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表哥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4-23 17:35      字數:2367
  回家之後,李尋燕一直在自責,說不該給哥哥惹麻煩。陳襄反複安慰,說這是天子腳下,曹宗不敢把他們怎麽樣。

  將李尋燕哄入睡之後,陳襄開始回想白天所發生的事。如果他當時知道那是曹宗,還會喊出“畜生”那兩個字嗎?

  也許不會吧,陳襄不禁一陣苦笑。說到底,在這個實力為王的時代,誰都是欺軟怕硬的,在說一句話之前都要掂量自己的斤兩。

  沒有人會厭惡權勢,嘴上喊得越凶的,內心越渴望。

  剛穿越過來時,陳襄還為李廣利是自己的父親感到恥辱。但今日之事,讓他深切的感到,如果不是李廣利,曹宗絕對不會放過他。

  因為曹宗的身份雖然顯赫,但李廣利畢竟是手握兵權的將軍,如今又出征在外,動他們之前,任誰都會有些忌憚吧。

  然而,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就意味著無法挽回。以曹宗的身份和地位,絕對咽不下那口氣,他會怎麽對付自己呢?

  第二天,陳襄帶著李尋燕一起到治平館上課。治平館分為兩個學堂,一個針對十歲以下的,以識字為主;一個針對十歲以上的,以學問為主。陳襄在心裏將其取名為小班和中班,大班則要自請名師。

  李延年已經和治平館的蔡博士打過招呼,李尋燕理所當然的要進小班。進了學館,她才知道,這裏竟然有熟人。

  “千秋哥哥,你也在這裏啊。”剛下馬車,李尋燕對一個年約八歲的少年喊道。

  那少年劍眉星目,頗有一番英武之氣,對陳襄道:“表哥好。”

  表哥?陳襄一臉懵逼,隨口道:“前幾日怎麽沒看到表弟呢?”

  “我前陣子生病了,有十多天沒來呢,昨天才來上課的。”少年客客氣氣道。

  這時,又有一個六歲的少年走到陳襄麵前,用還有些稚嫩的聲音道:“表哥好。”他長得比較秀氣、靦腆,和李尋燕有幾分神似。

  又來一位表弟!陳襄頭大不已,逢場作戲道:“表弟好。”

  “延壽之前看到表哥了,沒敢和表哥打招呼,請表哥見諒。”少年為弟弟道起了歉。看來,他們是親兄弟。

  “沒事,沒事。”陳襄連聲道,心裏卻在猜測他們到底是誰的兒子。

  想來想去,陳襄基本確定他們是張安世的兒子,一個叫張千秋,一個叫張延壽。張千秋後來曾領兵出征,張延壽則在曆史上默默無聞。

  陳襄莫名其妙的成了大表哥,不由自主的端起大表哥的樣子,老氣橫秋道:“你們是表兄妹,一定要互相照應,有什麽事可以來找我。”

  張進從旁邊走了過來,陰陽怪氣道:“喲,這不是李大公子嗎?敢當眾辱罵平陽侯,我輩望塵莫及啊。失敬,失敬!”

  陳襄沒有搭理他,張進自討沒趣,對張千秋和張延壽喊道:“你們過來!你們啊,最好和這個表哥保持點距離,免得被牽連。”

  張千秋和張延壽有些尷尬,不知道該不該去。張進的父親是張賀,和張千秋、張延壽是嫡親堂兄弟,在那宗法時代,關係比陳襄還親。

  陳襄苦笑一聲,小小年紀,就要卷入江湖紛爭,混社會容易嗎?他不想為難兩位小表弟,微笑道:“你們去吧。”

  張千秋和張延壽如蒙大赦,躬身對陳襄行禮道:“表哥,那我們先去上課了。”

  張千秋和張延壽走後,霍文君和司馬英走了過來,自從那件事後,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每日裏形影不離。

  “李公子,這是你的妹妹嗎?真可愛。”霍文君微笑道。

  陳襄忙對李尋燕道:“叫霍二姐姐,還有司馬姐姐。”

  “霍二姐姐好,司馬姐姐好。”李尋燕乖巧伶俐,立馬叫道。

  “真乖。”霍文君微笑道,又對旁邊喊道:“蘭君,敏君,你們過來。”

  兩位小女孩應聲而來,一個和李尋燕年紀相仿,一個比她小兩歲左右,看到陳襄齊齊道:“李哥哥好。”

  這又是誰啊?陳襄一臉蒙圈,繼續逢場作戲道:“兩位妹妹好。”

  霍文君溫柔的問李尋燕道:“李妹妹,你叫什麽呀?今年多大了?”

  有哥哥在場,李尋燕並不含糊,清脆道:“我叫李尋燕,今年八歲。”

  “名字真好聽。”霍文君誇讚道,又指著那兩位小女孩道:“她叫霍蘭君,是我三妹;她叫霍敏君,是我四妹。以後,你們一起玩吧。”原來都是霍光的女兒。

  陳襄依稀記得,霍光一共有七個女兒,但隻有最小的霍成君留下了名字,其餘人的名字都已散佚。看來,他有機會全認識。

  “好了,你們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吧,有事喊我。”最後,陳襄吩咐道。

  以前,一旦李光明去了學館,李尋燕都是一個人在家,隻有仆人陪著。如今,驟然間有這麽多同齡的小夥伴,自是如魚得水。

  看著她們打成一片,陳襄倍感欣慰,也為自己正確的決定感到自豪。

  中午吃飯時,楊敞偷偷湊過來,小心翼翼道:“李兄,你真的把平陽侯給罵了啊。”

  “他欺負我妹妹,該罵!”對於這件事,陳襄並沒有太後悔。

  “平陽侯平日裏跋扈慣了,沒人敢得罪他。李兄,你以後見著他躲著點,不再要硬碰硬了。”楊敞一臉憂慮道。

  “楊兄怕了嗎?楊兄如果怕了,以後就不要和我做朋友了。”陳襄不想楊敞過於窩囊,故意譏諷道。

  “李兄何出此言呢?李兄也太小看我了。我楊某雖然膽子小,但並非不講義氣之人。”楊敞臉漲得通紅。

  陳襄笑了:“楊兄,我跟你開玩笑呢,也不想連累你。”

  這時,又有一個人湊過來道:“李公子昨日在風雲館怒斥平陽侯,長安城幾乎人盡皆知,在下佩服不已。”是劉世俊。

  “劉公子是想看我的笑話嗎?”陳襄對此人的印象不是很好。

  “李公子誤會了,我是真心佩服。”劉世俊微笑道,轉身離去。

  陳襄摸不清劉世俊的底細,問楊敞道:“這個劉公子莫不是和平陽侯一夥的吧?”

  “不會,他和平陽侯不是一路人,甚至還有過衝突。”楊敞篤定道。

  “那就奇怪了,他怎麽和誰都起衝突呢?”

  “李兄有所不知,他雖是中山靖王之孫,但畢竟僧多粥少,沒有從中山靖王那裏分得一杯羹,家境還不如中人。他自恃宗室身份,為人清高,和很多人都不太對付。據說,他能在治平館上學,還是宗正替他出的錢呢。”楊敞悄聲道,生怕劉世俊聽到。

  “哦,原來如此。”陳襄忽然有點同情這個劉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