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西望長安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93
  黃安、黃石二人,都聽說過逢紀的名字,而且也知道自己騎的駿馬,就是逢紀所贈。因此聽說對麵的中年人,就是逢紀時,連忙翻身下馬,上前跪下施禮:“侄兒黃安、黃石,參見伯父。”

  “兩位賢侄免禮!”坐在馬背上的逢紀,連忙伸手虛扶了一把,笑著說:“在下想去莊中拜訪故人,不知令尊可在莊中?”

  “家父正在莊中,請伯父隨小侄來,”黃安連忙回答說:“小侄為伯父引路。”

  黃家兄弟重新上馬後,黃安與逢紀並轡而行,而黃石則快馬加鞭趕回莊子,向父親黃湖報告逢紀來訪之事。

  距離莊子還有一箭之地,逢紀就看到莊門口站著一群人,為首的是一名五短身材的胖子。他一眼就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好友黃湖。

  黃湖見逢紀來了,連忙迎上去,拱手施禮,笑著說:“不知元圖兄前來,小弟不曾遠迎,還請兄長恕罪。”

  “子雍賢弟說哪裏話,”逢紀上前握住黃湖的手,叫著對方的字,笑容可掬地說:“是為兄來得唐突,給賢弟添麻煩了。”

  “元圖兄,莊外不是說話之所在,還請進莊歇歇腳。”黃湖客氣的說:“小弟已經吩咐下人準備了酒菜,為元圖兄接風。”

  早已饑腸轆轆的逢紀,聽到黃湖說有酒菜招呼自己,頓時喜出望外,但他還是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表情如常的說:“既然是賢弟的一份盛情,為兄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人手挽手來到了客廳,分賓主坐下,黃家兄弟在下首相陪。

  黃湖端起酒樽,對逢紀說:“元圖兄,請!”

  逢紀也連忙端起了麵前的酒樽,說:“子雍賢弟,請!”

  兩人將樽中美酒一飲而盡之後,黃湖好奇地問:“元圖兄,你乃是邟鄉侯的長史,不在冀州城幫邟鄉侯操持政務,到小弟的窮鄉僻壤來做什麽?”

  逢紀剛拿起筷子,正想大快朵頤,聽到黃湖的這個問題,隻能將筷子放下,長歎一聲說道:“一言難盡啊!”

  “元圖兄,出了什麽事情?”黃湖關切地問:“但說無妨,小弟洗耳恭聽。”

  “你們乃是好友,此事我就不瞞你了。如今冀州早已落入了韓馥之子韓湛的手中,我與我家主公退到了鄴城,原以為此子能有所收斂,沒想到他得寸進尺,又率大軍來圍攻鄴城。”逢紀可憐巴巴的說:“可憐我鄴城孤立無援,圍城時間不長,城池就被冀州兵馬所破,我與主公在城破之時,僥幸逃得性命。”

  黃湖聽到這裏,不禁大吃一驚,連忙問道:“元圖兄,不知邟鄉侯如今人在何處?”

  逢紀拿起筷子,朝南邊一指,說道:“朝南而去。”

  黃安聽到這裏,忍不住插嘴問道:“逢伯父,小侄有一事不明,還請伯父明示。”

  “何事?”逢紀問道。

  黃安朝自己的弟弟黃石看了一眼後,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和二弟出莊子去騎馬時,看到有一隊騎兵從莊前經過,不知當時伯父可在其中?”

  對於黃安的這個問題,逢紀倒沒有隱瞞,而是如實地回答說:“賢侄說得沒錯,我的確在其中。”

  逢紀的話,讓黃湖有些疑惑不解了:“元圖兄,既然經過小弟的莊子,為何過莊而不入啊?莫非擔心小弟會慢待了邟鄉侯不成?”

  “非也,非也。”逢紀連忙擺著手說:“我家主公如今是驚弓之鳥,深怕冀州兵馬隨時會追上來,因此拚命地朝南逃去。”

  “向南而去?”黃湖皺著眉頭想了想,試探地問逢紀:“元圖兄,某非邟鄉侯想去投奔袁公路不成?”

