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 李儒的書信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54
  大軍在館陶又停留了兩日後,韓湛便帶著大軍返回了冀州。留守冀州的荀彧、張郃、田豐等人,在得知韓湛返回冀州的消息,立即率人冒雪出城十裏相迎。

  荀彧與韓湛並轡而行,看了一眼隊列裏的那輛馬車,好奇地問:“湛兒,那是和人的馬車?”

  “左中郎將蔡邕蔡伯喈之女蔡琰。”韓湛向荀彧解釋說:“她嫁到河東衛家,沒過多久丈夫就死了。如今守孝三年結束,便離開衛家返回自己的娘家。她是在經過館陶城時被我留住的。”

  聽說馬車裏是蔡邕之女蔡琰,荀彧的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原來是蔡伯喈之女,據說她博學能文,作詩寫賦,精於天文數理,擅長辯論與音律,而且還有傾國傾城之色。沒想到她居然來了冀州。”

  見荀彧如此誇獎蔡琰,韓湛不免有些洋洋得意起來:“舅父,昭姬將在冀州長住,以後你有的是機會見到她。”

  荀彧點了點頭是,接著向韓湛說起了正事:“湛兒,我接到了李儒的書信,他希望你能在盡快前往長安拜見董太師。”

  韓湛聽到荀彧這麽說,心裏暗想,如今大雪封路,道路難行,要去長安隻能等到來年開春,不過那時離董卓的時期也不遠了。王允施連環計,和呂布、李肅等人殺死了董卓,而李傕、郭汜為董卓報仇,很快就率西涼兵攻陷了長安。要是自己在這段時間趕往長安,沒準不小心還會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因此他果斷地說:“不去。”

  雖然荀彧也看不慣董卓的所作所為,但為了韓湛的前途,他還是委婉地勸說道:“湛兒,董卓雖說國賊,奈何挾天子以令天下,乃大義所在。李儒之所以寫這麽一封書信,也許就是董賊的授意。”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韓湛隨口說出了李白的兩句詩,補充說:“不是本侯不想去,可惜天氣寒冷,道路難行,還是等來年開春,再前往長安拜見太師也不遲。”

  “好吧,”見韓湛不願意前往長安,荀彧隻能點點頭說:“李儒派來的信使還在府中,等回府後,我就將你的意思轉告他。”

  韓湛忽然想起在失蹤的郭圖和辛毗二人,連忙問荀彧:“舅父,不知郭圖、辛毗二人可有下落?”

  郭圖是在袁譚遭受伏擊後,失蹤的;而辛毗,則是在胡質、杜長的黑山軍攻破任縣以後,喬裝改扮逃出城池後,不知所蹤的。在出兵館陶之前,韓湛就叮囑荀彧,一定要朝清楚兩人的下落,不管怎麽說,他們多少都算一個曆史名人,沒有理由就這樣銷聲匿跡了,肯定是躲在什麽地方。

  沒想到韓湛剛問完,荀彧就點著頭說:“據我軍的細作匯報,兩人如今都已去了渤海郡,到南皮城投奔袁尚去了。

  “我們派往渤海郡的細作,有沒有搞清楚那裏的情況?”韓湛繼續問道:“袁紹手下有本事的人,在渤海郡有哪些?”

  荀彧想了想,回答說:“文有許攸,武有高幹,兵馬約有六七萬。”

  了解了渤海郡袁軍的實力後,韓湛隻是輕輕地“哦”了一聲,然後對荀彧說:“舅父,渤海郡的兵馬雖然不少,但卻不足為慮,我們可以輕易地消滅他們。”

  …………

  在後院迎接韓湛的韓嫣和梨花,看到韓湛進來後,身後還跟著一位千嬌百媚的女人時,不由齊齊愣住了。

  梨花的眼圈一紅,眼淚差點就奪眶而出,後院有個翡翠,本來就令她夠傷心的,沒想到自己公子出去打了一仗,回來時居然還帶回一個女人。

  韓嫣看到梨花的神色有點不對勁,便有些氣呼呼地問韓湛:“大哥,這位小娘子是誰啊?怎麽跟著你到後院了?”

