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惶惶不可終日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64
  顏良連忙將注意力集中在袁紹身旁的那名武將身上,雖說光線不算太好,但他還是根據對方的身形,一眼就認出了文醜。

  “文醜!”顏良翻身下馬,將手裏的大刀往地上一插,快步地朝文醜跑了過來。

  “大哥!”文醜也連忙迎了上去。

  下一刻兩人就擁抱在一起,用手拍打著對方的後背,激動地淚流滿麵。

  過了許久,兩人才分開。

  顏良抓住文醜的手臂,激動的說:“文醜,為兄以為今生今世再也見不到你了,沒想到卻在這裏遇到了你。上天真是待顏某不薄啊。”

  “兄長!”文醜也情緒激動地說:“鄴城失陷之時,小弟因為馬失前蹄,被黃忠所擒,原以為難逃一死,誰知韓家小兒卻放了某,還歸還了馬匹和兵器,並派人將某送出了城。”

  袁紹站在離兩人不遠的地方,欣喜地看著自己的兩名心腹愛將劫後重逢,聽到文醜說的這句話之後,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他把臉一板,皺著眉頭問:“文醜,原來你離開鄴城,並不是自己殺出來的,而是韓家小兒放你出來的?”

  “正是!”文醜的性子直,對袁紹又是忠心耿耿,在這些事情上自然不會隱瞞,當然是如實供認:“確是韓家小兒讓人放了某,某才能在這裏與主公重逢。”

  袁紹聽後重重地哼了一聲,隨後說道:“文醜,看來韓家小兒對你還頗為器重,居然還會主動將你放掉。以本將軍之見,你還是回鄴城去投奔他吧!”

  見袁紹要攆自己走,文醜當時就傻眼了。他連忙跪在袁紹的麵前,指天發誓:“皇天在上,若文醜有半點異心,定遭五雷轟頂,死無全屍!”

  聽到文醜發這樣的毒誓,董昭連忙來到了袁紹的身旁,湊近他的耳邊小聲地說:“主公,以屬下之見,韓家小子知道文醜將軍對主公一片忠心,就算被擒也絕不肯歸降,因此便做了個順水人情,將他放了回來。韓家小兒這麽做,無非是想讓主公與文醜君臣反目成仇,這樣就能不費吹灰之力,便解除了主公的羽翼。”

  袁紹聽董昭這麽一說,覺得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看到還跪在自己麵前的文醜,連忙上前扶起他,假惺惺的說:“文醜,剛剛是本將軍一時糊塗,險些上了韓家小兒的當,錯過了你,還請你不要見怪!”

  “主公!”顏良在一旁說道:“此地不宜久留,我們還是早點渡河吧。就算冀州兵馬追來,在一時半會兒,他們也找不到船隻,肯定就會返回鄴城的。”

  袁紹在兵士的幫助下,上了馬背,朝鄴城的方向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隨後一咬牙,說道:“我們走!”

  顏良找的渡船,正好可以一次性將所有的人馬都載完。等船隻離岸之後,逢紀站在船頭,望著遠處的鄴城方向,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道:“過了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回到冀州?”

  董昭看到辛毗站在船頭,眺望著北方,滿臉落寂的樣子,忍不住好奇的問:“佐治在想什麽?”

  “家兄去幽州求援,至今下落不明。”辛毗歎了口氣說:“如今我和家兄的家眷都在鄴城,也不知韓家小兒是否會為難他們。”

  董昭搞清楚他在為什麽事情犯愁後,連忙安慰他說:“佐治但請放心,以在下看來,就算你和令兄的家眷,落到了韓家小兒的手裏,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何以見得?”對於董昭的說法,關心則亂的辛毗不太相信:“我兄弟二人力主迎主公接管冀州,就得罪了韓家父子;和韓家解除了小女的婚約,讓韓家臉麵無光,估計韓家小兒更加對我恨之入骨。你說說,我怎麽能不擔心?”

  董昭朝周圍看了看,除了逢紀站在幾步遠的船舷旁發呆,袁紹等人都已經到艙裏去了,便壓低聲音說道:“雖然你我和韓亭侯是敵對的一方,但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並非趕盡殺絕之輩。”

  “何以見得?”

