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6章 植樹造林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0-04-19 21:59      字數:2945
  翌日,秦王蕩便將越國使者解垚召進鹹陽宮。

  “秦王。”解垚向秦王蕩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不算失禮,不失風度。

  秦王蕩笑著道:“貴使不必多禮,請坐。”

  “謝秦王。”

  解垚就跪坐到秦王蕩的對麵的蒲團上,與之對席而坐。

  對於越國,秦王蕩認為不容小覷。

  戰國七雄,其實不隻是七個國家,其中中山國與宋國都曾被後人稱之為“五千乘之國”、“戰國第八雄”。不過要成為雄國之一,必須是萬乘之國,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山國與宋國的實力都不相匹配!

  但越國完全具備了這些條件。

  從地圖上看,越國的疆域麵積僅次於秦國、楚國,為第三大國。

  隻可惜越國是地廣人稀,好多土地都是尚未來發的荒地,有些地方還遍布瘴氣,不適宜人居住。再加上越國的封君太多,越王的權力不會太大,武備鬆弛,裝備簡陋,一如春秋時的霸主越國,故步自封,所以才會遠遠落後於中原列國。

  當年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勵精圖治,采用範蠡的縱橫之術煽動吳國與晉國、齊國等諸侯中原爭霸,使其無暇顧及越國,同時采納了文種提出的“伐吳九術”,不出幾年使得越國國力大增。

  報仇的機會很快就來臨了,吳王夫差為與中原諸侯爭霸,盡率主力北上,得知吳國國內空虛的勾踐趁機進攻吳國,俘虜吳國太子,夫差匆忙回軍也被擊敗,吳國從此一蹶不振。

  幾年以後,吳國國都被勾踐攻破,夫差自盡,吳國滅亡。

  滅吳後,勾踐開始參與中原爭霸,他率軍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

  周元王派人賞賜祭祀肉給勾踐,稱他為“伯”,勾踐由此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

  勾踐稱霸中原期間,積極發展與中原各國之間的關係,並遷都琅琊。

  越王勾踐的兒子越王鹿郢和孫子越王不壽繼續秉持了勾踐禮義相待諸侯的政策,延續了越國的霸主地位,這一局麵在越王朱勾殺死父親越王不壽自立為君後慢慢發生了變化。

  所謂“越人三弑其君”,越國連續了發生了三起弑君篡位事件,內亂導致其逐漸衰落,也使得後來的越王無顓不得不重新將國都遷回江南故都會稽,從此飲恨退出中原,未能進入“戰國七雄”行列。

  而現在的越王是無顓的弟弟,越王無疆!

  “能得秦王親自接見,敝臣深感榮幸。為賀秦王新立,我越國奉上儷皮兩千張,大白珍珠九百九十九顆,玉圭一對,江南稻米一千石。”

  “越王有心了。”

  越國能拿出這些東西,確實是夠闊綽的。

  越國偏僻,不與中原友善,金銀玉器之類的東西還是在吃老本,是以前霸主越國搜刮而來的,而儷皮、珍珠、稻米,這些根本就是越國的土特產,不值一提。

  對於秦王蕩能夠親自召見自己,對於先到的韓、魏、趙、中山等中原國家讓相國張儀接見,這般禮遇,解垚不感到榮幸是不可能的。

  越國已經閉關鎖國幾十年,不與中原文化交流,失去了進取之心。

  但越王無疆有窺視中原,進取天下,恢複祖宗霸業之心,所以積極與中原國家交流。奈何韓、趙、魏等國都不怎麽待見越國,一直把越國排擠在外了。

  “越使,不瞞你說,寡人之所以親自接見你,是有親近越國,與你越國結盟之意。”

  秦王蕩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用意。

  聞言,解垚的眼中泛著異彩:“當真?”

  “不錯。如今秦越之大敵乃是楚國!楚國乃是南方霸主之國,帶甲百萬,戰車萬乘,疆域方圓縱橫數千裏,天下列國未有其大。去年鹹陽之戰,楚師幾欲陷我秦都,使我秦人傷了元氣,折辱秦國。寡人立誌,必與楚人不死不休!”

  秦王蕩挑眉道:“越使啊,楚人欺我太甚。奈何以我秦一國之力,難以破楚,若是秦越二國能夠聯起手來,不說破楚,至少製楚是並不難的啊!”

