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李郭封官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93
  成廉等人圍上來問沮授:“沮監軍,我們接下來去什麽地方?”

  沮授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側身問一旁的夏侯蘭:“夏侯校尉,我們離接應地點還有多遠?”

  夏侯蘭左右張望了一番,隨後搖著頭回答說:“回監軍的話,天色太暗,在下實在搞不清楚。”

  一旁的成廉、魏續、宋憲等人聽到夏侯蘭這麽說,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心說就憑自己現在的四百多人,一旦李傕派兵追來,就隻有全軍覆滅的下場。

  就在這時,東南方向出現了無數的火把,正朝著他們所在的方向而來。見到這種情形,眾人不禁心中一驚,暗說莫非李傕這麽快就派人追來了?

  夏侯蘭皺著眉頭朝那邊望去,望了一會兒之後,他的臉上忽然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他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便策馬奔了出去。還隔著老遠,他就衝著對方大聲的問:“來的可是二妹?”

  他的話音剛落,對麵就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大哥,是我!”

  夏侯兩兄妹相見之後,夏侯雲立即迫不及待地問:“聖駕救出來了嗎?”

  夏侯蘭朝沮授他們所在的位置努了努嘴:“聖駕在那邊。”

  聽說救出了漢獻帝,夏侯雲頓時喜出望外,她連忙策馬上前,來到了沮授的麵前,著急地問:“沮監軍,聖駕在什麽地方?”

  沮授用手一指旁邊的馬車,回答說:“聖駕就在馬車之中。”

  夏侯雲連忙翻身下馬,在裝飾華麗的馬車旁單膝跪下,抱拳朝馬車裏施禮:“冀州校尉夏侯雲,參加陛下!”

  待在馬車裏的漢獻帝,正在為自己將來的命運擔心時,忽然聽到馬車外有個女聲響起,而且自報家門是冀州校尉,他忽然感到心裏踏實了許多。他撩開簾子,探出半邊身子,衝著夏侯雲說:“夏侯校尉快快平身!”

  “多謝陛下!”夏侯雲起身後,依舊立在馬車旁,態度恭謹地說:“陛下受驚了!李傕的叛軍隨時會趕過來,還請陛下起駕,火速趕往了冀州。”

  漢獻帝借助四周火把的光線,看清楚了夏侯雲的相貌後,不由笑容滿麵地說:“夏侯校尉,待會兒你就陪在朕的身邊吧。有你伴駕,朕的心裏也能感覺踏實一些。”

  “請陛下放心,”夏侯雲聽漢獻帝說想讓自己陪在他的身邊,連忙答道:“在到達冀州之前,微臣會一直陪伴在陛下的身邊。”

  車駕重新啟程時,不管是漢獻帝還是沮授等冀州文武,都感覺心裏踏實了許多,他們沿著官道朝冀州的方向進發。

  …………

  而此時的長安城內,太常卿種拂、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都在混戰中戰死。李傕、郭汜二人帶著大軍已將皇宮層層包圍,但卻沒有誰敢率先攻打皇宮。

  王允見形勢危急,連忙找來一名內侍,讓他穿上漢獻帝的龍袍,跟著自己上了宣平門的城樓,他心裏希望李傕、郭汜等人在看到聖駕出現後,會主動退兵。

  宮城外的李傕二人,忽然見到城牆上出現了黃蓋,便猜想肯定是漢獻帝出現了。別看到他們興兵造反,但讓他們衝進皇宮,去殺掉皇帝,他們還真沒有這個膽量。他們四人連忙翻身下馬,跪在地上朝城樓上爾等黃蓋磕頭。見自己主將都跪下了,周圍的西涼兵們也紛紛跪下,衝著上麵的“皇帝”磕頭,口稱“萬歲”。

  王允見宮牆外的西涼兵都跪下行禮,心裏燃起了一絲希望。他小聲地對假漢獻帝說道:“你去問問李傕,為好要擅入長安?”

