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聞鼙鼓而思良將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8-26 00:19      字數:3288
  李楷固雖然是契丹人,但也學過兵法。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這是出自《孫子兵法--第七篇--軍爭篇》的軍事名言。意思是說,正在往家鄉走的軍隊不要攔截,因為大家歸心似箭,可以不顧一切的戰鬥。

  “所以從這點上來說,你已經落了下乘,為後來的兵敗埋下了伏筆。不過,這也不是你能決定的。朝廷派你去追剿靺鞨人,你想不去也不行!但第二個敗筆,你完全是可以避免掉!”

  “請盧公子賜教!”李楷固虛心的問道。

  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你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焉能不敗?”

  李楷固一臉的茫然:“盧公子,此話怎講?您能說的明白些嗎?”

  “契丹與靺鞨同在營州,你以為對靺鞨知根知底。事實上,靺鞨人的戰鬥力究竟怎麽樣,你一點也不清楚。”

  盧小閑將祚榮如何以狩獵為名義訓練族中青壯士兵的事,仔細說給了李楷固。

  “好一招瞞天過海,竟然把所有人都蒙在了鼓裏。“李楷固心悅誠服道,“盧公子教訓的是,我的確不了解他們的戰鬥力!”

  “不僅是不知彼,你對己方的情況也不甚了解!”盧小閑侃侃道,“大周的軍隊與契丹的軍隊不同,契丹軍隊主要以騎兵為主,但大周軍隊是以步兵為主。當然也有騎兵,但主要是配合步兵作戰的。步兵與騎兵協同作戰,這就要求嚴密配合,對指揮官的協調能力要求也比較高。你以指揮契丹騎兵的方式,指揮大周的軍隊,肯定會亂套的!”

  李楷固不能不承認,盧小閑說的太正確了,如果他帶領的是一支契丹騎兵,一定可以打敗祚榮。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三個敗筆,太致命了!”盧小閑搖頭歎息道。

  李楷固大氣也不敢出,緊緊盯著盧小閑。

  “驕兵必敗,輕敵必輸。你太自大和輕敵了!”見李楷固麵上似有不服之色,盧小閑不容他辯駁,直截了當的問,“你可知道靺鞨人最大的軟肋在哪裏?”

  “他們攜家帶口,還有大量的牛羊牲畜,這些都是拖累……”說到這裏,李楷固臉色一變頓時停住,他明白盧小閑為什麽要問這句話了。

  “我要是你,絕不會與祚榮去真刀真槍的決戰。靺鞨人的家眷都安置在至延津城,你隻要攻下延津城,祚榮除了投降不會再有第二條路可走。就算攻不下延津城,隻要圍著它,祚榮也得來馳援,主動權豈不就掌握在你手裏了?”

  李楷固聽罷,心中不由黯然:盧小閑說的一點沒錯,自己的確太自信了,他認為可以憑實力麵對麵打敗祚榮,壓根就沒想去攻打延津城。輕敵的影響是巨大的,所產生的變化是悄悄地,一點點地顯山露水。等你回過神來,勝利已在對方手裏朝你微笑。以己之短去攻敵之長,他敗的實在不冤。

  見李楷固情緒有些低落,盧小閑岔開了話題:“下一步你打算怎麽辦?”

  李楷固一臉苦澀:“打了這麽大的敗仗,還不知道這條命能不能留得住呢。若是能苟且活下來,以後隻能閉門思過了!”

  “別那麽悲觀,你的命可金貴著呢!”盧小閑笑嗬嗬的瞅著李楷固,“今天我來找你,就是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盧公子客氣了,有什麽事盡管吩咐便是了!”

  “你準備準備,過幾天可能要出征!”盧小閑神秘兮兮道。

  “出征?出什麽征?”李楷固被盧小閑搞迷糊了。

  “去對付突厥人!”盧小閑輕輕吐出幾個字。

  ……

  “你怎麽知道陛下一定會派我掛帥出征?”狄仁傑斜著眼問道。

  從李楷固那裏離開,盧小閑直接到狄府來見狄仁傑了。

  “滿朝文武你掐著指頭算,除了狄閣老您,哪有一個夠條件有資格掛帥出征的人了?”盧小閑眼珠一轉,笑嗬嗬瞅著狄仁傑,“不信的話,咱們倆可以打賭!”

