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3章 曹操的困惑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29
  望著坐在下首的曹操,韓湛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仿佛在做夢似的。他心中忽然有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是不是該安排一幫刀斧手,待會兒以摔杯為號,讓他們衝進來將曹操砍成肉泥,這樣就能除掉一個未來的心腹大患。

  曹操看到韓湛笑眯眯地盯著自己不說話,心裏不禁一陣陣發毛。為了緩解眼前尷尬的局麵,他連忙將手裏的酒樽高高舉起,笑容可掬地說:“亭侯,您能借糧給東郡,乃是雪中送炭,吾代表東郡軍民,敬亭侯一樽。先幹為敬!”說完,便一飲而盡。韓湛見曹操已把酒喝了,也笑著把酒樽端起,飲了樽中美酒。

  喝下這杯酒的同時,韓湛在心裏做出了最後的決定,目前曹操還不能死,雖說他目前的實力不太強,但由於他善於籠絡人心,部下對他都是忠心耿耿。一旦他在這裏有什麽三長兩短,肯定會興兵為他報仇。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要是在雙方打得筋疲力盡時,袁紹來個坐收漁翁之利,吞並了東郡,就會實力大增,要想收拾他,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韓湛決定暫時放棄殺掉曹操的打算,先和對方結盟,讓他與袁紹之間互相牽製,等自己有了四州之地,統一了北方之後,再慢慢收拾他也不遲。

  韓湛站起身,從下人的手裏接過了酒壺,走到曹操的麵前,為他滿斟一杯,笑道:“曹太守,本侯對你仰慕已久,今日得見,乃三生有幸。”他轉身走到幾案前,拿起放在上麵的酒樽,對著曹操說,“本侯敬你一樽。”

  “亭侯且慢!”曹操聽韓湛這麽說,臉上露出了狐疑的表情,好奇地問道:“吾與亭侯初次見麵,這仰慕一說,又是從何說起啊?”

  韓湛笑著說:“本侯聽說董賊把持朝政後,對曹太守頗為信任,不過您以大義為重,以獻刀為名去行刺董賊。可惜董賊命不該絕,否則也不會有火燒雒陽,聖上和百官都前往長安之事。”

  一旁的陳震聽說曹操曾經去刺殺過董卓,不禁“啊”了一聲,隨後緊張地問:“孟德去刺殺過董賊,那後來又是如何脫險的?”

  聽到陳震的這個問題,韓湛嗬嗬地笑著說:“孝起,此事說來話長,待本侯慢慢給爾等說來。曹太守得知某大臣欲將董卓除之而後快,便自告奮勇,佩著寶刀來至了相府,問相府下人:‘丞相何在?’

  下人因曹太守深受董卓信任,時常自由出入相府,便沒有阻攔他,反而告之:‘在小閣中。’

  曹太守進入相府,來到了小閣之中。見董卓坐於榻上,而義子呂布呂奉先侍立於側。看到曹太守進來,董賊開口問道:‘孟德來何遲?’

  曹太守答曰:‘馬羸行遲耳。’

  董賊聽後扭頭對呂布言道:‘吾有西涼進來好馬,奉先可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呂布領令後便出了小閣。

  看到呂布離去,曹太守心中暗喜:‘此賊合死!’即欲拔刀刺之,但畏懼董賊力大,未敢輕動。

  董賊身材肥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轉麵向內。

  見此情形,曹太守又暗想:‘此賊當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賊仰麵看衣鏡中,照見曹太守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曰:‘孟德何為?’

  曹太守本欲破釜沉舟,拚死刺殺董賊,卻不料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曹太守見行刺難以成功,便急中生智,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

  董賊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曹太守解鞘付布。

  董賊引曹太守出閣看馬,曹太守謝曰:‘願借試一騎。’董賊叫呂布將鞍轡交於曹太守。曹太守牽馬出了相府,便快馬加鞭望東南而去。”

  雖然韓湛將整個行刺過程,說得非常簡略,但陳震聽完,還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他望著曹操說道:“真是好懸啊,幸好孟德命大,否則必遭董賊毒手。”

  而曹操聽到韓湛講的這個故事,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雖然內容和實際情況有些出入,但也八九不離十,他望著韓湛,用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不知亭侯從何處,得知此事的?”他心裏甚至在想,是不是陳宮將此事告之韓湛的。

  韓湛從他臉上的表情,便知道他對陳宮產生了疑心,便笑著說:“曹太守,別看當時隻有你們三人在場,不過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賊之後,長安便有這樣的傳聞傳出。本侯也是根據手下細作額的講述,才知曉此事的。曹太守真乃豪傑也!”