  聽到王允的吩咐,假扮漢獻帝的內侍隻能硬著頭皮,走到垛口,朝著下麵戰戰兢兢地問道:“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何為?”

  跪在下麵的李傕二人,聽到上麵傳來了問話聲,連忙仰頭回答道:“啟稟陛下,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報仇,非敢造反。但見王允,臣便退兵。”

  假漢獻帝聽到李傕的人的這番話,不禁將目光投向了站在身後的王允,想看看他怎麽應對。王允見李郭二人欲除自己而後快,知道自己今天難逃一死。為了不讓宮牆下的李郭二人看出破綻,他故意大聲地說:“臣本為社稷計。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誤國家。臣請下見二賊。”

  假漢獻帝也是個聰明人,聽到王允這麽說,連忙配合地答道:“不可不可,司徒乃是國之重臣,在得到兩位將軍的保證之前,怎麽能輕易下城。”他說這話的目的,無非是想讓李郭二人知難而退。

  但已經兵臨城下的李郭二人,在除掉王允前,怎麽可能輕易地退兵。李傕仰頭衝著城牆上喊道:“若不殺王允老賊,吾等勢不退兵!”

  見李郭二人不取自己的性命,就絕不退兵,王允不禁陷入兩難的境地。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還是親自去麵對李郭二人,絕對不能讓兩人進攻。一旦讓他們發現宣平門上的漢獻帝是假貨,那麽勢必在宮中大開殺戒。想到這裏,他走到垛口,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縱身跳了下去。

  雖說王允年輕時,也曾揮戈上陣,但畢竟如今已經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隻聽“喀嚓”一聲,他的雙腿在落地時都摔斷了。

  見王允從宣平門樓上跳下來,李傕、郭汜二人立即拔出寶劍,衝上去圍住了他。隨後李傕大聲地質問道:“董太師何罪而見殺?”

  王允抬頭望著兩人,冷笑著回答說:“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汝獨不聞乎?”

  李傕、郭汜聽了王允的回答,一時半會兒居然找不到反駁的話,隻能岔開話題問:“太師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在聽說李郭二人糾集西涼人馬來犯長安時,王允的心裏也曾經後悔過,覺得自己當時應該順水推舟,赦免了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的死罪。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事已至此,後悔已沒有任何意義,他隻能硬著頭皮說道:“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去死吧!”王允的話音剛落,李傕就惡狠狠地將手中的長劍,刺入了他的心髒。而郭汜也不甘示弱,也朝著王允的胸口刺了一劍。兩人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司徒王允殺死在宣平門樓下。

  李傕將寶劍從王允的胸前拔出後,叫過自己侄兒李別吩咐道:“別兒,你立即率兩千人馬,趕往司徒府,無分男女老幼,全部給我殺光!”李別響亮地答應了一聲,召集了人馬朝著王允的司徒府而去。

  等李別離開後,李傕小聲地對郭汜說:“我們既然當著天子的麵,殺掉了他最信任的王允,我估計他將來是容不下我們的。既然如此,不殺天子謀大事,更待何時?”

  郭汜聽說李傕打算弑君,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但轉念一想,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不殺皇帝,恐怕難以下台。於是,便果斷地同意了李傕的提議。

  正當兩人想率眾攻打皇宮時,張濟和樊稠二人恰恰趕到。見到兩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張濟便感覺事情有點不對勁,連忙上前詢問。得知兩人打算攻進皇宮弑君時,也被下了一跳,他連忙攔在了兩人麵前:“不可。今日若便殺之,恐眾人不服,不如仍舊奉之為主,賺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殺之,天下可圖也。”

  樊稠的反應要遲鈍一些,他等張濟說完後,才慢吞吞地說道:“我們為啥要殺皇帝啊。稚然,你不會是想殺了皇帝之後,自己當皇帝吧?”他說這話時,沒有察覺到李傕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殺意。

