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1章 紛紛來投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303
  別看盤火炕的難度係數不高,趙雲手下的一幫兵士,在連續盤出了上百個以後,已經人人成為了熟手,可由於受材料的限製,幾萬大軍要想人人都住進有火炕的營房,還是有點不現實的。短短兩日時間,原本在軍營一角堆積如山的青磚,便被消耗殆盡。

  見沒有了盤火炕的材料,趙雲便匆匆趕到太守府,找韓湛商議此事。一見到韓湛的麵,他也沒有兜圈子,而是直截了當地說:“二弟,軍營中所存的青磚,皆已耗盡。在新的青磚運來之前,恐怕無法再繼續盤炕了。”

  韓湛聽趙雲這麽說,不禁一愣,隨後反問道:“大哥,難道你們盤炕所用的磚,都是清一色的青磚嗎?”

  “沒錯,”趙雲點著頭說:“據說軍營裏存放的青磚,都是修城牆時剩下的,為兄就在盤炕是全部用上了。”

  韓湛聽後,急得直跺腳:“大哥,我們除了用青磚盤炕外,還可以用土坯砌炕。這兩日天氣不錯,可組織一些兵士脫土坯,曬上數日曬幹了,就可以用來砌炕了。”

  在聽完韓湛的吩咐後,趙雲笑著說:“二弟,為兄有時挺好奇的,你一個官宦子弟,如何能懂得這麽多?要知道,像製造獨輪車、給馬釘上馬掌、蒸酒,以及盤火炕等等,在書簡上可學不到,不知有何高人在你身後指點你啊?”

  韓湛自然不會告訴趙雲,說自己是從兩千年後穿越過來的,而是故作神秘的說:“大哥,此乃天機。天機不可泄露也!”

  就在韓湛和趙雲在太守府裏討論給軍營盤炕一事時,在城西的城牆上,兩名穿著嶄新皮襖的兵士正湊在一起聊天。一名上了年紀的老兵,說道:“我當兵吃糧有二十年了,還是第一次在冬天穿上嶄新的冬裝;第一次晚上睡覺時,沒有因為被褥太薄而被凍醒……”

  旁邊年輕的兵士,用手摸著身上嶄新的皮襖,深有同感地說:“我還沒聽說過,哪位主公會讓兵士穿這麽好的皮襖,就衝著這件冬裝,我就把這條命賣給亭侯了。”

  正說著話,遠處隱隱傳來了馬蹄聲,兩人不約而同的朝城外望去,隻見十多位騎士,正沿著滿是積雪的官道而來。

  站在城門口的隊率,看到有一隊身著便裝的騎兵正朝著城門而來,連忙走到吊橋外,一手叉腰一手搭在刀柄上,準備將他們攔住。

  那隊騎兵可能是怕引起誤會,在距離吊橋還有二十幾步的位置,就停止了前進。一名文士排眾而出,策馬來到了隊率的麵前,在馬背上從對方拱了拱手,客氣的問:“這位軍爺,不知亭侯可在城內?”

  隊率雖不知對方是什麽來曆,但看到來人是文士打扮,對自己表現得也非常禮貌,便友好的回答說:“沒錯,亭侯在城內的太守府。不知先生怎麽稱呼?”

  “在下南陽陳震陳孝起,乃是專門來拜訪亭侯的。”陳震笑著問隊率,“不知軍爺可否行個方便,讓我們進城去見亭侯?”

  “原來是陳先生,”這位隊率看了一眼陳震身後的那隊騎士,十幾個看起來都異常彪悍,絕非善與之輩,不過想到城裏重兵雲集,這些人如此後想作亂,也翻不起什麽浪子,他便果斷的做出了決定:“您和您的隨從,都請進城吧。”說完,便閃到一旁,為陳震等人讓出了一條通道。

  陳震向隊率道謝後,轉身衝著後麵的騎士們高喊一聲:“我們進城!”

  入城之後,一名相貌堂堂、手提一杆長槍的青年男子和陳震並轡而行,有些忐忑地問道:“孝起先生,您說亭侯能見我們嗎?”

