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初識東方朔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4-24 18:00      字數:2425
  有了治平館的小夥伴,李尋燕果然變得開朗了許多,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喊著上學,陳襄很樂於看到這樣的變化。

  於此同時,陳襄也加緊了學習。他原先最大的問題是不太熟悉隸書的讀寫,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如今大有進步。

  解決了讀寫的問題後,陳襄的知識儲備優勢體現了出來,對於蔡博士所講的內容總能第一時間領悟,讓楊敞刮目相看。

  不過,陳襄也經常提出一些石破天驚的觀點,比如應該取消征調,應該放開鹽鐵專營,不能限製百姓的自由流動等,讓楊敞大驚失色。

  漸漸的,陳襄不再發表自己的觀點。因為他深深知道,在一個言論不自由的時代,隨便表達看法,是會惹來殺身之禍的。

  一連上了十天課,陳襄感覺有些疲累,想休息兩天。其實,他最主要的還是想去樂府看看,畢竟他曾答應過李延年。

  “哥哥要休息兩天,你是陪哥哥,還是陪你的小姐妹呢?”陳襄故意逗起了李尋燕。這些時日,李尋燕回到家,都要講述和霍氏姐妹在一起的趣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要不,我明天去學堂,後天再陪哥哥?今天,霍三小姐說要送我一根發繩,我明天突然不去的話,豈不是失禮了?”李尋燕歪著腦袋想了一下,認真道。

  “好,就聽你的。我明天去宮裏,後天再陪你。”陳襄溫柔笑道。

  “謝謝哥哥。”李尋燕一臉幸福。

  三月二十四,已是暮春時節,街道兩旁的樹木不吝惜展示自己最為妖嬈的一麵,片片葉子迎風招展,枝條柔軟而有彈性。

  沐浴在溫暖的春風中,坐在馬車裏的陳襄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感受大漢別樣的風情。也許,隻有馬車的粼粼聲才能讓人深入一座城吧。

  抵達未央宮北門時,陳襄拿出了李延年給的腰牌,順利通過,陳三趕著馬車原路返回。

  就在這時,陳襄驀然發現角落裏有一個人竟然斜靠在宮牆上睡著了,不由得好奇的問衛士道:“那個人是誰?”

  衛士看了那人一眼,沒好氣道:“他呀,是東方先生。”又好奇道:“李公子,你不會不認識他吧?”

  “可是東方朔先生?”陳襄心中一驚。

  “不是他還能有誰?幾十年了,還是個中郎。”

  “我可以去和他說說話嗎?”陳襄莫名的有些緊張。

  “隨便,看他願不願意搭理你。”衛士有些奇怪的看了陳襄一眼。

  輕手輕腳的走到東方朔身邊,陳襄畢恭畢敬道:“晚輩李光明拜見東方先生。”

  此時的東方朔已年近六十,雖說從未擔任要職,卻一直出入宮禁,相當於宮中的活字典,又是曆史上的大名人,陳襄覺得有必要結交他。

  當然,除了這個功利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東方朔此人太有趣了,詼諧幽默,又學識淵博,很對陳襄的胃口。

  東方朔緩緩睜開眼睛,看到是李光明後,微微一笑:“原來是李公子,在下失敬了。”

  “晚輩不敢。”陳襄慌忙道:“聽聞東方先生學識淵博,博通百家,早就有心討教,不知日後方便否?”

  東方朔愣了一下,笑道:“李公子以前可從未正眼瞧過老朽一眼,今日不會是尋老朽開心吧?”

  “晚輩不敢,晚輩是真心求教。”陳襄躬身道。

  “好,如果李公子真心向學,應該不難找到老朽的住處吧?”東方朔微笑道,露出一絲狡黠。

  “謝過東方先生。敢問先生明日有空嗎?”陳襄大喜。

  “明日大朝,老朽要值守。”

  “後日呢?”學館上課少去一天無妨,還是拜見東方朔重要。

  “後日老朽休沐,李公子若想來的話,老朽在家等候。”

  “好,那就這麽說定了,晚輩一定會前來拜訪。”陳襄興奮道。

  意外之中竟結交了東方朔,陳襄高興不已,一路喜笑顏開的往樂府趕,腦子裏卻在思索後天見了東方朔說什麽呢?

  偷著樂時,一個人突然攔在他的麵前,冷冷道:“李大公子,你這是去哪兒呢?”抬起一看,原來是曹宗。

  陳襄在心中連呼晦氣,回敬道:“我去哪裏?還要向平陽侯匯報嗎?”

  曹宗大怒:“你以為這是哪裏?可以隨便進出?”

  “你能來?我為什麽不能來?”

  “笑話,本侯從小在宮裏長大,宮裏誰人不認得我平陽侯?你算什麽人?這宮裏還輪不到你跋扈!”

  陳襄從懷中掏出一塊腰牌,舉在曹宗麵前道:“平陽侯請看清楚,這個可不可以入宮?”

  曹宗看了一眼,大笑道:“一個小小的樂府腰牌,就可以在宮中隨意進出?本侯告訴你,若讓本侯發現你隨處亂走,有你好看!”

  陳襄不再搭理他,繞道而行,心中卻在思索,如何能在宮中享有最大的行動自由呢?看來,必須有一個侍中的身份。

  西漢時的侍中沒有定員,既有顧問應對之職,也有儀仗警衛之責,屬於皇帝的貼身侍從,多由貴戚子弟擔任,比如霍去病和霍光都曾擔任侍中,曹宗雖非侍中,但身份特殊,出入宮中也相當自由。

  當然,還有一些侍中,是漢武帝特別提拔的,比如上官桀和金日磾。前者是期門郎,後者是匈奴王子,漢武帝慧眼識才,大膽選用。

  陳襄自忖,他的父親是李廣利,算得上是貴戚子弟,等到兩年後,李廣利從西域建功歸來,他未嚐沒有機會被選為侍中。即使不能一步到侍中,先做個郎官也不錯。

  郎官是光祿勳的屬官,數量更為龐大,最多時達到數千人。郎官分為議郎、中郎、侍郎和郎中四等,主要任務是守衛門戶、出充車騎,相當於皇帝的警衛,為官的捷徑之一,比如張安世就是郎官出身。

  郎官的選任多是以父蔭,一般來說,隻要父親官至千石或為國犧牲,都有資格被選為郎官,平民百姓隻能靠真才實學被舉薦,機會渺茫。

  進入樂府時,李延年正在忙著調教樂隊,讓陳襄先自行轉悠解悶。陳襄樂得如此,將樂府裏裏外外看了個遍。

  樂府屬於少府的下屬機構,主管宮廷音樂,李延年名為協律都尉,實際上就是一個樂隊的隊長,既是主唱,又是指揮。

  樂府大概有數十人,都是李延年一手招募的,有的負責演奏樂器,有的負責舞蹈,一旦有祭祀儀式或盛大慶典,他們就派上了用場。

  陳襄轉了一圈之後,最為感興趣的樂器還是古琴。古琴的曆史非常悠久,據說是伏羲所創,因其音中正平和,幽靜曠遠,深受文人青睞。

  看著那把深棕色的古琴,陳襄浮想聯翩,若是能學得一手彈琴技藝,不管是自娛,還是泡妞,應該都挺不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