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傷愈煉丹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786
  三日後,辛無病的傷口便有結疤的跡象,所幸沒有感染,傷口沒化膿。

  白雲先生來了幾次,先是查看辛無病的傷口,然後饒有興致的和辛無病聊了些醫理問題。

  郭雍不光有家學淵源,他還是前朝太醫局的正規畢業生,他依據《存真圖》判定,辛無病所傷之處是位於臍下三寸大腸之處,應該沒有傷到其他髒器,主要是避免腫瘍之症。

  辛無病自己開的藥是對內消化道出血和避免炎症的方子,因此郭雍才對他如此敢興趣,按說一般民間大夫不一定知道《存真圖》,這是故宋朝廷命太醫局解剖死囚得到的,在《歐希範五髒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當時最為準確的人體解剖圖。

  但這個圖冊隻在皇家和太醫局有備份,民間並無,皆是因當時社會不接受解剖之舉。

  在郭雍的口中辛無病才對這個時代的醫學,有了一個更加全麵的了解,有的內容辛無病還是第一次聽到。

  在徽宗時不光有了比較準確的內髒解剖圖,從中央到地方,已經有專門的官辦醫療機構和教育機構,藥政機構,官辦藥廠與藥店,與醫療有關的慈善機構。

  官方收藏有比較詳盡的醫療典籍,太醫局分科也比較合理,分別是,方脈科,必修大小方脈及風科,兼習《脈經》、《傷寒論》;針科,必修針、灸、口齒、咽喉、眼、耳,兼習《黃帝三部針灸經》、《龍木論》;瘍科,必修瘡腫、折傷、金瘡、書禁,兼習《黃帝三部針灸經》、《千金翼方》。

  三科必修的公共課程則是《素問》、《難經》、《諸病源候論》、《補注本草》、《千金要方》。

  中央政府還組織了多次官辦的醫書編撰,基礎醫療如解剖學、病因學、診斷學、藥物學都已經成係統,但靖康之難讓這些典籍被焚毀,許多醫學生也不知逃亡何處。

  辛無病作為後世的醫學生,與這個時代正規醫學生居然還擦出了火花,辛無病提出了一些淺顯的現代醫院的概念,如細菌學和外科手術等,郭雍也能夠接受,反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生病與人體的炁有關,而這個炁可能導致阻塞,也可能有邪炁入侵,可以理解為細菌和病毒感染,施以針石有利於緩解病情,甚至還舉了不少例子。

  辛棄疾見弟弟沒事也就放心下來,安心準備自己的考試,不過他身上的上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特別是手臂上的傷口有化膿的情況,倒讓辛無病有些擔心他起來。

  針對這次襲擊,蔡鬆年在朝中參了仆散忽土一本,在完顏亮麵前指責仆散忽土殘害忠良之後,當街行凶,寒了天下忠臣士子之心,請完顏亮住持公道。

  但完顏亮聽後並沒有斥責仆散忽土,也沒有讓人調查,反而玩起深沉,不對此事表態,這讓蔡鬆年心中泛起嘀咕,難道完顏亮知道並默認了此事?這是要對開封的辛讚動手?還是要對漢人官員動手?

  憂心忡忡的蔡鬆年回到府中後,思考了許久,最後還是給在開封的辛讚寫了一封信,大底把完顏亮對此事的態度闡述分析了一番,又讓蔡圭給辛棄疾兄弟帶信,讓辛棄疾好好準備應試,辛無病安心養傷,沒事不要出門,其餘事情等過段時間再說。

  聽到蔡圭的傳話,辛棄疾兄弟也感覺到此事似乎變得不尋常起來。

  “哥,你說蔡相公是何意?他似乎有事沒有說清楚呀。”

  經過十幾天的恢複,辛無病已經可以下床走動了,對遇襲一事也開始思考對策。

  辛棄疾從聽到蔡圭的傳話後,臉色就一直不太好,沉吟許久後,才道:“蔡相公應該是向金主完顏亮稟告過此事,看來完顏亮對我們兄弟的死活不甚在意啊。”

  “他為何要在意我們兄弟死活,這不很正常嗎。”辛無病順口說道。

  “嗬嗬……十二弟,你沒明白,蔡相公代表的是漢人官員在金庭的力量,祖父和王員外等人皆是這股力量的中堅,現在完顏亮對我等的態度,也間接代表了對朝中漢官的態度。”辛棄疾解釋道。

