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蔡琰遇險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36
  陳留郊外有一處依山傍水之地,蔡邕墓就建在這裏。蔡琰和一名侍女在墓旁結廬而居,為自己的父親守墓。

  陳留太守張邈對蔡邕敬重有加,愛屋及烏之餘,對蔡琰也是百般照顧。他深怕有人到墓地去騷擾主仆二人,專門派了五十名兵士,由一名隊率統領,在墓地附近看守。

  這日,隊率親自到草廬前求見,蔡琰從屋裏走出,客氣地問:“不知軍爺有何見教?”

  隊率連忙向蔡琰施了一禮,恭恭敬敬的說:“我家主公讓小的向蔡小姐傳一句話。”

  “什麽話?”蔡琰警惕地問道。

  “數日前,冀州兵馬已經取了鄴城。”隊率陪著笑說:“韓亭侯已經給我家主公傳訊,希望能對蔡小姐多加照拂。”

  聽說韓湛奪取了鄴城,蔡琰心中不禁喜出望外,但她卻表麵上卻一臉平靜地說:“這位軍爺,請回去轉告張太守,說昭姬對他的照顧感激不盡,待守孝期滿,一定登門致謝。”

  等隊率離開後,侍女從屋裏跑出來,一臉驚喜地問蔡琰:“小姐,韓亭侯真的已經取了鄴城,那以後來看你,不是就更方便了嗎?”

  對於口無遮攔的侍女,蔡琰輕輕地呸了一口,紅著臉對她說:“休得胡說,韓亭侯乃是做大事的人,豈能如此兒女情長。”她嘴上雖這麽說,但心裏卻巴不得韓湛能早點來看自己。畢竟從鄴城到陳留,要比冀州城到陳留近了一半的距離。蔡琰為韓湛奪取了鄴城的事而趕到開心,卻不知道危險正在一步步地向自己靠近。

  從黃家莊到陳留,不過一日路程。沒有見過什麽世麵的黃家兄弟,哪裏是老奸巨猾的逢紀的對手,沒過多久,就被忽悠得自己姓什麽都忘記了。

  眼看離陳留還有二十裏道路時,逢紀忽然仰天長歎一聲。一旁的黃安好奇地問:“逢伯父,您歎什麽氣啊?”

  “賢侄,事情是這樣的。”逢紀說話前,先向左右張望了一番,隨後壓低嗓門,故作神秘的說:“我家主公去歲給大公子和二公子,各定下了一門親事。”

  “邟鄉侯的兩位公子,年紀都不小了,定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黃安不解地問道:“和逢伯父歎氣有什麽關係啊?”

  “賢侄有所不知。”逢紀裝出一臉痛苦的樣子說道:“我家主公給二公子袁熙,定下的是河北甄家的小女甄宓;而大公子袁譚,定的則是蔡邕之女蔡琰蔡昭姬。”

  黃石看到逢紀和自己的兄長在低聲說話,也連忙策馬上前,想聽聽兩人在聊什麽。聽到袁譚和蔡琰定親,他不由好奇地說:“逢伯父,不是說蔡琰嫁給了河東的衛家,怎麽又會許配給你家大公子呢?”

  “蔡琰最先嫁給了河東衛家的衛仲道,奈何她命苦,過門後沒有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逢紀為了讓黃家兄弟給自己當幫手,繼續忽悠道:“她在衛家守寡三年,我家主公聽說她的名號,便托人向蔡侍中提親,希望能讓她嫁給我家大公子。”

  “這是好事啊。”黃石說道:“那他們後來成親了嗎?”

  “沒有,”逢紀擺了擺頭說:“蔡琰在返回陳留的途中,被韓家小兒帶人擄走,強行扣押在冀州。直到蔡侍中遇害後,韓家小兒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讓蔡琰扶靈回家鄉安葬。”

  黃安有幾分小聰明,聽到逢紀這麽說,猜到他肯定想有所行動,便好奇地問:“伯父有什麽打算嗎?”

  “我即將前往渤海,去見小公子和夫人,如果能將蔡家小姐也帶往渤海,想必袁家上下一定會開心的。”逢紀試探地問兩人:“不知二位賢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呢?”

  聽到逢紀的這個請求,黃安有些為難地說:“逢伯父,我等本是奉父親之命,前往陳留去祭奠蔡侍中,怎麽能將蔡小姐擄走呢?此事萬萬不可!”

