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建爐燒窯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818
  燒製琉璃的配方在此時不算甚秘密,花些錢就能直接從一家商家處獲知他的“獨門秘方”,辛無病對比了兩家,發現差異就在於顏色的不同,有的商家擅於燒製七彩琉璃,有的擅製單色,無非就是添加了不同的材料,主要材料石英砂和鉛礦、鈷礦、鋇礦、錳礦等,石英砂就是主料,其他礦石是形成不同顏色的輔料。

  此時人們對鉛礦了解較多,皆因鉛鋅礦一般多與銀礦、銅礦伴生,鋅被稱為倭鉛,又稱釨,與鉛一樣大量用在冶煉和鑄幣上。

  辛無病要製作的是無色玻璃,就放棄了加入其他礦石的打算,除了鉛礦,在後世含量鉛的純色玻璃被稱為水晶料,是製作光學相機鏡頭的主要原料。

  藥理學博士的必修課包含了基礎化學,辛無病還能記起大部分。

  但是他不是冶金學專業的,因此,一開始的實驗是失敗的,不光沒有燒製出玻璃,最後出爐的那團半透明透著灰色的東西連琉璃都不是,人家燒出來的琉璃是彩色的。

  辛無病苦苦思索了半天,找不出原因,於是隻能本,先從工藝流程著手查找問題,記錄材料的添加順序,不同順序出來的東西給它標上號。

  結果還是一樣,無論什麽順序,出來的東西都是半透明狀,無非是透明程度有細微不同,不能叫做玻璃。

  既然不是添加順序的問題,那就是材料和爐溫,以及出渣的問題。

  不同的材料熔點和沸點不一樣,在不同的爐溫下,狀態也不一樣,他現在要的是二氧化矽,其熔點比鐵還高一點點,其餘的礦石熔點都要低許多,甚至像鉛鋅這些金屬,已經達到沸點了,二氧化矽還沒到熔點。

  那麽,應該是爐子出了問題,但別人又是怎麽用著爐子燒製出琉璃的呢?

  帶著問題辛無病又跑去琉璃廠看人燒製琉璃,又才發現一個問題,自己的風箱不給力。

  跑回府中,改進了一下風箱,這次出來的玻璃還是不透明,但已經比以前好上許多,看起來有些像毛玻璃,透明度還是達不到要求。

  再次想辦法,去窯廠看看。

  遠寧窯繼承的是定窯的燒製工藝,當然製作水平還有些差距,但從窯爐的建造,製陶工藝,燒製等方麵基本是學全了的。

  辛無病在這裏呆了兩天發現自己唯一能學到的是窯爐製作的技術,其他的對他來說無用。

  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一名懂得建窯的老待詔,姓吳,建爐的手藝別人死活不願意說,又花了兩貫錢,好說歹說才把這名老待詔請到別院,幫忙修建一座小窯爐。

  老待詔到了別院後,才知道辛無病是要想要燒製琉璃,當即幫他改了設計,按照冶鐵爐的方式來修建,因為陶瓷窯的密閉要求與琉璃爐的密閉要求不同。

  這名吳老待詔會製作多種窯爐,平時除了修窯爐,就是幫忙燒瓷,就這樣也很難養活一家老小,有時候還得去其他窯廠打散工,自己兩個兒子被抓去軍隊,一家人的生計幾乎難以為繼。

  吳老待詔年輕時是在開封府附近冶鐵,三十年多前被金軍裹挾來到燕地,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見辛無病十分大方,人又和善,吳老待詔忍不住話多了起來。

  “吳老丈人,我家祖父在開封為官,你若想回開封看看,等明年可與我們一同回去看看。”聽得吳老待詔的身世遭遇後,辛無病忍不住道。

  “嗬嗬……小官人,你的好意老仆心領了,我要是回開封一趟,家裏人還不得餓死啊,你放心,老仆定會給你見一個好爐子,就是煉鋼鐵都沒問題。”吳老待詔嗬嗬一笑,有些苦澀的說道。

  辛無病想了想,又問道:“這爐子可以煉鋼鐵?”

