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步步驚心
作者:小魔童      更新:2020-03-03 00:15      字數:2328
  這片練武的場子占地二十餘畝,在靠北麵有一座高大的雨棚,在陰雨連綿的時候,依然能夠繼續操練。

  雨棚前擺著兵器架子,在兵器架子前邊,放著四份桌椅,全是青竹製成的,更顯得古雅可愛。這場子,除了當中一大段廣闊的細沙子地,用水潑得濕潤潤的,靠邊道上布置的是火猿堡操練各項內外兼修功法武技的所在,如鐵沙掌、綿掌、鷹爪力、排樁、踢樁、青竹樁,鐵布衫、梅花樁、輕巧提縱術,各種武技的器械,無一不備。

  這時正是散場的時候,隻有四個莊丁在這裏收拾演武場,灑掃拂拭。看情形絕沒有督率,全是按部就班的埋頭操作。

  中州劍客鍾岩論輩份,跟孫浩天是平輩,是孫浩天的師兄。火猿堡自開派以來,就訂下門規,並不像其他宗派中隻傳長門大弟子。火猿堡中每一代傳堡主之位時,由本門中公舉,必須武技卓越、深孚眾望的作堡主。所以孫浩天掌火猿堡,不僅本門中有好幾位師兄,並且還有鐵蓑道人、燕趙雙俠三位師叔、師伯。這位中州劍客鍾岩,論修為武技造詣全比孫浩天高著一籌,論理本應該由他掌這一派的門戶,因是這位中州劍客鍾岩,性情恬淡,好動不好靜,如閑雲野鶴,願意遊曆修靈界,作了不少驚天動地的大事。

  不過鍾岩已有好多年沒到黑水城,這時見這火猿堡已不是舊日風光,居然整理得蒸蒸日上。中州劍客十分欽佩孫浩天,竟能昌大火猿堡。這種傳徒授藝,處處全具規模,足見這堡主是不可忽略的。當時中州劍客鍾岩向孫浩天殷殷垂問武技上一切,以及本門中是否有傑出人才,孫浩天一一回答著,辛維邦更是在一旁讚不絕口。

  這一班人把演武場全看完了,一同轉出,橫穿著對麵的竹林,奔了積倉。這一帶也是跟對麵一樣的布置,趕著到了裏麵,隻見這裏的情形,更是令人驚歎。

  裏邊占地更大,雖也是在竹林中辟地建築,可是為嚴守火患,積倉離著四麵竹林全隔開有一箭地遠,四周蓋著四座更房,晝夜有人值守。

  倉房一共是二十四間,建築的非常堅固,存儲的除了米穀稻糧之類

  ,並積存著魚肉、鹵菜、食鹽等。這火猿堡及十一村如遇水旱兵禍巨災,雖是三年顆粒不收,鄉民們也不致挨了餓。圍著倉房的四周,更有竹工、木工、瓦石工、鐵工、弓房、箭房,製造用具武器,全不用外出去買。

  這種規模創立時煞費苦心,連火猿堡中的幾位老英雄都格外佩服,想不到孫浩天竟有這種立大事業的心胸才幹。中州劍客鍾岩看到這種情形,暗中不禁為火猿堡慶幸。

  孫浩天處處領大家看完了,正色向大家說道:“這種淺陋的布置,蒙師兄及諸同門謬讚,益增愧怍,不過請眾位到外邊千萬替這火猿堡嚴密著,不要把本門中這種情形向外友道及。小弟這些儲藏和建造,全擱在隱密所在,為的就是不願叫外人知道。因為修靈界人忌我者眾。我們這種設施,不過是為的保全桑梓,備荒恤亡,救濟孤獨,可是仇我者若是故加粉飾,張大其詞,就極易被官家視為有所意圖了。”

  續命神醫萬柳堂頷首道:“師兄說的極是。就連小弟那座歸雲堡,用九官八卦奇門之數布局,還險些招來飛禍,幸仗小弟以醫術遮蓋了一切,這等事不可不防。”