  不過郭汜在聽了張濟的話之後,覺得對方說的還是有幾分道理,便對李傕說:“稚然,我覺得張濟言之有理,此時的確不適合誅殺昏君,今日且放過他、”李傕見眾人都反對殺漢獻帝,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假漢獻帝在城樓上看到李傕、郭汜等人準備率兵攻打皇宮,被嚇得屁滾尿流,好在又看到張濟、樊稠等人及時趕來,製止了李郭二人的舉動。見此情形,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便故作鎮定地問:“王允既誅,軍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連忙答道:“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

  假漢獻帝裝模作樣地問道:“卿欲封何爵?”

  李、郭、張、樊四人將各自想要的職銜寫在紙上,放進了城樓上放下的吊籃裏。

  假漢獻帝看到李、郭、張、樊所要的官職,不禁長鬆了一口氣,心說原來就是這些官職啊。隻要你們不殺進攻,就算奉你們當王都沒問題。

  見王允從宣平門樓上跳下來,李傕、郭汜二人立即拔出寶劍,衝上去圍住了他。隨後李傕大聲地質問道:“董太師何罪而見殺?”

  王允抬頭望著兩人,冷笑著回答說:“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汝獨不聞乎?”

  李傕、郭汜聽了王允的回答,一時半會兒居然找不到反駁的話,隻能岔開話題問:“太師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在聽說李郭二人糾集西涼人馬來犯長安時,王允的心裏也曾經後悔過,覺得自己當時應該順水推舟,赦免了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的死罪。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事已至此,後悔已沒有任何意義,他隻能硬著頭皮說道:“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去死吧!”王允的話音剛落,李傕就惡狠狠地將手中的長劍,刺入了他的心髒。而郭汜也不甘示弱,也朝著王允的胸口刺了一劍。兩人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司徒王允殺死在宣平門樓下。

  李傕將寶劍從王允的胸前拔出後,叫過自己侄兒李別吩咐道:“別兒,你立即率兩千人馬,趕往司徒府,無分男女老幼,全部給我殺光!”李別響亮地答應了一聲,召集了人馬朝著王允的司徒府而去。

  等李別離開後,李傕小聲地對郭汜說:“我們既然當著天子的麵,殺掉了他最信任的王允,我估計他將來是容不下我們的。既然如此,不殺天子謀大事,更待何時?”

  郭汜聽說李傕打算弑君,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但轉念一想,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不殺皇帝,恐怕難以下台。於是,便果斷地同意了李傕的提議。

  正當兩人想率眾攻打皇宮時,張濟和樊稠二人恰恰趕到。見到兩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張濟便感覺事情有點不對勁,連忙上前詢問。得知兩人打算攻進皇宮弑君時,也被下了一跳,他連忙攔在了兩人麵前:“不可。今日若便殺之,恐眾人不服,不如仍舊奉之為主,賺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殺之,天下可圖也。”

  樊稠的反應要遲鈍一些,他等張濟說完後,才慢吞吞地說道:“我們為啥要殺皇帝啊。稚然,你不會是想殺了皇帝之後,自己當皇帝吧?”他說這話時,沒有察覺到李傕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殺意。

  不過郭汜在聽了張濟的話之後,覺得對方說的還是有幾分道理,便對李傕說:“稚然,我覺得張濟言之有理,此時的確不適合誅殺昏君,今日且放過他、”李傕見眾人都反對殺漢獻帝,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假漢獻帝在城樓上看到李傕、郭汜等人準備率兵攻打皇宮,被嚇得屁滾尿流,好在又看到張濟、樊稠等人及時趕來,製止了李郭二人的舉動。見此情形,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便故作鎮定地問:“王允既誅,軍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連忙答道:“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

  假漢獻帝裝模作樣地問道:“卿欲封何爵?”

  李、郭、張、樊四人將各自想要的職銜寫在紙上,放進了城樓上放下的吊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