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遷都(中)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5      字數:4201
  遷都鄴城的決定,滿朝文武隻用不到半個時辰,就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但要實施起來,卻沒有那麽容易,畢竟官員們都是家大業大,要搬一次家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且在城外有田莊、城內有店鋪,要處理這些東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官員們搬遷不易,普通的老百姓同樣不容易。從長安到鄴城有千裏之遙,除了家中富裕,有馬車或牛車的人家外,剩下的百姓隻靠自己的雙腿。這段路程至少要走一個多月,就算有冀州兵馬的協助,也會有很多老弱婦孺堅持不到目的地。

  上次從雒陽遷都到長安,是董卓的兵馬威逼利誘,誰要不走,立即一刀殺光滿門。除此之外,董卓軍還四處放火,讓整個雒陽城內火光衝天。留下,不是被殺死就是被燒死,跟著董卓軍去長安,還有一些生機。正因為這個原因,數十萬官民們才跟著董卓離開了雒陽,來到了長安。不過饒是如此,至少有三成的人死在了路上。

  如今從長安到鄴城的路程更加遙遠,因此朝廷的文武百官做出遷都決定,並張榜公布之後,城內的百姓響應者寥寥無幾。

  麵對這種情形,就連郭嘉也束手無策。他望著韓湛問道:“主公,冀州兵馬不比董卓軍,無法用刀槍逼著百姓遷移到鄴城去。看來我們要想其它的辦法才行!”

  郭嘉的話說完後,旁邊的荀攸立即開口問道:“奉孝,你可有什麽良策嗎?”

  郭嘉搖搖頭,說道:“沒有。嘉也是無計可施。”

  韓湛的目光從眾人的身上一一掃過,最後停留在徐庶的身上,他開口問道:“元直,你可有什麽想說的?”

  “主公!”徐庶從隊列中走出,來到了韓湛的麵前,朝他深施一禮後說道:“屬下倒有一個辦法,可有勸說百姓離開長安前往鄴城。”

  聽說徐庶有好辦法,韓湛頓時眼前一亮,連忙催促道:“元直,你有什麽好辦法,快說來聽聽。”

  “主公當初提出了為冀州軍分永業田,此舉深得軍心。”韓湛想到徐庶就是分田地的具體實施人,他今日忽然提起此事,肯定和他所要說的計策有關,便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京師的百姓不願遷徙,無非是因為舍不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有道路遙遠。若是我們幫他們解決了此事,那麽一切的難題,不久迎刃而解了麽?”

  “說具體點。”

  “我們冀州各郡縣外設置農莊,安置從長安去的百姓。給他們每家分得一定數量的田地,免稅三年。屬下覺得若是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踴躍前往的。”

  “元直。”徐庶的話剛說完,荀攸就發表了自己的疑問:“就算我們給百姓分了土地,他們所需的種子和耕牛從何而來?還有,就算有這些東西,至少要幾個月之後,他們才能有收成,那他們這幾月吃什麽、喝什麽?”

  徐庶等荀攸說完後看,衝他笑了笑,隨後說道:“公達所擔心的事情,徐某早就考慮過了。官府可以借糧給這些農戶,待秋收之後,他們再將收獲的糧食以同樣的數量返還給官府。”

  “元直此計甚妙。”郭嘉聽到這裏,不禁點頭稱讚道:“如此一來,主公不光挽救了無數的百姓,還可以讓他們對你歌功頌德。此計真是再妙不過了。”

  “百姓安置一事,可以按照元直所說的來辦。”荀攸繼續說道:“可是從此地到鄴城有千裏之遙,除了少數家中富庶的百姓,可以用馬車、牛車代步外,剩下的大多數百姓,隻能靠自己的兩條腿慢慢地走到鄴城。就算沿途可以進行逐步地安置,但在下還是擔心會有不少的人會死在路上。”

  “盡人事安天命,”韓湛聽到這裏,插嘴說道:“沿途百姓的飲食,可以由軍**給;對那些老弱病殘,也可以用馬車運送;另外再派出郎中,為體弱者治病。如此一來,本侯想還是能讓大多數百姓平安的進入冀州。”見韓湛已經把調子定了下來,眾文武不好再反對,隻能針對一些細節,再進行一些研究。

