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又開始掃貨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5 23:47      字數:2640
  辛無病好不容易說服辛棄疾,回到自己房中已是醜時。

  再捋了片刻思緒,辛無病發現自己並不懂釀酒,之前用的乙醇都是買的蒸酒再自己蒸餾提純得到的,看來還得去買下一處釀酒坊才行。

  翌日一早,便有一戶部蔡姓主事來訪,說是奉張浩張相公之命前來送交引,辛無病一看,鹽、酒、茶、鐵、香料幾種交引皆是齊全,看到這,辛無病不禁有些納悶。

  昨日剛到太後處,今日張浩就命人送來交引,這速度也夠快的,難道張浩與太後也是一夥的?

  仆散忽土是太尉、樞密使,張浩是尚書令、太傅、司徒,兩人皆升無可升,仆散忽土還封了王,弑君應該是古代風險最高之事,沒有之一,為何他們還會參與,一個不好就是身死族滅,哪來的動力呢?

  辛無病百思不得其解。

  “衙內,你看所有交引是否齊全?”

  正當辛無病思考之際,那名戶部主事笑著問道,露出討好的神情。

  “齊全,齊全,此事勞煩蔡主事了,不知京中此時可有酒坊、鐵鋪、香料和茶葉作坊出售?”辛無病看了看手中這些交引問道。

  “來時張相公早已吩咐,這本名冊上是一些罪臣名下在京產業,衙內有看上的可交代某去辦理。”蔡主事說罷,將一個藍皮本子遞給辛無病,上麵還有戶部的簽印。

  辛無病拿起冊子翻了起來,裏麵記載的產業五花八門,涉及各行行業,有兩百餘處,辛無病選了離刑場坊街最近的一家鐵鋪和一間酒坊,再往後麵看,還有車行,酒樓,瓦肆,皆在常清坊、永樂坊、美俗坊之中,遂又向蔡主事問起這些產業的情況。

  “這些產業皆被查封,屬官產,衙內想要贖買交錢便可,不過某得向衙內言明,這都是些上官們看不上之處,想必也不是甚賺錢的買賣。”蔡主事媚笑道。

  “無事,我把需要買入的產業寫給你,還請蔡主事幫忙辦理。”辛無病取了張紙,把鐵鋪、酒坊、車行、酒樓、瓦肆的名稱寫了下來,交給蔡主事。

  “原來衙內還是位雅人,這酒樓和瓦肆買賣少有官宦人家看得上的。”蔡主事有詫異的說道。

  原本張浩讓他送戶部查封的罪臣產業給辛無病看,隻是交待他幫著選幾家酒鐵鹽茶的專賣鋪子,這些壟斷行業,利潤高,結果辛無病還要買車行、酒樓和瓦肆,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這件事是張浩親自交代辦的,還告知蔡主事辛無病的背景,是開封尹的孫子,也是自己的門生(這應該是隨口說的)。

  蔡主事接到這樣巴結當朝大佬的差事自然極為上心,早早就趕了過來,一來才知道眼前這位居然是前些日子買下刑場坊街的那位爺,現在又要買買買,心中暗道,看來這開封尹還真是個肥缺,這位衙內是來京城撒錢來了。

  “衙內,其實那些產業你不必買下來。”蔡主事確實有些看不下去,忍不住提醒道。

  “為何?”辛無病問道。

  “你看,你要買下的這酒樓、車馬行在常清坊的陰麵,皆是生意不好之處,你若真想做這兩樣生意,不如就開在這刑場坊街,現在中都百姓都知道這裏出了祥瑞,就算好奇也會來看看,不像以前那般懼怕。”蔡主事解釋道。

  辛無病當然知道,這祥瑞本就是他弄出來的,但他要買下那些產業也有自己的考慮。

  一方麵是為了麻痹金主完顏亮和太後等人,讓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安心在中都城中做生意,產業當然是越多越好。

