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6章 入城備戰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4262
  第二天一早,韓湛便匆忙率領大軍朝館陶出發了。由於開拔的時間提前了,大軍所需的糧草和強弩兵所需的弩箭,還不曾準備完畢,因此韓湛留下夏侯蘭負責後勤,一旦物資準備完畢,便立即送完館陶城。

  郭嘉好奇地問韓湛:“主公,你不是說兩日後出發,為何卻走得如此匆忙?”

  韓湛自然不會告訴郭嘉,說自己是為了躲避梨花,才臨時改變主意,讓大軍出發的。而是擺出一個心急如焚的樣子說道:“奉孝,本侯後來仔細地想了想,袁賊有十萬之眾,而高校尉隻有五千兵馬,要想擋住他們,力有不逮。就算加上了黃漢升的三千騎兵,我們在兵力方麵依舊處於劣勢。”

  善於察言觀色的郭嘉,一下就看出韓湛沒有說實話,因為就算把這裏的人都算上,實力也遠遠不如袁紹。不過他沒有立即拆穿韓湛,而是反問道:“主公,要是我們在館陶擋不住袁紹,又該怎麽辦?要知道,他不光可以調集魏郡的兵馬,同時還能調動渤海郡、陽平郡、平原郡的兵馬。就算我們消滅了他們這十萬兵馬,他很快又能召集十萬或更多的兵馬來攻打我們。而我們呢,總共隻有三萬多兵馬,如今半數都隨您去增援館陶,是損失一個少一個,根本的得不到什麽補充,前景堪憂啊!”

  郭嘉的一番話,頓時把韓湛嚇出了一身冷汗。他以為和公孫瓚聯手,將袁紹從界橋趕走,大半個冀州就落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如今才發現自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袁紹畢竟有著四世三公的光環護身,就算遭到慘敗,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隨時都有卷土重來的能力。

  見韓湛一臉凝重的表情,郭嘉連忙又說:“雖說我軍兵馬少,但要想做到全身而退,倒也並非沒有可能。”

  韓湛知道郭嘉足智多謀,既然他這麽說,那必然是想到了絕妙的應對措施,便衝他拱拱手,態度恭謹的說:“本侯願聞其詳!”

  “派人前去與袁紹談判,交還被俘的袁譚、袁熙以及淳於瓊。”郭嘉望著韓湛說道:“想必這麽一來,袁紹必然同意和我們畫地而治,那麽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機,增強自己的實力。”

  韓湛心裏暗想:郭嘉所提的建議,可以讓自己和袁紹之間的關係相對緩和,但自己要想占領鄴城的計劃就會落空。一旦無法取得鄴城,必然會影響到自己掌控北境四周,挾天子以令天下的計劃。因此他在沉思良久後,搖搖頭說:“奉孝,別看到袁紹能調動四郡兵馬,不過由於公孫瓚占據了界橋,袁紹和渤海郡根本無法互通消息,這支兵馬可以忽略不計。至於平原郡和陽平郡兩處的兵馬,並未真心歸附於他,如果本侯派人去遊說的話,沒準還能成為我們的助力。”

  他說到這裏,停頓了片刻,忽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奉孝,家父當初隻身逃出冀州,什麽地方都不去,而偏偏去了陳留。你說說,他是否有依靠這兩郡兵馬,驅逐袁紹的想法啊?”

  郭嘉麵露驚訝之色,他是被韓湛的異想天開驚呆了。他思索了一會兒後,緩緩地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當初韓府君隻身去了陳留,的確有可能是為了這兩郡的兵馬。”

  “奉孝,”韓湛正色說道:“要想成大事者,便需要冒大風險。我打算派人去聯絡這兩郡太守,希望他們能出兵相助,不知奉孝怎麽看?”

  郭嘉凝神看著韓湛,隻覺得他此刻忽然變得信心滿滿,不由也受到了影響。他咬咬牙,決定豁出去了:“既然主公有此打算,嘉要修書兩封,派人快馬送予兩位太守,懇請他們出手相助。”

  兩人剛討論完派人聯絡平原和陽平兩郡太守一事,趙雲就策馬過來,與韓湛並轡而行,嘴裏問道:“二弟,我們隻有一萬多人,要打敗袁紹的十萬之眾,能行嗎?”

