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準備買條街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988
  有了玻璃製品就可以做許多化學實驗,如蒸餾和提純出乙醇和各種酸堿物,也可以作為化學品的容器使用,還能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玻璃窗,玻璃鏡片,玻璃器皿等等,用處實在很多。

  辛無病傻笑的看著手中的那坨玻璃,心中已經開始幻想起來。

  “小官人,今日已經燒製了不少琉璃,這火似乎應歇歇,不然花費的石炭可了不得。”老吳見辛無病拿著那坨玻璃出神,忍不住提醒到。

  “哦,不用,你隻管多燒鐵碳,我要煉鋼。”辛無病信心滿滿的到。

  “啊?這,剛做了琉璃,又要煉鋼?老仆隻會修爐子,可不會煉鋼呀。”老吳楞道,他現在有不好的預感,個小官人似乎有些不靠譜,想到一出是一出,心中不免有些擔憂。

  “嗬嗬……吳老丈,你不用擔心,我隻是煉一些鋼用來造器具,也不會太多。”

  要做玻璃器皿必須得有合適的吹管,材料最好用鋼鐵的,而且辛無病想通過打製鋼管,進一步試製火器。

  相對於製作青黴素和阿司匹林這些藥物而言,製作火器對辛無病更難,畢竟他前世和這一世都是醫生,隻救人,不專門殺人。

  老吳聽得辛無病隻是打製一些器具,連忙拍胸脯道,他認識不少手藝極好的老鐵匠,就是現在年紀大,身體體力不太好了,有的還是少監府的老匠戶。

  辛無病一聽,就對老吳說道:“吳老丈,你還認識多少像你一樣年紀大的手藝人,都會些啥手藝?”

  老吳有些猶豫的看了看辛無病,不知他是何意,難道是嫌自己工錢高了,要另外雇人,有些支支吾吾的說道:“其實也無甚太多,就是老仆那幾個熟識的老夥計……”

  辛無病一看,哪能不明白老吳的心思,當即哈哈一笑道:“吳老丈,你莫要誤會,我是看有沒有會其他手藝的,我現在要開醫館,不過我這家醫館可不是一般的醫館,像你這樣會建爐子,燒窯燒琉璃的人我需要,打鐵的我也要,就是泥瓦匠,木匠我都用得著,你盡管去問那些老手藝人,不用擔心你的生計。”

  老吳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辛無病拱拱手道:“小官人,不是老仆想多了,你這一天天的燒錢,又要請恁多老手藝人,你哪裏去賺錢,就算你開醫館,也沒那點石成金之法呀。”

  “哈哈哈……吳老丈,這你就不懂了,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我怕錢會堆不下。”辛無病笑得更狂了起來,在這個時代,青黴素和阿司匹林就是兩大神藥,對於大部分人的病症都有治療和緩解作用,關鍵了速度快,更別說到時候還有玻璃可以出售。

  阿司匹林的製作比青黴素簡單,原材料也常見,就是醋,酒精,和柳樹和樺樹的樹皮,當然燒鐵碳得到的煤焦油裏也有製作阿司匹林所需的苯酚,也可以用來製作硫酸和硝酸。

  這些原理辛無病都知道,但是沒有實操過。

  ……

  老吳第二天就請來一位老鐵匠,此人年紀比老吳還大,姓周,也是三十多年前被金人裹挾到的北方,曾經是金國朝廷少監府管轄的鐵匠,去年在鐵廠暈倒了兩次,加上年事已高,被退回原籍。

  老周三十多歲就孤身一人到了此地,有過家室,但無子女,十幾年前渾家就過世了,現在是無依無靠。

  加上身體已經不允許他長途跋涉,於是就留在燕京,給一些鐵匠鋪打打零工,他是老鐵匠,主要是教徒弟,倒是能混個肚圓。

  老吳讓他來也是有些私心的,這老周年紀大,不容易搶了他的飯碗,當然如果辛無病發發善心給老周瞧瞧病,是再好不過了。

  辛無病一邊聽著老吳介紹著老周的情況,心中也漸漸有底了。

  這老吳倒是個有些心計之人,思慮也周全,這輩子做個待詔也是屈才了。

  辛無病聽完老吳的介紹後,沒有說話,而是在考慮如何對待這些老匠人,他之前讓老吳給他多找些老匠人,現在人找來一個,年近七十,隨時都可能倒下,自己還沒打算辦養老院,不可能把老吳找來這些人都養著。

  但話已經放出去了,此時又無法收回,倒弄得辛無病有些左右為難。

  看了一眼老吳,隻見他低眉順眼的站在一旁,辛無病輕笑一聲問道:“周老丈,你之前在少監府都打製些什麽工具?”

