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表妹(抓蟲)
作者:落日薔薇      更新:2023-03-30 21:09      字數:3622
  第19章 表妹(抓蟲)

  大安朝雖說風氣較前朝要開放不少,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出門謀生也不算奇怪,但平民女子多數找的是繡坊布坊染坊的活計,要麽給大戶人家的後宅做做幫工,很少會在外拋頭露麵。

  明舒尋思著自己針線不通,家務不精,那些活計都不適合自己。她這腦袋動著動著,不知怎麽就動到了陶以謙身上去。

  陶家是臨安的大商號,又是聖人欽點的皇商,以玉石為主營,與西域通商,手裏握著兩大和田玉礦,其分號遍布大安朝各地,京城自然也少不了陶家的鋪子。

  明舒打聽過,陶家在京裏除了最大的一間玉器鋪外,另還經營著兩家小鋪子,一是賣的首飾,一是賣古玩。她來尋陶以謙,是因那首飾鋪子做的多是女人生意,鋪內肯定需要女掌事,她想問問他可否給尋個女掌事的活,再不濟給掌櫃的打打下手,做個跑腿的小夥計,也是可以。

  殷家門第高,看門的小廝雖然沒有惡言相向,但也是先敬羅衣後敬人,見明舒衣著平平,手裏又沒拜帖,壓根就沒讓明舒進門,隻讓她在牆根下站著等。

  明舒等了許久,才等到殷家的管事出來,那管事對著她又是一番上下打量後才冷冰冰開口:“小公子今兒與友人出門遊玩,不在府內,娘子改日再來吧。”

  “哦,謝謝。”明舒雖然失望,也沒強求,看著殷府的門重重關上,她轉身離開,心裏兀自琢磨該如何找陶以謙。

  沒走兩步,明舒就被人叫住:“陸娘子?”

  她轉頭一瞧,叫她的正是護送陶家貨物進京的鏢隊鏢頭趙停雪。

  趙停雪年紀不大,至多二十六七,濃眉大眼,生得壯碩,一身腱子肉把勁裝繃得緊緊。聽完明舒的話,他道:“這殷家慣是狗眼看人低的,你在這兒等不出結果。鏢局的兄弟們要回去了,小東家今天在豐樓請大夥喝酒,你要是不嫌棄兄弟們粗魯,就跟我去吧。”

  豐樓是汴京有名的酒肆,建在鬧市之中,趙停雪又是信得過的人,料來無礙。

  明舒想了想,點頭隨他去了。

  ————

  兩人沒多久就到豐樓,陶以謙果然包了一整層樓給鏢局的兄弟餞行,他們到的時候,眾人正喝得麵酣酒熱。

  看到明舒出現,陶以謙以為自己喝高了出現幻覺,盯著她傻問:“我是醉了?”

  鏢局的兄弟一陣哄笑,趙停雪也笑:“小東家沒醉,是陸娘子來尋你。”

  陶以謙狠狠拍拍臉,確認不是幻覺後,才手忙腳亂地拉整衣裳,把明舒請到了無人的雅間內說話。

  “本當是我上門向陸兄與你道謝,沒想到竟要你跑來尋我,真是罪過。”陶以謙道。

  “不礙事,我來尋你又不為要謝禮。”明舒笑眯眯地擺手,也不拐彎抹角,把自己的來意說了一遍。

  聽完她的話,陶以謙蹙蹙眉:“明舒,你家裏可是遇到什麽急難事要使錢?若是,你隻管開口,我這裏有。”

  “沒。”明舒仍搖頭,“家裏雖然境況普通,也不至到問人要錢的地步,我就是想尋個差事幫補家裏,你是陶家的小東家,在京城有鋪麵,有外祖,必定見多識廣,我想請你幫忙打聽打聽。”

  “可我這裏都是適合男人的差事,女孩子……”陶以謙有些為難。

  明舒要的就是男人的差事,她剛想說明自己的意願,陶以謙忽然一拍後腦,衝她欣喜道:“瞧我這記性!你趕巧了,我這正有樁適合你的差事。”

