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7章 以工代賑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0-04-19 21:59      字數:2604
  “閃開!都給我閃開!駕!”

  在鹹陽的街頭上,正在趕集的人們擠得接踵摩肩,水泄不通的,卻忽而聽見了縱馬馳騁的聲音,還有馬鞭拍打在馬屁股上的響聲。

  誰那麽放肆,在秦都鹹陽的大街小巷都敢縱馬馳騁?

  抬眼望去,隻見一名頭上紮著黑色的頭巾,穿著一身皮甲,灰頭土臉,掩蓋不了風塵仆仆之色的騎士坐在馬背上,揮舞著馬鞭,肆意馳騁。

  按照秦國的法令,若無特殊情況,敢這麽橫行無忌的在大街上騎快馬的,那是要扔到監牢裏服勞役三年的,嚴重的,致人傷殘亦或是毀壞了公物的,直接殺頭都未嚐不可!

  “五百裏加急!”

  但眾人一看見這騎士背上負著的一麵黑色繡紅邊的令旗,剛剛想要上去嗬斥的腳步就站住了,乖乖地讓開一條道。

  沒辦法,這是送加急快遞的軍士,誰敢妨礙公務,抓到牢裏是輕的,發配邊疆,受刑服勞役都不是不可能的。

  有不知情的百姓詢問道:“發生什麽了?”

  “不清楚啊。這五百裏加急的事情,問題應該很嚴重!我大秦的加急快遞有三等,三百裏加急,五百裏加急和八百裏加急。一般來說,三百裏加急是出現內亂了,五百裏加急是地方發生了嚴重而急需要處理的災情,至於這八百裏加急,這多半是敵國大軍大舉進攻!”

  “啊?那這麽說,現在的五百裏加急,不是哪裏發生了災情?”

  “多半如此。現在正值冬春交替之際,冰消雪釋,我聽說雲陽、穀口一帶因為涇水改道,甚至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洪澇災害!唉,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難過啊!”

  “這大王應該會處理的吧?”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頷首道:“咱們的這位新王,幹勁十足,非同凡響。大王上位不過半年,就已經幹出了三件大事,發兵平蜀亂,更改田律和疏通河道,除了平蜀亂,哪一件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兒?”

  “對啊,咱們秦國的黎庶攤上這位大王,可真是邀天之幸啊!這般重視民生,便是孝公、先王都有所不如啊。”

  此時秦王蕩正在常青殿批閱奏牘,攤開厚厚的竹簡,手裏拿著狼毫,皺著眉頭思索著,久久沒有動筆。

  其實秦王蕩不想做一位勤政的君主,奈何時局不允許,剛剛繼位,一大堆的事情等著他處理,想要忙裏偷閑根本是不可能的。

  父親秦惠文王就是積勞成疾,被活活累死的,秦王蕩可不想跟先王一樣。可是他必須要給臣民樹立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印象,鞏固自己的權威,不然根本坐不穩秦王這個位置!

  而那個負責五百裏加急的傳令兵飛一般地跑進鹹陽宮,附近的宿衛都不敢阻攔,不經通報,徑直就跑進了常青殿。

  “大王,五百裏加急!”

  身邊的黑伯下去接過那份竹簡,給秦王蕩遞上去。

  “櫟陽發生洪澇?”

  秦王蕩傻眼了。

  前不久還接到雲陽、穀口等地的縣令上奏,說是發生了洪澇,還來不及處理呢,隻是讓人去搶救,沒想到這一轉眼的,竟然連舊都櫟陽都發生洪澇了?

  這件事情可是非同小可的。

  櫟陽不比雲陽、穀口這些地方,這可是秦國最重要的三大都市之一,秦國的舊都!

  “來人!備馬!”