  “我家主公與袁公路雖是兄弟,但一向不和。”逢紀回答說:“如今末路去投,定會遭到袁公路的冷落。因此,我家主公打算去徐州投奔陶恭祖。”

  “陶恭祖為人正直,待人友善,想必定可善待邟鄉侯。”黃湖說完這句話之後,眉頭皺得更緊了:“既然邟鄉侯往徐州而去,元圖兄為何去出現在此處?”

  逢紀自然不可能告訴黃湖,說自己打算棄袁紹而去,如果真的實話實說,沒準對方會與自己割袍斷義。連忙敷衍說:“我家主公雖然冀州的基業已失,不過在渤海郡,尚有小公子袁尚和數萬兵馬。我就是奉主公之命,前往渤海報平安的。”

  黃湖沒有想到逢紀是在欺騙他,反而信以為真,有點好奇地問:“元圖兄,此等小事,派一名信使即可,何必非要元圖兄親自跑一趟啊?”

  “子雍賢弟有所不知。”逢紀決定繼續忽悠黃湖:“此去渤海千裏迢迢,若是普通信使,恐路上出事。而且就算尚公子見了信使,也會對書信的真假產生懷疑,因此,主公才專門安排我前往渤海的。”

  酒席散了以後,黃湖就安排逢紀歇息。逢紀躺在榻上,腦子裏開始考慮:此地不宜久留,但離開此地後,自己又該往何處去?北上渤海,顯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說能否順利地到達渤海,就算能到渤海,自己跟著勢單力薄的袁尚,也不是一個事兒。幽州的公孫瓚、冀州的韓湛,兩人對自己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自己。去了渤海,就等於是去送死。

  如果不去渤海,自己又該去哪裏呢?或者說,自己該去投奔哪位諸侯呢?張邈、張揚,這種唯袁紹馬首是瞻的人能力平庸,早晚會被他人吞並;曹操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惜他如今和韓家小兒交好,沒準會將自己的首級送給韓家小兒,以換取更多的好處。

  思來想去,逢紀最後做出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向西,去京師,投奔李傕、郭汜等人。據說他們不久前,曾因韓家小兒派人挾持了天子,而在黃河邊大戰一場,雙方如今是勢不兩立,如果去投奔他們,沒準是當前最佳的選擇。如果有可能,自己再挑唆李郭二人一下,讓他們興兵和韓家小兒打個你死我活。

  主意打定,逢紀的心中總算不再糾結,他便兩眼一閉,躺在榻上酣然入睡。

  一覺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在黃湖派來的侍女侍候下,逢紀起了個熱水澡,又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才穿上黃湖為他準備的新衣,晃晃悠悠地去找黃湖敘話。

  黃湖正坐在客廳裏,和莊裏的管家,說春耕之時,見逢紀從外麵進來,連忙三言兩語將管家打發走,隨後起身向逢紀問好:“元圖兄,昨晚睡得可好?”

  “尚好,尚好!”逢紀打著哈哈說道:“多謝子雍賢弟的一番美意,讓為兄在這裏睡了一個踏實覺。”

  “元圖兄,”黃湖客氣地問:“不知你何時啟程前往渤海?”

  聽到黃湖這麽說,逢紀立即把臉一板,不悅地說道:“怎麽,子雍賢弟,難道嫌為兄在這裏給你添麻煩了?”

  “元圖兄誤會了。”黃湖本來是隨口一問,見逢紀卻板著臉,像誰借了他的穀子還了他的糠一樣,連忙解釋說:“小弟和兄長久不相見,想留兄長在莊上多盤桓幾日。”

  “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是為兄誤會了。”逢紀幹笑了幾聲,對黃湖說道:“既然子雍賢弟一番盛情,那為兄就在莊上多住幾日。”

  逢紀拿起筷子,朝南邊一指,說道:“朝南而去。”

  黃安聽到這裏,忍不住插嘴問道:“逢伯父,小侄有一事不明,還請伯父明示。”

  “何事?”逢紀問道。

  黃安朝自己的弟弟黃石看了一眼後,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和二弟出莊子去騎馬時,看到有一隊騎兵從莊前經過,不知當時伯父可在其中?”

  對於黃安的這個問題,逢紀倒沒有隱瞞,而是如實地回答說:“賢侄說得沒錯,我的確在其中。”

  逢紀的話,讓黃湖有些疑惑不解了:“元圖兄,既然經過小弟的莊子,為何過莊而不入啊?莫非擔心小弟會慢待了邟鄉侯不成?”

