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8章 捐獻財物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0-04-19 21:59      字數:3251
  樗裏疾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說道:“大王,您要免除櫟陽、雲陽、穀口這些受到洪澇災害的地方一年的賦稅,開倉放糧,這個沒問題。但是絕不能以工代賑,築堤修橋啊!”

  “嚴君,這是為何?”

  秦王蕩不怒自威,沉聲道:“築堤修橋,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利在千秋。這一次全國各地發生的洪澇災害,致使我秦國死亡萬餘人,災民不可計數!若不是當地的守令都恪盡職守,全力救災,不知道會死傷多少人。”

  “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似這樣的洪澇災害我秦國已經不是第一回了,隻是沒有引起我等君臣的重視,每一次都是簡單的搶救賑災,開倉放糧就了事了。”

  “你們知道每一次旱災或者洪澇咱們秦國的損失有多大嗎?觸目驚心!洪澇之害,在於過去的堤壩已經年久失修,河流改道,咱們要從根本上杜絕洪澇,築堤勢在必行!”

  聞言,樗裏疾苦笑著道:“大王,臣知道你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你知道築堤修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國家連年征戰,伐戰伐交,都需要巨大的財力!”

  “此前的丹陽、藍田之戰,幾乎耗費了先王十年積攢的國力,自大王繼位以來,平蜀亂,疏通河道,這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現在國庫空虛,哪裏還有多餘的財力去築堤修橋?”

  “……”

  樗裏疾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沒錢!

  就算是以工代賑,災民負責修築堤壩,建造橋梁,需要材料不是?

  材料從哪裏來?

  要從各地搬運,從商賈的手裏購買,沒錢別人是不會賣的你的。

  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

  “這……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籌措到資金築堤修橋了嗎?”秦王蕩傻眼了。

  群臣都表示無計可施。

  秦王蕩想要博取一個好的名聲,想要政績,想要在臣民中樹立自己的威望,但這都不幹群臣的事情,大家隻想著怎麽做好自己的事情。

  屍位素餐,屍位素餐!

  沉默了好久,還是相國張儀站出來說道:“大王,臣倒是有一個主意。”

  “請講。”

  “大王欲籌措資金,其實並不難。大王可以令臣民捐獻財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想要築堤修橋,絕非難事!”

  好主意!秦王蕩的眼中那是異彩連連的。

  但張儀提出這麽一個“餿主意”,可犯了眾怒,群臣都對他怒目而視,咬牙切齒的,恨不能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啊!

  “咳咳!”秦王蕩假意咳嗽了一聲,說道:“相國此言大善!寡人聽說,當年在孝公之時,為了賄賂魏國,麻痹魏國,自國君以下,包括孝公在內,臣民都或多或少地捐獻了自己的財物,甚至公子虔當年連自己心愛的天月劍都捐獻出去了!”

  “現在雖說不是國難當頭,但是築堤修橋,乃是我大秦的百年大計,不容小覷。這樣吧,寡人為國君,願意捐獻金五千兩,帛二百,前些日子越國的賀禮大白珍珠、玉圭,寡人都捐獻出去!”

  謔!

  沒想到秦王蕩竟然這麽大的手筆,不過他的手筆都那麽大,群臣都不好藏著掖著。

  秦王蕩又道:“諸卿,你們回去好好想想,自己應該捐獻多少的財物吧。自寡人以下,後妃、公卿大夫、各地守令、各級將士、各地百姓,無論出身,無論老弱婦孺,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捐獻財物。多多益善!”

  秦王蕩在最後又再加上了“多多益善”四字,可想而知,他們這些公卿大夫不充當冤大頭是不可能的了!

  而對於讓自己這般大出血的張儀,群臣更是恨之入骨!

  而秦王蕩回到後宮之中,詔令一經頒布,宮中的後妃就紛紛捐獻出一些財物,意思意思,到了晚上,魏太後就拿著捐獻的名單將秦王蕩找來。

  這個本應該被稱之為惠文後的女人,被秦王蕩賜尊號“宣太後”,太後之名由此而來。

  其實放在原來的曆史上,“太後”之稱謂始於秦昭襄王之時,《史記》上說:昭襄母,楚人,號宣太後。

  由於秦王蕩對於羋八子極度輕蔑,或許有一些恐慌的情緒,故而將這個尊號封給自己的母親。

  “蕩兒,你看看吧,這是宮中的妃嬪、宮女、內侍、宿衛等人員捐獻的財物,折合起來,應該有兩甾二十萬錢。”

  兩甾二十萬錢?這個不少了,折合黃金,應該有一千鎰,足足二萬兩馬蹄金呢!

