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鐵匠鋪鑄刀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3162
  後世最為常見,用於近戰的倭刀被稱為打刀,是唐刀的改良版,打刀的刀身被設計成彎曲的形狀,這種彎曲的設計稱為“反”。

  此種設計使得拔刀更為容易,刀身長度一般為二尺到三尺之間,刀柄與刀刃比例為一比四。

  短一點的被稱為脅差或脅指,長度為一尺三寸到兩尺,刀柄長四到六寸,與宋時兵刃不盡相同。

  宋朝的長柄刀,為軍隊常用兵器之一,主要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鳳嘴刀、棹刀、戟刀和筆刀等7種樣式。

  前五種刀構造基本相同,都是一刃,刃前銳後斜闊,以木杆為長柄,柄的末端安有鐵蹲(鐵鱒是圓椎形的金屬套,可以插入地中),戟刀和筆刀為雙刃。

  宋軍使用的短柄刀隻有手刀一種,劍與刀的形製差不多,隻是刀為一麵刃,劍是兩麵刃。

  長柄刀和手刀刀身長皆在三尺三寸以上,在辛無病看來攜帶起都不甚方便,因此他選擇打造一把兩尺左右的短刀,主要用於防身。

  辛無病覺得,遇到一群歹人,就是刀身長五米都無用。

  縣城裏東市鐵匠坊的老板年約五旬,姓王,是一名老鐵匠,曾經在富義堂就診過,認識辛無病。

  王鐵匠見辛無病拿著一張圖紙,上麵畫了一把從未見過的兵刃,讓他幫忙打造,不禁奇怪的問道:“小官人,這是何刀,老漢從未見過,你要是嫌手刀太長,某可以給你把尺寸改短一些,為何要把刀身弄彎?”

  辛無病想了想說到:“手刀刀柄偏短,單手握著太長,雙手握著太短,拔刀時也費勁,刀身有些彎度便於拔刀,且劈砍之時,有些許弧度,助於使力。”

  “小官人是打算幾日後來取?”王鐵匠又問道。

  “越快越好,王老丈,我可否見識一下你的手藝?”辛無病問道。

  辛無病還未見識過這個時代鐵匠是如何打製兵刃,有些好奇,這才向王鐵匠問道。

  “小官人是不放心某的手藝吧,嗬嗬……你要看當然無妨,就怕這鐵匠坊裏爐子燒起爐來,讓你熱得難受呀。”王鐵匠笑笑說道。

  “無妨,你盡管做,我在一邊看個熱鬧。”辛無病也笑嘻嘻的回道。

  “那好,你稍坐吃茶,某命人去把火生旺,本來今日還有些農具要打,既然是小官人的活計,我就先給你打這把彎刀。”說罷王鐵匠自顧忙去。

  辛無病打量了一下這間鐵匠鋪,自己坐在鋪子外搭了一個涼棚,鋪內就一件屋子,屋子正中間有一個大烘爐,靠裏處立有兩個鐵架子,上麵擺有一些鐵料色澤青黑,靠外的牆角也堆有一些鐵料色澤各異,有呈暗黑,有的上麵有一層薄鏽,似乎堆於牆角的材料要比鐵架上的差了許多。

  烘爐邊架一風箱,風箱由牛皮製成。

  此時,王鐵匠拿了木炭丟進爐膛中,然後吩咐其中一個徒弟開始拉起風箱,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

  另一個年長一點的徒弟用木桶提了一桶石炭(即煤),開始往裏丟,直到石炭填滿爐膛的一半左右時,便停止。

  拉風箱的學徒拉手裏的速度越來越快,直到保持一個固定的速率維持下來,此時剛丟入爐膛中的那些石炭能看到一絲火星子。

  此時王鐵匠跑過來問道:“小官人,按照你剛才說的長度和厚度,我算了一下要用到熟鐵料二斤,鋼一斤,打出來的重量大概就二斤,熟鐵一百文一斤,鋼三百文一斤,我就收你百文的工錢,你看可好?”

  辛無病抓抓頭,這玩意兒他也不懂,於是問道:“王老丈,為何不都用鋼鐵打製?”

  王鐵匠聞言一愣,隨後才笑道:“小官人,這你就不懂了,精鐵有韌性,精鋼硬易折斷,所以刀身,刀刃所用材質有些許不同,通過鍛打,這鋼和鐵才混在一起,鋼和鐵如何融在一起,就是考手藝的活兒,我們打鐵的手藝人就是靠著這個吃飯呢。”

  辛無病聽到王鐵匠解釋後才點點頭,自己對鍛造之事全然不知,看來這隔行如隔山,還真是有道理。

  “王老丈,這兩斤鐵一斤鋼有甚講究不成?”辛無病遂又問道。

  “當然有講究,你要有興趣,我一邊燒爐一邊給你細細說道。”王鐵匠笑嗬嗬的說道,然後走進鐵匠鋪子中,辛無病跟著走了進去。

  見辛無病跟進來,王鐵匠從牆角選了一塊鐵塊,又在另一邊的牆端的鐵架子上選了一塊鋼,然後各自用手掂量了一下,對著剛才丟石炭的徒弟說道:“大柱,去稱一下。”

  然後又轉身對辛無病說道:“要說這鋼和鐵呢,全憑官府說了算,關鍵是價格不一樣,這中間差了好幾倍,你是富義堂的小官人,老漢不敢欺你,直接給你用熟鐵和鋼,你這筆買賣老漢可是虧本的。”

