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佛果
作者:第一隻恐龍      更新:2020-04-21 21:00      字數:3285
  方丈說道:“總之,李施主你與我佛有緣,這是萬萬否認不得的。”

  李仁義一陣幹笑:“嗬嗬。”

  他又連忙岔開話題,問道:“方丈是如何得知我住在金光寺的?”

  方丈念了一聲佛號,他翻開右手,竟然出現一枚果子。

  這枚果子冒著金光,上麵不停地浮現佛印,甚至隱隱有誦經聲音傳出來。

  “這是何物?”

  方丈將果子放在佛像前麵,焚香禮拜,對李仁義解釋道:“當年我聽了你的偈子,心中非常震驚,這讓我改變了平生誌向。”

  “什麽誌向?”

  “在那之前,我最大的誌向是修成法身境界,離開靈界,前往西天侍奉佛祖,追隨真佛。可是我有自知境界低微,資質不佳,恐怕此生沒有機會達成誌向,這才一時陷入迷障之中,失去一身修為。”

  “而後聽了你的偈子,我覺得既然本來無一物,便沒有心,沒有我,甚至沒有佛,那我還追尋什麽呢?與其苦苦追求西天極樂而不得,不如改變誌向,普度眾生,建立人間佛國,使人人溫飽,人人慈悲,那時人人即是佛,我願成矣!”

  李仁義聽了之後,隻覺得佩服,他稱讚道:“方丈能有這樣的誌向,佛祖雖然遠在西天極樂世界,可是一定會感動的。”

  “沒錯,我在佛祖像前立誓,終生不成法身境界,永遠留在靈界之中,普度眾生。佛祖感念到我的大誓言,便降下這枚佛果,助我成事。”

  李仁義震驚萬分:“這是佛祖降下的佛果?”

  佛祖是何等人物,他已經超脫於世,竟然降下神物,這可是千百年難有的奇聞。

  “沒錯,佛果從佛像中的心口飛出,落在我的手上,一直留存到了今日。”

  李仁義看去,果真佛像心口位置少了一塊,想來就是這枚佛果。

  方丈說道:“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研究佛果,直到最近這幾年,才算有一些成果,可是我深知自己資質有限,難以用盡佛果的威能萬分之一。”

  “它有什麽能耐?”李仁義萬分好奇,這可是佛祖降下的神物,必有通天徹地的能耐。

  “它可知因果。”

  “因果?”

  “沒錯,這枚佛果可知因果,正因為你我有一份因果牽掛在,我才能感知你進了江陵城,才能知道你要來我金光寺借住,這才吩咐僧眾好生接待你。”

  李仁義歎服:“這豈不是有預知未來的能耐?”

  “因果之道豈止過去未來,李施主要是這樣說,可就落入下乘了。”

  李仁義從未研究過因果之道,哪知道太多,他聽方丈這樣說,連連請教,試圖詢問更多。

  方丈將佛果從桌上取下來,遞給李仁義,說道:“因果之道乃是大道,我豈能說的明白?你將這枚果子吃了,自然知曉一切。”

  “這麽珍貴的東西,我豈能吃了它?”

  “哈哈,李施主著相了,佛果豈不是果?如何吃不得?”

  李仁義反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吃了它,它也不會消失?”

  “沒錯。”

  “當真?”

  “出家人不打誑語。”

  李仁義接過這枚佛果,見它不過巴掌大小,雞蛋一般的重量,佛果上麵的佛家印跡更多,起起伏伏,時隱時現,神異之處極多。

  他張開嘴巴,兩口就把佛果吞吃幹淨,那些金光都被他咽進嘴巴裏,連屋子裏都暗了一分。

  “什麽味道?”

  李仁義說道:“沒有味道啊,和白水一種感覺。”

  方丈大笑,說道:“李施主,你就是金光寺下一任主持方丈了。”

  “嗯?”

  “我說,你就是金光寺下一任主持方丈了,老衲我不久於人世,金光寺的一切事情就要靠你主持了。”

  李仁義呆愣了,他還沒有反應過來。

  隻見那方丈跪在蒲團上,開始敲擊木魚,他說道:“李施主,老衲的時間不多了,你還有什麽問題想問?”

  “Areyouserious?”

  方丈笑道:“這是什麽新的偈語嗎?”

  李仁義說道:“我和我佛無緣,當不了這個主持啊,而且我在順安還有我的事業,怎麽能……怎麽能出家當和尚?”

  “你要是不願意當這個主持也好。”

  “我就說我當不了。”李仁義說完這句話,就要離開,他總覺得投宿金光寺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李施主要離開就離開吧,不過你們記住,他還了佛果之後,才能讓他離開。”

  這句話可不是對李仁義說的。

  自從李仁義打開房間大門之後,門外跪了一片和尚,他們一見到李仁義,立刻圍了過來,不肯讓他離開。

  “李施主要離開也可以,將佛果交還出來。”

  “我都吃了,怎麽還?”

