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狄仁傑之死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8-26 00:19      字數:3290
  作為宰相,狄仁傑是稱職的。

  作為朋友,狄仁傑可算得上是盧小閑的忘年之交。若不是當年與狄仁傑的結交,盧小閑恐怕也走不到今天。

  此刻,看著麵前這個老人,生命之火一點點熄滅,盧小閑心裏也很不是滋味。

  狄仁傑向狄光遠微微擺手,狄光遠會意,知道父親要與盧小閑單獨說話,便轉身出了屋子。

  盧小閑坐在狄仁傑身旁,狄仁傑拉著他的手。

  “我的時日不多了!”狄仁傑虛弱之極,聲音很小,“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求你!”

  “狄閣老盡管吩咐,別說求不求的!”盧小閑聽得出來,狄仁傑這是在交待遺言。

  “我這一生都沒求過人,但這一次,真的要求你,你一定要答應我!”狄仁傑胸膛上下起伏,他很少這麽激動過。

  “我答應你,閣老請說!”盧小閑鄭重其事道。

  ……

  剛用過晚膳,掖庭令與奚官局丞同時來向武則天請謁,他們奏告“同平章事狄仁傑病歿!”

  “你說什麽?”武則天怔怔地看著掖庭令,似乎沒有反應過來。

  奚官局丞將顧視狄仁傑的情形如實奏告。

  聽罷,武則天頭腦一片空白,一時不知所措。

  良久,武則天在悲痛的空茫中詢問“狄閣老遺言……”

  “狄閣老臨終遺言,隻有八個字,由侍臣錄下。”奚官局丞莊肅地接下去道,“彌留時閣老反複不斷念著‘國泰昂安,皇帝康樂’,其餘未有所聞。”

  “國老凋零,相星西隕,吾朝堂空矣?”武則天已從驚疑與怔忡中醒了過來,對狄仁傑的哀悼,使她淚凝於睫,沉沉地說“唉,天奪國老,我希望他多活幾年,想不到仁傑會先我而逝。”

  武則天的聲音哽咽,按她的想法,是希望狄仁傑活著,自己百年終屆之際,托於後事。

  怎料年紀比她小的狄仁傑竟先逝了,此刻,武則天的心境是複雜的。

  胡思亂想了很長時間,武則天頹乏不堪,和衣倒在床上,好像睡著了。

  上官婉兒僅為她除了鞋,守在旁邊。

  內寢,爐香嫋嫋,銅壺滴漏發出清晰的微聲,武則天雖然很疲倦,事實上卻一直無法入寐。她斷斷續續地和婉兒說話,都是與才故世的狄仁傑有關的話題。

  “婉兒!”她悠悠地透出一口氣,“也許你不會知道,朕與狄閣老不僅是君臣,也是朋友!”

  “臣當然看得出來,滿朝文武隻有對狄閣老,陛下是不一樣的。當然,狄閣老也擔得起陛下之友!”上官婉兒婉兒機敏地回答。

  “可是……”武則天又是一聲微喟,“他走了,就這麽先我而去,哪有一點做朋友的情誼……”

  “陛下,請節哀。”

  武則天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沒有再往下說。

  長夜漫漫,宮苑中巡邏內侍的腳步聲,也傳入了內寢。

  “陛下睡一歇!”上官婉兒低聲說。

  武則天打了一個嗬欠,似乎想睡,但是,她又要說話……

  “婉兒,你想,追諡狄閣老什麽好?”

  “我想,這要問問朝臣,由他們來擬具。”

  “我不想借手這些人。”武則天的神情,像是生氣的小孩子一般。

  “陛下!”上官婉兒委婉地叫了一聲,那像是感慨於陛下對死者的一份不舍。

  於是,兩人都存著溫柔的心,合上眼皮,似養神,又似入睡。銅壺滴漏的聲音似乎提高了,好像,那聲音是催促長夜快些行走,好像,那聲音是催促生命走向終極的目的地。

  在宮廷中,每一個人都習慣於銅壺滴漏的,可是,在今夜,武則天卻覺得這聲音是擾亂的,她煩躁,她甚至想起身,將銅壺擊碎。

  她在煩躁中朦朧了,幻覺魚貫地進入她朦朧的意識。

  她看到狄仁傑,冠帶飄搖地走來,狄仁傑雖然老,但並不龍鍾,他步履很穩,很健,也很可愛。

  她於朦朧中叫出“狄閣老……”

  於是,她被自己發出的聲音所吵醒了。

  於是,她歎息,為逝去的朋友,也為自己。

  銅壺漏盡了,一名侍女及時扭開了第二把銅壺。外麵,此時有更鼓的聲響發出。

  “婉兒!”武則天徐徐地坐起來,“我們去看看!”

