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攻占山陽縣
作者:秋旻胡圖圖      更新:2020-05-06 00:32      字數:4650
  曆盡了劫難和奔波,劉振環和李若婷終於來到了四川的邊境,不同的是,他們的身後已糾集了成千上萬饑餓的陝西災民。

  他們攻下了山陽縣,打開了位於城隍廟附近的糧倉;但是這糧倉裏的糧食竟然也所剩無幾,仿佛在什麽時候曾經被洗劫過,但究竟是官兵還是土匪,這便無人可知。

  在他們攻下山陽縣之後,殺掉了知縣梁斌,還將城裏的豪紳一網打盡,沒想到這些豪紳的家裏,糧食竟然比官府的糧倉還多;豪紳之家和他們圍牆外麵的世界顯現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畫麵,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便是這番模樣。

  山陽縣裏的貧民見豪紳的家被這群人打開之後,一個個地極度亢奮,拿起手中能充當武器的東西便衝進去,讓平日裏欺負人的惡狗似的家丁都頭破血流,讓豪紳們的妻妾們都遭受到他們平日受到的苦。

  但這種突然地暴動難免顯得過火,有一個縣民竟然將縣裏的霍員外還隻有三歲的兒子扔到了井裏,讓他火火淹死,劉振環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小兒被扔進水裏,卻沒來得及阻止,便當即叫人抓住這個縣民,將他綁在樹上,不許任何人將他放下來。

  但局勢很快便不受控製,山陽縣城已燃起了熊熊烈火,縣衙被憤怒的流民給燒了,此外,連城隍廟也遭了殃,放火的人都說,這個城隍廟隻保護富人,卻並不保護窮人,便一把火燒了,好讓神仙也受到懲罰!

  果然,人一結成群,便天不怕地不怕,許是認為這城隍老爺也是法不責眾。

  李若婷見山陽縣城裏的人仿佛都瘋掉了,感到異常害怕,對劉振環說道:“少爺,我們趕緊去四川吧!這縣城裏的人這樣,遲早會引來官兵的報複的!”

  “別怕,若婷,這些人這樣,隻能證明這大明朝已是民不聊生了,我估計不久之後,這整個陝西都得起來造反,到時候,官兵根本沒空理我們!”

  劉振環這話算是說對了一半,官兵在此刻已被派往了四川,圍剿張欽漸的白蓮教起義,而四川重慶自天啟元年便開始的奢安之亂雖已平定的差不多了,但一些敗走的流寇劫掠四方,給四川和雲貴的總兵們帶來了巨大的煩惱,此刻朝廷正聯絡陝西總兵入川協助剿殺張欽漸。

  但山陽縣的縣丞在他們攻占山陽時,正在興安所那裏辦知縣交給他的差事,正要回山陽的時候,便聽到了流寇攻占山陽縣,並且殺豪紳分家產的事情,便料想到自己的家必定已被攻占,頓時被在興安所的千戶所裏痛哭流涕,便央求那千戶和副千戶定要出兵前往山陽剿殺賊寇。但奈何,這千戶隻想偏安在興安所,出兵就糧要餉,而興安所裏的存量被自己倒賣地隻剩下糊口度日的地步了,要是出兵,那隻能暴露出自己的問題!

  這山陽縣縣丞叫洪之南,在山陽縣算是一方富豪,據說其祖上曾經和朱元璋一起打過天下,因為作戰勇猛,被朱元璋賜百金和爵位,之後來到山陽,遂成一大戶。

  而興安所的千戶不久之前方從陝西北部的延水關調任至此,還尚未摸清楚這附近的權力結構,便遇到了這樣的事,隻想著敷衍過去,要是朝廷下旨出兵,自個也有時間提前做準備!

  洪之南滿眼淚水說道:“千戶大人,請您速去平定流賊,我家人此刻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千戶麵露難色,說道:“哎呀,洪縣丞,您不知道,這沒有朝廷或者陝西總兵的命令,擅自離開興安所,這是要治罪的啊!”

  洪之南知道這千戶在和自己打官腔,還好他知曉這千戶幹下的一些事情,這千戶將興安所附近的屯田賤賣給附近的豪紳,然後自己從中吃回扣,而山陽縣的知縣讓他來辦的差事,便是要處理這樣的事情。

  洪之南狠下心說道:“既然千戶不願發兵,我便隻有上報朝廷,可能順便會提一提這屯田的事情!”

  那千戶聽到洪之南在威脅自己,頓時氣上心頭,惡狠狠地說道:“朝廷?哈哈哈哈,朝廷?什麽是朝廷?”

  洪之南頓時錯愕道:“這……這……”

  剛要繼續說,千戶則大聲地說道:“朝廷便是九千歲!”