  見張貼榜文沒有什麽效果,韓湛便命典韋、夏侯蘭等人,領著一群嗓門大的兵士,沿著街道去大聲地宣講前去冀州的好處。

  嚷嚷了一天之後,他們的宣傳終於起到了一點效果。願意前往鄴城的百姓,都紛紛到設在城東的報名點進行報名。看著每個報名點前一眼望不到頭的報名隊伍,韓湛的心裏頓時踏實了許多。他心裏暗想:“在這個亂世中,要救所有的人是不現實的。我隻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能救多少就救多少。”

  穿著便服的韓湛,帶著陳到和兩名護衛,來到了一個報名點旁查看。他聽到一個坐在小桌案後麵的小吏,問站在麵前的一位老人:“你叫什麽名字,家裏有幾口人?在冀州地界可有親屬?如果沒有親屬的話,是願意直接到鄴城,還是接受沿途安置?”

  老人的耳朵可能有點不好使,他側著臉盡力把耳朵朝前湊,以便聽清楚小吏所說的話。那小吏的態度極好,深怕老人聽不清楚,又放慢語速,將剛剛的話重複了一遍。韓湛見小吏不光沒有趾高氣揚,反而如此客氣地對待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不禁微笑著點了點頭,又朝著另外一個報名點走去。

  視察完畢的韓湛回到府中後,把徐庶叫過來問道:“元直,那些小吏所問的話,可是你交給他們的嗎?”

  “回主公的話,沒錯,正是屬下交給他們的。”徐庶聽到韓湛的提問,連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說:“以屬下的估計,就算有很多百姓不肯離開長安,要進入冀州的百姓也會有二十來萬。這麽多人一起湧入冀州,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因此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讓小吏們在詢問時,首先搞清楚報名的百姓,是否有親屬在冀州,這樣可以讓他們在進入冀州以後去投親靠友,以減輕我們的壓力。”

  “這倒也是。”韓湛心想誰說古代人比現代人笨,像徐庶這樣的人,就比現代人強多了。“如果能讓百姓到冀州投親靠友,倒不失為了一條好的出路。”

  “主公,”徐庶等韓湛說完後,又接著說道:“今日報名的人數,大概有一萬二千人,屬下建議,不如先派一支兵馬護送他們離開。這樣一來,等第二批百姓出發時,第一撥百姓差不多已經到了安置地點。”

  轉移幾十萬人的大遷徙,韓湛可沒有想過一次完成,他就是考慮達到一定的數目後,就送走一批人。分批將長安城內的百姓送走,自己軍隊的壓力也能大大減弱。因此他對徐庶的提議表示了支持,他想了想,對徐庶說:“元直,既然你如此說,那麽第一批遷徙百姓,就於明日午時出發。派兩千兵馬護送,由石韜和魏續二人帶隊。”

  聽到魏續這個名字時,徐庶先是一愣,隨後想起此人乃是張遼手下的一名武將,便有些遲疑地問韓湛:“主公,魏續剛歸順我軍不久,就讓他執行這樣重大的任務,是否太冒險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韓湛笑著對徐庶說:“本侯相信,魏續一定能完成好此次的護送任務。”

  次日午時,一萬三千多名吃飽喝足的百姓,在兩千冀州兵馬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沿著官道緩緩向東而去。韓湛和郭嘉、徐庶等人站在城門樓上,望著漸漸從視野裏消失的部隊,感慨地說:“本侯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安地到達冀州,若是在沿途死傷太多,就是本侯的罪過了。”

  “主公請放心。”見韓湛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郭嘉連忙安慰他說:“石韜、魏續二人攜帶有足夠的糧草和藥品,而且隊伍中還有上百輛馬車,足以將這批百姓順利地送到冀州。”

  可能是看到報名的百姓,在秋毫無犯的冀州軍護送下,順利地離開了長安。原本很多覺得故土難離的百姓,也動了遷徙到冀州的念頭,在城東各報名點排隊的百姓驟然多了起來,原來的那些書吏明顯不夠用了,不得不臨時抽調了一批人,來協助他們進行百姓的登記工作。

