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亡命天涯
作者:秋旻胡圖圖      更新:2020-05-06 00:32      字數:2999
  月下,徐光啟定定地看著月亮下麵的金星,腦子裏卻全部都是朝廷惡劣的格局。此刻已是葉向高首輔的家被公然搜查的第二天晚上。

  徐光啟在數日前,朝廷正式委任自己為禮部侍郎,他知道這全然是魏忠賢的主意,一來是看看自己能否成為閹黨中的一員,二來則可以試探自己是否是敵人!無論如何,自己假如出任禮部侍郎,如果在任期間不聽從魏忠賢的指示,那指定會落得個如葉向高一般的下場,假如聽從的話,必定會被天下人恥笑。於此,他隻能再次向朝廷遞交辭呈了。

  他在心裏下定了決心,或者這原本就是自己內心的想法,他想回到上海,因為京城幹燥的氣候總是讓自己無法適應,但假如朝局如泰昌元年時那般,自己所受的苦便毫無所謂,但眼看著朝廷中正直的官員一個一個地被打倒,自己也遲早會被步他們的後塵。

  上海多好啊!有壯麗的海灘,有無盡的問題可以盡情地思考,還有那親切的鄉音,和自己的族人,還有更多接受了天主洗禮的人,在那裏比在京城輕鬆,至少不會時不時地出現一個錦衣衛,站在自家的屋頂上,窺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這些糟心的事情實在影響自己著書的心情。

  說到著述,徐光啟目前手頭上的著作正是後來流芳百世的《農政全書》,自從萬曆末年起,他便開始嚐試種植各種農作物,企圖發現能夠提高產量和效率的方法,這些書都整理在自己的筆記中,估計過幾年就能夠達到一定的規模。

  他曾經將自己的心得寫信給自己在四川的兩個得力門生,也就是黃培仁和張欽漸,現在黃培仁死於縣民的暴動,而張欽漸在辭官之後,卻成為了起義者的一個帶頭者;想到這個他不禁感到痛心。

  他靜靜地看著金星和月亮,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詩:“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果真是如此,月亮在天上已經多久了,估計至少在軒轅之前了,一批一批的人在月下死去,但月亮如此地美麗,甚至如此地哀婉,想必所有的情人都能夠在月下獲得一輩子之中難得的幸福時刻,他想到,在天啟二年時,自己曾在天津見到過兩個亡命天涯的夫妻,因為在村裏已無立錐之土,卻又承擔著朝廷的賦稅,自然要逃亡,卻在天津城外的夜晚,就在月下,就是像此刻的月下,被官兵打死。死亡,究竟是什麽?

  淨空早就在院子裏,他靜靜地看著徐光啟大人思索的樣子,以為他在思考自己昨日提出的問題,便前去說道:

  “徐大人,貧僧見您望月入神,可否同貧僧講講方才的思索。”

  徐光啟回過神來說道:“大師,老朽並非在思索星辰月亮,而是對目前的朝局感到一股憂心”。

  “徐大人,您在朝中的威望甚高,自然不會有大礙的。”

  “大師,您有所不知,這朝廷如今被魏忠賢把持住,您知道王振、劉瑾還有馮保嗎?這三人都是我大明朝權傾一時的名監,幾乎每一個都讓朝局變得混亂不堪,如今這大明朝北有韃虜,東西南各方都有小股的起義,如何不讓人憂心!“

  淨空沉默不語,他知道政治並非自己所擅長的。

  徐光啟見淨空不再說話,便繼續說道:“哎,這朝廷的事,老朽已是無能為力了,我曾希望大明朝加強邊防,大量生產西洋的火器,可是沒人聽。”

  淨空回答道:“西洋火器,就是您掛在會客廳牆壁上的那個嗎?”

  “正是那把,短柄,裝火藥比長火銃更方便,炸膛發生的情況也更少!”

  “如此殺生利器,貧僧實在感到震驚啊!”

  “可是,假如我們不用,等到他們將火器弄的更厲害,我們便隻有挨打的份了,假如萬國都能秉持這和平不殺生的原則,世上也就不會再有紛爭了!”

  “徐大人所言極是。”

  正說完,突然之間,徐府的一名家丁大聲喊道:“抓賊啊!”

  眾人便都驚動了,朝四處看去,卻沒有發現任何人,仿佛是家丁自己的幻想,但隨即,一個黑色的影子在屋頂上輕快地跑過,看樣子,就像一個錦衣衛,徐光啟大喊道:

  “不要追了,讓他去吧,那就是來監視我的!我明天就向朝廷遞交辭呈!”