  “哦?王老丈,你這是何意?”辛無病不解的問道。

  “嗬嗬……小官人,鐵是官府專賣,我們鐵匠鋪每月用料皆向鐵場購入,這寧海縣有鐵場三處,皆為官營,我等買生鐵需五十文一斤,熟鐵一百文一斤,鋼三百文一斤,這質量嘛,嘿嘿……以次充好而已,我給你用的都是重新鍛造過的上好鋼鐵,決計不會用鐵場剛出的貨。”王鐵匠又解釋道。

  辛無病這才恍然,他是知道在古時實行鹽鐵專賣製度,宋朝時要寬鬆許多,私人也可冶鐵,官府直接收稅,到了金朝管轄時,又收回了私人冶鐵之權,倒是沒有聽說過鐵場出貨質量有問題的說法。

  那名叫大柱的徒弟稱好了鐵料對王鐵匠說道:“父親,鋼略重幾錢,生鐵剛好。”

  “無事,你且丟進爐中燒製。”王鐵匠吩咐道。

  原來這男子是王鐵匠的兒子。

  辛無病又問道:“我聽聞,好的精鋼需千錘百煉方能得之,你是如何判斷的?”

  “哈哈哈……小官人,你這是要學我們這待詔營生嗎?無妨,那我就細細說與你聽。”王鐵匠哈哈一笑,隻當辛無病是小年心性,對什麽事都充滿興趣。

  “普通鋼鐵,是將熟鐵條屈曲地盤繞著,把生鐵塊嵌在盤繞著的熟鐵條之間,用泥把爐密封起來燒煉,待煉成後再加鍛打,將它們鍛煉在一起,稱為“團鋼”,也叫“灌鋼”。這其實是假鋼,靠的是生鐵的硬度,再煉二三次,生鐵就練熟了,就成軟鐵。”王鐵匠一邊操作一邊給辛無病解釋著這灌鋼之法。

  此時爐膛中的火已經燒得旺起來,那兩塊被丟進去的鋼鐵快漸漸被燒得透出暗紅色的光來。

  又過了半晌,王鐵匠用鐵鉗把兩塊燒得通紅的鋼鐵塊夾出來,放於砧子上,拉風箱的那個小一點的徒弟,用另一個稍微小一點的鐵鉗將夾住兩塊鋼鐵料的另一端。

  此時王大柱走到爐邊提起一個大鐵錘,又拿起一個小鐵錘遞給王鐵匠。

  隻見王大柱手握大錘開始往那兩塊鋼鐵用力敲去,王鐵匠左手握鐵鉗,右手握小錘在鐵砧子輕輕敲了起來,王大柱敲打鐵塊的速度隨著王鐵匠的小錘敲打聲,變得快了起來,然後小錘擊打鐵砧子的聲音變得節奏分明,王大柱的鍛打也跟隨節奏揮舞著大錘不斷敲打著鋼鐵料。

  辛無病發現王鐵匠擊打鐵砧子的節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會一邊用鐵鉗翻動鋼鐵料,偶爾邊用小錘敲向鋼鐵料,然後小錘的節奏又會由慢變快。

  一直站了一個多時辰,辛無病感覺在聽一場敲擊變奏曲一般。

  此時王鐵匠已經將那塊原料打成一根圓鐵棒,而且在放進爐膛裏過了兩次火。

  辛無病站在鐵匠鋪裏,室內的溫度讓他內裏的衫子都被汗水浸濕,於是他也學著王鐵匠父子般,脫下了外麵的衣服。

  王鐵匠和王大柱放下鐵錘,活動了一下手腕,然後走到鋪子外的涼棚處,端起一壺涼茶就開始咕咚咕咚的往肚裏灌。

  “小官人,來,坐下喝口涼茶,鋪子裏太熱。”王鐵匠招呼道。

  辛無病把外衫搭在手上,在涼亭處找個凳子坐下來,也端起一杯涼茶開始喝起來。

  “小官人,看來你是真對這鍛造之事有興趣,那我就再跟你說道說道。鐵中的鋼,就象麵中的筋,軟麵不斷淘洗,麵筋才顯現出來。煉鋼同理,用精鐵,鍛煉百次,每鍛煉一次後,稱重都會輕一些,直到鍛煉到重量不再減了,就是純鋼了,再怎麽練重量也不會減了。鋼是鐵中精純的部份,顏色幹淨明朗,打磨光後,顯青黑色,此為鍛煉,後麵還有融鐵、鍛型、淬火、細琢、製莖等程序,一把刀才基本成型。”王鐵匠再灌了大口涼茶後又對辛無病說道。

  辛無病一邊默默的聽著,並記下了王鐵匠的話。

  王鐵匠除了打些其他的鐵器外,還要花七八天的時間,才能按照辛無病的要求打造出那把刀來。

  當然一般的鐵匠為圖省事,也有鍛打不足百次的,這樣鋼的質量當然會大打折扣。

  在辛無病的記憶裏,鋼就是含碳量在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二的鐵,鍛造和煆燒都是控製的這個含碳量,自己沒有試驗過,不過也是知道剛才王鐵匠說道灌鋼之法和百煉成鋼的說法。

  再次問了下王鐵匠今天的鍛打隻有十餘次,還需有六七天才行。

  辛無病又交代了一下刀身的尺寸和刀柄長度等細節後,就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