  “大哥,你難道忘記昨日議事廳上所說的話,袁軍雖眾,但勇猛不如我軍。在兩軍對陣之時,我軍將士定能以一當十。”韓湛說完這番話後,忽然將話題一轉,問趙雲:“大哥,如果我們要招募新兵,你覺得什麽兵種最好?”

  “這還用說麽,當然是騎兵了。”趙雲毫不遲疑地說:“北地的馬匹容易補充,訓練騎兵異常方便。而且在戰場之上,一千騎兵足以打垮五千步卒。”

  “騎兵成軍不易,我們隻需有五千騎兵足矣。”韓湛若有所思地說道:“我覺得首先應該擴充強弩兵和長槍兵。”

  擴充強弩兵,不管是趙雲還是郭嘉,都非常讚同,大家都知道,袁紹和公孫瓚在界橋大戰時,麹義就靠一千強弩兵,打敗了公孫瓚的數萬騎兵。如果自己有了上萬強弩兵,打敗十萬袁軍簡直不在話下。

  不過對於韓湛要擴充長槍兵,趙雲不禁皺著眉頭說:“二弟,長槍兵的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刀盾手,是戰場上消耗最多的兵種。”

  “主公,子龍將軍說得對。”郭嘉等趙雲一說完,也不解地說:“就算我們訓練一兩萬長槍兵,但一場惡戰下來,有可能就會消失殆盡。就算我們暫時無法補充大量的騎兵,依我之見,多補充一些刀盾手,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曾看過一本兵書,上麵是這樣寫的,”韓湛的腦海裏,忽然冒出了戚繼光的《練兵紀要》,便隨口說道:“開大陣,對大敵。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隻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平日十分武藝,臨時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無敵。”

  郭嘉自認熟讀兵書,但聽到韓湛所念出的內容,還是傻眼了。他努力地思索了半天,也沒想起是哪本兵書裏的內容,他在馬背上向韓湛拱手施禮:“主公,嘉慚愧,居然不知主公所說的是哪本兵書?”

  韓湛當然不會告訴他,說這是一千多年後的人所作的兵書,隻能含糊其辭的說:“本侯小時候曾在家父的書房裏,隨手翻到一捆竹簡,剛剛所說的內容,就是在那上麵看到的。至於是誰所著,本侯當時年幼,早已不記得了。”

  韓湛的話引起了郭嘉極大的興趣,他連忙向韓湛提出請求:“主公,等我們重返冀州之後,不知可否讓嘉到書房裏去看看此書?”

  “沒問題沒問題。”韓湛很爽快地答應了郭嘉的請求,同時也給他打了預防針:“不過袁紹曾占領過冀州,這竹簡是否還在州牧府的書房裏,本侯就不得而知了。”

  郭嘉見韓湛同意了自己的請求,有些激動地說:“隻要主公肯讓嘉進書房查找,就算找不到,也是嘉與此書無緣。但嘉還是會感激不盡的。”

  …………

  大軍在路上走了一天,於次日午時趕到了館陶的北門。得到消息的高覽、黃忠二人,連忙趕到北門外迎接韓湛。

  見到韓湛騎在馬背上過來,黃忠連忙一拉高覽,口稱:“末將參加主公!”

  不等兩人拜下,韓湛已搶先下馬,上前扶住了兩人。他眼睛盯著高覽說:“高校尉,你以五千兵馬,抵擋袁紹的十萬大軍,真是辛苦了。”

  高覽聽到韓湛對自己的誇獎,連忙謙讓道:“主公過獎了,末將乃是館陶守將,守城退敵本來就是末將份內之事,哪裏有什麽辛苦可言。”

  韓湛毫無任何架子,左右手分別挽著高覽和黃忠,向城裏的軍營走去。路上,他側著臉問高覽:“高校尉,不知城裏還有多少兵將啊?”

  “啟稟主公。”聽到韓湛在問自己,心情激動的高覽連忙回答說:“袁軍連續三日攻城甚急,末將手下的兵將除了守北麵的五百人,沒有損傷外;另外三門的兵士俱損失慘重,加起來不過一千七八百人。”

  聽到高覽的五千兵馬,如今隻剩下不到兩千人,韓湛的心裏便能想象出戰況有多麽激烈。他又扭頭問黃忠:“漢升,你部的損失情況又如何呢?”