  董昭淡淡一笑,隨後說道:“佐治認為,若不是韓亭侯放你們一碼,你們能平安地離開鄴城嗎?”

  “公仁,你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董昭的話,讓辛毗如醍醐灌頂,他一下就想通了很多關鍵的問題:“怪不得我們和主公從西門出城時,在西門外駐紮的孟岱等人,會給我們讓出一條通路,如果我判斷沒有錯的話,這是韓家小兒有意為之。”

  “沒錯,的確如此。”董昭點了點頭,說:“我是帶著隨從離開鄴城時,也遭到了冀州軍的攔截,是韓亭侯派人傳令,對鄴城內的官吏一律不得為難,願留者留,願走者走,絕不勉強。”

  “公仁,你此話當真?”聽到董昭所說的這番話,辛毗覺得簡直超出了自己能理解的範疇,照理說,破城之後,原有的官吏要麽殺掉,要麽關起來,隻有少部分可以繼續留用。像韓湛這樣讓原有的官吏自己選擇去留之舉,真是聞所未聞。

  “當真!”董昭用更小的聲音說道:“不瞞佐治,當時在下聽了韓亭侯的這道將令,心中頗為遲疑,是否應該出城追趕主公。天人交戰良久,最後還是決定繼續追隨主公。”

  一行人在黃河的南岸棄船登岸,向南走了三十裏,逢紀用馬鞭指著前麵的一座莊子,對袁紹說:“主公,此莊乃是在下的一好友,不如到他的莊裏歇息一宿,如何?”

  雖說已經過了黃河,但袁紹的心裏依舊是忐忑不安,他深怕冀州兵馬會渡河追過來,對逢紀的提議擺了擺手,說道:“不可不可,我等剛剛渡河不久,若是在此停留,一旦冀州兵馬追上來,不是隻能束手就擒。不妥,還是繼續趕路吧。”

  見袁紹拒絕了自己的提議,逢紀的心裏不禁無名火氣,但當著袁紹的麵,他還是恭恭敬敬的說:“既然主公不願意在此久留,那麽我們就繼續趕路。不過走了這許久,想必主公已腹中饑餓,不如讓屬下去莊子裏討些酒菜,如何?”

  按照逢紀的想法,就算袁紹不願意進莊子,讓自己到村裏去討要一些酒菜之事,應該還是可以答應的。沒想到袁紹還是擺手說:“不妥不妥,我等還是繼續趕路吧。”看到袁紹如同驚弓之鳥,逢紀對他心中的惡感又增加了幾分。

  兩人正說著話,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莊子的方向傳來,把袁紹嚇得魂飛魄散。他大叫一聲:“不好,冀州兵馬追上來了,快走!”喊完後,雙腿一夾馬腹,就快速地衝了出去。

  顏良文醜等人擔心他有危險,連忙追趕了上去。逢紀扭頭看了一眼遠處的莊子,萬般無奈地跟了上去。

  他們離開後不久,從莊裏出來兩名騎著馬的少年。他倆是莊裏的少爺,一個叫黃安,一個叫黃石,本來是出來騎馬玩兒的,看到一隊騎兵逃也似的遠去。弟弟黃石忍不住好奇地問:“大哥,他們是什麽人啊?”

  黃安看著遠去的人馬,想了想,說道:“二弟,為兄聽說冀州兵馬正在與魏郡的邟鄉侯交戰。這某非是邟鄉侯的兵馬,被冀州軍打敗了,逃到此處的不成?”

  “管他們是冀州軍還是邟鄉侯的人馬。”黃石對袁紹等人一點興趣都沒有,剛剛隻不過是看到他們的樣子太狼狽,隨口一問,此刻他急著去騎馬,便催促黃安:“大哥,我們還是繼續練習馬術吧。”

  顏良找的渡船,正好可以一次性將所有的人馬都載完。等船隻離岸之後,逢紀站在船頭,望著遠處的鄴城方向,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道:“過了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新回到冀州?”

  董昭看到辛毗站在船頭,眺望著北方,滿臉落寂的樣子,忍不住好奇的問:“佐治在想什麽?”

