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時空扭曲
作者:快樂的高山      更新:2020-03-03 03:03      字數:4131
  石曉明回到自己的房間,在床上躺了許久,竟然毫無睡意。也許是今天發生的事情比較多,也可能是剛才和蔣南平的討論比較深入,讓他有些激動吧。

  他又想到了這次來金陽的使命。的確,他和薛少白是來金陽做“普法委員”的,另外還要在本地培養出五十名“律法援助委員”。

  “律法援助”翻譯成現代名詞就是“法律援助”,就是無償為老百姓打官司。這項行動經過元慶帝恩準,專門立項,經費特批。所有律法援助委員每月領取朝廷例銀二十兩,如有無法解決的事宜,由石曉明或薛少白專職向谘議處奏報。也就是說,金陽是天順朝建立的第一個“法律特區”。當然,這一切都是蔣南平運籌帷幄的結果。

  現在他已經毫無保留地相信,蔣南平已經成為了主持天順朝全麵變法改革的“大指揮官”。建立谘議處是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派呂凱去蜀州是建立商貿秩序的開端,而建立“律法援助”則是法製完善的啟蒙。

  總之,一切如蔣南平設計的那樣,正在有序的進行中。

  如果說,石曉明進入X實驗室的那一刻,還在懷疑自己是否應該進入這個世界。那麽現在他已經篤定自己選擇是正確的了。

  在21世紀的中國,石曉明本來是中部省份一個著名的985大學的曆史係研究生。據他後來的回憶,命運改變的轉折點應該源自那天他在自己導師的辦公室內問的一個問題。那個問題很簡單,就是他在天順朝律法中發現的關於“殺威板子”的法律漏洞。

  當時辦公室內不光隻有導師,還有和導師關係不錯的一名外係教師。此人看起來很眼熟,不過石曉明一時沒認出他的身份。

  石曉明爭論起問題來是旁若無人的,他的論點是這樣一個漏洞曾多次被當朝的大臣注意到,但因為律法的不可更改性,導致從未做過修改。

  而導師的論點是,這根本就不成其為一個漏洞,因為終天順一朝,也沒有出現過文字記載的民告官的案例,也就導致根本就沒有修補的必要性。

  兩個人爭論的很激烈,而那名外係的老師一直饒有趣味的傾聽著。爭論的結果是石曉明和導師誰也沒有說服誰。

  臨走的時候,外係老師主動來和石曉明握手,自我介紹說他是社會科學係的講師,名叫蔣征。石曉明頓時瞪大了眼睛,原來對麵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網紅講師”蔣征。

  蔣征上課非常受人歡迎,不但本係的學生場場不落,外係和外校的學生也經常前來蹭課。他的講課視頻在網站上的點擊率極高,甚至可以和不少年入百萬的超級網紅媲美。

  不過這位極為有名的教師在本校工作了七年,連副教授都沒有評上。石曉明有個同鄉在社科係,據他跟曉明透露的內部情報是,蔣征這個人某些觀點上和係裏的主流不一致,導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排擠。

  石曉明對社會科學沒多大興趣,所以沒怎麽關注蔣征的視頻。但是這次見到蔣征的本尊之後,對方竟然提出周末讓他到自己的宿舍內聊一聊。

  能夠得到網紅的接見,不管怎麽說也是一種榮幸,特別對方還是自己的師長。所以,周六一早,石曉明就走進了蔣征的單身宿舍。

  蔣征的宿舍很簡單,書桌,沙發、床,一個不大的書架和寥寥無幾的書籍。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學富五車的樣子。

  落座之後,蔣征開門見山地問:“你的專業是研究後南北朝時期的曆史嗎?”

  所謂後南北朝指的是的開端於公元1449年,終結於公元1644年的第二次南北朝時期,它有別於公元420-589年的第一次南北朝。

  石曉明點點頭:“蔣老師對後南北朝也感興趣?”

  蔣征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又問

  道:“你知道後南北朝起於那一年嗎?”

