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7章 見招拆招
作者:紅場唐人      更新:2020-04-24 18:04      字數:3174
  回到館陶的太守府裏,郭嘉對韓湛說道:“主公,別看如今袁紹的大軍駐紮在城南,但若我們將全軍屯於城內,他便可將我們團團圍困,到時我軍隻能坐以待斃。”

  聽到郭嘉說到糧草的問題,韓湛若有所思地說道:“袁紹的數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草不在少數,隻要我們派一支人馬,襲擾他的糧道。隻要袁軍缺糧,早晚便會軍心不穩,我們乘機攻之,必能戰而勝之。”

  “主公,”趙雲聽到這裏,連忙出列向韓湛建議說:“可遣漢升所部騎兵,去襲擾袁軍的糧道。袁軍運糧兵士俱是步卒,就算他們人多勢眾,漢升的騎兵也能全身而退。”

  “子龍將軍此言甚善,”對於趙雲的這種說法,郭嘉立即表示了支持,“黃校尉的騎兵曾經大破過袁軍,想必袁軍兵卒對他們是談之色變,由他們出馬,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派黃忠的騎兵去襲擾袁軍的糧道,韓湛倒也非常讚同,但他考慮到黃忠雖然是一名猛將,在謀略上還是有些欠缺,要是能派一名謀士陪同他前往就好了。他看了一眼旁邊的郭嘉,立即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別說郭嘉要留在自己的身邊,幫著出謀劃策;就算可以讓他隨黃忠出擊,但他的那小身子板,估計也受不了騎兵的那種長途奔襲。要是累出個三長兩短,自己就虧大發了。

  見韓湛遲遲沒有表態,不管是郭嘉還是趙雲都顯得有些尷尬,兩人都以為韓湛不認可自己的說法,正當他們準備退回到隊列時,忽然卻聽到韓湛在問:“你們覺得騎兵出擊,需隨身攜帶幾日幹糧?”

  “嘉以為隻需攜帶三到五日的幹糧即可,”郭嘉趕緊回答說:“就算幹糧耗盡,也可就食於敵。”

  在確認完騎兵出擊事宜後,韓湛又繼續往下說:“奉孝,要破袁軍,需有攻有守。黃校尉率騎兵襲擾袁軍糧道,算是攻;不知守,又該怎麽個守法?”

  “主公,袁軍今日未曾攻城,以嘉看來,必定是在營中打造攻城器械。隻等器械一完備,便會大舉來攻。”郭嘉胸有成竹地說:“我軍隻需趕造守城器械,就能擋住袁軍的攻勢。”

  對於攻城器械,韓湛多少還了解一些,但這守城器械有什麽東西,他還真不清楚。於是他虛心地向郭嘉請教:“奉孝,不知我們需要趕造什麽守城器械呢?”

  郭嘉掏出一卷圖紙,放在了韓湛麵前的桌案上,對他說道:“主公請看,這就是我們要趕造的守城器械。”

  就在韓湛低頭看圖紙時,廳內眾人也圍了過來,想看看郭嘉究竟準備打造一些什麽守城器械。郭嘉見大家在桌案四周圍了一圈,便開始講解起來。

  第一件,撞車。是一種用來撞擊雲梯的工具,在車架上係一根撞杆,杆的前端鑲嵌有鐵皮,當袁軍的雲梯靠近城牆時,推動撞杆可以將其撞毀或者撞倒。

  第二件,叉竿。既可以抵禦袁軍利用飛梯爬城,又可用來擊殺爬城之敵。當袁軍的飛梯靠近城牆時,利用叉竿前段的橫刃抵住飛梯,並將其推倒;或是等袁兵爬到一半師,用叉竿向下順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橫刃足可斬斷袁兵的手臂。

  第三件,飛鉤。其形狀似錨,有四個尖銳的勾爪,用鐵鏈係之,再續接繩索。待袁軍蟻附在城腳下,準備登梯攀城時,出其不意,猛投人群中,一次可鉤殺數人。

  第四件,夜叉擂。這種武器是用粗一尺,長一丈的榆木為滾柱,周圍釘滿了“逆須釘”,釘頭露出木麵五寸,滾木兩端安設直徑兩尺的輪子,係以鐵索,連接絞車上,當袁軍聚集城腳下時,投入人群中,攪動絞車可以將敵人碾壓致死。

  第五件,狼牙拍。用榆木做成畚箕形,長5尺,寬4尺5寸,上麵釘3200個狼牙鐵釘,釘長5寸,重6兩,釘尖出木麵3寸。拍的四麵嵌入帶利刃的刀,刀入木1寸半。木拍前後有兩個鐵環,用繩索係住,吊在城頭滑車上,當袁軍攻城時,先高高懸掣狼牙拍,再重重落下拍擊,拍的四麵俱有利刃,使敵兵無法抵禦。

