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巧取函穀關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62
  郭汜見李傕對樊稠已起了殺心,心裏在暗自盤算,自己是否應該去提醒樊稠一下,免得他不明不白地成為了刀下之鬼。

  次日清晨,正當李傕準備派人到城裏搜尋董卓的遺骸時,忽然有一名留在城裏的軍侯,匆匆地跑進了大帳,神情慌亂地向李傕、郭汜二人稟報:“啟稟兩位將軍,城裏出大事了。”

  見軍侯如此慌亂,李郭二人的心裏不禁咯噔了一下,心說不會是外地諸侯的勤王兵馬到了吧?便異口同聲地問道:“出什麽事情了?”

  兩人的聲音把軍侯嚇了一跳,他在短暫的慌亂之後,回答說:“啟稟兩位將軍,小的在天亮之前,抓住了一名企圖逃出皇宮的內侍。據他供認,說昨日我軍破城後不久,聖駕就被人劫走了。王允老賊深怕被我軍看出破綻,便命他假冒聖駕,來欺哄我等。”

  “什麽,居然有這等事?!”軍侯所說的內容,把李郭二人嚇了一跳,連忙命令軍侯,“將那內侍帶上來。”

  片刻之後,軍侯押著一名驚慌失措的內侍走近了大帳。內侍一看到坐在正中的李郭二人,立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說:“兩位將軍饒命,非是小的想欺瞞兩位將軍,實在是王允狗賊逼我的……”

  李傕得知麵前的這名內侍,就是昨晚假扮漢獻帝欺騙自己的人,不禁惱羞成怒,他起身從劍架上抽出寶劍,大步來到了內侍的麵前,高高舉起了寶劍,就準備將這內侍一劍劈成兩段。

  “劍下留人!”就在這時,大帳門口忽然傳來了賈詡的喊聲:“稚然將軍且慢,劍下留人。”

  李傕放低了手裏的寶劍,望著賈詡說道:“軍師為何要為這假冒聖駕的內侍求情?”

  “此人殺不得!”賈詡來到了李傕的麵前,壓低聲音對他和郭汜說道:“昨日在宣平門前,聖上給你們四人封官進爵,若是殺了此人,那麽昨晚的封賞自然做不得數。不如將錯就錯,將此人軟禁在軍營之中,讓他以聖駕的名義來穩定朝局。”

  聽完賈詡的建議後,郭汜首先表態:“稚然,吾覺得軍師所言極是,我們還是將錯就錯吧!”

  李傕收起了寶劍,衝著押著內侍進來的軍侯說道:“你好大的膽子,居然對陛下敢如此無禮。來人啊!”隨著喊聲,從外麵進來兩個膀大腰圓的親兵。

  李傕用手一指軍侯,對兩名親兵說道:“將此人拖出去重責五十大板!”

  軍侯聽到李傕這麽說,頓時傻眼了,不知自己什麽地方做錯了,居然惹得李傕大動肝火,不過他並沒有跪下求饒,而是聽任親兵將他拖出帳外受刑。

  等軍侯被拖出去之後,李傕彎腰扶起了內侍,皮笑肉不笑地說:“陛下受驚了。得罪您的人,微臣已經將他處置了。您就留在軍營裏,待城裏的局勢穩定了再說。”說完,又衝著帳外喊了一聲,“來人啊!”

  他對這次進來的兩個親兵說:“你們兩人找個安靜的地方,帶陛下過去休息。沒有吾的軍令,爾等不得離開陛下半步,明白嗎?”

  “小的遵命。”兩名親兵答應一聲,上前架著內侍就離開了帳篷。

  等假漢獻帝離開後,李傕扭頭問賈詡:“軍師,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這個假皇上隻能欺瞞一時,等時間一長,勢必會露出破綻。”賈詡撚著胡須說道:“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搞清楚,究竟是何處的諸侯劫走了聖駕。”

  對於賈詡的猜測,郭汜好奇地問:“軍師為何會認為是諸侯派人劫走了聖駕呢?”

  “這個很簡單,”賈詡回答說:“據剛剛的內侍所言,聖駕是在我軍破城後不久,被人從皇宮裏劫走的。試問,如果不是一路諸侯,怎麽可能有本事混進皇宮,並劫走聖駕呢?”