  辛維邦也說道:“孫兄所慮不差,我們在俠義道行道,與綠林道多有仇怨,這種情形落在仇家眼裏,實於我們不利。孫兄,現在正是黑石敵軍猖獗的時候,還沒什麽要緊,要在太平的時候,還是把這種設備變換變換為是。”

  孫浩天的大師兄嵩山金刀叟邱銘,也諄諄囑咐孫浩天要力斂鋒芒,謹防宵小,俗語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孫浩天唯唯受教。

  孫浩天陪著大家走出積倉,再往後走了一箭地,這裏是火猿堡的八位鄉長住宅,雖全是竹籬茅舍,卻是雅潔異常,頗有隱士之風度。

  這排住房過去,後麵圍繞著是一片桑林,桑林裏有四間小屋作一排,環繞桑林,數了數,共有十處,這是專門植桑養蠶的莊民。桑林以東是一片稻田,以西是一片果木園子,再往外走,才看見村主所居的所在。可是這種村舍是孫浩天接掌火猿堡時建築的,全是一律的向陽的住室。每五十戶成一個小村,一共是十處,五

  百戶居民,後麵便是竹圍子。隔竹圍望去,半裏外另有一片村莊河,也是竹圍護莊,跟這裏的建築一樣。這就是聯莊吳家坨,蕭家塢各村。

  孫浩天分領辛老鏢頭眾同門到後圍查看,這種建築尤其令人豔羨。這座圍牆用極粗的毛竹埋入地中,高有一丈四、五。上下全用手指粗的鋼絲係著,上麵竹梢卻削成極尖的簽子。竹柵外是護莊河,引進水來,並可通入莊內,全是活水。

  這竹柵雖是堅固,若是擅身法的,依然能猱升到上麵躍進來。因此裝置這種竹柵時,孫浩天以難擋綠林能手為慮,還是鐵蓑道人給設法,這道護莊河直挖到竹柵下,僅有尺許的著足之地,往下是平滑的石板鋪的斜坡,直到護莊河裏,以保護竹柵的地基不致坍塌,可是要想進竹柵,想硬往竹柵裏竄,不論你多好的輕身功法,也施展不開。腳底下用不上力,想身軀不挨竹柵進去,絕辦不到的,勢必用猱升之法,或是躥到竹柵上前麵,用手刁住竹子尖梢,再輕輕地往上麵翻進去,再換力往下落。

  可是這份裝置,為的就是不論你多好的輕身功法,也得貼近了竹竿。上麵卻用串地錦的法子用綠絲繩子結的網,在竹柵裏竹竿上繞著。每隔二尺有四個銅鈴,係在線網上,銅鈴也塗著綠色,銅鈴被線繩綁住,有筆管細二寸長的鋼絲弓子,伸縮力很大,平時無論有多大風,銅鈴被綁住了絕不會響。在竹柵的上端外麵,每隔半尺,就有一個三寸綠線繩拴纖巧的倒須鉤,高低錯落,全貼著柵牆的竹竿上,既跟竹子一色,又極纖巧。莫說夜晚,就連白天也不易看出來。隻要你往竹柵上略一貼近,任憑你手腳怎麽靈敏,也得被倒須鉤鉤上。隻要扯動一個倒須鉤,八個銅鈴“嘩啦嘩啦”的響亮。要想揉升到上麵,功夫怎樣好,也得慌張,隻要掛上一個就要越躲越多。

  機警的,不管他怎樣鈴響,立刻往下猛落,飛的逃走,算是他的便宜,隻要撒身稍遲,柵牆內夜間五步一個暗卡,巡更盤查的,全有孔明燈撓鉤,從竹柵探出一杆撓鉤子,就夠他跑的。所以自從裝按銅鈴,修靈界道上,尚沒敢輕來嚐試的,辛老鏢頭十分歎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