉幽怨地說:“回將軍的話,那守將對小的說,這裏是幽州的地盤。我們沒有事先征得公孫瓚的同意,就擅自率兵進入幽州的地盤,他絕對不和我們善罷甘休。”

  “可惡,真是太可惡了。”呂曠火冒三丈地說:“冀州和幽州不管怎麽說,都是名義上的盟友,界橋守將居然敢殺吾的手下,真是欺人太甚。”

  一旁的袁譚等呂曠說完後,試探地問:“呂將軍,接下來你打算怎麽做?”

  “還能怎麽做?當然是率兵殺過去。”呂曠氣呼呼地說:“我們有騎兵、弓弩手、長槍兵各一千人,要突破小小的界橋,應該不成問題。”

  呂翔則考慮得要多了一些:“大哥,就算我們擊敗了界橋的守將,衝了過去。但接下來幾百裏地,依舊是有幽州軍的地盤,如果我們邊戰邊走的話,等趕到南皮時,我們的兵馬已經所剩無幾了。”

  見呂翔反對自己和界橋守將一決雌雄的提議,呂曠沒好氣地問:“前麵有幽州軍攔路,如果我們不和他們較量的話,如何通過界橋?”

  “如今天氣轉暖,河水解凍,我們可以繞到上遊水流平緩的地方,悄悄地渡過河去。”呂翔對呂曠說:“這樣做,既能通過界橋,也能避免過早地與幽州兵馬發生衝突。”

  “呂將軍,你的這個辦法還是有不妥之處。”聞訊趕來的袁熙,正好聽到呂翔的提議,便忍不住插嘴反對說:“界橋守軍看到你們離去,勢必會派人加強上下遊的巡邏。如果在渡河時,被他所派出的探馬所發現,我們就會前功盡棄。”

  正當幾人愁眉不展之際,忽然有一名兵士來報:“啟稟兩位將軍,西麵塵土飛揚,似有一支兵馬正朝著我們這裏而來。”

  “有一支兵馬朝著我們而來?”聽完兵士的稟報後,呂曠不禁大驚失色,連忙命令道:“列陣,準備迎敵!”

  隨著呂曠的一聲令下,三千兵力開始快速地列陣。站在最前麵的是長槍兵,中間是弓弩手,最後麵是騎兵。呂曠這麽列陣,是準備讓弓弩手先對衝鋒的敵人進行攢射,隨後用長槍兵迎擊衝到麵前的敵人。而騎兵,則是準備等敵人退卻時,進行追擊用的。

  過了一炷香的工夫,呂曠呂翔兩兄弟便看到一支兵馬出現自己的視野裏。對方都是步卒,走在最前麵的手持盾牌的刀盾手,無數的長槍從盾牌的縫隙中伸出來,他們正邁著整齊的步伐,大踏步地走過來。

  不過他們距離呂曠呂翔的軍陣還有兩箭之地時,忽然停了下來,隨後隊列裂開一條通道,從裏麵衝出了一騎。那名騎兵來到距離呂曠呂翔不過五十步的地方停下,大聲地吼道:“你們是何處的兵馬?”

  “我們乃是冀州兵馬!”呂曠衝著對方大聲地喊道:“你們又是何處的兵馬?”

  聽到呂曠說是冀州兵馬,那名騎士策馬來到了距離呂氏兄弟不過五六部的地方停下,大聲地說:“吾乃是張郃將軍手下的軍司馬蒲濤,不知你們誰是軍中主將?”

  得知來的居然是張郃的手下,呂曠不禁喜出望外,他連忙朝對方一拱手,客氣地說道:“原來是蒲軍司馬,真是失敬。在下兄弟二人,乃是冀州牧麾下的裨將軍呂曠、呂翔,奉主公之命,護送袁家兩位公子前往南皮。”

  蒲濤知道麵前的兩人居然是裨將軍,連忙在馬背上抱拳施禮:“見過兩位呂將軍。請恕末將甲胄在身,無法全禮。但不知兩位將軍為何在此停留啊?”

  呂曠用手一指界橋方向,一臉無奈地說:“界橋守將不放我等通行,我們正在商議該如何繞過界橋。”

  “原來是這樣。”蒲濤聽呂曠這麽一說,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原來又是界橋守將在生事,難怪兩位將軍會在此停留呢。”

  呂翔比較心細,他從蒲濤的話中聽出了一絲不對勁:“蒲軍司馬,這麽說來,界橋守將刁難我軍,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呂將軍說得沒錯。”蒲濤點著頭說:“數月以來,界橋守將經常派人越界擄走我方百姓,張郃將軍與他們交涉了幾次,依舊沒有下文。因此才派末將率兩千兵馬,在這一帶巡視。方才聽探馬報告,說這裏雲集著數千兵馬,末將還以為又是界橋的兵馬出來滋事,便帶著兵馬前來迎擊。”

  這次派出做信使的都伯,很快就趕了回來。但他鼻青臉腫的樣子,把呂曠呂翔兩人嚇了一跳。呂曠吃驚地問道:“這是怎麽回事,誰把你打成這樣?”

  “還能是誰?自然是界橋的守將!”都伯沒好氣地說:“小的向他言明了借路一事,他不光不肯借,反而還讓人將小的亂棒打出。”

  “吾派出的第一撥信使呢?”呂曠看到都伯是一個人逃回來的,不禁有些惱怒地問:“跟隨你的那些士兵呢?”

  都伯神情黯然地說道:“都被界橋守將殺掉了。”

  呂曠得知這個消息後,不禁大吃一驚:“為什麽?”

  都伯望著呂曠,一臉幽怨地說:“回將軍的話,那守將對小的說,這裏是幽州的地盤。我們沒有事先征得公孫瓚的同意,就擅自率兵進入幽州的地盤,他絕對不和我們善罷甘休。”

  “可惡,真是太可惡了。”呂曠火冒三丈地說:“冀州和幽州不管怎麽說,都是名義上的盟友,界橋守將居然敢殺吾的手下,真是欺人太甚。”

  一旁的袁譚等呂曠說完後,試探地問:“呂將軍,接下來你打算怎麽做?”

  “還能怎麽做?當然是率兵殺過去。”呂曠氣呼呼地說:“我們有騎兵、弓弩手、長槍兵各一千人,要突破小小的界橋,應該不成問題。”

  呂翔則考慮得要多了一些:“大哥,就算我們擊敗了界橋的守將,衝了過去。但接下來幾百裏地,依舊是有幽州軍的地盤,如果我們邊戰邊走的話,等趕到南皮時,我們的兵馬已經所剩無幾了。”

  見呂翔反對自己和界橋守將一決雌雄的提議,呂曠沒好氣地問:“前麵有幽州軍攔路,如果我們不和他們較量的話,如何通過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