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閑著也是閑著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667
  看著老吳建爐,辛無病不由感慨,萬勿低估古人智慧,這決計不是句套話。

  老吳給辛無病詳細數出要建一座能煉鋼的煉爐需要的材料,先是燒製好的耐火磚,需要選用上好粘土、石英砂、白雲石以及琉璃粉末,大致與陶瓷燒製的材料相似,老吳的獨門配方是加入石墨,具他所言,這樣的耐火磚使用壽命比沒加入的要延長一倍。

  中都附近有多處產石墨,但卻無人用此物,老吳是年輕時聽自己師父提起過這種方法,當時並未十分在意,後在燕地偶然發現了石墨,於是在一次建磚窯的時候加入了一些,結果那處磚窯的耐火磚用了許久都未更換。

  老吳知道有一處產此物,於是辛無病又雇了些農人,去中都郊外十幾裏處找到了石墨產地挖取。

  這石墨礦並不是辛無病印象中那種墨黑色,有些發灰,他猜想這或許與礦的品質有關。

  材料好準備後,辛無病讓院子去買了不少石炭堆在院中,準備燒製耐火磚時,老吳又給辛無病指出一個之前忽略的問題,用石炭是煉不了琉璃和鋼鐵的,需要先燒成鐵碳,聽老吳解釋許久,辛無病才明白,這鐵碳就是焦煤。

  此時煉焦方法比較簡單,用泥和耐火磚建一個圓柱形的高爐,底下掏空,上麵開口,如同一個甕一般,然後把石炭倒入爐中,直到填滿高爐,然後用木炭引燃爐中石炭,再在爐底放上石炭燃燒,用風箱助燃,燃盡後用鐵鉤掏出煤灰,繼續加入石炭。

  如此燃燒三天後,在高爐旁立一木梯,用一竹筒往爐中注水,直到爐中炭火熄滅,停止注水,待爐底石炭燃盡,擱置一天,便可用鏟子鏟出爐中燒好的鐵碳。

  此時一爐石炭隻剩一半,而爐底也需燒盡如爐中一半之石炭,鐵碳與石炭的產出比為三比一,即三斤石炭煉出一斤鐵碳。

  效率有些底下,能耗也十分高,但辛無病在見識了鐵碳的燃燒能力後,便覺值得。

  煉焦,燒製耐火磚,搭建煉爐花了十多天時間,辛無病的錢也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老吳搭建的這座小高爐高約兩米,直徑約二尺五寸,上下窄,中間寬,有出渣口和出料口,進風的管道有一尺長,用的是鐵匠鋪那種大號的風箱。

  完全是按照冶鐵爐設計的。

  放入焦炭引燃後,再依次倒入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和少部分鉛礦,然後拉動風箱。

  一個時辰後,當玻璃液緩緩從煉爐的出料口中流出時,辛無病有些緊張,趕緊用鐵釺子挑出一些,像小時候裹攪攪糖一般,把玻璃液裹在鐵釺子上,然後放入水中,一陣白汽冒起後,等了十幾秒,辛無病把冷卻的玻璃取出來仔細打量。

  終於是印象中透明玻璃的樣子,雖然還是帶著一層淡淡的綠色,但辛無病心中知道,試製玻璃成功了。

  “小官人,這琉璃……”老吳有些緊張的問道,這透明的琉璃他還沒見過,不知道是不是辛無病要的東西。

  忙活了這麽久,又看著辛無病大把的錢撒去處,老吳都替他心疼,也搞不明白這小官人到底是要幹嘛。

  “哈哈哈……就是這東西,就是這東西,吳老丈,成啦,成啦!”辛無病開心大笑起來。

  此時,辛棄疾悶悶不樂的走進後院,對辛無病說道:“十二,這次應試,出來些問題。”

  “啊?怎底回事?”辛無病楞了一下才問道。

  自己最近忙著鼓搗玻璃的事情,居然連辛棄疾參加科舉之事都忘了。

  辛棄疾苦笑一聲,“經義與詞賦對我來講,無甚難度,但在弓箭和騎射之時,其他人都是一石弓,而我手上的卻是兩石弓。”

  “配給我的馬,跑出數百步居然折了前蹄,嗬嗬……你覺得這樣,我還能有好成績?”

  “哥,這……這定是有人在其中做了手腳,此事蔡相公可知道?”