  “回主公的話,”黃忠慌忙答道:“我軍傷亡不過四百餘人,其中陣亡一百多人。”

  別看到騎兵隻陣亡了一百多人,但剩下的三百多傷員中,肯定還會有傷員因為醫療條件惡劣,而陸續地死去。韓湛如今手下隻有不到四千騎兵,如今生生折損了一成,還是讓他感到一陣陣的肉疼。

  聽完兩人的匯報,韓湛雙目圓瞪:“袁紹狗賊,居然傷本侯這麽多的兵馬,本侯與他勢不兩立。”

  “主公,末將還有事情稟報。”高覽等韓湛說完後,又繼續說道:“今日袁軍沒有再繼續攻城,末將擔心他們有陰謀。”

  “有陰謀,什麽陰謀?”一旁的黃忠卻不以為然地說:“肯定是昨日黃某的騎兵,將他們嚇破了膽子,因此他們才會龜縮在營內不敢出戰。”

  “黃校尉,”戰鬥經驗比黃忠豐富的高覽,則表情凝重地說:“你的騎兵昨日雖然給袁軍以重創,奈何人數太少,給他們造成的殺傷有限。我估計到最後,大多數逃散的袁軍,都重新回到了大營之中。”

  對於高覽和黃忠兩人不同的看法,韓湛沒有立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扭頭問郭嘉:“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主公,我看我們還是到城頭上去看看。”郭嘉向韓湛建議說:“也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好,我們到城牆上去看看。”韓湛還專門問高覽:“高校尉,不知袁軍的重兵是攻打的哪座城門?”

  “南門。”高覽簡短地回答道。

  “我們現在就去南門。”說完,韓湛便讓高覽做向導,帶著郭嘉、趙雲、黃忠等人去了南城門。

  還隔著老遠,韓湛就聞到了濃鬱的血腥味和屍臭味。他皺著眉頭,沿著階梯上了城門樓。雖然早就有心裏準備,但真的朝下麵望去時,他還是被那種場麵驚呆了:城牆下,是密密麻麻的屍首,既有袁軍的,也有高覽的部下;還有眾多破碎的攻城器械。城牆上,雖然經過清掃,但到處能看到大團大團的凝固的血跡。由此可以看出攻城戰,是多麽的慘烈。

  “主公,末將還有事情稟報。”高覽等韓湛說完後,又繼續說道:“今日袁軍沒有再繼續攻城,末將擔心他們有陰謀。”

  “有陰謀,什麽陰謀?”一旁的黃忠卻不以為然地說:“肯定是昨日黃某的騎兵,將他們嚇破了膽子,因此他們才會龜縮在營內不敢出戰。”

  “黃校尉,”戰鬥經驗比黃忠豐富的高覽,則表情凝重地說:“你的騎兵昨日雖然給袁軍以重創,奈何人數太少,給他們造成的殺傷有限。我估計到最後,大多數逃散的袁軍,都重新回到了大營之中。”

  對於高覽和黃忠兩人不同的看法,韓湛沒有立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扭頭問郭嘉:“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主公,我看我們還是到城頭上去看看。”郭嘉向韓湛建議說:“也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好,我們到城牆上去看看。”韓湛還專門問高覽:“高校尉,不知袁軍的重兵是攻打的哪座城門?”

  “南門。”高覽簡短地回答道。

  “我們現在就去南門。”說完,韓湛便讓高覽做向導,帶著郭嘉、趙雲、黃忠等人去了南城門。

  還隔著老遠,韓湛就聞到了濃鬱的血腥味和屍臭味。他皺著眉頭,沿著階梯上了城門樓。雖然早就有心裏準備,但真的朝下麵望去時,他還是被那種場麵驚呆了:城牆下,是密密麻麻的屍首,既有袁軍的,也有高覽的部下;還有眾多破碎的攻城器械。城牆上,雖然經過清掃,但到處能看到大團大團的凝固的血跡。由此可以看出攻城戰,是多麽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