  “是何差事?”明舒沒料到會如此走運,當即也笑開。

  “說來話長,咱們邊走邊說,我先帶你回我外祖家。”陶以謙說走就走,半點沒給明舒準備的機會。

  “等會!你正同鏢局的兄弟喝著呢,現在離席不好吧?”明舒喊住他。

  陶以謙想了想,道:“沒事,我同他們說一聲。”

  語畢,他就風風火火出了雅間,走到席上告罪,又令人倒滿酒,自罰三杯。

  一時間三杯酒飲罷,陶以謙正要離開,不妨旁邊一個脆生生的聲音響起。

  “我也敬幾位英雄一杯酒吧。”

  卻是不知幾時走到席間,已問小二要來幹淨酒盅的明舒。

  她雙手執杯,臉上帶笑,麵對滿堂爺們毫無瑟縮怯意,雖粗布在身,卻有大家風範,是見過大世麵的模樣。

  “才剛聽趙鏢頭說,眾位英雄明日就啟程回鄉,此前暴雪夜與諸位也算同生死共患難過,也幸得諸位英雄同心協力剿滅山匪,我與阿兄才得周全。這一路上同行,又蒙眾位照顧,無以言謝,以此酒聊表心意。”

  “陸娘子說的哪裏話?那日本就是令兄與你救我等性命在先,兄弟們都還欠著你們一條命呢,怎反過來讓你謝我們?”趙停雪忙站起來道。

  “趙鏢頭,那一夜凶險,我們幫了你們,又何償不是在幫自己。若無眾位奮力搏殺,又哪有今日安穩,說到底,人在江湖行走,幫人便是助己,這杯酒,就算是明舒與幾位交個朋友。先幹為敬!”明舒語畢仰頭飲盡。

  辛酒入口辣了喉,喚起些微感觸,曾幾何時,她似乎也這樣麵對過許多人,那時候有人在她身後,拍著她的背提點她:“別怕,就算你是女兒,做大事的人,也不用拘泥小節。”

  做買賣,走江湖,靠的不就是人脈?多些朋友,總無壞處。

  “好!說得好,幫人便是助己!”趙停雲聽得心頭滾熱,震掌拍桌喝彩,又道,“陸娘子女中豪傑,你這個朋友,趙某交定了。給我換個大碗來,我也敬姑娘一碗酒。改日若有用得到趙某,用得上我威順鏢局的地方,隻管來找我!”

  隨著他一句話,席間又鬧哄哄起來,一個個都站起來換了海碗倒酒,齊齊敬了明舒一碗酒。

  等眾人碗空,明舒才拱手告辭,與陶以謙出了豐樓。

  ————

  剛踏出豐樓,陶以謙就衝她道:“那可是燒刀子,你就這麽喝下去?你沒事吧?”

  “就一小盅酒而已,能有什麽事?”明舒搖頭,她直覺自己有些酒量。

  陶以謙聞言豎起拇指:“你厲害,我是沒遇過你這樣的姑娘家!”

  “那你現在遇上了。”明舒揮開他的拇指,問道,“你還沒告訴我什麽差事呢?”

  “你別說,我現在琢磨著,這事還隻有你能辦到。”陶以謙帶著她邊走邊道,“我大舅母準備給我表妹找個伴讀……”

  他話沒說完,就被明舒打斷。

  “我不賣身為婢。”

  這和她想謀的差事也差太遠了。

  “不用你賣身,也不用你為奴為婢,你聽我把話說完。”

  ————

  陶以謙的大舅乃是殷家長子,在朝廷領著從四品的散官,胞妹是今聖後宮得寵的淑妃,也算一門榮顯,娶的是伯爵府的女兒李氏為妻,另還置了一房妾,膝下共有二女一子,大女兒和兒子都是李氏所出,最小的女兒,是妾室所生。陶以謙口中說的表妹,正是李氏所出的嫡長女,喚作殷淑君。

