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3章 未雨綢繆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43
  雖說人人都罵董卓是國賊,但這個國賊卻具有碾壓任何諸侯的實力,以韓湛現有的實力要與他硬憾,無異於以卵擊石。

  郭嘉環顧了一下四周,見眾人都在苦苦思索,便站起身,背著手悠悠地踱著步子,搖頭晃腦地說:“據嘉看來,董賊已是命不久矣,我們若是和他過於親近,恐會遭池魚之殃。”

  臧洪聽到郭嘉這麽說,忍不住開口地問:“郭先生,莫非又有什麽諸侯,打算組建聯軍去討伐董卓麽?”

  郭嘉聽後淡淡一笑,“昔日討伐董卓的諸侯,如今都在相互攻伐,怎麽可能再歃血為盟,共討國賊呢?”

  “郭先生,你剛剛說董賊命不久矣!”臧洪不解地問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多行不義必自斃,董賊惡貫滿盈,別說各地的諸侯,就算是朝廷裏的那些官員,也對他恨之入骨。”郭嘉向臧洪解釋說:“如果嘉沒有猜錯的話,已經有人在暗中布置,準備要取董賊的性命。”

  “要取董賊性命,談何容易。”臧洪搖著頭說:“越騎校尉伍孚伍德瑜,當朝行刺董賊不成,被剮;驍騎校尉曹操曹孟德以獻刀為名,企圖行刺董賊,被識破後隻能亡命天涯,若不是陳宮陳公台義釋,恐怕早已身首異處……”

  聽到臧洪口若懸河地說出一連串行刺董卓失敗的例子,荀彧也不免擔心起來,他害怕韓湛心血來潮,會派人去行刺董卓,連忙問道:“湛兒,莫非你打算派人去行刺董卓不成?”

  韓湛搖了搖頭,對荀彧說道:“董賊的身邊有猛將呂布,乃萬夫不當之勇,本侯身邊沒人是他的對手,何必派人去送死。要去董賊性命的,自然是另有其人。”為了防止荀彧再追問下去,他連忙岔開話題,“舅父,李儒的使者可曾離去?”

  “不曾離去,依舊還住在驛站之中。”荀彧不知韓湛為何會忽然問起此事,連忙回答道:“湛兒莫非想見他一麵嗎?”

  韓湛衝荀彧擺了擺手,說道:“舅父,給李儒備一份厚禮托使者帶回去,讓他在董賊麵前幫我們說說好話,就說現在道路難行,等來年開春之後,本侯再前往長安拜訪董太師。”

  “奉孝,”韓湛吩咐完荀彧後,又對郭嘉說道:“盡快派一能說會道之人,攜帶重禮前往長安,密贈董卓手下的李傕、郭汜二將。”

  “李傕、郭汜?”郭嘉將這兩個名字重複以後,皺著眉頭對韓湛說道:“主公,此二人雖是董賊手下的大將,不過我們和他們結交,是否沒有什麽用處吧?”

  對於郭嘉的質疑,韓湛咧嘴笑了笑,本想用“天機不可泄露”來搪塞,但看到議事廳裏所有文武的眼睛都盯著自己,他便決定向大家解釋一下:“諸位,一旦朝中大臣勾結董賊的部下,將董賊殺死。你們說說,會出現一個什麽樣的局麵?”

  董賊死了,會出現什麽樣的局麵?聽到韓湛的這個問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董賊一死,就是匡扶漢室,拯救黎民之類的。但看到韓湛那雲淡風輕的樣子,又覺得事情可能不會像自己所想象的那麽簡單,因此誰也沒有說話。

  “諸位,本侯認為董賊一死,他的部下肯定會興兵為他複仇。”韓湛見誰也不說話,生怕他們會胡思亂想,便主動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西涼有十數萬大軍,一旦兵臨長安城下,爾等認為朝中的大臣能守住城池嗎?”

  “守不住!”眾人對於這點倒是能達成共識,因為如今長安城內都是董卓的兵馬,就算董卓死了,這些兵馬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依舊會效忠於他,假如真的有董卓的部下引西涼大軍來到,肯定會臨陣倒戈的。

  田豐好奇地問:“主公莫非以為李傕、郭汜兩人,能替代董賊,繼續挾持天子把持朝政麽?”

