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洛陽行 第一百七十二章 香山寺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2243
  ?

  說罷,玄虛也不顧眾人的滿臉驚奇,又去製作刀削麵去了。

  刀削麵的製作也是尤其的別致,普通刀削麵無非是將麵搓成圓柱狀,再左手執了,右手飛刀削於沸水中,待麵塊浮於水上,便可舀來食用。

  玄虛的削製卻非同一般,但見他將那麵團又切下一坨,於一碟中團了,置於頭頂,然後兩手執刀,雙刀齊舞,隻見得碟兒左右搖擺,兩股麵流飛落水中,端的是銀光閃閃,耀眼奪目。

  眾人還未看出個究竟,但聞當當兩聲輕響,刀碟已是置於案板之上,那碟中麵團分毫不剩。再看那水中削麵,大小勻稱,薄如紙片,正在那沸水中做著魚躍,好不爽眼!

  眾人就又發出一聲好來,與趙豐堂同來的其中一人早已等將不及,卻是親自去將那碗麵端了來,開懷暴食。

  最後做的那七彩麵,玄虛倒是費了些時辰。

  他用新鮮的七色蔬菜,洗淨搗碎,擠汁濾渣,後用七隻碗將那汁液盛了,又用那所剩的麵團切成七份,分別置於汁液中揉搓浸泡。

  當汁液均勻浸入麵團後,他用一根擀麵杖和一把明晃晃的尺餘長切麵刀,開始製作起來。

  飛速地擀麵,飛速地重疊,飛速地切製,卻都在瞬間一氣嗬成,饒是那眾多眼睛緊緊地盯著,一眨不眨,隻是見得那麵邊切邊呈弧線形地飛入鍋內,連綿不絕,竟若一道豔麗的彩虹。

  那麵煮好撈入碗中,卻是細若絲線,均勻無二,好不搶眼,真個是刀功好生了得!

  眾人不自覺間再次叫出一個好字來。

  三碗麵做畢,眾人久久還不曾回過神來,無不驚異那麵還有這等的做法,真以為是到了神界仙地。

  到了這個份上,趙豐堂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毫無疑問,今日“秋風破”的絕活,已然是注定是要轟動洛陽城了。想必今後洛陽城中的富戶人家,但凡有了空閑,定會來“秋風破”品嚐一碗麵條,既解饞,又能看絕活表演飽了眼福。

  ……

  “盧公子!”張易之踟躕的問,“明日香山寺詩會,我還是不參加了吧!”

  “當然要參加了!”盧小閑毫不猶豫的說,“不但要參加,而且還必須要拔了頭籌!”

  “這是為什麽?”張易之不解的問。

  盧小閑理直氣壯的說:“入宮侍駕之前你好歹也是個文人,雖然因為陛下的恩寵才有了今日的榮光,但你要讓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知道,論文才你不比他們差!隻有通過詩會撥了頭籌,才能讓那些瞧不起你的人乖乖閉嘴!”

  張昌宗的文才有限,對參不參加詩會不感興趣,不過盧小閑這話倒是說到他的心坎裏了,他點點頭對張易之說:“五哥,盧公子說的沒錯,你就撥個頭籌讓那些喜歡嚼舌頭根子看看,咱張氏兄弟也是有些真本事的!”

  “說的輕巧!”張易之不由苦笑,“明日陪陛下參加詩會的高手如雲,哪個不是作詩的行家,我可沒把握撥頭籌!”

  盧小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怕什麽,有我在,保證你能撥得頭籌!”

  盧小閑的詩才,張易之是知道的,有盧小閑在撥頭籌應該沒什麽問題。可是,去香山寺的都是朝廷的大臣,盧小閑隻是一介布衣,根本就沒資格參加,這可如何是好!

  盧小閑怎麽會不知張易之的心思,他笑著說:“你們肯定會有辦法讓我同去的,若實在不行可以去求求上官尚宮……”

  張易之眼前一亮,臉上露出了笑意。

  ……

  白馬寺,薛懷義的禪房內。

  “這麽晚來找我,有什麽急事嗎?”薛懷義瞅了一眼盧小閑。

  “我打算明天去參加香山寺的詩會!”盧小閑麵無表情的問,“你不去嗎?”

  薛懷義搖搖頭:“她讓人來請我了,你是知道的,我對這些沒什麽興趣!”

  盧小閑點點頭,表示理解。

  “你想爭第一?”薛懷義淡淡道。

  “我對第一不第一同樣不感興趣,但我得設法讓張易之得第一!”

  “張易之?為什麽?”

  “因為我還要依靠他!”盧小閑也不隱瞞,直截了當的說,“不僅是這次詩會,不久後和吐蕃的欽陵打仗,我也要去湊湊熱鬧。”

  說到這裏,盧小閑微微一笑:“當然,我是以張府管家身份去的,不僅要讓世人知道張氏兄弟的文才出眾,而且他府上的人軍事上也有一套!”

  “真搞不懂你!”薛懷義搖搖頭,一臉的苦笑,“這樣吧,我幫你抄幾首應景的詩吧!”

  不一會,薛懷義便將寫好的詩交給盧小閑。

  盧小閑接過看了幾眼,揣入懷中,衝薛懷義笑了笑:“改天我請你吃飯!”

  送盧小閑出門的時候,薛懷義又說:“吐蕃的事情要不了幾天了,我會抓緊時間幫你抄一些關於行軍打仗的書以及洮州地理方麵的書。哦,對了,還有吐蕃的沿革以及風俗軍製相關的內容,將來你肯定會用的上!”

  聽了薛懷義的話,盧小閑不禁有些感動:“謝謝了!”

  “謝什麽!”薛懷義臉上再次露出憂鬱的表情,“我是不想讓你白白在洮州喪了命!”

  ……

  北魏遷都洛陽開鑿了龍門石窟,建造了香山寺。沒有北魏,就沒有龍門石窟,沒有香山寺,就沒有現在遊人如織的場麵。

  香山寺依山而建,賞玩的情趣,全在兩個字:“上”和“下”。

  高高低低的院落,讓人不得不上上下下地遊覽。山門、鍾樓、鼓樓、大雄寶殿、天王殿、羅漢殿等錯落有致,回環往複,一步一景。由於是山寺,各種建築都隨著山勢而建,相互交錯,十分妥帖,與平地凸起的寺院比起來令人耳目一新。最奇的是,每走進一個院落,都要登上一個高台。而每一個高台的周圍,又有一圈青石欄杆護著,上麵有一兩棵柿子樹罩著。

  香山寺是個不錯的地方,但並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特別是今日,那就更不行了,因為大周皇帝武則天率文武百官來到了香山寺,與洛陽城的明堂相較,這兒輕鬆悠然,很適合飲酒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