  郭汜聽完賈詡的分析,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那軍師認為會是哪路諸侯,將聖駕劫走的呢?”

  “若說誰的嫌疑最多,莫過於袁本初和袁公路兩兄弟了。”賈詡若有所思地說道:“袁氏四世三公,門生眾多,隻要再將聖駕迎到他們控製的地區,那麽他們就有了和我們分庭抗禮的實力,隨時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召集各路諸侯來討伐我們。”

  聽說自己有可能遭到各路諸侯的圍攻,李傕不禁方寸大亂,他連忙問賈詡:“軍師,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從長安去鄴城或壽春,都有千裏之遙,沒有十天半月是絕對到不了地方的。”賈詡冷笑著說:“隻需派出信使,命令函穀關守將關閉城門,不準任何人出入。然後我們再派出騎兵,前去追殺,沒準能在函穀關外將這夥人截住。”

  “軍師此言甚妙。”郭汜等賈詡說完後連聲叫好,隨後對李傕說:“稚然,事不宜遲,我們立即派出信使,命令沿途的關隘嚴加盤查,絕對不能讓聖駕逃到鄴城或者壽春去。然後你我再親率騎兵前去追擊!”

  主意打定,李傕一邊派人趕去函穀關,命令守將關閉關隘,一邊召集手下的將領,準備帶兵前去追擊逃往的漢獻帝。

  再說漢獻帝跟著沮授、夏侯兄妹趕了一夜的路,雖說不是第一次出門,但減震性差的馬車,還是將他顛得七葷八素的。他覺得有點受不了,便撩開簾子,對跟在車旁的夏侯雲說:“夏侯姑娘,朕實在受不了,能不能去轉告沮監軍,找給地方歇息歇息再走?”

  夏侯雲看到漢獻帝的臉色煞白,覺得他可能真的是受不了,便策馬來到了沮授的身邊,將漢獻帝的請求,向沮授說了一遍。誰知沮授聽後,卻搖搖頭說:“不行,如果授所料不差的話,李郭二人很快就會發現聖駕失蹤,定會派人來追趕。假如他們派信使搶先通知函穀關守將,關閉了關隘,我們就插翅難逃了。”

  夏侯雲覺得沮授說得很有道理,便返回漢獻帝的車旁,將沮授的原話向他重複了一遍。好在漢獻帝從即位開始,就一直處於被欺負的地位,因此對別人不聽從他安排的事情,早就司空見慣了。見沮授不同意停車休息,隻能長歎一聲,又縮回城內休息去了。

  沮授等人帶著漢獻帝急匆匆地趕路,李傕、郭汜帶著騎兵也從長安出發了。而在東麵,韓湛所率領的三千騎兵,也到了距離函穀關隻有二十裏的地方。

  “什麽,居然有這等事?!”軍侯所說的內容,把李郭二人嚇了一跳,連忙命令軍侯,“將那內侍帶上來。”

  片刻之後,軍侯押著一名驚慌失措的內侍走近了大帳。內侍一看到坐在正中的李郭二人,立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說:“兩位將軍饒命,非是小的想欺瞞兩位將軍,實在是王允狗賊逼我的……”

  李傕得知麵前的這名內侍,就是昨晚假扮漢獻帝欺騙自己的人,不禁惱羞成怒,他起身從劍架上抽出寶劍,大步來到了內侍的麵前,高高舉起了寶劍,就準備將這內侍一劍劈成兩段。

  “劍下留人!”就在這時,大帳門口忽然傳來了賈詡的喊聲:“稚然將軍且慢,劍下留人。”

  李傕放低了手裏的寶劍,望著賈詡說道:“軍師為何要為這假冒聖駕的內侍求情?”

  “此人殺不得!”賈詡來到了李傕的麵前,壓低聲音對他和郭汜說道:“昨日在宣平門前,聖上給你們四人封官進爵,若是殺了此人,那麽昨晚的封賞自然做不得數。不如將錯就錯,將此人軟禁在軍營之中,讓他以聖駕的名義來穩定朝局。”

  聽完賈詡的建議後,郭汜首先表態:“稚然,吾覺得軍師所言極是,我們還是將錯就錯吧!”

  李傕收起了寶劍,衝著押著內侍進來的軍侯說道:“你好大的膽子,居然對陛下敢如此無禮。來人啊!”隨著喊聲,從外麵進來兩個膀大腰圓的親兵。

  李傕用手一指軍侯,對兩名親兵說道:“將此人拖出去重責五十大板!”