  梨花的反應,早就被韓湛看到了眼裏,他知道對方在吃醋,正考慮著該如何向她解釋時,自己的寶貝妹紙衝自己發難了。他連忙哈哈一笑,將蔡琰叫了過來,向韓湛介紹說:“二妹,我向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蔡伯喈之女蔡琰蔡昭姬,今後她就住在我們這裏,你可不能欺負她哦。”隨後又轉向蔡琰,“這位是舍妹韓嫣。”

  蔡琰等韓湛介紹完畢後,上前向韓嫣施禮:“昭姬見過嫣兒小姐。”

  韓湛見蔡琰對自己如此有禮貌,自然也不好再發作了,隻能努力在臉上擠出笑容,向對方說道:“以後都是自家人了,蔡姐姐不必如此多禮。”

  “梨花,”韓湛見梨花一副要哭出來的樣子,連忙衝著她吩咐道:“昭姬一路舟車勞頓,需要休息了,你這便帶她去沐浴更衣。”

  “是,公子。”梨花用帶著哭腔的聲音答應以後,抬手在臉上抹了一把,強顏歡笑地對蔡琰說:“蔡小姐請隨婢子來。”

  蔡琰衝韓湛感激地點了點頭,便與她的侍女跟著梨花,向內院方向走去。

  看到梨花離開後,站在人群裏的翡翠和阿暖兩人立即跑出來,一左一右地各保住韓湛的一支手臂,小鳥依人地倚在他的身上,柔聲說道:“亭侯,你終於回來了,奴家們天天都在想你。”

  “且慢,”韓湛聽到兩人對自己的稱呼變了,不由好奇地問:“你們以前不是一直稱呼我小侯爺,怎麽現在卻稱呼我亭侯了?”

  翡翠的目光快速地朝不遠處的韓嫣瞅了一眼,怯生生地說道:“是小姐說,還是叫亭侯好聽一點。”

  韓湛沒有在稱呼上繼續糾纏,而是帶著兩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他看到補丁不聲不響地跟了進來,便吩咐他說:“補丁,你出去找羅布,就說是我吩咐的,讓他盡快安排人手,在後院的房間裏多盤幾個火炕。”

  “火炕?”補丁聽到韓湛的吩咐,一臉懵逼地問:“公子,什麽是火炕啊?”

  補丁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一旁的翡翠、阿暖兩人也一臉好奇地望著韓湛,想搞清楚亭侯嘴裏說的火炕,是什麽東西?不過韓湛笑而不答,而是催促補丁:“你還愣在這裏做什麽,還不快去。對了,你再安排人準備熱水,我打算在屋裏沐浴。”等補丁轉身離開時,韓湛又命阿暖到後廚為他取點吃的東西過來。

  聽說韓湛要在屋裏沐浴,等補丁和阿暖一離開,翡翠就湊到他的耳邊,低聲地問道:“亭侯,待會兒讓奴家侍候你沐浴更衣吧。”

  韓湛哈哈一笑,調侃地說:“好啊好啊,待會兒你陪本侯一同沐浴嗎,我們來個鴛鴦戲水如何?”

  翡翠沒想到韓湛會說出這麽大膽的話,頓時羞得滿臉通紅,把頭深深地埋進了韓湛的懷裏,既沒有說同意,也沒有提出反對。

  等下人們準備好一切,韓湛在翡翠的幫助下,脫了衣服躺進了木桶,開始泡熱水澡。翡翠在用水幫他洗頭時,他開始靜靜地思考起來:再過幾個月,董卓就會死在王允和呂布的身上。而李傕、郭汜不甘坐以待斃,率領西涼大軍攻陷了長安,逼走了呂布,殺死了王允,挾持了漢獻帝。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麽辦?領兵勤王,那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做壁上觀,眼睜睜地看著長安生靈塗炭,他又做不出來。

  “該怎麽辦呢?”韓湛心裏想著,不知不覺問了出來。

  “亭侯在說什麽?”正在幫韓湛洗頭的翡翠,聽到他在自言自語,連忙問了一句:“是不是奴家太用力,扯疼了亭侯的頭發?”

  “不是不是,和你無關。”韓湛連連擺手說道:“本侯正在想其它的事情,一時想的得太入神,以至於自言自語說了出來。”

  正當韓湛盯著麵如桃花的翡翠,心裏在盤算著是否將她拖進木桶,來個鴛鴦戲水之際,補丁不合時宜地闖了進來:“公子!”