  另一方麵,車馬行買來是為了運糧食出去,酒樓和瓦肆也是因為那裏挨著城牆,又在地下石炭礦帶上,他一直都打算從刑場坊街挖一條地道通到城外,便於逃生之用。

  還有一點,那瓦肆挨著翠景社。

  想到此,腦中不由得浮現孔三娘和肖小娘子的容貌,似乎很久沒去聽曲兒了。

  見辛無病還在考慮,這位蔡主事又十分積極的說道:“衙內,如果你真看上這幾處地方,某去幫你辦好就是,你也無須費心。”

  “如此就勞煩蔡主事了。”辛無病客氣道。

  最後辛無病把那幾處產業都買了下來,那位蔡主事臉上的表情有些怪異,這些產業一共花了辛無病兩萬貫,是買這刑場坊街的一倍價錢,主要是鐵鋪子和酒坊占了大頭,花了一萬貫,每個鋪子都是帶奴仆的,鐵鋪子有七人,酒坊有二十餘人,且皆是私奴。

  此時北地的私奴還是一種普遍現象,這些私奴多以漢人為主,他們有的是犯官親族,有的是金人南侵時俘虜的各手工藝人和百姓。

  完顏亮奪位後,為恢複生產,曾經下令除去一些奴籍,不過女真貴族皆私養奴仆,連同漢官也是如此,收效甚微。

  蔡主事辦事效率頗高,兩日後就把千照送到辛無病手中,辛無病拿出一張二十貫錢的交鈔塞到蔡主事手中作為答謝,這種紙幣,辛無病可不想留著。

  看到辛無病又買下甚多產業後,辛棄疾問道:“十二弟,你這又是何意?”

  “皇帝和太後不是派人監視我們嘛,多買產業,好讓他們安心。”

  “如果這都能麻痹他們,就是怪事了。”

  “哥,你把地圖給我。”

  ……

  三日後,壽康宮的馬車停到良辛堂門口,還是那名叫劉舍的宦官,辛無病早有準備,帶上藥材,靉靆和酒隨劉舍進宮。

  “這便是靉靆,老身瞧著物事都亮堂多了,辛卿,你這手藝可真是不錯。”徒單太後戴上靉靆後頓時覺得看東西清楚許多,不由感慨道。

  今日仆散忽土並不在,徒單太後身邊隻有宦官和使女,然後她給身邊那名老宦官使了個眼色,老宦官會意,拿著辛無病帶來的藥物,使喚著幾名使女去煎藥去了,廳中就隻剩徒單太後和老宦官以及辛無病三人。

  “辛卿,你釀的酒如何。”徒單太後忙問道。

  “稟皇太後,已調製好,不知如何驗其效果。”辛無病把一瓶用玻璃瓶子裝的酒遞給老宦官,由老宦官叫到徒單太後手中。

  “此酒如此剔透,你這水晶瓶子也是花了大價錢吧。”看到辛無病拿出的酒和酒瓶,徒單太後不由得問起。

  經過辛無病蒸餾過的酒,去除了沉澱和雜質,外表看起來與後世白酒十分接近,隻是辛無病不懂勾兌之法,也沒有經過陳釀,隻是單獨加了一定量的乙醛和甲醇,增加了酒的香味,又添加了一些糖漿,讓其呈現出微微的淡黃色。

  嚴格來說這東西在後世稱不上酒,最多就是酒精混合物。

  “稟皇太後,此種水晶是下臣特製之物,倒是花不了幾個錢。”辛無病答道。

  “哦?你還會煉製水晶?”徒單太後有些意外的問道。

  “回皇太後,這都是些微末小技,不足掛齒。”辛無病躬身施禮道。

  “此時你無需多禮,福安,給他端把椅子坐。”徒單太後拿著那瓶酒仔細看著,十分好奇。

  “謝皇太後賜座。”辛無病再次施禮道。

  “此酒飲過多少會中毒?”徒單太後把酒放在塌旁的矮幾上,問道。

  “大約三成可讓人神誌不清,若飲下半瓶,可能致死。”辛無病斟酌道,這是他在配置時對乙醛和甲醇含量添加量,做的估計。

  “福安,找人試試,別在宮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