  聽郭嘉一連說了五種守城器械,韓湛總算發現了一種自己相對熟悉的器械。這種狼牙拍,和後世的釘板倒是挺像的。從高處落下,對攻城的兵士來說,簡直是一種噩夢。

  第六種,塞門車刀。是用在城門被袁軍攻破時,用來堵塞城門的一種器械。前刀壁上裝有24把鋼刀,使用時將車推進城門洞,即可殺傷袁軍,又可阻止他們衝進城裏。

  第七種,連枷棍。連枷棍是一長一短兩根木棒,用鎖鏈或繩子向連接。當袁兵沿著雲梯爬到城牆邊上時,用連枷棍擊打,可以將他們從雲梯上擊落。

  介紹完七種守城器械,圍在桌案四周的文武紛紛散去,郭嘉站直身體問韓湛:“主公,因時間有限,我們無法將所有的器械都造出來,不知您打算先造哪幾樣?”

  韓湛思索了片刻,隨後說道:“我看就先趕造一批叉竿、狼牙拍、連枷棍吧。”停頓了片刻,他又補充說:“袁軍勢大,我們無法確保城門不失,那塞門車刀也趕造一批,至少要確保每個城門有兩具。”

  “遵命!”郭嘉答應一聲,後退著進入了隊列之中。

  雖然郭嘉向自己介紹了七種守城器械,但韓湛卻覺得要擋住袁紹的強攻,這些器械還遠遠不夠。他站直身體,背著手在桌案背後來回地走動著,腦子裏在考慮袁紹還會使出什麽殺手鐧?

  不過想了半天,他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便停下腳步問高覽:“高校尉,你說說,袁軍在攻城時,怎麽才會讓你感到手忙腳亂?”

  對於韓湛的這個問題,高覽想了想,出列回答說:“回主公的話,昨日袁軍攻城時,用刀盾手在城下列陣,他們的弓箭手就躲在後麵射箭,密集的箭雨讓我軍將士無法探頭觀察,以至於袁兵都開始攀城了,我們才倉促應戰。”

  高覽的話,讓韓湛想到袁紹在官渡的首戰,就靠著上萬強弩手,將曹操的軍隊打得狼狽逃竄。而且還在曹營附近堆土山、築高台,用箭雨壓製曹軍。想到這裏,韓湛扭頭問郭嘉:“奉孝,我記得有一種攻城器械,就是可以讓弓箭手在上麵射箭的那種,叫什麽名字來著?”

  “回主公,叫井闌!”郭嘉聽到韓湛說起這種攻城器械,臉上也露出了嚴峻的表情,他喃喃地說道:“井闌高三丈,底下安上滑輪,可以在移動中,居高臨下向城牆上射箭,掩護攀爬城牆的兵士。”

  典韋聽說井闌居然可以在移動著射箭,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郭嘉:“郭先生,不知我軍可以用何種守城器械來對付它?”

  郭嘉望著典韋,輕輕地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說:“典校尉,嘉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來對付袁軍的井闌。”

  “井闌是移動的箭樓,雖然可以部署弓箭手朝四周射箭,但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移動速度慢。”雖說眾人一籌莫展,但韓湛的心中卻早已有了應對的措施:“我們可以在遠離城牆的地方挖坑,把坑挖密集一點,這樣袁軍的井闌就過不來了。”

  對於韓湛提出的這個辦法,郭嘉皺著眉頭思索了一陣,然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主公,要想挖出的坑能擋住袁軍的井闌,這工程量可不小啊。”

  “袁軍的主攻方向在城南,我們隻需要在城南多挖一些土坑即可。”韓湛向郭嘉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又吩咐高覽說:“高校尉,還要麻煩你連夜組織人手,在城南方向多挖一些土坑,使袁軍無法用井闌來對付我軍。”

  “末將遵命!”高覽連忙答應道:“待會兒我就帶本部人馬和本城百姓,到城外去挖坑。”

  在眾人散去時,韓湛叫住了郭嘉,問道:“奉孝,黃校尉雖說勇猛過人,不過在謀略方麵還稍遜一籌,我擔心要是辛評、逢紀、審配之流用計,他可能會吃虧。”

  對於韓湛的擔憂,郭嘉也表示了讚同:“主公所言極是,辛評、逢紀等人謀略過人,漢升的確不是他們的對手。”他說到這裏,停下來思索了片刻,便向韓湛建議道:“荀公達與夏侯校尉押送糧草的車隊,落後我們半日路程。主公可連夜派人去將荀公達接到這裏,讓他明日與漢升一起出兵,如何?”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韓湛聽後連連點頭,他轉身衝著外麵喊了一聲:“來人啊!”

  隨著喊聲,羅布從外麵走了進來,向韓湛行禮後,恭恭敬敬地問道:“主公有何吩咐?”

  韓湛衝他吩咐道:“你立即率二十名騎兵,連夜趕往夏侯校尉的營中,讓荀先生連夜趕過來。不得有誤!”

  羅布等韓湛一說完,連忙叉手行禮:“小人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