  “回小官人話,老仆這些年打過農具、兵器、鎧甲,但凡是要用銅鐵做的玩意兒,老仆都做過。”老周身子顫巍巍的一拱手說道。

  “哦?你甚都能打?”辛無病訝然問道,看來這還是個全能,就是年紀太大了。

  “年輕十歲,當然是甚都能打,現在,嗬嗬……老仆也難揮得起鐵錘了,吳老窯說您這裏要鐵匠,老仆就來試試,賣力氣的事情老仆做不了,可若有年輕後生做事情,老仆能幫著說道說道,弄個你要的物件應該不難,就是不知道小官人會不會嫌棄。”老周客氣的說道,他說的也是實在話,自己就是來當個教頭師傅的,不是來賣力氣的。

  “那這工錢你有甚要求?”辛無病見老周說得誠懇,便問道。

  “哪有甚要求,能吃飽就成,那個……聽說小官人是大夫,能不能給老仆瞧瞧病?”老周躬身道。

  辛無病指了指院中的凳子道:“你坐下吧,我給你瞧瞧。”

  把過脈後,又問了問他平時症狀,辛無病知道這老周就是個高血壓,多半是由血栓引起的。

  遂開了個方子給他,想了想,又把方子收回來,叫來一名院子,讓他照方子抓藥,剪好送到後院來。

  如此舉動讓老周甚是感動,就連老吳看辛無病的眼神也更親切。

  辛無病無論那一世,都是那種誠信待人不求回報之人,這跟兩世為人的家教和職業有關。

  這年頭,要找賣力氣的人容易,辛無病叫了一個從開封帶過來的院子到後院,叫辛牛兒,二十七八歲,是辛家的宗族子弟,因有把子力氣,辛讚帶著當護院,現在又跟著辛無病兩兄弟來京城。

  於是辛無病成功把辛牛兒忽悠成一名鐵匠,成了老周的徒弟,專門給自己打製各種器具,當然,收入也增加不少。

  對於辛無病要製作的鐵管,老周給出的意見是用打製得比較薄的鐵皮,用鑄好尺寸的圓鋼條卷起來,再鍛打成管,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辛無病沒有經驗,於是讓老周指導辛牛兒試製一根出來,先看看效果。

  接下來的兩天辛無病又是一方大采購,鐵匠鋪要用的東西都買了一套,順便還去城中看了一下鋪子,發現好的地方皆有人做生意,隻有靠近常清坊的馬連道附近有空地。

  此處位於京城的西南城牆邊,以前是用來行刑的地方,金主完顏亮遷都燕京之後,把行刑之地改在了正陽門外,本來準備把這裏規劃成商業坊街,圍繞著這處修了一圈鋪子,組成一個單獨的區域,有常清坊的一半大小。

  但是兩年過去了,此處連一個來此做買賣的商家都沒有,整個京城也就此處最是蕭條,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

  甚至有人傳言,到了晚上,此處還會傳來鬼哭之聲。

  辛無病找到蔡圭,問了此處了情況,蔡圭對辛無病問起此處有些意外,得知辛無病想在吃開醫館,連忙勸阻。

  無論是金人還是宋人,皆對鬼神十分敬畏,就連龍椅上的皇帝亦是如此,所以才有了寺廟香火旺盛的情形。

  此時,後世傳說的各路神仙大部分都已經位列仙班,受人香火。

  這裏作為刑場,當然是沒有人願意在這裏做生意的。

  “無病,你萬不可在這裏開醫館,那裏可是有上萬的怨鬼,怕是要被吸盡陽氣。”蔡圭勸道。

  “大官人,我是醫者,不怕怨鬼,你隻管幫我問問此處買兩間東西朝向的鋪子需要多少錢吧。”辛無病躬身道,其實心中有些想笑。

  這要是在後世,京城中怎麽可能還有恁大一處地方空著,還都是商鋪。

  辛無病目測這些空著的商鋪,麵南北的各有至少四十間鋪子,麵東的有十來間,加起來就將近一百間鋪子了,現在居然全都無人問津。

  “這裏兩件鋪子哪裏還要錢,皇帝都頭疼此處,有人在此做買賣,連稅都不收的。”

  “你就是要麵東的那十間鋪子都不花錢,無病,你可要想好,此處不會有人停留的。”蔡圭又勸道。

  “那我要是把這片全都買下,不會也不要錢吧。”辛無病又問道。

  “什麽?你瘋了嗎?你要買下刑場那片整個坊街?”蔡圭被辛無病的話嚇了一條,瞪大眼睛看著辛無病,心中直呼這小子不會是傻了吧。

  “對,如果我想買下來,有沒有可能?”辛無病再次認真的問道。

  “你真要買那裏?”

  “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