  逢紀見到黃安不願意幫自己,心中不禁對他起了殺心,不過他也明白此時動手,自己占不了什麽便宜,就算自己殺死了黃家兄弟,那二十名身強力壯的莊丁,也能將自己和隨行的親兵剁成肉醬。

  不過他喜怒不形於色,表情如常地說:“既然賢侄不願相助,我也不勉強,免得二位賢侄難做。”他停了片刻,又故意長歎一聲,“可惜啊,我們家主公定下的兩門親事,都被韓家小兒所壞。”

  “逢伯父,”黃石有些好奇地問:“如果說蔡小姐被韓亭侯霸占,被迫委身於他,他勉強說得過去。不知道另外一門親事,又是怎麽回事?”

  “我剛剛已經說過,二公子袁熙在鄴城定下了一門親事,女方是河北甄逸之女甄宓。”雖然逢紀根本不知道韓湛的心裏想娶甄宓一事,但還是不妨礙他在兩位涉世未深的少年麵前搬弄是非:“我家主公退出了鄴城後,韓家小兒就帶人到甄家,逼他們和我家二公子退親。”

  “可惡,真是太可惡了。”黃石正是好衝動的年紀,聽到逢紀這麽說,頓時氣得哇哇叫:“這個韓亭侯真是欺人太甚。大哥,為了防止蔡小姐再落入他的魔掌,我看咱們還是幫逢伯父,將蔡小姐接到渤海去吧。”

  “二弟,此事要從長計議。”別看黃安比黃石隻大一歲,但做事要穩重得多,他對黃石說完後,又側著臉對逢紀說:“逢伯父,天色將晚,我看我們還是找個客棧歇息一晚,待明日再去尋找蔡小姐也不遲。”

  逢紀知道自己不能表現得太性急,否則會適得其反。聽到黃安的提議後,便點著頭說:“就依賢侄的,我們先找個客棧住下,待明日再去祭拜蔡侍中。”

  一行人來到城中,找了一家客棧住下後。黃安向店小二打聽:“小二哥,你可知道蔡侍中的墓地在什麽地方?”

  店小二點了點頭,說道:“公子,別的事情,小的也許不知道。但這個蔡侍中的墓地在什麽地方,整個陳留城裏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黃安問話時,逢紀就坐在一旁,豎起耳朵聽兩人的對話。從店小二說話的語氣中,他就知道這是一個問一句答十句的人,因此他保持著沉默,在心裏默默地記住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逢紀原以為,蔡琰給蔡邕守墓,身邊最多隻有一兩個侍女,充其量再有兩三個經常送日用品的家丁。結果聽店小二一說,才知道張邈還派了五十名兵士,在墓地附近看守,他不禁驚出了一聲冷汗,心裏暗叫僥幸,幸好現到城裏來打聽,如果是冒冒失失跑到墓地去劫人,他可不認為這二十名莊丁,能打得過官兵。

  等隊率離開後,侍女從屋裏跑出來,一臉驚喜地問蔡琰:“小姐,韓亭侯真的已經取了鄴城,那以後來看你,不是就更方便了嗎?”

  對於口無遮攔的侍女,蔡琰輕輕地呸了一口,紅著臉對她說:“休得胡說,韓亭侯乃是做大事的人,豈能如此兒女情長。”她嘴上雖這麽說,但心裏卻巴不得韓湛能早點來看自己。畢竟從鄴城到陳留,要比冀州城到陳留近了一半的距離。蔡琰為韓湛奪取了鄴城的事而趕到開心,卻不知道危險正在一步步地向自己靠近。

  從黃家莊到陳留,不過一日路程。沒有見過什麽世麵的黃家兄弟,哪裏是老奸巨猾的逢紀的對手,沒過多久,就被忽悠得自己姓什麽都忘記了。

  眼看離陳留還有二十裏道路時,逢紀忽然仰天長歎一聲。一旁的黃安好奇地問:“逢伯父,您歎什麽氣啊?”

  “賢侄,事情是這樣的。”逢紀說話前,先向左右張望了一番,隨後壓低嗓門,故作神秘的說:“我家主公去歲給大公子和二公子,各定下了一門親事。”

  “邟鄉侯的兩位公子,年紀都不小了,定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黃安不解地問道:“和逢伯父歎氣有什麽關係啊?”