  兩甾,又名“秦兩甾”,是秦國通行的貨幣。

  《漢書·食貨誌》記載:“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溢為名,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但這不是說秦兼並天下以後始鑄半兩錢。

  就秦王蕩所知道的,在貴族大夫之間流行的貨幣是玉、帛、黃金,而在庶民之間流通的,則是錢幣、布。

  兩甾是秦孝公在位時鑄造的貨幣環錢,在記值上,一甾為六銖,兩甾為十二銖,也就是半兩,也就是半兩的異形錢。

  兩甾直徑為2.9到3.2厘米,重7.9克左右。

  其形製是外圓內方,初期沒有廓、後期可以見外廓,錢背平素無文。

  兩甾錢與半兩錢其值相同,曾同時流行通用於世,但後期逐漸為半兩錢所代替,因而後世流傳於世上的遠比不上半兩錢。

  “母後,你和王後怎麽捐獻這麽多的財物?”

  看見名冊上惠文後與魏紓捐獻的財物,秦王蕩的眼皮子一跳,嚇了一跳。

  這二女捐獻的財物多達五千兩馬蹄金!

  這是把家具都變賣的節奏嗎?秦國好像還沒淪落到這種地步吧?

  惠文後一臉恬靜地道笑著道:“母後要那麽多財物作甚?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除了能裝點一下門麵,別的地方都用不著。現在你剛剛繼位,平蜀亂,疏通河道,築堤修橋,哪一樣是不需要錢財的?”

  “你父王走得太匆忙了,還沒為你攢下多大的底子,連年的大戰更是把國庫都差不多搬空了。好在母後這些年攢下了不少錢,你要用就拿去用吧!”

  聽到這些話,秦王蕩若是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自己有這麽一位慈愛的母親,真是邀天之幸!

  惠文後又道:“紓兒很不錯。她接到了你的詔令,就把從魏國的嫁妝全拿出來了。”

  這女人這麽好?

  秦王蕩表示很懷疑。

  惠文後又埋怨地看了秦王蕩一眼,說道:“王兒,你也真是的。都已經跟紓兒成婚半年多了,她的肚子怎麽還沒有動靜呢?當年先王娶了我,第二年就把你生下來了!你可要好好加把勁兒啊!”

  聽著惠文後這種話,秦王蕩不禁頭皮發麻起來。

  這時候總不能跟惠文後坦白,說自己壓根兒就沒有碰過魏紓吧?依著自己這母後的性子,若是知道了這個事情,那還不得大發雷霆?

  可是秦王蕩的心裏也很不是滋味兒。

  自己都娶了幾個媳婦兒,但怎麽就沒有給他生下一兒半女的呢?

  莫不是自己的身體出了點毛病,不孕不育?

  秦王蕩寵幸的女人不多,楚夫人項萌、燕夫人栗子,還有一個宮女魏瀾,至於王後魏紓,還是一個雛兒,秦王蕩壓根兒就沒碰過她的身子。

  與秦王蕩有染的三個女人,都沒有喜脈傳出來,由不得他不擔心!

  若是一夫一妻還好,不知道是夫妻兩個誰的身子出了問題,但現在是一男三女啊!

  三個女人都沒有懷孕!

  子嗣問題十分的嚴重,乃是國本,若是秦王蕩生不出兒子,將來的王位就隻能交給兄弟或者侄子繼承了。

  而在原來的曆史上,秦武王嬴蕩也是沒有子嗣的。後續影響極度惡劣!

  話說秦武王裝13失敗,重傷暴亡但沒有兒子,隻能從弟弟中選一個接班。

  不知道是秦武王臨終遺詔,還是秦武王的叔叔——右丞相樗裏疾下了決定,迎回了遠在千裏之外的公子稷,把他推上王位,成為秦昭襄王。

  秦武王的母親惠文太後扶持的公子壯不服,因此引發了宮廷政變,而宣太後的弟弟,昭襄王的舅舅魏冉到底厲害,把參與政變的人一網打盡,即使是昭襄王的兄弟也格殺勿論,惠文太後也被逼自殺。

  秦武王早逝,功績不多。

  但若武王不死,或者有一個子嗣繼承王位,既不會存在秦昭襄王,也必不會遭受政變浩劫。

  秦武王的弟弟們,除了昭襄王同母的兩個外,幾乎被誅殺殆盡,唯一幸存者公子煇,幾年後也因叛變被誅殺。

  秦王蕩搖搖頭道:“母後,寡人知道你和王後是好意,但是這些財物可以自行捐獻的,意思意思就行了。”

  “患難見真情啊。蕩兒,以小見大,上行下效,若是連我們這些後妃都不能做出表率,臣民們如何會信服呢?”

  看見惠文後執意要捐獻這麽多財物,秦王蕩勸阻不了,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