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洛陽行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奪錦袍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2221
  ?

  大雄寶殿門前的空地上,武則天居中而坐,她的左右手兩邊擺了長長的席案,一直延伸出好遠去。武則天看著眼前的文武百官,心情很鬱悶。

  召集這次詩會,武則天是有想法的,她想讓薛懷義也來參加。

  這些日子以來,她隻顧得與張氏兄弟尋歡作樂了,冷落了薛懷義,心中頗覺不忍,想借著這次詩會補償一下薛懷義。

  在外人看來,薛懷義作為和尚卻甘心成為武則天的麵首,讓人很不齒。他佛經學的好,那是本份。他帶兵打突厥,對方不戰而退那是他運氣好。他指揮建造了明堂,那都是別人的功勞,他隻是掛了名。

  很少有人知道,薛懷義的寫詩功夫不亞於上官婉兒,但武則天卻是知道的。萬萬沒想到,薛懷義卻稱病拒絕了她。要是別人駁了武則天的麵子,她定不會放過,可薛懷義就不一樣了,她無法強求薛懷義。

  武則天當然不會知道,薛懷義佛經學的好、會帶兵打仗、會蓋明堂、會寫詩,這都是因為他穿越帶了一個圖書館。武則天更不會知道,她念念不忘的薛懷義,在穿越之前是個小姑娘。薛懷義根本就不需要她的補償,甚至想離她越遠越好。

  張易之所坐的案幾,與武則天離的並不遠。此刻,盧小閑就站在張易之身後。

  洛陽城離香山寺並不算遠但也不算近,皇帝擺駕而來宮中自會安排,可大臣就得自己坐馬車來,當然少不了帶些隨從。不過,這些隨從們可是沒資格來這裏的。盧小閑能進來,是經過上官婉兒特批的。

  他瞅著武則天怏怏不樂的模樣,再一聯想薛懷義沒有來,立刻猜出了她的心思,心中不由覺得好笑。

  “陛下!可以開始了!”上官婉兒小聲提醒著武則天。

  不管怎麽說,詩會是自己召集的,文武百官都在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武則天也不能掃了大家的興。

  她歎了口氣,強打精神站起身來,掃視了一圈緩緩道:“今天舉辦這個詩歌比賽,是要讓眾愛卿表現下自己。詩寫得好的,朕重重有賞!”

  說到這裏,武則天停住了。

  重重有賞,賞什麽呢?

  因為薛懷義的缺席,武則天對詩會沒有了興趣,壓根就沒想好給什麽賞賜。但話說出口了,總不能反悔。

  不過,這難不倒武則天,她順手將身上披著的錦袍解下,繼續又說:“朕這裏有件錦袍,誰寫得又快又好就賞給誰!有誰覺得自己寫得更好的,就來奪袍。”

  武則天話音剛落,文武百官便歡聲一片,個個摩拳擦掌。在這種場合下,能奪得錦袍,這是多麽大的榮耀呀!

  有人躍躍欲試,自然就有人退避三舍。

  今天能來參加詩會的人,都是寫詩的高手,想奪錦袍哪有那麽容易。萬一奪不到錦袍再出了醜,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在心裏已經打了退堂鼓。

  就在眾人苦思冥想之際,上官婉兒背著手在慢慢踱步,目光不時的瞥向張易之身後的盧小閑。

  武則天所舉辦的詩會,上官婉兒無一例外全是主持並負責裁定優劣。應製詩是臣僚奉皇帝所作的詩,內容多為歌功頌德。武則天登基這麽多年了,應製詩已經寫不出什麽花樣了,她並不感興趣。讓她覺得好奇的是,盧小閑為何要參加這次詩會。

  上官婉兒的目光,盧小閑假裝沒看到,他的注意力在另外幾個人身上。

  大臣身後站著隨從的隻有三個人,一個是盧小閑,另一個是武三思身後的謝雲軒,還有一人是太平公主身後的青衣男子。

  毫無疑問,謝雲軒、青衣男子與盧小閑一樣,是被特批來到這裏的。

  謝雲軒這廝還是一身白衣,麵上波瀾不驚,不時的向盧小閑投來會心的一笑。

  盧小閑頂煩他這副模樣,雖然牙癢但也無計可施,隻能在心中恨恨道:讓你笑,待會看你還能不能笑的出來。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李顯和李旦的妹妹,極受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太平公主三十來歲,豐滿強壯,寬額大臉,容貌姣好。唐代以豐滿為美,在世人眼中太平公主算得上是一個美人了。

  不過,盧小閑對太平公主的第一印象卻不怎麽好,也說不上是為什麽。盧小閑的目光在太平公主身上並沒有停留,而是越過太平公主瞅向她身後的青衣男子。

  青衣男子長相清秀,麵色有些蒼白,一身的書卷氣,但卻柔中帶剛。

  同類人!

  這是盧小閑看到青衣男子第一感覺。

  沒錯,這種感覺很強烈。他敢斷定,青衣男子和謝雲軒,和自己,都一樣是靠計謀吃飯的。正因為有了這種感覺,他才會更多的關注青衣男子。

  青衣男子的目光也在盧小閑身上來回掃視,他們二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沒有刀光劍影,一切都那麽隨意。

  就在盧小閑打量青衣男子的時候,已經有大臣做完了詩,交到上官婉兒手中。

  上官婉兒看罷,隻是微微搖頭,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不說話就等於是否定,上官婉兒的舉動讓很多人覺得氣餒,甚至有些寫好了詩的官員,都沒有勇氣把詩交給上官婉兒了。

  張易之的詩也寫完了,他不經意的回頭,看了盧小閑一眼。

  盧小閑朝他微微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張易之沒有說什麽,又轉過頭去。

  張易之和盧小閑的輕微舉動,落入了上官婉兒的眼中。她心中越發好奇,很想知道他們倆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就在這時,狄仁傑的詩寫好了。

  狄仁傑是武則天非常看重的大臣,這一次,狄仁傑也沒讓武則天失望。

  上官婉兒和武則天對狄仁傑的作品表示滿意,邊聽邊點頭。

  上官婉兒看了一眼武則天,既然陛下滿意,她也無所謂,馬上宣布:“狄閣老詩寫得好,這錦袍就……”

  “等等!”突然有人打斷了上官婉兒的話。

  眾人向說話之人瞅去,竟然是梁王武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