  洪之南便無言以對,隻好奮力地錘著地板,而後又絕望地一語不發,許是想到了自己家中的老母此刻可能已經喪命

  ,還有自己年幼的幾個女兒。

  但事實上,這種事情差點發生,正當那些流民湧進洪府的時候,劉振環恰巧就在那附近,他害怕會出現什麽殘忍的事情,雖說那些妻妾死不足惜,但那些孩子倒是鐵定的無辜。

  果不其然,正當劉振環出現的洪府門口的時候,那些殺紅了眼睛的流民拿著一把長槍,刺中了一個大約五歲的孩子,那孩子應聲倒地,臉孔痛苦地扭曲成一團!

  劉振環再無法忍受這些事情,便大吼一聲,嚇住了那些流民,但那些流民似乎並不認識劉振環,看劉振環的衣著,便以為他也是洪之南家的親戚,拿著長槍也正要朝劉振環刺去;劉振環吃了一驚,趕緊向後退去,眼見著那長槍就要紮到自己的肚子了,卻突然被一根木棍給擋了回去;原來,是那些追隨劉振環的人在門外見到了這一幕,便趕緊前來保護他。

  來人有數十個,對著那些殘暴的縣民怒吼道:“這是我們的頭頭,你們要幹嘛?”

  那些縣民便麵麵相覷,而後臉上皆露出怪誕的笑,說道:

  “這位老爺,咱不知道您是頭頭,還以為您是那洪之南的親戚哩,再說,您既然是頭頭,殺土豪難道不是應該嗎?”

  劉振環怒吼道:“這小娃兒也該殺嗎?”

  那些縣民見這位頭頭的嚴厲樣,便附和道:“不該,不該,是小的錯了。”說完便趕緊溜之。

  劉振環正在發善心的時候無意間救了洪之南的其他家眷,不過其正妻依舊因為平日裏囂張過度而遭到了毀滅。

  洪之南見無法催促千戶出兵剿殺流賊,便想著如何回去看看自己的家,於是在當天夜裏穿上流民的衣服,趕著夜路在一夜之間抵達了山陽縣城。

  在次日早晨,洪之南被眼前的景象給震驚了,隻見遍地屍骸,不分年齡地在山陽城牆邊躺著,原本還算繁榮的縣城,如今已是禿鷲盤旋,狼煙滿天,恍惚中仿佛深處地獄十八層,在洪之南年老的時候,他回憶起這天,隻記得一句話:人心讓地獄現形!

  趁著混亂和蕭條,洪之南趕緊往自己家奔去,希望自己的家還能保留下些許的人命。

  但在狂奔的路途中,這種希望越來越渺茫,直至完全變成絕望。他經過一戶又一戶人家,隻在裏麵看見了滿地的屍體,城南的大戶人家趙氏更是全無活口,死者滿地,那趙家的幼兒更是被掛在樹枝上,肚子裏赫然一個血洞。

  洪之南便奔跑邊留著淚水,卻一不小心被一具屍體給絆倒了,他踉踉蹌蹌地爬起來,卻見那屍體正是山陽縣知縣的屍體,知縣的頭顱正放在路中間,身體卻在數尺外的地方,洪之南被嚇得叫出了聲,隨後又覺得不妥,站起來,沒命地狂奔。

  不久之後,他來到了自家的門前,卻被眼前的景象嚇得不敢上前。

  劉振環此刻正在洪府的院子裏,除此之外,洪之南的母親和他的兒女們都站在不遠的地方,洪母的臉上充滿了不屑和正氣,仿佛對此刻的情況毫不在意;在他們的身後,站著密密麻麻的流民,正在聽著劉振環講話。

  洪之南小心翼翼地走進去,混在流民中間。

  劉振環說道:“眾位窮苦的兄弟,我們之所以起義,是因為朝廷在此大災之年,卻還要加征賦稅,且縣官豪紳巧取豪奪。所以你們殺人,不分青紅皂白地殺人,我可以理解你們的憤怒,但是這於情於理終歸是不對的,方才我們通過大家的描述,處死了洪之南的正妻;現在你們得說說這洪家老母是否曾帶頭作惡?”

  流民中一個乞丐說道:“這洪家老母倒算是好人!”

  流民中一部分人便點頭附和。而另一個人說道:

  “這洪母是奸官洪之南的母親,平日裏吃喝拉撒皆是民脂民膏,又如何殺不得?”

  而另一個說道:“這話不假啊,但是去年,老父病重,無錢救治!這洪家老母便幫我墊付了,也不求啥回報,聽人家說,殺好人要遭報應哩。”

  流民中間便爆發了議論,眼見著議論就要淹沒洪府了,劉振環便大聲說道:

  “大夥安靜下來,我看說洪母是善人的,皆是這山陽縣裏的窮百姓,說要殺的卻不是,可見這洪家老母確實是好人,所以我決定,不殺!”