  軍侯聽到李傕這麽說,頓時傻眼了,不知自己什麽地方做錯了,居然惹得李傕大動肝火,不過他並沒有跪下求饒,而是聽任親兵將他拖出帳外受刑。

  等軍侯被拖出去之後,李傕彎腰扶起了內侍,皮笑肉不笑地說:“陛下受驚了。得罪您的人,微臣已經將他處置了。您就留在軍營裏,待城裏的局勢穩定了再說。”說完,又衝著帳外喊了一聲,“來人啊!”

  他對這次進來的兩個親兵說:“你們兩人找個安靜的地方,帶陛下過去休息。沒有吾的軍令,爾等不得離開陛下半步,明白嗎?”

  “小的遵命。”兩名親兵答應一聲,上前架著內侍就離開了帳篷。

  等假漢獻帝離開後,李傕扭頭問賈詡:“軍師,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這個假皇上隻能欺瞞一時,等時間一長,勢必會露出破綻。”賈詡撚著胡須說道:“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搞清楚,究竟是何處的諸侯劫走了聖駕。”

  對於賈詡的猜測,郭汜好奇地問:“軍師為何會認為是諸侯派人劫走了聖駕呢?”

  “這個很簡單,”賈詡回答說:“據剛剛的內侍所言,聖駕是在我軍破城後不久,被人從皇宮裏劫走的。試問,如果不是一路諸侯,怎麽可能有本事混進皇宮,並劫走聖駕呢?”

  郭汜聽完賈詡的分析,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那軍師認為會是哪路諸侯,將聖駕劫走的呢?”

  “若說誰的嫌疑最多,莫過於袁本初和袁公路兩兄弟了。”賈詡若有所思地說道:“袁氏四世三公,門生眾多,隻要再將聖駕迎到他們控製的地區,那麽他們就有了和我們分庭抗禮的實力,隨時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召集各路諸侯來討伐我們。”

  聽說自己有可能遭到各路諸侯的圍攻,李傕不禁方寸大亂,他連忙問賈詡:“軍師,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從長安去鄴城或壽春,都有千裏之遙,沒有十天半月是絕對到不了地方的。”賈詡冷笑著說:“隻需派出信使,命令函穀關守將關閉城門,不準任何人出入。然後我們再派出騎兵,前去追殺,沒準能在函穀關外將這夥人截住。”

  “軍師此言甚妙。”郭汜等賈詡說完後連聲叫好,隨後對李傕說:“稚然,事不宜遲,我們立即派出信使,命令沿途的關隘嚴加盤查,絕對不能讓聖駕逃到鄴城或者壽春去。然後你我再親率騎兵前去追擊!”

  主意打定,李傕一邊派人趕去函穀關,命令守將關閉關隘,一邊召集手下的將領,準備帶兵前去追擊逃往的漢獻帝。

  再說漢獻帝跟著沮授、夏侯兄妹趕了一夜的路,雖說不是第一次出門,但減震性差的馬車,還是將他顛得七葷八素的。他覺得有點受不了,便撩開簾子,對跟在車旁的夏侯雲說:“夏侯姑娘,朕實在受不了,能不能去轉告沮監軍,找給地方歇息歇息再走?”

  夏侯雲看到漢獻帝的臉色煞白,覺得他可能真的是受不了,便策馬來到了沮授的身邊,將漢獻帝的請求,向沮授說了一遍。誰知沮授聽後,卻搖搖頭說:“不行,如果授所料不差的話,李郭二人很快就會發現聖駕失蹤,定會派人來追趕。假如他們派信使搶先通知函穀關守將,關閉了關隘,我們就插翅難逃了。”

  夏侯雲覺得沮授說得很有道理,便返回漢獻帝的車旁,將沮授的原話向他重複了一遍。好在漢獻帝從即位開始,就一直處於被欺負的地位,因此對別人不聽從他安排的事情,早就司空見慣了。見沮授不同意停車休息,隻能長歎一聲,又縮回城內休息去了。

  沮授等人帶著漢獻帝急匆匆地趕路,李傕、郭汜帶著騎兵也從長安出發了。而在東麵,韓湛所率領的三千騎兵,也到了距離函穀關隻有二十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