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賜的原創
作者:甌皓      更新:2020-04-24 21:37      字數:2667
  關於唐僧的身世,即江流兒的故事在金陵世德堂梓行的《西遊記》以及其他大多數刻本中,均沒有專門的敘述,而隻在第十一回唐僧出場時,用二十四句詩作了簡單的交代。

  如八十萬字的金陵世德堂世本《西遊記》所述:靈通本諱號金蟬,隻為無心聽佛講,轉托塵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羅網。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臨惡黨。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當朝長。出身命犯落江星,順水隨波逐浪泱。海島金山有大緣,遷安和尚將他養。年方十八認親娘,特赴京都求外長。總管開山調大軍,洪州剿寇誅凶黨。狀元光蕊脫天羅,父子相逢堪賀獎。複謁當今受主恩,淩煙閣上賢名響。恩官不受願為僧,洪福沙門將道訪。小字江流古佛兒,法名喚做陳玄奘。

  而朱鼎臣編纂、劉求茂梓行的《唐三藏西遊釋厄傳》雖然僅有十卷共十三萬字,卻用了整整一卷來敘述唐僧有關“江流兒”的身世。書中,還有唐僧的自敘內容:

  “貧僧俗姓陳,法名了緣。父親陳光蕊,一舉狀元,除授洪州刺史,帶領母親之任。行至中途大江,遇著水賊劉洪,見俺母親姿色,將俺父親推落大江之中。比時貧僧在母腹中有七八個月日了,未曾分娩。我母親隻得勉強而從。後來產下貧僧,劉洪又要害俺的性命。多虧我母親用計,造成木匣一個,咬指滴血,寫下血書一封。將貧僧放在木匣之內,拋入大江,流至金山腳下,幸遇千安長老在江中洗缽,撈取木匣。打開看時,見了貧僧,留在寺中,撫養成人。”

  劉舜決定通過江流兒的故事,毫不客氣地把劉求茂捧上天。

  劉舜發揮自己所有的的文史知識儲備,飽含深情地感歎道:“侄孫想起了這麽一句話,神話乃是文學構思的一個極端。”

  幾位叔伯沒有回應,讓劉舜略表尷尬。劉易見狀,隻好硬著頭皮,鼓勵道:“講得還不錯,可有正解?”

  “正所謂......”劉舜受寵若驚,突然卡殼了,連忙換了個開頭,繼續說道:

  “後稷被棄於寒冰而不死,重生以後成為周人的始祖。徐偃王卵生,被拋棄於水濱,被犬銜起後成為一代人王。伊尹從一個奴隸成為商湯的輔佐,其間經過了種種磨難。唐僧西天取經成了正果,成為聖僧,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

  原來,有這樣一個神話傳說,說的是那“漂流嬰兒”伊尹,浮在河流中漂流,靠著他母親化作的桑木才存活下來,長大後成為商湯時期的賢臣,受殷人愛戴,死後被尊奉為神人而受祭祀。

  而唐僧也是出生後,被放在木板上拋人河流中,被寺院長老救起,賜予他“江流”的名字,法名玄奘。唐僧在寺院中長大,虔心向佛,最終曆盡艱險,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唐僧“江流兒”的身世又暗合了“漂流嬰兒”的神話,唐僧也因此取得了和他弟子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樣身世的超凡性,並使這個取經隊伍包含了厚重的神話底蘊。

  劉舜囉囉嗦嗦地發表一通關於神話的言論,惹得劉求茂不耐煩地問道:“重點!說重點!”