  李仁義這才明白中計,他退回房間,指著方丈罵道:“你這老和尚,還說不說謊!你是不是和我說佛果不會消失,它如今又在哪裏?”

  方丈不停地敲擊木魚,他在心裏念經,身上金光升騰,眾多佛陀影像晃動搖擺,這些皆是他一生修佛的成果。

  “佛果確實不會消失,不信你翻開右手,默念佛果試一試。”

  李仁義聽話照做,他翻開右手,心中默念,果真佛果再現,在他的手上懸浮不動。

  “你們趕緊過來拿走他!”

  有僧人過來拿佛果,可是他的手剛剛接觸佛果,就會橫穿而過,這枚佛果根本不是實體,而是虛影。

  李仁義不信,他也握了過去,他倒是能夠握住,可是卻無法交給別人,一旦到了別人手中,佛果就會化為金光,再度飛回來。

  反複試了五六次,李仁義這才放棄。

  他將房間大門關上,噗通一聲跪在了方丈麵前,對他求饒:“方丈大師,你就當沒有我這個人,把我放了吧!我今年剛剛十八九歲,人生的快樂都沒有嚐試過,我還不想出家啊!而且我在順安城還有一所學宮,三四個弟子學生,他們可都等著我回去教導他們修煉呢。”

  不理前一個問題,方丈問道:“你還創辦了學宮?”

  李仁義連連點頭,他還將天道學宮的宗旨說了一遍,甚至說了自己從未與別人說過的誌向,希望方丈能夠放他離開。

  誰料方丈聽完之後,三聲大笑,說道:“我一生誌向,有人繼承了!”

  李仁義聽出不好的意思,他向後一癱,用屁股在地上蹭著向後退去。

  “你是什麽意思?”

  “我的誌向是普度眾生,建立地上佛果。你的誌向是宣揚天道,教化眾生。你不覺得我們倆的誌向大體相同嗎?都是要將黎民百姓從泥坑陷阱之中救出來,都是為了讓他們活的幸福明白,你我誌向相同,這可真是難得,我也沒有看錯你。”

  李仁義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嘴巴,他要是把自己說的不堪一些,讓方丈以為自己胸無大誌,沒準就可以讓他收回去佛果。

  可是如今高姿態已經擺出來,方丈隻以為李仁義是他的同路人,哪能收回佛果。

  方丈的氣息正在逐漸微弱下去,他身後的佛陀虛影變化的速度逐步減慢,甚至有些時候,佛陀虛影搖晃,已然維持不住。

  他身上的金光正在逐步剝離他的身體,這些金光如同一道道絲線,不由分說地鑽進李仁義的身體中。

  “這是……這些是我一生修為的凝結,你沒有修煉佛門功法,可是憑借這些金光,也能施展佛門法術,直到法身境界之前不會有問題。至於法身境界之後的事情,我也管不了了。”

  “這這這……”李仁義連說了三個這字,實在說不出別的東西。

  事到如今,他隻能暫且答應下來,直到一段時間之後,想辦法脫身。

  “方丈,大師,我初來金光寺,哪個人值得信任?哪個人值得依靠?還請您為我指點迷津。”

  方丈的聲音已經含混不清,他說道:“我的三弟子,還有二弟子,都算是一時人物,你可以相信依靠,至於其他弟子,讓他們枯坐書齋,參研佛法可以,至於管理僧眾,光大寺廟,普度眾生,則是萬萬做不到的。”

  “好,我知道了。”李仁義打定主意,隻要找到機會,就離開金光寺,將金光寺的事情交給他的弟子們處理。

  至於借口,當然好找。

  已經不再慌亂,李仁義開始注意方丈身上的變化,他的氣息更加萎靡不振,行將朽木了。

  李仁義見狀,不由得有些傷心,或許是從方丈手中繼承了那枚佛果,他隱隱覺得心中悲涼,似乎有一種壯誌未酬的傷感與無奈。

  他取出佛果,果真可以看見一道絲線通過這枚佛果連接著方丈與他。

  而今這條絲線已經斷斷續續,如同風中蛛絲,隨時會斷絕消失。

  李仁義見方丈身後的佛陀虛影全部消失,他整個人的身體已經灰暗下去,便拍了拍他的後背,輕聲說道:“你放心,我會照顧好金光寺。也正如你所說,你的誌向與我的誌向有相同之處,我會為之努力的。”

  一句話,送走了方丈的一生。

  李仁義起身,打開房門,對著外麵的僧眾說道:“方丈走了,你們進來拜別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