  “文試主考官是張相公,武試是兵部尚書耶律元宜為主考官,文武考試分開進行,有一項成績不佳,便不得進入殿試,蔡相公不是此次考官。”

  “兵部尚書?他為何要算計你?”

  “此事我不清楚,無人授意,那就是意外咯,嗬嗬……”說罷,辛棄疾的苦笑又變成了自嘲一笑。

  “金朝的官,不做也罷。”辛無病隻得勸道。

  “放心,我還沒有那麽想做北地的官,隻是此事有些蹊蹺,似乎最近有許多事皆是針對我們。”辛棄疾皺著眉頭,沉吟道。

  這時辛無病發現辛棄疾的袖子上有血跡,他連忙抓起辛棄疾的手問道:“哥,你受傷了?”

  “沒事,就是傷口崩了。”

  “走,回房我看看。”

  辛棄疾膀子上的傷口一直都沒好利索,這次他考試騎射時,拿到的又是兩石弓,若是平時,辛棄疾可開兩石弓,但今次傷口未愈,又從馬上摔下,急促拉開兩石弓,讓辛棄疾的舊傷口頓時崩裂開。

  辛無病趕緊給他上藥,包紮好。

  ……

  未時後,有院子來報,蔡圭來訪,在正廳中等候,兩兄弟忙趕過去。

  “坦夫,你沒事吧?”蔡圭看到辛棄疾兄弟後,開口問道。

  “勞大官人操心,我無事。”辛棄疾對蔡圭躬身道。

  辛無病也連忙給蔡圭見禮。

  蔡圭拱手回禮道:“坦夫,今次應試之事,家父已然知道,吾等實在未曾想到,他們竟然公然在考試中做手腳,簡直是欺人太甚,你們放心,家父定然會向皇帝稟報,要求徹查此事。”

  “隻是有一事家父讓吾來告知你等,皇帝到如今未就你們被襲之事表態,你們得先沉住氣,靜觀其變,還有暫不回開封,謹防路上被他們算計。”

  “那我們就一直龜縮在這別院中?”辛棄疾麵無表情的問道,忍住了心中的不快。

  “隻要不離開中都城,家父曾言,皇帝雖然未追究,但也不會讓此種事情再次發生,現在已經有數位漢人官員遞交了辭呈,皆是與仆散家有過間隙,但是皇帝沒有同意。”蔡圭道,言語中有安撫之意。

  “那我們要在中都待到何時?”辛無病問道。

  “這個家父未曾提起,不過,吾聽聞最近契丹人有些不太規矩。”

  “你們且安心在此住下,你祖父哪裏,家父已經去過信,相信不日就有回信,如果有甚需要,盡管開口。”蔡圭語氣和善的說道。

  “多謝大官人,我們兄弟二人感激不盡,不知蔡相公何時有空,我們兄弟想當麵致謝。”辛棄疾又拱手躬身道。

  “嗯……”蔡圭沉吟一聲,“最近都不用了,等事情明朗些,家父自然會喚你二人的。”

  “你們隻要留在此處,安全應當無虞,趁著有時間也可好好逛逛這中都城,還可靜下心來看看書,也無甚不好呀。”蔡圭笑笑道。

  “大官人,我想在這城中開一家醫館,不知可行否?”辛無病趁機又問道。

  “開醫館?哦,是了,你是名大夫,這是好事,你看上哪個地方,盡管讓人來告知與我,交引之事吾招呼一聲即可。”

  “那就謝謝大官人了。”

  幾人又客套幾句後,蔡圭便離開。

  “哥,不讓我們離開中都,是甚意思?”待蔡圭離開後,辛無病向辛棄疾問道。

  “哼……”辛棄疾輕哼一聲道:“難怪能做到至尚書左丞,看來這位蔡相公已經得到皇帝授意,留住我倆,名為保護,實為牽製祖翁,若祖翁有甚舉動,恐怕我倆在這中都城也就不安全了。”

  聽得辛棄疾解釋,辛無病心中一頓火氣,完顏亮居然又用這招,這製衡之術玩得真是爐火純青呀。

  想到此處辛無病決定要加快實驗室的建設,盡快把青黴素製出來,另外還可以考慮是不是造幾樣火器來防身。

  但是這火器怎麽造?前世也沒經驗呀。

  “你又在想甚?”

  “哦,開醫館之事,反正現在走不了,閑著也是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