  韓湛的話音剛落,周圍的屬下也齊聲說道:“曹太守真乃豪傑也!”

  “慚愧,慚愧!”曹操仰頭一笑,向四周團團一揖,正色說道:“諸位過獎了,如果不是吾當時優柔寡斷,董賊早就一命嗚呼。董賊一死,也就沒有火燒雒陽,聖上和百官受難之事發生。”

  等曹操重新入座後,韓湛望著他說道:“來年開春,本侯和袁紹將有一場大戰,不知曹太守有何可以教我的?”

  誰知曹操聽到韓湛這麽一問,卻謙虛地說:“亭侯過譽了,吾才疏學淺,怎麽敢教亭侯。亭侯雖然年輕,可處事慮世的細密周詳,卻讓吾佩服不已。若要說指教的話,應該是吾向亭侯請教。”

  “老狐狸!”韓湛在心裏默默地罵了一句後,岔開了話題:“袁紹被我軍和公孫瓚的聯軍所敗後,逃往了鄴城。後來糾集魏郡的十萬大軍,攻打館陶,結果也是铩羽而歸。若本侯估計不差,袁紹來春與我軍決戰,若再次失敗,必會師南下,奪取東郡。曹太守可要早做準備啊!”

  韓湛的話讓曹操心中暗驚,不過他還是裝出一副鎮靜自若的樣子問道:“敢問亭侯,若袁紹軍南下攻我,不知會將戰場選擇在何處?”

  “白馬,”韓湛毫不遲疑地說出這個地名後,心中暗自說道:若你和袁紹交戰時,劉關張能在你的麾下,沒準關二爺又能像曆史上那樣,上演一幕斬顏良誅文醜的好戲。不過袁紹的四庭柱,已經有兩個在自己的麾下,一旦顏良文醜掛掉後,袁紹估計就沒有什麽像樣的武將了。“據本侯的分析,你們雙方必將在白馬展開一場大戰。”

  就在曹操皺眉思索時,外麵有人來報:“啟稟主公,城外的糧草已交接完畢。陳宮先生在城外等曹太守歸去。”

  “亭侯,”坐臥不安的曹操正在考慮如何脫身,聽到稟報後,連忙起身對韓湛說道:“既然糧草已交接完畢,吾也就不在場久留,告辭了!”

  “曹太守且慢,”韓湛看到曹操急著要走,連忙站起身對他說道:“本侯陪你一起到城外去。”

  從離開太守府,一直到出南門,並轡而行的韓湛和曹操居然一句話都沒有說,而是各自想著自己的形勢。

  見從城裏出來一彪人馬,城外停放糧車那裏立即奔出一騎,迎著韓湛等人而來。韓湛朝來人望去,是一名三十左右的武將,頂盔摜甲,手提一把三尖兩刃刀。

  韓湛看到來人手裏的兵器,不禁大驚失色,心說:怎麽紀靈成了曹操的手下,難道因為自己的出現,曆史出現了偏差嗎?他用馬鞭指著飛奔而來的騎手,好奇地問曹操:“曹太守,來的可是袁公路手下的大將紀靈紀伏義?”

  “哪裏來的紀靈?”曹操聽韓湛這麽一問,臉上露出了迷茫的表情,趕緊解釋說:“此乃吾麾下校尉於禁於文則是也。”

  原來是於禁啊,聽說來人不是紀靈,韓湛的心裏踏實了許多。如果曹操真的和袁術勾結起來,自己的布局就會受到影響。

  於禁過來向曹操見禮時,曹操衝他說道:“此乃漳水亭侯,你速速過來拜見!”

  聽到曹操的吩咐,於禁連忙在馬背上躬身抱拳施禮:“校尉於禁,拜見亭侯!”