  好在櫟陽距離鹹陽並不遠,二百裏左右,輕車簡從,快馬加鞭的話,不到一日就能抵達。

  雍城、櫟陽、鹹陽都曾先後作為秦國的舊都,秦獻公即位後,立誌收複河西之地,於前383年在櫟邑修築了櫟陽城,將國都遷到櫟陽,隨之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開展了對魏國的軍事反擊,初步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麵。

  櫟陽的地勢是“北卻戎狄,東通三晉”。

  在櫟陽的西麵有周人的舊都岐周、豐京和鎬京,東麵可沿渭河出函穀關直達廣闊的中原,北麵可渡過大河(黃河)沿汾水到達魏國、趙國,也可直接到達大河以西遠至河套的廣大地區。

  自前孝公從櫟陽遷都鹹陽之後,櫟陽縣仍不失當年繁華。它是鹹陽陸通三晉的必經之地,是關中的交通樞紐。

  東西往來的商人多經於此,所以商業比較發達。

  所以櫟陽對於秦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當秦王蕩趕到櫟陽的時候,依稀能看見洪水泛濫的場麵。

  “轟隆隆!……”肆意的洪水翻滾著、怒吼著,衝向無盡的田野。

  肆虐的洪水夾雜著折斷的樹枝和石塊從山穀奔瀉而下,不斷衝入早已翻騰洶湧的河流中,那轟轟隆隆的聲音在拍打著岸邊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震撼了觀望者的心。

  洪水已經吞沒了房屋,吞沒了村落,吞沒了田野,甚至於波及到了櫟陽城內,導致好多百姓不得不拖家帶口地跑到山上去,跑到高處的地方躲避洪水的侵襲。

  “大王!”

  櫟陽令亦是騎著馬,飛快地跑到秦王蕩的身邊。

  這個櫟陽令乃是秦王蕩的族叔嬴輝,這是一個真正為愛民如子,為老百姓幹實事的好官。

  至少在洪澇爆發的那一刻,櫟陽令嬴輝就穿著一身單薄的短衣,指揮城內的兵士、衙役、戍卒、家丁、青壯等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有條不紊地安排受災的百姓往山上跑,同時搶救一切可以搶救的東西。

  眼看著嬴輝的身上沾滿了泥巴,頭上都是髒兮兮的汙垢,滿頭大汗,喘氣如牛,累得不成樣子的模樣,秦王蕩備受感染,抓著嬴輝的胳膊說道:“老叔,你受苦了。”

  “大王,臣是一點都不苦啊!這回的洪澇真是來得太突然了,昨晚上突然爆發的,死了兩千多人,失蹤了近一百人呢!”

  嬴輝拍著額頭說道:“都怪我,沒有及時的預防洪澇的發生。”

  秦王蕩寬慰了一句:“老叔,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櫟陽已經四十多年沒有發生過洪澇了,你沒有注意到這個沒什麽的。若不是你親力親為,組織搶救工作的話,可能死傷的百姓不止一倍啊!”

  “大王,現在咱們該怎麽做?”

  秦王蕩剛剛繼位,舊都櫟陽就受到洪澇災害,這在頗為迷信的戰國時代,若不處理好的話,極有可能落人口實,被有心人用來大做文章的話,估計秦王蕩就會被萬民唾棄,原先建立的威信也會蕩然無存的。

  “賑災。但光是賑災還不夠的,老叔,寡人欲征發受災之民,以工代賑,免除他們一年的賦稅,讓他們負責築堤壩,防止洪水的侵害,你看如何?”

  “大王還要築堤?”

  “是的。洪澇災害,必須得到控製!而且築堤的話,若是其他地方的受了旱災,田地得不到灌溉的話,咱們也能通過挖掘水渠的辦法灌溉啊。”

  “這的確是兩全其美之事啊。”

  何止是兩全其美?簡直是一舉數得!

  之後,秦王蕩又在櫟陽監工一日,發現一些橋梁簡陋,年久失修,而且有的河流竟然根本就沒有橋梁,大家要過去的話還要繞遠路,這可不行!

  秦王蕩想了想,既然連堤壩都築造,何不連橋梁一塊兒修了建了?

  這事兒秦王蕩拿到朝堂上一提議,頓時引起了以張儀為首的群臣的反對,這一回就連樗裏疾都不站在他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