  “非也,非也。”逢紀連忙擺著手說:“我家主公如今是驚弓之鳥,深怕冀州兵馬隨時會追上來,因此拚命地朝南逃去。”

  “向南而去?”黃湖皺著眉頭想了想,試探地問逢紀:“元圖兄,某非邟鄉侯想去投奔袁公路不成?”

  “我家主公與袁公路雖是兄弟,但一向不和。”逢紀回答說:“如今末路去投,定會遭到袁公路的冷落。因此,我家主公打算去徐州投奔陶恭祖。”

  “陶恭祖為人正直,待人友善,想必定可善待邟鄉侯。”黃湖說完這句話之後,眉頭皺得更緊了:“既然邟鄉侯往徐州而去,元圖兄為何去出現在此處?”

  逢紀自然不可能告訴黃湖,說自己打算棄袁紹而去,如果真的實話實說,沒準對方會與自己割袍斷義。連忙敷衍說:“我家主公雖然冀州的基業已失,不過在渤海郡,尚有小公子袁尚和數萬兵馬。我就是奉主公之命,前往渤海報平安的。”

  黃湖沒有想到逢紀是在欺騙他,反而信以為真,有點好奇地問:“元圖兄,此等小事,派一名信使即可,何必非要元圖兄親自跑一趟啊?”

  “子雍賢弟有所不知。”逢紀決定繼續忽悠黃湖:“此去渤海千裏迢迢,若是普通信使,恐路上出事。而且就算尚公子見了信使,也會對書信的真假產生懷疑,因此,主公才專門安排我前往渤海的。”

  酒席散了以後,黃湖就安排逢紀歇息。逢紀躺在榻上,腦子裏開始考慮:此地不宜久留,但離開此地後,自己又該往何處去?北上渤海,顯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說能否順利地到達渤海,就算能到渤海,自己跟著勢單力薄的袁尚,也不是一個事兒。幽州的公孫瓚、冀州的韓湛,兩人對自己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自己。去了渤海,就等於是去送死。

  如果不去渤海,自己又該去哪裏呢?或者說,自己該去投奔哪位諸侯呢?張邈、張揚,這種唯袁紹馬首是瞻的人能力平庸,早晚會被他人吞並;曹操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惜他如今和韓家小兒交好,沒準會將自己的首級送給韓家小兒,以換取更多的好處。

  思來想去,逢紀最後做出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向西,去京師,投奔李傕、郭汜等人。據說他們不久前,曾因韓家小兒派人挾持了天子,而在黃河邊大戰一場,雙方如今是勢不兩立,如果去投奔他們,沒準是當前最佳的選擇。如果有可能,自己再挑唆李郭二人一下,讓他們興兵和韓家小兒打個你死我活。

  主意打定,逢紀的心中總算不再糾結,他便兩眼一閉,躺在榻上酣然入睡。

  一覺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在黃湖派來的侍女侍候下,逢紀起了個熱水澡,又吃了一頓豐盛的早餐,才穿上黃湖為他準備的新衣,晃晃悠悠地去找黃湖敘話。

  黃湖正坐在客廳裏,和莊裏的管家,說春耕之時,見逢紀從外麵進來,連忙三言兩語將管家打發走,隨後起身向逢紀問好:“元圖兄,昨晚睡得可好?”

  “尚好,尚好!”逢紀打著哈哈說道:“多謝子雍賢弟的一番美意,讓為兄在這裏睡了一個踏實覺。”

  “元圖兄,”黃湖客氣地問:“不知你何時啟程前往渤海?”

  聽到黃湖這麽說,逢紀立即把臉一板,不悅地說道:“怎麽,子雍賢弟,難道嫌為兄在這裏給你添麻煩了?”

  “元圖兄誤會了。”黃湖本來是隨口一問,見逢紀卻板著臉,像誰借了他的穀子還了他的糠一樣,連忙解釋說:“小弟和兄長久不相見,想留兄長在莊上多盤桓幾日。”

  “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是為兄誤會了。”逢紀幹笑了幾聲,對黃湖說道:“既然子雍賢弟一番盛情,那為兄就在莊上多住幾日。”

  “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是為兄誤會了。”逢紀幹笑了幾聲,對黃湖說道:“既然子雍賢弟一番盛情,那為兄就在莊上多住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