  “不錯,我就是這樣考慮的。”韓湛點著頭說:“董賊手下有四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一旦長安重新落入董賊部下之手,那麽把持朝政的,非李傕、郭汜莫屬。”

  聽到韓湛這麽說,荀攸嗬嗬地笑了起來,隨後說道:“主公莫非忘記了猛將呂布,就算董賊身死,接掌軍權的也非此人莫屬。”

  就在眾人都紛紛讚同荀攸的說法時,郭嘉卻保持著沉默,雙眉也擰成了一個疙瘩,似乎在思考韓湛的畫外之音。過了良久,他開口問道:“主公,您的意思莫非是呂布和朝中大臣勾結,欲對董賊下手?”

  見郭嘉猜得了事情的真相,韓湛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就在他準備開口時,便聽到田豐在說:“這不太可能吧,再怎麽說,董賊也是呂布的義父,哪裏有義子對義父下毒手的道理?”

  “呂布,一個三姓家奴而已。”韓湛等田豐一說完,立即用輕蔑的語氣說道:“既然他為了投奔董賊,能殺死義父丁原。那麽如今再殺死一個董賊,又算得了什麽?”

  就在眾人的臉上露出吃驚表示的同時,郭嘉卻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他發現自己和韓湛的想法,居然是不謀而合。他果斷地站出來支持韓湛:“若事情真的像主公斷言那般發展,我們就該未雨綢繆,派人去交好李傕、郭汜。”

  “主公,”田豐連忙出來勸諫道:“剛剛所議之事,皆是我等的分析,具體的情況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以屬下之見,我們還是靜觀其變為好。”

  好在荀彧及時地出來支持了韓湛:“湛兒,數月以來,舅父我一直安排部下在京師結交權貴,也曾派人給李傕、郭汜等人送過禮,也算有幾分交情。我會立即派人通知京中的部下,讓他們專一結好李郭二人。”

  討論完京師的事情後,接下來討論的又是接下來的戰略。郭嘉對眾人說道:“袁紹新敗,在來年開春前,他是不敢再輕易犯境的。而在這段時間裏,我們也不能閑著,如今袁紹的幼子袁尚和幾名謀士,都被困在了渤海郡。我們應該利用袁紹無法派兵來援的有利時機,出兵攻打南皮,將渤海郡納入囊中。”

  韓湛的目光從議事廳裏的文武官員身上掃過,見坐在這裏的都是自己信得過的人,便放心大膽地說:“本侯的策略,是先取青州,再奪並州。在此之前,隻要先將袁紹的根基連根拔起,才有可能將他逼往兗州。”

  韓湛的話,隻有田豐一個人沒聽明白。他望著韓湛驚詫地問:“主公,屬下不明白,您為何要將袁紹逼往兗州,難道直接滅掉他,不是更省事嗎?”

  “目前滅掉他,我們勢必會元氣大傷。”韓湛向田豐解釋說:“一旦我們的實力受損,南麵的袁術、曹操,北麵的公孫瓚都會紛紛出兵攻打我們,到時我們顧此失彼,就有覆滅的危險。而把袁紹逼往兗州,就可以由他去對付袁術和曹操,而我們則可以專心地對付隨時有可能背信棄義的公孫瓚。”

  田豐對韓湛的這種說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好奇的問:“不知主公有何良策,可以讓袁紹心甘情願地退往兗州呢?”

  “元皓,還是我來告訴你吧。”荀攸見田豐像個好奇寶寶似的,一直追著韓湛問個不停,便笑著對他說:“主公的本意,是向朝廷表奏袁紹為兗州牧,並將被俘的袁譚、袁熙等人歸還他,作為他放棄鄴城前往兗州的籌碼。”

  “兗州牧不是劉岱麽?”田豐一臉懵逼地問:“若主公表奏袁紹為兗州牧,那劉岱又該如何安置呢?”