  洪之南原本

  提到嗓子眼裏心瞬間落了下去,但隨後又提了起來,因為一個不安好心的縣民說道:

  “劉頭頭,這洪母不殺可以,但他的幾個兒女皆傳了他的奸種,日後長大成人必定危害一方啊!”

  對於這樣的言論,有些人點頭附和,但大部分人不置可否。

  劉振環對於這樣的言論卻是異常的厭惡,其原因自然也因為自己的父親被誣陷致死,更是因為這樣的說法自古以來雖流傳頗廣,但卻一看便不妥,於是他說道:

  “眾位兄弟,俗話說,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這是人”,說著,一把抓起身邊的凳子,朝地上扔去,大聲地吼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窮人的兒子就必定窮,難道富人的兒子就必定富,難道大奸大惡之人生的兒子就必定是大奸大惡之人嗎?你們不就是想要殺人嗎?來啊,誰要是讓我知道在城中亂殺無辜,連三歲小兒都不放過的人,我必抓來殺掉。”

  說完,餘音繞上房頂,響徹在天地和洪之南的心間。

  流民們頓時不敢在有任何言語,皆麵麵相覷,而後才陸陸續續地回應稱諾。

  但此刻藏匿在流民中間的洪之南卻早已淚流滿麵,他想過無數種自己老母和孩子的下場,他最大的期望隻是希望能夠留有活口,卻沒想到,這流民的頭頭竟然頗有古代大有為者的品格,既不嗜殺,也不會過於婦人之仁,這簡直便是從天而降的天星。

  他已是拜倒在地上,哭了出來,眾流民感到奇怪,之後卻一個接一個的拜倒在地,山呼:“劉頭頭!”

  洪之南率先站立起來,走到院子的中間,然後在劉振環的麵前匍匐在地,說道:

  “劉頭頭乃善人也,我便是罪官洪之南,任山陽縣縣令已經有十年光景。”

  眾流民聞此,皆抬起頭看去,然後傳出疑問的聲音。

  洪之南繼續說道:“這十年來,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好官,但我從來沒有霸占百姓的田產,也沒有逼良為娼,不信,你可以查看城隍廟附近的經曆司裏麵的文案記載;感謝劉頭頭不殺老母和我家的孩兒。”

  洪之南的老母見自己的兒子跑了回來,大聲說道:“芽兒,傻呀,為啥還回來啊!”說完,便雙手掩麵,痛苦起來。

  洪之南跪著走向自己的母親,說道:“母親,孩兒不孝,現在才回來就您,我還以為你們已經喪生,沒成想,這劉頭頭仁義非凡!”

  說完,便又對著劉振環說道:“劉頭頭,之南不才,願為閣下效犬馬之勞,隻要大人保我全家無災。”

  劉振環開始麵露難色,說道:“洪之南,不是我不想收你,而是你要捫心自問自己平日裏可否欺壓良善,百姓是否願意饒過你!”

  流民們頓時起哄到:“殺!該殺!平日裏趾高氣昂!”這倒不怪流民的事,因為這洪之南平日裏脾氣不小。

  洪之南頓時感到慌亂,隻好說道:“眾位兄弟,平日裏多有得罪,但本人脾氣臭,並非針對你們,城裏趙武老頭,我也是這樣對他們的!”

  眾流民隻是不信,繼續說道:“殺,該殺!”

  洪之南便更覺心慌,匆忙中隻說道:“劉頭頭,我知曉如何能夠快速地攻打這山陽附近的興安所,我可以帶領你們前去攻打,隻要你們換上官兵的衣服,隨我一同到那興安所,那裏麵有糧食,夠吃數月!還有大量屯田,你們可以據此為陣地!”

  眾流民卻還是喊道:“殺!該殺!”

  劉振環聽見他的話,說道:“此舉還算不錯,不過我不太相信你,萬一你聯合興安所設下圈套,那我們可是萬劫不複了。”

  其他流民大聲說道:“殺!該殺!”

  洪之南辯解道:“是,頭頭這懷疑是正確的,但我是真心拜服於您,您要是不信,那我留下自己的老母和兒女在此做人質,如有欺騙,悉聽尊便!”說完,拜服在地上,不再起立。

  眾流民已不再起哄,劉振環思索了一下,對洪之南說道:

  “此次前去興安所,需要多少人陪同前去?”

  興安所裏囤聚著五個千戶所,有五千人馬,如若硬攻,需要一萬,如用在下的計謀,三千即可!

  劉振環大聲說道:“善!明日啟程,智取興安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