  如今這殷淑君是殷家上下老小都頭疼的女兒。

  她與明舒年歲相仿,正是談婚論嫁的關鍵時候,可脾性不知為何一年比一年暴虐,不僅待人接物全無大家閨秀該有的風範,甚至還頂撞長輩欺淩晚輩,更甚者去歲開始竟然做出隨意責罰鞭打淩/虐身邊服侍的丫頭的惡行來。她母親好言勸說試過,罰抄罰跪也試過,軟硬兼施皆無辦法,反倒讓這女兒的性子愈發惡劣起來。

  “我才到京城多少天?就已經聽聞了淑君表妹的數樁惡行,她在家中稍有不如意處,不是打罵下人,就是辱罵他人。你說眼瞅就要定親嫁人的姑娘,正是議親的要緊關頭,這事若傳了出去,哪家敢娶?所以我舅母愁得不行,現下隻能拘在家裏,又讓家中上下都閉緊嘴巴不讓外傳,可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遲早瞞不住人……唉。”說起這事,陶以謙就想起這些日大舅母那愁雲深鎖的眉頭,不免歎氣。

  “這麽奇怪?是突然間性情大變的?”明舒來了興趣。

  “也不算突然,約有兩年時間了吧,初時隻是把養的鳥兒兔兒給……折騰死,家裏長輩訓斥了幾句也沒放心上,誰知後來竟變本加厲。我記得她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早些年她跟著她母親來臨安時我見過她,那時她十二歲上下,愛笑愛鬧的一個姑娘,一口一個鳴遠表哥喚我,十分討人歡喜,聽說在家中也是無人不寵愛她的,這才過了幾年,怎麽就變了性子?”陶以謙邊說邊走,他是騎馬來的,不過明舒沒騎,二人也不便共馬,所幸殷府並不遠,恰好他也有話要同明舒交代,索性並肩而行。

  “府上難道沒給殷娘子請嬤嬤教導?殷府不是有位得寵的娘娘?請她派位得力的嬤嬤出來教導殷娘子呀?”明舒又問道。

  “怎麽沒有?”陶以謙回她,“去年夏天娘娘就派了身邊得力的老嬤嬤出來教導表妹規矩禮儀,你猜怎麽著?”

  他賣起關子,勾得明舒好奇心愈發強烈:“怎麽著?你快說!”

  “老嬤嬤嚴厲,下手也狠,戒尺板子一起來,把淑君打疼了,淑君就和她鬧起來,將人推到荷花池裏。你想想一個五十來歲的老人家,就算是夏日,哪經得起池水浸泡?當日夜裏就病了,第二天就一狀告到娘娘那裏。舅母費了好大勁力,在娘娘跟前千求萬求,才將這事給平息下來。嬤嬤斷不肯再留,回了宮中,自此再沒人敢來教導表妹。”

  明舒蹙眉:“這麽頑劣?那為何還要找伴讀?再說了,要伴讀找他們家的奴婢不就結了,何必費心在外頭找?”

  “舅母找這個伴讀,不是真為伴她在家學讀書,而是為了盯住她,每日將她行蹤與舉動記下回報給舅母,再一則若發生急事也能及時通知舅母派人來管束。她動輒打罵下人,家中丫鬟都怵她,哪還敢盯著她,所以舅母才想從外頭找一個身契不在咱家的,不會被人收買被她嚇到,膽子又大不怕死的……”

  “所以合著你覺得我不怕死,可以送到你表妹跟前挨鞭子?”明舒斜眸挑眼看他。

  “不不……我哪舍……不是,哪敢啊,隻是伴讀而已,你不要太靠近她,別和她說話,記下她做的事就好了,其他的你甭管。當然,如果你有辦法能找出她性情大變的症結所在,幫她導回正途,那我舅舅舅母給的酬金,可就遠不是伴讀的月例能比的了。”

  “有沒有這個數?”明舒伸出三根指頭。

  陶以謙按下她另兩根指頭,隻留個食指。

  “才十兩?”明舒頓時沒有興趣了

  “是一百兩。”

  “成了!快帶我去見你舅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