  “哥,你是說,完顏亮其實是默許女真人貴族,對漢人官員的打壓甚至是暗殺,那祖父……會不會有危險?”辛無病聽罷有些擔心起祖父起來。

  辛棄疾搖搖頭道:“我也不知,在開封時,我聽聞祖父以建設開封需要人手為由,拒絕了完顏亮征兵征糧的要求,而且各地方漢官也對此事不甚上心,我猜想完顏亮想借著此事敲打朝中漢人官員。”

  辛無病沒有辛棄疾對時局了解深入,但聽到辛棄疾的解釋後也恍然明白了。

  完顏亮要南征之事是定局,那麽之前的準備決計不是一兩日,此事應該已經開始謀劃,而漢人官員也不傻,金廷征兵的目的隻有南征一途,如果配合,那自己就成了屠殺血族同胞的幫凶。

  兄弟倆沒想到的是,一場襲殺居然牽扯這麽多的事情,還隱藏如此深意在裏麵。

  一時間,兄弟兩人都陷入沉思。

  辛無病想的是,兩個現在不安全,如何保障安全的問題,他又開始心心念念自己的醫藥實驗室起來,如果能有抗生素,那這次的傷就一點不用擔心。

  就連辛棄疾,現在傷口都還沒好,都是因化膿所致,如果有抗生素,一周就愈合了。

  想到此處,辛無病對辛棄疾說道:“哥,反正蔡相公叮囑我們不要出門,你也要看書應考,我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藥石之事,免得下次又遇到傷病,還得擔心一陣子,還可以幫祖父之病想一些調理之藥。”

  辛棄疾聽後點頭道:“如此也好。”

  辛無病還是忍不住要開金手指,這也是形勢所逼。

  要做抗生素就先要又玻璃器皿,要玻璃器皿就得先有燒製的爐子,材料倒是十分好找。

  事實上,辛無病在小時候就看到祖父用靉靆看書,鏡片是透明度比較高的純水晶,沒錯,此時就有了老花眼鏡。

  華夏先民早在西周時期就會製作玻璃,叫“璆琳”或“陸離”,到了漢代,稱之為“琉璃”,此時期的玻璃製品是一種鉛鋇玻璃。

  這與就與先民好“冶鉛”有關,鉛在古人生活中很重要,用鉛做成的胡粉是一種化妝品,煉丹術也叫鉛汞之術,方士們還流行著“食金飲玉”可以長生的說法,所以煉丹術興起後試煉珠玉(即玻璃)也就成為煉丹士的重要活動之一。

  西方古玻璃則一直以鈉鈣玻璃為主,以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為主要原料經1550~1600℃高溫熔融、成型、並經快速冷卻而製得的無定形非結晶固體材料。

  宋代的琉璃製品,主要是作為建材、裝飾品和容器,直接服用的人比較少了,畢竟那玩意難以咽,割破了食道也不是啥舒服的事。

  在此時製作玻璃並不稀奇,即便製作出鈉鈣玻璃這種透明玻璃,最多算是工藝改良,並不是驚世駭俗的行為,也沒人把你驚為天人。

  即便是被叮囑不要出門,辛無病為了製作玻璃,還是去了一趟琉璃廠和離京城二十幾裏的遠寧窯,他要去買燒玻璃的爐子和原材料。

  燒製琉璃有專門的爐子,一種燒煤的,用鐵打造的爐子,琉璃廠鐵匠鋪可專門定做。

  因金朝遷都燕京,需要大量琉璃瓦,燕京的東郊專門設立一處琉璃廠,用來燒製琉璃,此處有許多的琉璃製作廠家,有官辦,也有民間的。

  燒製陶瓷的遠寧窯規模不大,主要供應燕京附近瓷器需要,但各種材料都十分充足,此處也會為京中達官貴人燒製專門瓷器,而陶瓷的原材料與玻璃原材料大部分相同。

  花了十幾貫錢,七八天後,一個高一米五,直徑七八十公分,外麵用鐵皮包裹,裏麵是防火磚製成的爐子就被送到別院處,京城煉丹的人不少,這種爐子煉製的鉛汞丹藥出丹率高,甚受術士歡迎。

  在遠寧窯買了燒瓷的材料,粉狀石英和長石,足足拉了兩馬車,又叫家中院子去開陽坊拉了一車石灰和一車發麵用的鹵堿。

  至於石炭(煤),在北方,家家戶戶都要用上,蔡家別院自然存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