  從城樓下來後,郭嘉返回了城外的軍營,而徐庶則陪著韓湛去視察那些人滿為患的報名點。陳到擔心韓湛會有危險,打算多帶點人去護衛他,卻被韓湛抬手製止了:“叔至不要擔心,城中早已沒有李傕、郭汜的餘黨,本侯不會有什麽危險的。”

  看到韓湛如此有信心,陳到打算再繼續勸說他:“可是……”

  可他一開口,就被徐庶打斷了後麵的話:“放心吧,叔至。如今城中的百姓擁護主公還來不及呢,哪裏會有人想害主公。就算有這樣的不法之徒,百姓們也能保護主公的周全。”

  雖說韓湛表現得毫不在乎,徐庶也說城中沒有什麽危險。但陳到作為韓湛的護衛首領,怎麽敢掉以輕心,他除了親自率兩名護衛緊隨其後外,另外還安排了五十名護衛,遠遠地跟在後麵。

  韓湛和徐庶走了一段後,忽然聽到徐庶小聲地說:“主公,看來叔至還是不放心您的安全,居然派了幾十名護衛遠遠地跟在後麵。”

  韓湛知道陳到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也就不再讓他為難,於是便對徐庶說:“元直,既然叔至已經這麽安排,就隨他去吧。我們繼續逛我們的,去聽聽那些報名的百姓是怎麽說的。”

  兩人來到一條報名隊伍的尾巴,正想找兩個人打聽一下情況,忽然聽到一個包著頭巾的中年婦女在問排在隊尾的一個絡腮胡子:“我說大哥,你們在這裏排隊作甚?”

  絡腮胡子扭頭看了中年婦女一眼,說道:“難道你沒有聽說,冀州牧讓大家跟著他遷到鄴城去,說是可以給每人分一塊土地,而且免稅三年……”

  “這能是真的嗎?”中年婦女還沒聽完,便撇了撇嘴說:“別是為了把我們騙出京師吧?”

  聽到中年婦女這麽說,陳到就想上去找她理論,但卻被韓湛拉住了。韓湛想聽聽那女人究竟想說些什麽,便低聲對陳到說:“叔至,先不要過去,聽聽她都說些什麽?”陳到聽韓湛這麽說,便立即停住了腳步,側著耳朵仔細地聆聽那女人所說的話。

  絡腮胡子聽女人說完後,不屑地說:“你也不瞅瞅你的樣子,要模樣沒模樣,要錢財沒錢財的,誰稀罕把你騙到城外去。走開吧,別礙著大爺在這裏排隊。”說完,他把頭扭到了一旁,再也不搭理那女人。

  看到那女人訕訕地離開,韓湛微微地蹙了一下眉頭,隨後對徐庶說:“元直,看來我們的宣傳還不到位,城中還有人不相信我們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主公,不過是一名無知婦孺,不必與她一般見識。”徐庶見韓湛的臉上露出了不快的表情,便安慰他說:“明日讓典韋和夏侯蘭兩位將軍,再帶人去挨家挨戶地宣傳,讓百姓們明白我們是在真心為他們著想,這樣沒準能讓城市所有的人跟我們一起離開。”

  “走吧,我們回去。”中年婦女的幾句話,讓韓湛忽然沒有了興趣,他和徐庶說了一聲後,帶著陳到等人就外回走。而陳到見韓湛願意回府,懸在嗓子眼的心總算落回到肚子裏。

  眼見快到府邸的時候,從路邊忽然衝出了一大一小兩名乞丐,擋住了韓湛等人的去路。陳到以為是刺客,連忙撥出寶劍擋在了韓湛的麵前。就在他的手中劍準備刺出去之時,忽聽韓湛喊了一句:“住手!”

  聽到韓湛的喊聲,陳到連忙將手裏的劍收了回來。韓湛將陳到撥到一旁,向前走了兩步,衝著兩名乞丐吃驚地說:“是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