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過審
作者:甌皓      更新:2020-04-24 21:37      字數:2353
  諸位叔伯頓時欣喜道:“這個故事看起來別有一番滋味,若當真不是劉舜抄襲來的,那喬山堂大可以雕版刻印,待梓行之日,興許便是我們重振旗鼓的時候了。”

  他們似乎都相信了,《西遊補》乃是劉舜的原創作品,唯有帶頭的劉求茂似乎還有疑慮,隻聽他說道:“若是如此,自然是好,就怕不是,惹來什麽官司,那就顏麵掃地了。”

  聽了這話,劉舜不禁疑惑,難道這個時候,也有版權官司?難道這不是一個抄來抄去的時代嗎?

  劉舜正疑惑著,卻見劉求茂沉思片刻,隨即說道:“劉舜,為了證明你所言不假,我需要再問你幾個問題,若能答出,我便信你。”

  “伯祖盡管質問孫侄,孫侄定當誠心回答。”劉舜早已有所準備,想著無非是一些有關創作意圖的問題。

  劉求茂問道:“唐僧師徒西遊之行,曆經九九八十一難,並不缺什麽了,你的《西遊補》究竟想補充什麽,又是補在何處呢?”

  劉舜答道:“我的這個故事,諸位叔伯也看過前三回了,仍然發生在唐僧師徒西遊之行的途中,名為《西遊補》,即補在火焰山之後,洗心掃塔之前。大聖計調芭蕉,清涼火焰,不過是借助外力來遏製而已。宇宙洪荒曆經四萬八千年,俱是情根團結,大聖要想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內。隻有走入情內,見得世界情根之虛,然後走到情外,才能認得道根之實。我的《西遊補》所補劫難,大聖要麵對的乃是情妖,也就是在故事裏出現的鯖魚精。”

  劉求茂問道:“你說這個故事中,將由唐僧大徒弟孫行者來麵對情妖鯖魚精,我倒是覺得奇了怪了,西遊古本,妖魔百萬,不過欲剖唐僧而俎其肉,可你續補的西遊,這個情妖鯖魚精卻要來迷惑大聖,這是為什麽呢?”

  劉舜答道:“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齊天大聖如此有魅力,我若是個妖精,自然也是選擇吃唐僧肉,選擇迷戀大聖。”

  劉求茂問道:“古本西遊,必先說出某妖某怪,你的故事裏,寫的是情妖,可是我看了前三回,仍然不曉得這個鯖魚精是情妖,為何?”

  劉舜答道:“這個正是《西遊補》的關鍵之處,情魔情妖對人心的迷惑,是無形無聲、不識不知的,或從悲慘而入,或從逸樂而入,或一念疑搖而入,或從所見聞而入。讀者不知情妖,便可隨大聖一起受到迷惑。”

  劉求茂問道:“第三回,大聖在青青世界,見唐僧是將軍,為何?”

  劉舜答道:“這個嘛,不需要糾結於此,重點不是將軍二字,而是前綴的那兩個字眼,因此,隻須看殺青大將軍和長老將軍便可。”

  劉求茂眉頭緊皺,說道:“沒聽明白。”

  劉舜解釋道:“這關係到後文,孫侄本不該提前透露的,若是伯祖執意想知道,孫侄就說了。”

  劉求茂急不可耐,道:“說來便是。”

  劉舜答道:“《西遊補》這個故事涉及兩個世界,古人世界,是過去之說,末來世界,是未來之說。雖在初唐之日,大聖可得宋丞相秦檜之魂魄而對他進行懲治,原因便在於,整個故事不過是一場情夢罷了。譬如,正月初三日,伯祖夢見二月初一這日,孫侄與人爭鬥,手足格傷,等到了二月初一那日,發現孫侄果真與人爭鬥,且看到的情形與夢中所見無異。這就是說,正月初三非二月初一也,然而正月初三的夢中卻能看見二月初一發生的事,便是《西遊補》這個故事所要闡述的道理,簡單而言,即心無所不至。”

  劉求茂笑道:“這個例子很好,不過我不想再見到你與人爭鬥了。”諸位叔伯聽了都嗬嗬樂了。劉求茂又迫不及待道:“你繼續說說,這個故事後麵的內容。”

  劉舜於是說道:“在古人世界,大聖可以是媚美人虞姬,在未來世界,大聖可以是威嚴的閻羅天王。心入未來,至險至阻,若非振作精神,必將一敗塗地。大聖滅六賊去邪,刑秦檜決趨向,拜武穆歸正,這些都將成為大聖之所以能脫出情妖的根本。

  “天下情根不外一個悲字,所以,關雎殿唐僧墮淚,撥琶琶季女彈詞,大有淒風苦雨之致。大聖也會夢想顛倒,所以,忽然就有了夫人和子女。亂窮返本,情極見性,所以,大聖出情魔時,五色旌旗之亂。大聖見牧丹便入情魔,若要斬情魔,須一刀兩段,所以,作奔壘先鋒演出情魔。”

  “最後一個問題。”劉求茂頓了頓,緩緩說道:“古本《西遊》,凡諸妖魔,或牛首虎頭,或豺聲狼視,那麽,在你的《西遊補》裏,鯖魚精又是什麽模樣呢?”

  劉舜嘴角上揚,微微一笑,說道:“正是萬古以來第一妖魔的行狀,僅需用四個字來形容即可,乃婉孌近人也!”

  “好極!好極!”劉求茂笑著,轉而向劉易說道:

  “喬山堂在劉孔手裏三年,逆水行舟啊!劉孔這一走,倒可能是件好事呀!”

  “劉孔仍然一心舉業,書坊這三年的不景氣,也不能全是劉孔的責任,時運不濟嘛!”劉易老爺子倒是真心疼他的親兒子劉孔。

  劉求茂點了點頭,說道:“那倒確實,不過,話說回來,若是劉孔這次又落榜回來,可不能再讓他接手喬山堂的經營了。”

  “不會,不會,劉孔臨行前就說了,要我好好栽培劉舜,將來把喬山堂交給劉舜來打理。”劉易看了劉舜一眼,笑容可掬。

  劉求茂笑道:“敢情好呀!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弟呀,你若是真想把喬山堂交給劉舜,我是不會有意見的。”

  “這是後話,不急,不急。”劉易淡定道。

  “我看這前三回的稿子也無須潤色了,今日就可以進行雕版了,還是老弟你來安排比較踏實。”劉求茂對劉易說完,轉頭對劉舜道:

  “剩餘的十幾回,你也加把緊吧,至少要趕得上刻工才行啊!我已經是個老朽了,能在垂死之際,看一眼劉氏書坊的雄起,死亦足矣!”

  隨後,劉舜親自送走了諸位叔伯,目送他們離去之時,遠遠地還聽見他們議論道:

  “都說不打不成器,看來是真的,早知道劉舜這孩子需要狠狠打一頓才能成才,哪裏還輪得到餘氏的人來出力,我們劉氏自己人早就動手了。”

  “人家打都打了,就別扯這些沒用的了。真想打,害怕以後沒有機會?”

  ......

  哎!劉舜歎息一聲,關門回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