  被攪了好事的韓湛把臉一沉,不滿的問道:“補丁,何事?”

  “回公子的話,”補丁見韓湛的臉色有點不對勁,連忙解釋說:“荀先生、郭先生他們在議事廳裏等您,說有要事相商!”

  “我知道了,”韓湛衝補丁擺了擺手,吩咐道:“你先出去吧,我沐浴更衣之後,就去議事廳。”

  韓湛本以為今天剛回到冀州,大家夥兒怎麽也得休息一兩天,才會聚在議事廳議事。沒想到郭嘉他們這麽著急,居然在自己沐浴時,派補丁來催促自己。

  韓湛匆匆洗完,起身在翡翠的幫助下,穿好了衣衫,連阿暖剛端來的食物都顧不得吃,就急急忙忙趕往了議事廳。

  “諸位,”韓湛在議事廳的正中坐下後,問坐在下麵的一幫文臣問道:“不知這麽急著催我過來,有何要緊事?”

  “主公,嘉聽說董賊的心腹李儒,派人給你送來了一封信。”郭嘉出列問道:“不知主公是否想立即趕往長安?”

  韓湛冷哼一聲,隨後說道:“如今天氣寒冷,道路崎嶇難行,還怎麽去長安?就算要去,也需等來年我們擊敗了袁紹,奪取了鄴城再說。”

  本以為這樣的回答,可以敷衍郭嘉等人。沒想到他剛說完,郭嘉便接口說道:“主公差矣,別說現在不能去,就算來年我們擊敗了袁紹,也不能去長安。董卓,國賊也,我們豈能向他屈膝。”

  郭嘉的話立即引起了荀攸、田豐等人的響應。等議事廳裏重新安靜下來後,郭嘉又接著說:“據嘉的分析,董卓惡貫滿盈,早晚會死於非命,我們應盡早和他劃清界限。否則,一旦被劃入董賊的同黨,我們就百口難辯了。”

  對於郭嘉的這種說法,沒有人認為是危言聳聽,畢竟董卓幹的壞事太多了,人人都恨不得他死掉。田豐好奇的問郭嘉:“奉孝,不知董卓還能活多久?”

  沒等郭嘉回答,韓湛忽然想起了曹操的一首詩,便忍不住當眾吟出:“賊臣持國柄,殺主死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聽到韓湛出口成章,隨口便做出了一首詩,在館陶聽過韓湛吟詩的郭嘉、荀攸兩人表情還算自然,而荀彧、田豐、臧洪等人卻吃驚地下巴差點掉地上,他們做夢都沒想到韓湛居然會作詩。

  荀彧用手指著韓湛,吃驚地問:“湛兒,這是你做的詩嗎?”

  韓湛淡淡一笑,反問道:“不知舅父以前有沒有聽過這首詩?如果沒有的話,就表明這是我所做的。”

  荀彧皺著眉頭想了想,最後果斷地搖搖頭,回答說:“沒有,從來沒有,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首詩。”

  “荀長史,”郭嘉笑著對荀彧說:“既然你以前不曾聽過這首詩,那就表明這首詩是主公所做。其實這有啥稀奇的,前幾日,我和公達在館陶時,還親耳聽過主公送給蔡小姐的一首詩呢!”

  “什麽,湛兒贈詩給蔡小姐?”荀彧聽郭嘉這麽說,臉上露出了狐疑的表情:“奉孝,你能念來聽聽嗎?”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郭嘉背完了韓湛所做的詩之後,笑著對荀彧說:“荀長史,如果當時不是我就在身邊,還真的不敢相信主公能做出這樣的好詩。此詩一出,頓時讓我與公達二人感到自愧不如。”

  荀彧聽後點著頭說:“奉孝此言有理。這兩首詩,吾從來不曾聽說過,想必定是湛兒所做無疑。對了,今天在回城途中,我和他說了李儒的書信,他隨口說道: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寥寥數語,便將道路難行之狀,描寫得淋漓盡致,真是讓人不服氣都不行啊。”

  大家聚在議事廳裏,原本是討論應該如何和董卓相處之事,誰知說著說著,大家就開始點評起韓湛的幾首詩。韓湛見眾人偏題,連忙重重地咳嗽一聲,等議事廳裏重新安靜,才開口問道:“你們倒說說,我們該如何與董賊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