  陳震衝對方微微一笑,隨後說道:“叔至莫要擔憂,據吾看來,亭侯雖身居高位,但謙恭屈已,能禮賢下士。若是聽到我等來投,肯定會接見我們的。”

  對於陳震的這種說法,被稱為叔至的人還是半信半疑,他心裏甚至在嘀咕:“要是韓亭侯不肯接納我,我就帶人去徐州投奔陶謙。”

  不一會兒,一行人便來到了太守府前。陳震說了一句:“叔至,我們到了。”說完,翻身下馬。叔至跟著下了馬,將手裏的兵器交給了自己的從人,隨後跟著陳震來到了太守府門前。

  陳震衝守門的一名什長說道:“這位軍爺,在下有禮了!”

  “這不是陳先生嗎?”沒等陳震表明身份,那名什長已經一臉驚喜地說道:“您要見亭侯嗎?”

  什長的態度讓陳震愣住了,他心說難道自己在館陶城內這麽有名,居然連在太守府門口站崗的兵士,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將什長上下打量了一番,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對方,便試探地問:“這位軍爺,莫非你認識在下?”

  “是啊,陳先生。”什長把頭使勁地點了點頭,提醒他說:“前段時間在廣平城時,您帶著黃校尉來求見亭侯,就是我去通報的。當時我還是一個小小的伍長,您可能沒有注意到我。”

  聽說麵前的這位什長居然是熟人,陳震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對什長說:“麻煩軍爺進去向亭侯通報,說南陽陳震求見。沒準他一高興,又會給你升官呢。”

  對於陳震的調侃,什長咧嘴笑了笑,隨後對陳震說:“陳先生,請在此稍候片刻,待小的進去向亭侯稟報。”

  什長走進議事廳時,正趕上徐庶向韓湛辭行:“亭侯,既然蔡家小姐要隨您回冀州,單福的使命就算完成了。今日是特地前來向您辭行的。”

  “單福先生要走?”聽說徐庶要走,韓湛心裏頗為舍不得,畢竟自己手裏能用的人不多,徐庶這樣的大才放走了,甚是可惜。他有些惋惜地問道:“不知先生有何打算?”

  “單福想先回陳留。”徐庶看出了韓湛有挽留的意思,連忙向他解釋說:“吾友石韜石廣元還停留在陳留,欲與吾一同南下避亂。吾打算去勸說他到冀州,為亭侯效勞!”

  聽到有這種買一送一的好事,韓湛雖然竭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但微微上翹的嘴角還是暴露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他抬手拍了兩下,羅布便端著一個小木盒出現在議事廳內。

  韓湛用手指著羅布手中的木盒,對徐庶說道:“單福先生,這盒中有十塊金餅,作為先生沿途的盤纏,還請先生不要拒絕。”

  徐庶原本想拒絕韓湛所贈送的金餅,但看到對方一臉誠懇的樣子,不忍掃他的興,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就在徐庶接過木盒時,韓湛看到了站在門口的什長,他知道這些兵士如果沒有什麽事情,是不會隨便出現在議事廳的,便衝著他問道:“何事?”

  什長見韓湛在問自己,連忙向前走了幾步,躬身施禮:“啟稟主公,南陽陳震陳孝起先生在府外求見!”

  “什麽,陳孝起?”聽到陳震的名字,韓湛猛地站起身,匆忙穿上鞋,連徐庶都顧不上,便一溜煙似的地跑出了議事廳,朝府外跑去。

  陳震和叔至兩人正在府外聊天,忽然看到一個穿黑袍的年輕人從府裏衝出來,門口站崗的兵士紛紛向他行禮。陳震一眼就認出,這位年輕人就是韓湛,他連忙笑著上前施禮:“見過亭侯!”

  “先生免禮!”韓湛連忙上前扶住了陳震,笑著對他說:“孝起先生今日前來拜訪,真是讓本侯感到意外。府外太冷,不是說話之所在,先生且隨我進府。”說完,他牽著陳震的手臂就要朝府內走。

  “亭侯且慢!”陳震叫住了韓湛,對他說道:“吾有一遠親,想到亭侯手下效力,不知亭侯可否接納?”

  韓湛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巴不得來投奔自己的人越多越好,此刻聽到陳震這麽說,連忙使勁地點了點頭:“孝起先生所薦之人,一定是有真材實料之輩,本侯是來者不拒。不知你家的遠親現在何處?”他早就看到站在一旁的叔至,但卻以為是陳震的隨從,此刻猜到可能是陳震要推薦的人才,因此忍不住朝他多看了幾眼。

  “叔至,你且過來!”陳震見叔至叫到了自己的麵前,向韓湛介紹說:“這位便是吾的遠親,汝南陳到陳叔至!”