  劉舜隨即進入主題,說道:

  “回到唐僧的身世來看,世德堂本《西遊記》把江流兒故事刪除,隻保留了一段唐僧出身的韻語。

  “我在兒時讀的俗本,竟然刪去了此回,杳不知唐僧的家世履曆,渾疑與孫悟空一樣,以為唐僧誕生的地方和花果山頂的石卵差不多。

  “然而,在九十九回曆難簿子上,劈頭卻又有記載遭貶、出胎、拋江、報冤四難,令像我這樣的讀者感到茫然不解其故,殊恨作者之疏謬。

  “後來,讀了伯祖梓行的《唐三藏西遊釋厄傳》,這才完整地閱讀到了唐僧的身世,即其父陳光蕊赴官遇難始末。

  “陳光蕊高中狀元,娶妻殷氏,赴任逢盜,夫妻死別,殷氏忍辱負重生下江流兒拋於江心,後被遷安長老救起,終於報仇,父子團聚。

  “讀了伯祖梓行的這本西遊記,孫侄這才終於感到暢然無憾了。像金陵世德堂的那些刻本,分明就是俗子不通文義,輒將前人所作任意割裂,全不顧鳧脛鶴頸之譏。

  “孫侄兒覺得,唯有伯祖的刻本才能流芳百世。遙想幾百年後的後人,他們要看的西遊記,肯定是伯祖的這一版本,反正絕對不可能是金陵世德堂的本。”

  劉舜睜眼說瞎話,反正是幾百年後的事情,現在除了他自己,也沒有別人可以證實。

  劉求茂聽了終於忍不住樂了,打心裏喜歡劉舜這個孩子了,於是決定給劉舜一個認錯改過的機會,問道:

  “幾百年後的事自有後人評說,現在來談談眼前的事情吧,劉舜,我問你,你為何要抄襲呀?”

  劉舜緊張起來,疑惑地問道:“難道伯祖見到這樣的文字,讀過這個故事?”

  劉求茂答道:“並沒有。”

  劉舜鬆了一口氣,又詢問道:“請問諸位叔伯,這世上是否有一本名《西遊補》的書?”

  諸位叔伯皆說:“不曾聽聞。”且又問:“何以問此?”

  劉舜笑道:“實不相瞞,諸位叔伯傳閱的樣稿,乃是續寫的一個西遊故事的前三回,我已經決定,這個故事就定名為《西遊補》。”

  “莫要東問西問了!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劉求茂再次嚴肅地質問劉舜,道:

  “快說,這一卷西遊故事的樣稿究竟出自何人的手筆呀?”

  劉舜此時深知,諸位叔伯質疑他抄襲無非是看不起他,並沒有真憑實據,因此他決定堅持否定抄襲,於是聲稱道:

  “這是我自己親筆寫下的故事。”

  劉求茂窮追不舍,深表懷疑道:“真的是你創作了這個故事?”

  此時,劉易老爺子似乎想撇清責任,也說道:“劉舜,隻要你當著諸位叔伯的麵,老實交代,我就不追究你的過錯了。”

  劉舜本著天地良心,原本想要坦白,就像昨日跟劉易所說那樣,不過見劉易根本沒有接受那個答案,於是遲疑了一會,改口說道:

  “雖然這個西遊故事並非我一字一字構思出來的,但整個故事就出現在了我的腦海裏,我不想說自己是個天才,但竟然這世上並沒有這個故事,我就當是上天把這個故事賜予給了我。”

  諸位叔伯感到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連聲問道:

  “腦海是什麽?腦不是頭髓嗎?難道是說,故事在你的頭髓裏?”

  劉舜隨口解釋道:“腦海嘛,便是我的所思所想,就是心裏的意思。”

  “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創作靈感?”諸位叔伯似乎有所領會。

  劉舜靈機一動,強調附會道:“沒錯,這是天賜的原創。”

  可轉眼,諸位叔伯的想法似乎又偏離了方向,隻聽道:

  “莫非傳言是真的,劉舜被餘氏的人打傻了?”

  “打傻了還能創作故事?瞧瞧眼前這個劉舜,分明是被打聰明了。”

  幸好,終於有位叔伯慧眼識珠,看到了發光的金子。

  劉求茂似乎還沒相信,繼續質問道:“你是說,這個故事已經完完整整地在你的心裏了?”

  “可以這麽說,《西遊補》這個故事並不算長,總共十六回,你們已經看到前三回了。”劉舜答道。

  劉秋茂聽了,驚得瞪大了眼睛,直視劉舜。

  劉舜偏頭瞥見,劉易老爺子的嘴角悄然微微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