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手指
作者:甌皓      更新:2020-04-14 18:21      字數:2347
  不等劉舜回應,楊老先生繼續侃侃而談道:

  “當年,金陵世德堂的《西遊記》梓行不久,隨即紅透大江南北,在書市上暢銷一空。餘氏的雙峰堂礙於版權,不敢一味翻刻,聽聞蘭江先生撰寫了一部《東遊記》,當即購買了進行刻印。當雙峰堂的仰止先生來找我時,我才得知,雙峰堂正在策劃一套叢書,名為四遊記。”

  “等一下,老先生妙語連珠,晚輩還沒來得及消化呢!”劉舜禁不住打斷,問道:“這位仰止先生莫非就是雙峰堂的老板?餘氏書坊產業的主人?”

  被晚輩打斷了話語,楊老先生顯得不高興,但瞪了劉舜一眼後,仍然認真解答道:

  “餘氏書坊產業是從仰止先生的祖父開始的,自然不如你們書林劉氏源遠流長。不過,商場如戰場,處處臨敵,仰止先生可以說是一個很有商業意識的書坊主。”

  聽到商業一詞,劉舜突然意識到,幹貨來了!雖然餘氏的雙峰堂搶走了楊老先生,但今日總不能一無所獲地回去,必須從老先生的嘴裏問出一點名堂來。

  於是,劉舜端正了態度,起身行禮道:“劉氏的喬山堂為何就敗給了餘氏的雙峰堂?晚輩懇請老先生賜教,那仰止先生究竟用的是何商業良策?”

  “也罷!既然你爺爺派你來了,今日見你一片赤誠,老夫就跟你說道說道。”楊老先生說著,斟酌一番之後,開始娓娓道來。

  雙峰堂的堂主,姓餘,叫象鬥,號仰止。

  餘氏的雙峰堂在其堂主餘象鬥的掌舵之下,以通俗小說和民間通俗讀物作為書坊經營的主要書目。

  經他手所刻的通俗小說除了《三國》、《水滸》、《列國誌傳評林》外,還有一大批講史類小說,他本人甚至還參與其中,對小說進行批評解讀。

  為了在書坊林立、琳琅滿目的各種刻本中標新立異,餘象鬥在批評解讀中,毫不吝嗇自己的口舌。所謂黃婆賣瓜,廣而告之。

  餘象鬥在雙峰堂本《批評三國誌傳》打出了“名家校正、潤色、批點”的廣告。他知道坊間的刻本比較多,所以在《三國辯》中繼續評論當時流行的《三國》。

  餘象鬥說,在數十家的《三國》刻本中,顯然全像本更吸引人,而全像本有劉、鄭、熊、黃四種,在餘氏看來各有所缺,自然不能和“名公批評圈點,校正無差”的雙峰堂本相比。

  在《按鑒演義全像列國評林》的封麵上方,有很醒目地廣告大字“謹依古板校正批點無訛”。

  《列國誌傳評林》是他們餘氏獨家所有,即自家先祖叔翁餘邵魚編纂的,隻有一副書版,重刊多次已經老舊模糊。餘象鬥對之加以校正、重刻,還增加了全像與批斷。

  《三國誌演義》和《水滸傳》流傳到萬曆年間,所出現的版本文字可謂紛繁多種。餘象鬥打出的是“謹依古板”的口號,聲稱他所刻《三國》、《水滸》為創作者之原本。

  餘象鬥選擇的大多是帶有“插增”情節的本子。增補的故事自然是民間虛構,不太可能從曆史而來。然而,這些增插的故事很受讀者歡迎,可以成為書的賣點。

  餘象鬥深知,在加以評斷時,還是要端正其曆史的麵貌,指明小說的敘事特征,與此同時,不失教化之意,盡可能地將正史與小說兩種文體進行區分。

  眼下,餘象鬥自己著手創作了《南遊記》和《北遊記》,又請吳元泰先生創作了《東遊記》,眼下“四遊記合刻本”隻差楊老先生的西遊故事了。

  《東遊記》共二卷五十六回,開篇講了孫悟空大鬧蟠桃宴,三顆蟠桃掉落人間,王母派仙女下凡去尋回,記敘了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等八仙修煉得道的過程。

  《南遊記》又名《南遊華光傳》,共四卷十八回,講述了華光三次投胎轉世,搶了鐵扇公主為妻,大戰齊天大聖孫悟空,降妖伏魔,大鬧三界,尋母救母,最後封了上善五顯靈官大帝,永鎮中界。

  《北遊記》發生在西遊記唐僧取經之前,說的是玉帝有三個魂,其中一個投胎下凡,後來降妖除魔,為民除害,還收了龜蛇二妖,最後封了真武大帝,鎮守北方。後來唐僧取經,龜蛇二將出現在了小雷音寺。

  四遊記合刻本?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都算是金陵世德堂本《西遊記》的番外同人。

  楊老先生的西遊故事又是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呢?眼下,劉舜已經無暇顧及,畢竟那已經是人家雙峰堂的池中魚了。

  難怪劉孔昨日回家憂心忡忡,原來是因為,喬山堂的翻身仗沒有著落了。劉舜心裏想著,隨口說道:“這麽說來,喬山堂隻能被雙峰堂按在地上,摩擦摩擦了?”

  聽了劉舜的粗鄙言語,楊老先生一臉的嫌棄,搖了搖頭,說道:“年輕人,多讀讀書吧,別插手你家書坊爛攤子了,要爛就讓它爛在劉易的手裏,豈不快哉!”

  “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力挽狂瀾了嗎?”劉舜說著,暗自思索起來。

  楊老先生似乎意識到了劉舜的自不量力,笑道:

  “除非你們喬山堂能找到一個有著絕世文采的人,或是出現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作品。這個人的才學若是能勝過老夫和蘭江先生,這部作品在書市上的熱度若是能蓋過四遊記,喬山堂自然就能打贏這場翻身仗!”

  此時,麵對楊老先生,劉舜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係統顯示屏,屏幕上浮現出了三個字,西遊補。

  董說的《西遊補》?劉舜想起來了,他在穿越前就看過這部作品,當下若是能默寫出來就好了。

  誰知,劉舜剛想著,眼前便浮現出了《西遊補》的作品內容。真是太神奇了,這就是穿越的福利金手指嗎?

  是過目不忘的本領,前世看過的書,都能憑著機緣巧合記起來?還是隨身帶了一個圖書係統呢?

  有了這樣的金手指,那還何需求爺爺、告奶奶聘請別人寫故事。

  眼下隻解鎖了這一本書,也不清楚具體的解鎖方式,看起來也像是靠著機緣巧合?

  不過,劉舜相信,他的隨身係統裏一定還會出現其它書籍。至於何時出現,如何出現,劉舜暫且不管。

  喬山堂有了《西遊補》這部作品,還何愁不能與雙峰堂的《東遊記》在書市上抗衡。

  至於雙峰堂的“四遊記合刻本”,劉舜不禁好奇,楊老先生的西遊故事開始動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