  聽說麵前這人是陳到,韓湛不禁愣住了。雖說這位仁兄在三國演義裏幾乎沒有露麵,但在真實的曆史上卻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他是保衛劉備安全的白耳兵的統帥,他的一些事跡在演義裏,被作者強加在趙雲的身上。

  陳震見韓湛目不轉睛地盯著陳到不說話,臉上不禁露出了尷尬的表情,他的心裏在猜測,也許韓湛根本不想接納他的這個親戚,此刻正在考慮如何委婉地拒絕自己。而陳到見韓湛盯著自己不說話,心不禁沉到了穀底,他在想待會兒要是被拒絕了,就立即帶著自己那群手下離開,南下去徐州投奔陶謙。

  不過好在韓湛發呆的時間沒有多長,神色便恢複正常,他望著陳到哈哈笑著說道:“原來是陳叔至啊,本侯早就久仰你的大名,知你武藝高超、機警過人,乃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今日得見,真乃三生有幸!”

  韓湛的話讓陳到發呆了,他心說亭侯不會是認錯人了吧,怎麽會給我這麽高的評價呢?沒等他想明白,韓湛已經一左一右地挽著他和陳震,大步朝太守府內走去。

  回到議事廳,裏麵已經空無一人,徐庶不知何時已離開。韓湛招呼陳震、陳到坐下後,開口問道:“孝起先生,您上次說要回南陽,為何今日會出現在此處呢?”

  “亭侯,”陳震連忙回答說:“吾還沒有回到南陽,就在路上聽說袁紹界橋兵敗,退回了鄴城。誰知過了沒多久,又有傳聞說袁紹盡起魏郡大軍,來圍攻館陶。吾想到此處來探個究竟,臨出發前,正好叔至前來投奔吾,吾便帶著他一起來了館陶。”

  得到了一名猛將固然令人可惜,不過像陳震這樣有才華的人不可為自己效力,卻是韓湛心中永遠的痛。他吩咐羅布去置辦酒菜,準備款待陳震、陳到二人。等羅布離開後,他衝著陳震問道:“孝起先生,不知您今後有何打算?”

  如果是一個月前,韓湛問這話,沒準陳震會回答他,說自己想當一個無拘無束的閑雲野鶴。但如今看到韓湛居然有了打敗袁紹的實力,陳震心裏的想法就發生了變化,否則也不會帶著陳到專門來投奔。

  陳震遲疑了片刻。字斟句酌地說:“亭侯,吾回到汝南,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還是前來為亭侯效力,不知亭侯可否接納?”

  聽到陳震的肺腑之言,不由讓韓湛喜出望外。館陶這裏隻有守將,而沒有太守,韓湛一直在考慮等回到冀州後,選擇合適的人選,來此擔任太守之職。此刻聽到陳震這麽說,他便站起身說道:“孝起先生莫非忘了,本侯曾經說過,隻要先生肯為本侯效力,本侯定當虛位以待。”

  他說到這裏,略微停頓了片刻,又接著說:“若先生不嫌棄的話,本侯打算任命先生為館陶太守,即刻上任,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陳震原以為韓湛聽了自己的請求,多少還有考慮一段時間,沒想到對方居然毫不遲疑地認為自己為抬手。他發了一陣呆後,連忙起身走到韓湛的麵前,躬身施禮:“吾多謝主公美意,必當竭心盡力為主公治理好館陶。”

  給陳震安排好了官職,韓湛又將目光投向了陳到,他心想此人武藝高超,又是忠義之輩,給他的官職不能太低了;但同時也不能太高,否則會引起別的將領不滿。在真實的曆史上,他率領幾百白耳兵保護劉備,從東吳的上萬大軍中殺出,那麽把他留在身邊負責保衛工作,是再合適不過了。

  主意打定,韓湛便對陳到說:“叔至,保護本侯的兵士有五百餘人,但缺乏一個統領,不知你可願意擔任此職啊?”

  聽說韓湛認為自己擔任護軍的統領,陳到感到非常意外,他連忙起身,情緒激動地回答道:“屬下敢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