  “當然是公元1449年。公元1449年十月,瓦剌軍隊在首領也先的帶領下攻陷北京,大臣於謙、守城主將石亨戰死。英宗的同父異母弟監國朱祁鈺死於亂軍,明朝滅亡。之後天下大亂,各地藩王和軍事將領互相殘殺,紛爭不止。”

  蔣征點點頭:“這一年的戰亂也催生了四個國家,天順、平漢、廣越和寧燕。後來天順吞並廣越,寧燕滅掉了平漢,雙方以長江為界,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對峙的時代。”

  他給石曉明倒了一杯水,又問:“小石,你覺得,明朝滅亡的關鍵點在哪裏?”

  石曉明想也沒想,脫口而出道:“當然是1449年十月十三日的德勝門一戰。這是一場讓明朝反勝為敗的戰鬥。當時瓦剌軍長驅直入,手裏又有朱祁鎮做人質,氣勢很盛。而明朝這一邊,雖然剛剛確立了皇弟朱祁鈺做監國,但是人心不穩,連朱祁鈺自己都心裏沒底,既怕手下的臣子反對他,又怕瓦剌軍攻城。幸虧北京還有一文一武兩個人,於謙和石亨。”

  “於謙知道明軍有一項優勢瓦剌軍是絕對不具備的,就是火器,他的方案就是依靠火器製勝。本來根據於謙的情報,也先大概率會以北京的德勝門為突破口攻入京城。於是他讓石亨在德勝門外的山坡處埋伏了大量的火炮和神機營的火銃。”

  “十三日,也先果然進攻德勝門,讓自己的弟弟號稱‘鐵元帥’的孛羅卯那孩率領五萬騎兵直撲城門。本來瓦剌軍已經大半入甕,石亨正準備發射火炮、火銃,可這時老天爺救了也先。”

  “天降暴雨!”蔣征不動聲色地說。

  “沒錯!”石曉明說到這裏一拍大腿,顯然很為明軍惋惜,“火炮和火銃本來是明軍對付瓦剌的一項絕對優勢的武器,可惜一場大雨讓炮、銃都無法射擊,結果反被瓦剌軍形成了反包圍,最終將石亨和明軍一舉全殲。”

  “這場雨下得真不是時候!”蔣征的語氣裏聽不出任何感情。

  石曉明卻很是唏噓地說:“按照傳統的說法,這就是天滅大明!建國不到一百年的大明就這麽亡了。”

  蔣征站起來,在客廳裏走了幾步,轉過來又在石曉明麵前坐下,道:“你有沒有懷疑過?”

  這話問得沒頭沒腦,石曉明莫名其妙地問:“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您是說明朝的滅亡另有原因?當然,土木堡之後,明朝精銳盡失,皇帝被俘,這都是導致政治、軍事方麵不穩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明朝滅亡...”

  蔣征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看了看四周,聲音稍微壓低了一點,說道:“你相信明朝真的就此滅亡了嗎?”

  石曉明震了一下,驚訝地看著蔣征說:“你是說我們現在其實還是身處在明朝?”

  噗嗤一聲,蔣征被這個耿直的文科男起了了:“對不起,是我表達的不夠準確。我的意思是,1449年,明朝真的滅亡了嗎?”

  “難道不是嗎?所有的曆史書上都是這樣寫著的啊!”

  “有一本不是的。”蔣征從書架上後麵拿出一個小盒子,從裏麵抽出一本書遞給石曉明。石曉明接過來一看,是一本《全日製初中曆史課本》,印刷時間是1998年。

  “你從第227頁開始讀。”蔣征說。

  227頁上赫然印著一行標題“第十七章明朝中期的政治和經濟概述”。

  “從第12行讀起。”蔣征補充了一句。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領十萬人馬,裹挾著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從分別從居庸關、紫荊關兩路進逼北京城下。明朝軍隊在愛國大臣於謙等人的領導下,英勇抗擊。十月十三日,在北京德勝門下殲滅瓦剌軍主力五萬餘人,

  重挫敵軍。也先在連續收到明軍的頑強抵抗後,隻得退回漠北。明朝取得了北京攻防戰的重要勝利...”