  “善!其實敝臣此行的目的,亦是想跟秦王談一談製楚之事。我王早有恢複祖宗霸業之誌,欲興兵北上,擴大疆土,奈何西麵有霸楚牽製,不能成行,若是有朝一日,越師伐齊,楚師犯越,還請秦國出兵擊楚,化解我越國的壓力。”

  “這是自然!”

  秦王蕩淡淡的笑道:“不瞞你說,解垚。寡人甚是仰慕越國的霸業!越,猛虎也!寡人相信有朝一日,越國定能西敗楚,北破齊,恢複越王勾踐、朱勾之時的功業的。”

  “承秦王吉言!”

  隨後,秦王蕩便讓人準備回禮。

  這回禮十分的豐厚,有綢緞三百匹,金五百鎰,美玉兩對,帛二百,秦劍八百把等,裝了整整六車的禮品!

  越國那麽窮,作為土包子的越王無疆應該是沒見過這許多的財物。不說別的,這綢緞、玉帛在越國可是稀罕物,再加上秦劍所蘊含的意思,越王無疆必然心動。

  但秦王蕩也不是真讓越國攻伐楚地,他這麽大張旗鼓地接見解垚,楚人必定知道,知道了一定會有所顧忌的。

  而在接見完解垚之後,秦王蕩又接見了齊國使者,示秦、齊夾擊韓魏之形,以此絕韓魏趁秦王蕩新立攻秦之妄想。

  通過一係列緊張的外交活動,秦王蕩穩住了周邊鄰國,使其不能趁秦新君初立圖秦。

  解決完這些邦交上的事情,秦王蕩又開始著手處理河道阻塞之事。

  這時,相國張儀持反對意見:“大王,臣以為河道阻塞,自古有之。涇水、灃水、灞水,乃至於渭水等我秦國的各個河流的河道時常阻塞。有時河流改道,有時冬季與春季交替之際,冰消雪釋,許多雜物和沙土都沉入河道中,故而造成了河道阻塞。”

  “此前曆代先君經常疏通河道,但是不過三五年,就有發生了河道阻塞的事情。欲疏通河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唯恐入不敷出,得不償失啊!”

  秦王蕩幽幽的道:“不能疏通河道,百姓的田地就得不到灌溉,田地得不到灌溉,米粟穀物的產量就會大打折扣,國庫的收入也會變少。疏通河道之事,已經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請你們暢所欲言,商議一下如何疏通河道吧。”

  秦王蕩這話一出,張儀不好反駁,畢竟這是利國利民的事情,雖然代價有點大,但是張儀繼續反對的話,就不隻是跟秦王蕩對著幹,而是跟所有的秦人對著幹!

  群臣商量了好久,都沒有拿出一個好的主意。

  這時,樗裏疾提出了意見:“大王,欲疏通所有阻塞的河道,其實並不難。但是難就難在如何防止雜物與沙土沉入河道中,再次阻塞河道啊!”

  “嗯。嚴君,對於你這個問題,寡人是深思熟慮過的。這雜物有很多,有牛馬的糞便,有枯木樹幹,有一些生活雜物,對於這些,一定要明令禁止!”

  樗裏疾當即道:“大王不妨專門設立一個衙門,監督並管理河道的疏通工作。若是發現有人向河流投擲雜物,嚴懲不貸,若是發現河流中有些許雜物,也好及時清理。”

  “善!”

  這個主意不錯。

  “可是……大王,這百姓可以管理,但是沙土咱們管不了啊。每年都會在沿岸沉入不少的沙土,乃至於河流改道,這治標不治本,過不了幾年,其實河道也會堵塞的啊!”

  秦王蕩聽到這話,點了點頭說道:“對此,寡人已經想過了。在河畔植樹造林,完全可以避免沙土傾瀉入河流,造成河道阻塞的情況!”

  “在河畔植樹造林?大王,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聞言,秦王蕩笑著道:“這代價有什麽大的?植樹造林,不規定是什麽樹苗,隻要能長成參天大樹即可!寡人欲頒布詔令,包括寡人在內,舉國上下,無論老弱婦孺,還是公卿大夫,每個人都要在河畔種植一棵樹,悉心栽培,長不成的樹不行,必需要長成為止。”

  “如此一來,我大秦三百多萬人口,一人種植一棵樹,三五年之內,沙土焉能沉入河道?”

  “大王聖明!”群臣都山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