  “家兄去幽州求援,至今下落不明。”辛毗歎了口氣說:“如今我和家兄的家眷都在鄴城,也不知韓家小兒是否會為難他們。”

  董昭搞清楚他在為什麽事情犯愁後,連忙安慰他說:“佐治但請放心,以在下看來,就算你和令兄的家眷,落到了韓家小兒的手裏,也不會有什麽危險。”

  “何以見得?”對於董昭的說法,關心則亂的辛毗不太相信:“我兄弟二人力主迎主公接管冀州,就得罪了韓家父子;和韓家解除了小女的婚約,讓韓家臉麵無光,估計韓家小兒更加對我恨之入骨。你說說,我怎麽能不擔心?”

  董昭朝周圍看了看,除了逢紀站在幾步遠的船舷旁發呆,袁紹等人都已經到艙裏去了,便壓低聲音說道:“雖然你我和韓亭侯是敵對的一方,但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並非趕盡殺絕之輩。”

  “何以見得?”

  董昭淡淡一笑,隨後說道:“佐治認為,若不是韓亭侯放你們一碼,你們能平安地離開鄴城嗎?”

  “公仁,你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董昭的話,讓辛毗如醍醐灌頂,他一下就想通了很多關鍵的問題:“怪不得我們和主公從西門出城時,在西門外駐紮的孟岱等人,會給我們讓出一條通路,如果我判斷沒有錯的話,這是韓家小兒有意為之。”

  “沒錯,的確如此。”董昭點了點頭,說:“我是帶著隨從離開鄴城時,也遭到了冀州軍的攔截,是韓亭侯派人傳令,對鄴城內的官吏一律不得為難,願留者留,願走者走,絕不勉強。”

  “公仁,你此話當真?”聽到董昭所說的這番話,辛毗覺得簡直超出了自己能理解的範疇,照理說,破城之後,原有的官吏要麽殺掉,要麽關起來,隻有少部分可以繼續留用。像韓湛這樣讓原有的官吏自己選擇去留之舉,真是聞所未聞。

  “當真!”董昭用更小的聲音說道:“不瞞佐治,當時在下聽了韓亭侯的這道將令,心中頗為遲疑,是否應該出城追趕主公。天人交戰良久,最後還是決定繼續追隨主公。”

  一行人在黃河的南岸棄船登岸,向南走了三十裏,逢紀用馬鞭指著前麵的一座莊子,對袁紹說:“主公,此莊乃是在下的一好友,不如到他的莊裏歇息一宿,如何?”

  雖說已經過了黃河,但袁紹的心裏依舊是忐忑不安,他深怕冀州兵馬會渡河追過來,對逢紀的提議擺了擺手,說道:“不可不可,我等剛剛渡河不久,若是在此停留,一旦冀州兵馬追上來,不是隻能束手就擒。不妥,還是繼續趕路吧。”

  見袁紹拒絕了自己的提議,逢紀的心裏不禁無名火氣,但當著袁紹的麵,他還是恭恭敬敬的說:“既然主公不願意在此久留,那麽我們就繼續趕路。不過走了這許久,想必主公已腹中饑餓,不如讓屬下去莊子裏討些酒菜,如何?”

  按照逢紀的想法,就算袁紹不願意進莊子,讓自己到村裏去討要一些酒菜之事,應該還是可以答應的。沒想到袁紹還是擺手說:“不妥不妥,我等還是繼續趕路吧。”看到袁紹如同驚弓之鳥,逢紀對他心中的惡感又增加了幾分。

  兩人正說著話,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莊子的方向傳來,把袁紹嚇得魂飛魄散。他大叫一聲:“不好,冀州兵馬追上來了,快走!”喊完後,雙腿一夾馬腹,就快速地衝了出去。

  顏良文醜等人擔心他有危險,連忙追趕了上去。逢紀扭頭看了一眼遠處的莊子,萬般無奈地跟了上去。

  他們離開後不久,從莊裏出來兩名騎著馬的少年。他倆是莊裏的少爺,一個叫黃安,一個叫黃石,本來是出來騎馬玩兒的,看到一隊騎兵逃也似的遠去。弟弟黃石忍不住好奇地問:“大哥,他們是什麽人啊?”

  黃安看著遠去的人馬,想了想,說道:“二弟,為兄聽說冀州兵馬正在與魏郡的邟鄉侯交戰。這某非是邟鄉侯的兵馬,被冀州軍打敗了,逃到此處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