  說完,憤怒地甩了甩自己的衣袖,悶著氣走進了自己的廂房。

  淨空看見徐大人氣轟轟地走了,便也進了自己的廂房,因為昨夜和徐光啟大人秉燭夜談,所以加起來整整兩天沒睡,往床上一躺,便是此起彼伏的雞鳴聲,淨空睜開沉重的眼皮,太陽原來已經出現在了東邊。

  這一天他決定回周一覽的家中,鄭重地向周一覽表示感謝,不然自己可真要成為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了。

  他離開徐府之後,腦子裏卻總想著劉振環,兩天前,劉振環曾說過要離開京城逃亡四川,不知道他是否已經離開,隨後又想到,也許這劉振環已經死在了吳應欽家奴們的杖下了吧!懷著內心中種種的猜測,淨空頭頂這烈日,半晌已是大汗淋漓。

  話說回來,這劉振環逃亡的計劃,正是今天夜裏的醜時三刻,為了實現自己的計劃,他早早地就來到吳府的附近,在後院圍牆那邊不停地轉悠,然後追著回憶,畫了一張吳府的地圖,將李若婷所居住的柴房的位置給定在了一個角落中,如果自己能夠直接從這圍牆的角落上爬上去,必定能夠更快的找到李若婷。

  救出來之後怎麽辦呢?劉振環

  心裏想著,因為京城一般在戌時便回關閉,要等到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才會重新打開城門,所以一定不夠驚動吳府裏的任何人,否則就將前功盡棄。

  他異常拘謹的看了看吳府後院圍牆的四周,沒有看見任何人來,隨後又朝著屋頂看去,沒人任何的異常,便將自己準備的工具都放在了圍牆邊的草叢裏,其中有榔頭和繩索。淨空給他的佛珠,他正戴在脖子上,他用手撫摸了一些佛珠,仿佛這串佛珠是他的救命恩人一般。

  距離醜時三刻,大概還有九個時辰,他卻早已心急如焚,之所以自己不在見李若婷的那天就帶她走,那是因為自己根本就沒有計劃好,他需要在崇文門外麵準備一輛馬車,他知道李若婷的身體無法支撐哪怕是非常短的路程,所以馬車是必備的,且在馬車上要有藥品和幹糧,一旦他們從京城逃脫,他們必定會被朝廷通緝,所以此後就大概隻能盡量避免入城了。

  他懷著焦急的心,回到了自己的家;這個家並非他此前的家,自從他的父親被判死罪之後,家中的房子便被朝廷沒收,自己此時隻能夠在京城外城邊租了一間破敗的屋子居住;回到家以後,他坐立難安,隨後又打算好好地睡一覺,為自己今天夜裏的計劃養好精神,但又怕自個一覺睡死,錯過了醜時三刻,但其實他大可放心,距離醜時還有大約八個時辰,而人幾乎隻能睡個四五個時辰。

  時間慢慢地逝去,劉振環在床上躺著,卻全無睡意,眼看著窗外的夜色逐漸的蔓延,一陣欣喜已是湧上心頭,當即便從床上起身,給自己做了一頓簡易的飯菜,之後便急匆匆地出門去,但實際上,距離醜時還有大約三個時辰,所以假如他早早地到達吳府附近,萬一被發現,那自己的計劃可能便無法完成。

  所以他決定現在平安街的茶樓裏坐著等待。雖然茶樓裏人來人往,但包圍他的時間仿佛禁止一般,在他的腦子裏,無數次地預演著今日晚上將會發生的事情。

  隱約中,他仿佛看見李若婷站在盧溝橋上,盧溝橋上月如勾,永定河上飄蕩的船隻,亮著燈火,在橋下穿梭來去,如此的美麗動人,月光和燈火照在李若婷的臉上,讓她看起來仿佛是白玉的菩薩,美豔動人;隨後,場景便即刻切換,她看見李若婷在一條陌生的河邊浣衣,她額頭上的汗水在此刻竟然是如此難得的東西,夫妻同心下的汗水閃耀地仿佛珍珠一般;此後,一陣黑暗卻襲上他的眼睛,他驚恐地看見,一群烏鴉縈繞在空中,而赫然的一個墓碑上麵寫著‘愛妻李若婷之墓’!嚇得他趕緊從夢幻中抽離出來。他摸了摸自己的額頭,竟滿是冷汗。

  隨後,他在心中自嘲道:“今日過後便天空海闊,怎麽愣是想這些不吉的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