  “於校尉免禮!”韓湛望見陳宮也策馬朝自己這裏而來,便笑著對曹操說:“曹太守,本侯就送你至此。你一路保重,我們後會有期!”說完,向對方施了一禮,撥轉馬頭便回館陶去了。

  曹軍押著兩側,沿著滿是積雪的官道返回東郡。曹操有意騎馬來到了陳宮的身旁,打發走閑人後,他開口說道:“公台,吾有事情想問你。”

  “曹公,”陳宮見曹操將周圍的人遣開,便知道對方有重要的事情要對自己說。不過他想到韓湛居然知道不少隱秘的事情,必須盡快向曹操報告,便急匆匆地說:“屬下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稟報。”

  “我的事情也很重要。”曹操徑直說道:“進入在館陶的太守府飲宴時,居然聽韓家小兒說起我在雒陽行刺董賊之事。雖說他所說的內容與實際情況有出入,但也相差不遠。吾想搞清楚,他是如何知曉此事的?”

  陳宮見曹操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心裏明白,對方肯定在懷疑是自己多嘴,向韓湛說了不該說的話。不過他顧不得解釋,而是壓低嗓門對曹操說:“曹公,這個漳水亭侯真的深不可測,前幾日在冀州時,他除了說起屬下棄官,與你同奔譙郡之事。居然還問到了呂伯奢滅門之事。”

  曹操聽到這話,差點從馬背上滾下去。他戰戰兢兢的問:“公台,他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陳宮搖搖頭,說道:“請曹公贖罪,屬下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知曉的。”

  過了許久,曹操才喃喃地說:“如果說吾行刺董賊之事,還有可能是相府的下人泄露出來的。但呂伯奢之事,又是怎麽回事,當時畢竟隻有你我兩人,他怎麽會知曉此事,難道真是遇到了鬼不成?”

  “曹公請放心,”陳宮見曹操的眼中冒出了殺氣,連忙勸說他道:“當日他問起呂伯奢之事時,屬下就搪塞他,說我們趕到呂家莊時,莊裏的人就已全部死了,沒準是被盜賊所殺。而你我為了避嫌,沒敢停留,便星夜奔譙郡而去。”

  “公台,”曹操聽到陳宮這麽說,心裏稍稍踏實了一些,他朝對方拱了拱手:“多謝你為吾掩飾此事,大恩大德,吾銘記在心。”

  曹操在心裏暗下決心,等回到東郡以後,一定要多派細作,讓他們潛入冀州,監視州牧府,看平時都有些什麽人出入,以便能搞清楚韓湛的消息來源是哪裏。

  陳宮扭頭望了一眼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對曹操說:“曹公,漳水亭侯為人慷慨,聽說我們要借糧,毫不猶豫就答應給我們八萬斛糧食。等這批糧草到了東郡,就可以解我們的燃眉之急了。”

  曹操聽陳宮這麽說,不禁苦笑起來:“早知道韓家小兒如此慷慨,我就不會隻找他借八萬斛,而是二十萬斛了。這些糧草隻夠東郡兩月之用,接下來,我們也許隻能去找袁公路借糧了。”

  “找袁公路借糧?”聽曹操這麽說,陳宮連忙勸說道:“袁公路為人心胸狹隘,在討伐董賊時,曾經和你有隙,要想從他的手裏借糧,無異於與虎謀皮。”

  “袁公路那裏借不到糧食,我們還可以向袁本初借嘛。”曹操不以為然地說:“公台應該聽韓家小兒說了,他們來年開春就要與袁紹大戰。袁紹如果出兵攻打館陶,他要擔心我們會趁機出兵去奪取鄴城,因此他必須交好我們,才能免除他的後顧之憂。若吾派人去向他借糧,沒準他還求之不得呢。”

  對於曹操的這種想法,陳宮憂心忡忡地說:“曹公,我們私下找袁本初借糧,若此事被漳水亭侯知曉,派人來問罪,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公台勿憂,”曹操冷笑著說:“就算韓家小兒知曉吾向袁本初借糧,派人來興師問罪,吾也有言語應對,你就不必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