  石曉明將這一段文字反複看了好幾遍。字卻還是那些字,一點也沒有變化。

  “這是誰開的玩笑?”他把書拿在手裏,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

  “沒開玩笑,這是我的初中課本。”蔣征說。

  “這怎可能,我們的課本完全不是這樣。”

  “我知道,”蔣征說著又從盒子裏拿出另一本數出來,“我們的書是這樣的。”他將書遞給了石曉明。

  這又是一本全日製的初中曆史課本,翻到明朝中期的北京保衛戰那一段,結果已經變成了瓦剌勝利,明軍被全殲的結果。

  “這一定是某些人閑著無聊做的事情。編一本子虛烏有的曆史課本娛樂大眾。別說,這人還挺有創意的,做的是那麽的回事,和我讀初中那會兒的課本一模一樣。”

  “如果你真要那麽認為,那麽這個人肯定是我。你再看看這個。”蔣征又拿出一摞書,分別是高中曆史課本、大學本科的《中國古代史》,“你可以一本一本的看,文字記載和剛才那本書一模一樣。”

  石曉明呆了一下,拿著幾本書翻了一下,果然不錯。他驚訝地望著蔣征:“蔣老師,真是你?你真是閑得...”

  “閑得那啥疼是吧?”蔣征笑道:“放心,我沒那個做舊的本事。真要有那門手藝,我就把家裏的幾件古董折騰折騰上個電視欄目,也能賺個幾萬上十萬的。”

  他收斂了笑容,說:“這是我貨真價實的曆史課本,從初中到本科的,全部。”

  石曉明向後倒退了幾步,手裏摸到大門的把手心中才稍微安定一點:“蔣老師,你到底是誰啊!你不是Alien吧...”

  “當然不是,”蔣征的臉上又浮現出和藹可親的笑容,“跟你一樣,如假包換的地球人。而且,一年前的今天,我和你一樣震驚。因為這個,”他從書架上拿出幾本書,“這也是我的課本。”

  這些也都是初中到大學本科的曆史課本,扉頁上全部寫著蔣征的名字。從外表看的確是有些年頭的書了。可這些書上關於北京保衛戰的記載和現在曆史書上的一模一樣,都是瓦剌勝,明朝敗。”

  “您有分身?”石曉明憋了半天,才冒出這麽一句話。

  “迄今為止,我還沒有找到我的另外一個分身。而且沒有跡象表明,這個世界上有兩個蔣征。”

  蔣征走到書桌前,給自己倒了一本茶,端起來吹著熱氣,卻不喝,停頓了好一會兒才說:“整整一年前,也是周末,我一覺醒來,突然感覺自己家裏好像多了一些東西。對,沒有人提醒我,隻是心裏有個聲音在告訴我,書架的後麵有一個盒子,盒子裏麵有東西。我拿出盒子,就看到了你剛才看到的這些書。沒錯,我當時的震驚程度比你有過之無不及。”

  “而且,就在打開這些書的同時,我的頭腦裏好像也被塞進了另外一些知識。是關於另一段曆史發展空間的知識。在這一段曆史裏,明朝沒有被瓦剌滅亡,而是堅持到1644年,之後是清朝、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石曉明眨眨眼:“民國以後的曆史沒錯,可是這個什麽清朝是哪裏來的。”

  “這我以後再慢慢跟你講。我現在想告訴你的是,從那時開始,我的腦子裏就同時存在著兩條曆史發展線,以1449年為界,演化出兩個不同的曆史階段。”

  石曉明湊近蔣征,聲音有點點顫抖:“蔣老師,你聽說過平行時空嗎?也許那一刻就是平行時空中兩個你的交集點。”

  蔣征點點頭:“也許吧。我當初也是這麽認為的。不過,這不是重點。我下麵要說的話才是重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