  “賢侄有所不知。”逢紀裝出一臉痛苦的樣子說道:“我家主公給二公子袁熙,定下的是河北甄家的小女甄宓;而大公子袁譚,定的則是蔡邕之女蔡琰蔡昭姬。”

  黃石看到逢紀和自己的兄長在低聲說話,也連忙策馬上前,想聽聽兩人在聊什麽。聽到袁譚和蔡琰定親,他不由好奇地說:“逢伯父,不是說蔡琰嫁給了河東的衛家,怎麽又會許配給你家大公子呢?”

  “蔡琰最先嫁給了河東衛家的衛仲道,奈何她命苦,過門後沒有多久,丈夫就去世了。”逢紀為了讓黃家兄弟給自己當幫手,繼續忽悠道:“她在衛家守寡三年,我家主公聽說她的名號,便托人向蔡侍中提親,希望能讓她嫁給我家大公子。”

  “這是好事啊。”黃石說道:“那他們後來成親了嗎?”

  “沒有,”逢紀擺了擺頭說:“蔡琰在返回陳留的途中,被韓家小兒帶人擄走,強行扣押在冀州。直到蔡侍中遇害後,韓家小兒為了堵住悠悠之口,才讓蔡琰扶靈回家鄉安葬。”

  黃安有幾分小聰明,聽到逢紀這麽說,猜到他肯定想有所行動,便好奇地問:“伯父有什麽打算嗎?”

  “我即將前往渤海,去見小公子和夫人,如果能將蔡家小姐也帶往渤海,想必袁家上下一定會開心的。”逢紀試探地問兩人:“不知二位賢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呢?”

  聽到逢紀的這個請求,黃安有些為難地說:“逢伯父,我等本是奉父親之命,前往陳留去祭奠蔡侍中,怎麽能將蔡小姐擄走呢?此事萬萬不可!”

  逢紀見到黃安不願意幫自己,心中不禁對他起了殺心,不過他也明白此時動手,自己占不了什麽便宜,就算自己殺死了黃家兄弟,那二十名身強力壯的莊丁,也能將自己和隨行的親兵剁成肉醬。

  不過他喜怒不形於色,表情如常地說:“既然賢侄不願相助,我也不勉強,免得二位賢侄難做。”他停了片刻,又故意長歎一聲,“可惜啊,我們家主公定下的兩門親事,都被韓家小兒所壞。”

  “逢伯父,”黃石有些好奇地問:“如果說蔡小姐被韓亭侯霸占,被迫委身於他,他勉強說得過去。不知道另外一門親事,又是怎麽回事?”

  “我剛剛已經說過,二公子袁熙在鄴城定下了一門親事,女方是河北甄逸之女甄宓。”雖然逢紀根本不知道韓湛的心裏想娶甄宓一事,但還是不妨礙他在兩位涉世未深的少年麵前搬弄是非:“我家主公退出了鄴城後,韓家小兒就帶人到甄家,逼他們和我家二公子退親。”

  “可惡,真是太可惡了。”黃石正是好衝動的年紀,聽到逢紀這麽說,頓時氣得哇哇叫:“這個韓亭侯真是欺人太甚。大哥,為了防止蔡小姐再落入他的魔掌,我看咱們還是幫逢伯父,將蔡小姐接到渤海去吧。”

  “二弟,此事要從長計議。”別看黃安比黃石隻大一歲,但做事要穩重得多,他對黃石說完後,又側著臉對逢紀說:“逢伯父,天色將晚,我看我們還是找個客棧歇息一晚,待明日再去尋找蔡小姐也不遲。”

  逢紀知道自己不能表現得太性急,否則會適得其反。聽到黃安的提議後,便點著頭說:“就依賢侄的,我們先找個客棧住下,待明日再去祭拜蔡侍中。”

  一行人來到城中,找了一家客棧住下後。黃安向店小二打聽:“小二哥,你可知道蔡侍中的墓地在什麽地方?”

  店小二點了點頭,說道:“公子,別的事情,小的也許不知道。但這個蔡侍中的墓地在什麽地方,整個陳留城裏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黃安問話時,逢紀就坐在一旁,豎起耳朵聽兩人的對話。從店小二說話的語氣中,他就知道這是一個問一句答十句的人,因此他保持著沉默,在心裏默默地記住對自己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