  婉兒揉著眼,茫然看著女皇帝。安卓

  “這時候準備,到狄閣老家中,怕也天明了。”武則天說著,就跨下床來,命侍女取水和為自己理妝。

  武則天理妝的時間,越來越長了,現在,晨妝的時間會在半個時辰以上,她先用白玉蘸著水珠粉,輕輕地摩擦麵部的皮膚,然後再敷幹粉、胭脂、畫眉、點唇,她依靠這些來掩蓋麵部年月的褶皺。

  她很細心,也很有耐心地從事化妝,將生命的時間消耗在化妝中……

  在晨光熹微中,左右執金吾領著騎兵和儀仗隊開道,羽林軍兩百人拱衛著武則天,離開了宮城,向同平章事狄仁傑的家中去。

  武則天去了結她最後的心願。

  在她的一生中,識拔了不少有才幹的人,出將入相,但是,那許多人中,與她具有朋友情誼的,隻有狄仁傑一個。

  當天,武則天追贈故同平章狄仁傑文昌右相,諡曰文惠。同時命姚崇為其主辦喪事,一切喪葬費用均由國庫撥付。

  武則天親自為狄仁傑舉哀,廢朝三日。

  狄仁傑的喪禮辦得十分風,按他的遺願,靈柩運回老家太原安喪。參靈的各地代表、官員士夫,親鄰朋友,一齊趕來送行。

  發引那天,武則天派三百名羽林軍將士沿途護送。

  神都城內城外,路祭彩棚,供桌阻道,車馬喧呼,填街塞巷。

  ……

  喪事結束後,狄光遠把姚崇叫到一個密室裏,拿出一個密封的蠟丸交給他說“姚叔叔,我爹遺言讓喪事結束後,把這個交給你。”

  姚崇打開蠟丸,裏麵有一字條,上寫公之重要決策當征詢盧公子意見。

  姚崇掩上字條,問“除我以外,國老還給別人留條了嗎?”

  狄光遠老老實實回答道。“還給盧公子留了一個。”

  “什麽內容?”

  “密封著的不知道。”

  姚崇點點頭,打起火鐮,把字條燒掉,叮囑道“除你、我、盧公子以外,此字條一事不要跟任何人說,說了徒招橫禍。”

  狄光遠點點頭“我明白,爹臨終前也是這樣囑咐我的。”

  ……

  “師父,已經打探清楚了,裴環的確是被來俊臣派人暗中處死的!隻是不知屍骨現在在何處。”歐陽健沉聲稟報。

  “看來為師沒猜錯,果然是來俊臣!”王先生微微頷首,“若沒有那個女人的授意,想必他不敢這麽做!”

  “她也不是第一次這麽幹了!”歐陽健感慨道,“讓心愛的人消失,這是打擊對方最殘酷的形式!”

  最心愛的人突然消失,是一種什麽樣 感覺?

  唐倩臉色煞白,心中在臆想假如有一天盧小閑也突然消失了,她該怎麽辦呢?

  “李重潤現在怎麽樣?”王先生又問。

  “他像瘋了一樣,四處尋找裴環,不僅報了官,而且還畫了裴環的畫像,見人就問是否見過她。甚至派了很多人,到城外去找人!”

  王先生似乎想到了什麽,突然感慨道“生在皇家何其悲哀!”

  見王先生情緒倏的有些低落,歐陽健小心翼翼的詢問“師父,下麵我們怎麽做?”

  “把這個消息悄悄散布出去,什麽都不用做,靜觀其變就可以了!”

  ……

  對於狄仁傑的離世,有些人非常傷心。譬如說,狄光遠,吉頊,武則天,還有太子李顯

  但也有一些人,卻因此而蠢蠢欲動起來,這其中就包括太平公主。

  一直以來,狄仁傑不遺餘力保護著太子李顯,現在狄仁傑去世了,新的首輔宰相態度如何,將直接決定著太平公主與李顯暗中較量的最終結果。

  謝雲軒成了太平公主府的常客,之前太平公主對謝雲軒還有所警惕,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已被太平公主引為心腹,甚至地位還在魏閑雲之上。

  “怎麽樣?真的要放棄嗎?”太平公主瞥了一眼謝雲軒。

  “讓他聽咱們的,可能性不大!”謝雲軒搖搖頭,“還是物色可靠的人頂替他,比較保險些!”

  或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將他的學生姚崇任命為首輔宰相。原來狄仁傑與吉頊的狄吉配,現在變成了姚吉配。

  為了拉攏姚崇,太平公主使出無數手段,但均不奏效。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姚崇趕下台,用自己的人頂上去。

  “你看敬暉怎麽樣?”太平公主提議道。

  敬暉二十歲中明經舉入仕,聖曆初年任衛州刺史。衛州任後,敬暉遷任夏官侍郎,並以該職身份出任泰州刺史。大足元年又遷洛州長史,長安三年敬暉拜封為中台右丞,加銀青光祿大夫。

  因敬暉早年與薛紹交好,故而被太平公主當成了自己人,既然要有人頂替姚崇,太不公主第一個便想到了敬暉。

  “不行!”謝雲軒毫不猶豫便否決了太平公主的建議,“他在朝廷根基尚淺,人望不足,擔不起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