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節哀順變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5-17 17:19      字數:2201
  正在這時,忽然從背後傳來一個聲音道:“好!李公子不愧是得了李都尉的真傳,此曲行雲流水,技藝爐火純青!”

  陳襄回頭一看,原來是江充,不知何時出現在後院。

  “江直指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見諒。”陳襄站起身,躬身行禮。

  “李公子,李都尉的事我都聽說了,擔心你一時難以接受,特來探望。”江充微笑道。

  “多謝江直指關心。”命周寧擺下瓜果,陳襄將江充請到堂上。

  看到李延年的靈堂,江充先假模假樣的前往祭奠一番,然後道:“事起突然,個中曲直一時難以辨明,還請李公子不要見怪皇上。”

  “二叔是罪有應得,小子豈敢見怪。”

  江充愣了一下,沒想到陳襄竟說出這種話。沉默半晌,他道:“李公子,你知道我為什麽來到長安嗎?”

  “聽說江直指本是趙國人?”陳襄接著話頭道。

  “正是。當年,我妹妹嫁給了趙王太子劉丹,我有幸成為趙王的座上賓。後來,劉丹懷疑我在趙王麵前告發他的私事,對我懷恨在心,還陷害於我,殺死了我的父母、兄弟和妻兒,我被迫孤身一人逃到長安。”

  說到這裏,江充語帶憤慨,繼續道:“到了長安以後,我曆盡艱險告發了劉丹,劉丹因此被廢黜趙王太子之位,也算是報了滅門之仇。再後來,我有幸得到皇上的賞識,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和江直指相比,小子今日之遭遇確實不算什麽。”陳襄淡淡道。

  “李公子,話也不能這麽說,李都尉畢竟是你的親人,他的恩情你還是要記在心裏的。”

  “記在心裏?江直指的意思是讓我日後向皇上尋仇嗎?”

  江充大驚失色:“李公子,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可不能亂說。”也不知他的一臉慌張是真的還是裝的。

  “既然如此,記在心裏又能有什麽用呢?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陳襄惆悵道。

  “記在心裏,不是為了尋仇,而是激勵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可以保護家人免受冤屈。”江充意味深長道。

  “江直指說得對,小子受教了。”

  “好,李公子節哀順變,在下先告辭了。”

  江充走後,陳襄陷入一陣深思,江充如此急不可耐的來看望他,真的隻是來安慰幾句嗎?未必。

  江充表麵上是好意,讓他振作起來,其實是包藏禍心,讓他永遠記住這件事,對皇上心懷怨念,然後將心思全用在爭權上。

  說到底,江充還是在拉攏或者慫恿李家,讓李家成長與足以與太子相抗衡的力量。一旦力量壯大了,野心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

  權力啊權力,真是個好東西。即使是陳襄這樣穿越而來的先知者,也不得不承認,隻有權力才能讓你在這長安城活下去。

  既來之,則安之。而安之的前提是,你必須足夠強大。

  下午,陳襄收拾起所有的情緒,專心致誌的在教導李尋燕和朱七七。皇權之下,親人被殺,你連悲傷的資格都沒有。

  黃昏時分,陳襄一麵紮馬步,一麵接受著朱七七的抽打,那滋味兒酸爽極了。

  “光明哥哥,你要是覺得疼,就不打了吧。”看著陳襄咬牙堅持的樣子,朱七七於心不忍。

  “打!為什麽不打?”陳襄認真道:“七七妹妹,你可不能手下留情啊。你現在手下留情,就是對我的放縱,是在害我。”

  “好,好,那我就使勁打,看你能挺多久。”朱七七果然加了一點力。不過,也僅僅加了一點點而已。

  兩刻鍾的紮馬步結束後,陳襄開始喂馬。經過一個多月的朝夕相處,這匹老馬已經完全信任了陳襄。

  而陳襄對它也確實不賴,很少給它喂穀草等粗料,大多是大麥、粟米、燕麥和豆餅摻雜著喂,有時還會加入胡蘿卜等蔬菜。

  八月十五,陳襄帶著李尋燕一起到張安世家習字,順便在他家團聚了一下。沒有親人的依靠,有親戚也是幸福的。

  “李兄,節哀順變。”張進一臉誠懇道。

  “多謝,我沒事的。”陳襄微笑道。

  張家人都很和善,沒有因為李延年之死而對他們心存輕視,甚至還多了幾分同情,也許這就是同病相憐吧。

  中午休息時,張安世專門將陳襄請到了小書房,安慰道:“光明,你二叔的事,我們都知道了。不管如何,你心裏還是不要有怨恨。很多事情,可能不是你所看到或者聽到的那樣子,你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好尋燕,等待你父親的歸來。”

  “姨父放心,我不會做傻事的。”

  也許是感覺陳襄的情緒過於平靜,張安世繼續道:“想當年,我父親是朝廷重臣,官至禦史大夫,為皇上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當他被迫自殺的時候,我們家也曾怨恨過。但後來,我們都想通了,也釋然了。父親為官多年,難免會錯殺、冤枉一些人。也許,這就是報應吧。從那以後,我們不恨任何人,隻希望從此能保護好家人。”

  “姨父,我真的想通了,您不用擔心我。”陳襄微笑道。

  “好,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張安世欣慰道:“還有一件事,你張伯父讓我轉告你,讓你有空去趟博望苑,太子想見你。”

  “太子要見我?”陳襄略顯驚訝:“太子找我所為何事呢?”

  “具體所為何事,我不是很清楚。不過你放心,太子是仁厚之人,對任何人都沒有惡意。”

  “好,那我明天就去。”

  劉據找我到底有什麽事呢?回去的路上,陳襄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還是因為他和江充來往甚密讓他感到不安了?

  如果真是為了此事,說明劉據一直派人監視著他。陳襄不由得一陣啞然失笑,劉據啊劉據,你未免太看得起我了。對付我這麽一個小孩子,用得著如此上心嗎?

  漢朝時的中秋節,並沒有吃月餅的習俗,也沒有賞月的雅興,隻有一個祭月的儀式,所以又稱為拜月節。

  這天夜裏,陳襄命仆人在後院擺下香案,和李尋燕、朱七七一起對著月亮虔誠跪拜,祈禱李延年九泉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