  吳老待詔一聽,楞了一下,遂語帶擔心的說道:“熔煉鋼鐵倒是沒問題,怎麽,小官人還要冶鐵?這……沒有官府允許,你可不能弄。”

  “嘿嘿……吳老丈多慮了,我冶鐵做甚,無非是打幾把兵器給家仆防身,既然你說到著爐子熱到可以熔煉鋼鐵,我就這麽一問罷了。”辛無病笑道。

  “吳老丈,你兩個兒子在何處當兵,你若想他們回來,我還能讓人去說說,說不定能幫上忙呢。”想了想,辛無病又問道。

  “小官人,你說的可當真?”吳老待詔聽得辛無病如此說,有些激動的問道。

  “這個……我可以問問,實在不行,我去求蔡相公,要兩個兵士,應該不是甚難事吧。”辛無病沒想到提起兒子的事,吳老待詔會如此,但自己話已出口了,總不能吞回去,隻得斟酌著說道。

  “小官人,要是你能讓老仆兩個兒子回來,老仆這輩子給你做牛做馬都可。”說罷,吳老待詔竟然跪了下來。

  辛無病被嚇了一跳,連忙扶起他,口中忙說道:“吳老丈,這可使不得,你快起來,快起來,我想辦法,我一定想辦法。”

  聽了辛無病如此說後,吳老待詔又躬身作揖道:“老仆兩個兒子皆在震武軍中,還請小官人能周旋一二。”

  對於金國的軍防一無所知的辛無病有些茫然的問道:“震武軍?是哪個軍?在何地?”

  “震武軍在代州,節度使仆散忠義是仆散忽土從弟。”

  “哥,你來啦。”

  “你說是煉藥,可我還沒見過你這般煉法的,建恁多爐子做甚?還有,你問那震武軍又有何事?”辛棄疾走到辛無病身邊憋憋嘴,問道。

  這半月以來,辛無病像著了魔似的,這蔡府別院的後院都被他當成了工地,一車車材料被辛無病拉倒此處堆了起來,還常常不見人影,弄得辛棄疾十分擔心他的安全,每次見他出門,辛棄疾總是讓院子都跟著,免得再出什麽意外。

  而且辛無病每次出去,也不給辛棄疾打招呼。

  “嘿嘿……哥,我就是幫吳老丈問的,他兩個兒子皆在軍中,一家子都靠他一人養活,吃了上頓沒下頓,你看他一把年紀,別說頤養天年,還在為生計發愁,能不能把他兒子給弄回來?”辛無病對辛棄疾道,開始還是笑嘻嘻的,說道吳老待詔的處境時,也不由得認真起來。

  “你呀,怎底胡亂承諾於人,軍製你也一點不熟悉,按這位丈人所說,他兒子應屬簽軍,戰時為軍,非戰為奴,如非有所屬謀克簽押批準,哪裏回得來,而且還是從仆散家要人。”辛棄疾橫了辛無病一眼,有些不滿的說道。

  “這……要不求一下蔡相公?”辛無病猶豫的問道。

  “你呀,什麽事都去求蔡相公,他又不是我等祖父。”辛棄疾有些無語的說道。

  “那可如何是好,我答應吳老丈幫他弄回兒子,我可不能食言,哥,你得給我想想辦法才行。”

  “要不花些錢財,把人給贖回來?”

  辛無病隻得賴上辛棄疾,畢竟他連情況都不清楚,在中都又不認識其他人,辛棄疾至少還有一幫同學。

  “哎,你呀,我都不知如何說你才好。”

  說罷辛棄疾轉身走出了後院。

  辛無病有些尷尬的看著吳老待詔說道:“吳老丈,你別擔心,我哥一定有辦法,就算花錢我也要幫你把兒子贖回來。”

  吳老待詔再次要跪下來感謝,辛無病連忙托起他。

  “小官人,這是你付給我的錢,老仆現在說甚也不能再要你的錢財,就憑你對老仆這份心,就算兒子回不來,我也幫你把這爐子建好。”吳老待詔從腰上取出那兩貫錢,連忙還給辛無病。

  “別,這錢你還得拿著,你還有一大家子人要吃飯呢,吳老丈,你看這樣可好,往後我就雇你,你幫我建好爐子後燒琉璃,我給你付工錢,定能養活你一家人。”辛無病又道。

  辛無病也想過,反正都要雇人幫忙,吳老待詔會建爐子,又懂燒窯和冶鐵,算是技術人員,比外麵請的白工好得多。

  吳老待詔感動的差點要再次跪下來,辛無病見他又要跪,連忙扶住他,並承諾一個月給他十貫錢作為工錢,這在當時簡直是高工資。

  這也沒辦法,吳老待詔家裏共七口人,四個孩子,三個大人,孩子最大也才九歲,小的四歲,除了吳老待詔,其餘兩個大人,一個是他老渾家,一個是他兒媳婦,一家人一月要吃米糧近四石,沒十貫錢,家人就要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