  荀攸扭頭看著韓湛,嘴裏對田豐說道:“據主公的判斷,兗州的黃巾軍在來年開春就會再次發難,劉岱沒準會出什麽意外,表奏袁紹為兗州牧,不過是舉手之勞。”

  雖然田豐聽完荀攸的解釋,還是有些糊裏糊塗,但他卻點著頭說:“原來如此,屬下明白了。”

  趙雲見文官們都不再言語,才起身對韓湛說道:“主公,目前我軍雖然兵多,但戰力卻參差不齊,雲打算利用現在的空閑時間,對兵士們加緊操練,使他們成為可戰之兵。”

  “子龍將軍,”韓湛當著眾人的麵,自然不會叫趙雲大哥,他便打著官腔說道:“我讓黃校尉、典校尉以及夏侯校尉協助你。”

  從進門開始,就沒有說話的張郃,見韓湛給所有人都安排了工作,獨獨將自己漏掉了,不禁有些著急了。他起身衝著韓湛大聲的問道:“主公,那我呢?我又該做什麽?”

  韓湛一看張郃站了起來,立即意識到自己在不小心將對方忽略了,連忙歉意地說:“儁乂將軍,兵士們的操練,由子龍將軍負責,暫時沒有合適的事情安排您。”

  張郃有些尷尬地說:“莫非主公不信任張某,所以不願意對張某委以重任嗎?”

  “儁乂將軍,你誤會了。”韓湛趕緊笑著對張郃說:“你是冀州守將,冀州城的防務可由你全權負責。別看我們和公孫瓚是盟友,但說不準哪天就翻臉了,他們駐紮在廣宗城內的兵馬,隨時可以兵臨城下。隻要你能守好冀州城,就是大功一件。”

  …………

  眾人散去後,韓湛隻留下了荀彧和郭嘉兩人。他想了解冀州的財務狀況,並和他們商量如何開源節流。

  荀彧向韓湛報告完冀州的錢糧數後,繼續說道:“雖然我們現有的糧草,足夠幾萬大軍十年之用,不過手裏現有的錢財,隻能給兵士們支半年的餉。我們要想個什麽辦法,來增加冀州的收入。”

  要想增加冀州的收入,給百姓加稅,肯定是不行的。以前在涉國縣時,還可以派部隊去攻打山賊、黃巾軍,從他們的手裏繳獲錢糧。如今入主了冀州後,再用這種辦法,似乎效果就不怎麽樣了,況且哪裏有那麽多的山賊和黃巾軍讓自己打?

  韓湛望著郭嘉問道:“奉孝,你有什麽好辦法嗎?”

  郭嘉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嘉擅長的是謀略,而不是內政。假如要說到如何增加錢糧的收入,隻能問荀長史了。”

  “舅父,”韓湛扭頭望著荀彧,問道:“不知你可有什麽好辦法?”

  “辦法倒是有一個,”荀彧聽到韓湛這麽問,有些吞吞吐吐地說:“不過就是有點太損陰德了。”

  “什麽事情會損陰德?”韓湛盯著荀彧,調侃的說:“舅父總不會打算建議本侯派人去盜墓吧?”說完,他便哈哈大笑起來。

  沒想到荀彧卻表情凝重地點了點頭說道:“湛兒,沒錯,這倒不失為一條生財之道。我們可以抽調一支人馬,專司盜墓取財,以貼補軍餉。”

  對於荀彧的這個提議,韓湛沉默了下來。他心裏在暗想:在真實的曆史上,莫非也是荀彧向曹操建議,通過盜墓來充實軍餉?

  見韓湛遲遲不說話,荀彧的臉上露出了尷尬的表情,畢竟這種事情是不光彩的,他深怕韓湛會因此對自己產生厭惡,連忙補充道:“假如湛兒覺得此舉不妥,那麽我們再想其它的辦法,來充實軍餉便是了。”

  誰知他的話剛剛說完,就見韓湛擺了擺手:“舅父的這個提議,倒不失為了一種補充軍餉的好辦法。文景之治後,各地厚葬成風,我相信在墓葬裏一定能取得無數的金銀財寶。”

  荀彧見韓湛同意了自己的提議,不禁暗鬆了一口氣,連忙說道:“既然湛兒同意了,那麽舅父就立即安排人手,去尋找墓葬。”

  “舅父且慢,”見荀彧轉身想離開,韓湛連忙又叫住了他:“此事畢竟不甚光彩,因此不宜聲張,要讓那些去挖墳掘墓的兵士保密,不可讓外人知曉。”

  “湛兒請放心,”荀彧知道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就會讓自己名譽掃地,連忙向韓湛保證說:“我會安排可靠之人,來負責此事,絕對不會出任何紕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