  “不打!”狄仁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與盧小閑打賭,怎麽可能有贏的機會?

  “就算我掛帥出征,又能怎麽樣呢?”狄仁傑不動聲色的反問盧小閑,“你要做什麽,就直說吧!”

  盧小閑大老遠跑到狄府,沒有任何企圖,隻是為了告訴狄仁傑他的這個猜測,打死狄仁傑他也不信。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可以提高太子的威望!”盧小閑興致勃勃道。

  “說說看!”狄仁傑有些心動了。

  盧小閑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狄仁傑思忖了好半晌,點點頭道:“我看可行,就這麽辦!”

  盧小閑似笑非笑:“我這主意不錯吧!”

  狄仁傑白了他一眼:“說吧,你要我做什麽?”

  “還是狄閣老了解我!”盧小閑嬉皮笑臉道,“希望狄閣老出征的時候,能帶一個人同去!”

  ……

  聞鼙鼓而思良將,可朝中哪還有良將,武則天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了狄仁傑。

  狄仁傑年紀不小了,身體也不好,讓他掛帥出征,武則天有些於心不忍,但又有什麽辦法呢?

  狄仁傑聽宣進宮。

  看著愁眉不展的武則天,狄仁傑回想盧小閑昨日與自己說的那番話,不由感慨:他簡直料事如神,都已經成精了。

  既然一切如盧小閑所料,狄仁傑當然要按既定計劃往前推進了。

  他清了清啜子,向武則天回稟道:“為國盡忠,死而後已,臣願意出征。隻是……”

  “閣老有話但說無妨!”麵對狄仁傑的時候,武則天的態度向來出奇的好。

  狄仁傑向武則天請求道:“陛下,其實以皇太子為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突厥定當不戰自潰。”

  “太子不諳軍事,何以為帥?”武則天抬起眼皮問。

  “陛下,”狄仁傑趨前半步說,“太子也隻是名義上為帥,但僅此就已經足夠了。”

  “太子果有如此奇效?”武則天不相信地問。

  “陛下但信臣言。”

  見狄仁傑如此堅持,武則天點點頭說:“太子年已不惑,是該讓他出去鍛煉鍛煉了,那就依閣老之言,讓他領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

  見武則天同意了,狄仁傑驚喜萬分道:“太子隻遙領元帥一職,不用親征。臣願為副元帥,領兵以擊突厥。”

  武則天叫一聲“好”,說:“就以閣老為河北道行軍副元帥,知元帥事。另外,朕再從揚州、豫州調三萬人馬,歸卿節製。”

  “陛下,可否將李楷固也調至臣麾下節製?”

  既然盧小閑讓自己達成了心願,狄仁傑投桃報李當然得兌現答應過盧小閑的條件了。

  “李楷固?”武則天皺著眉頭道,“天門嶺之戰,他損兵折將,讓朝廷大失顏麵,朕還沒來得及降罪他呢,如何讓他出征?”

  “天門嶺之戰固然是敗了,但李楷固確是一員猛將!陛下何不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戴罪立功呢?”

  狄仁傑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武則天也不好再反駁,隻得應允了。

  望著須發皆白的狄仁傑,武則天語氣突然有些沉凝:“這麽些年,閣老跟著朕,讓你受苦了!”

  狄仁傑很少見武則天情緒如此低沉,不禁有些詫異。

  武則天歎了口氣道:“按理說,我們這個年紀本應該頤養天年了,可有些事情,還不得不讓我們這些老家夥出麵。”

  陛下完全可以放手讓太子去做嘛!

  狄仁傑心裏雖然這麽想,但終究是沒說出口。

  ……

  狄仁傑率軍十萬討伐,默啜坑殺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餘人,從五回道退軍北還。突厥撤退途中,掠殺百姓,搶劫財資,不計其數,狄仁傑追之不及。

  狄仁傑離開洛陽之後,盧小閑繼續過著自己舒服的日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李裹兒對他的騷擾。

  李裹兒雖然沒有與武延秀訂親,但終究也沒躲過武則天的安排,將她許配給了武崇訓。雖然還沒有正式成親,但這已是鐵一般的事實了,任誰也沒辦法改變。

  或許是為了表達不滿,已經與武崇訓訂了婚的李裹兒,三天兩頭往盧小閑的府上跑。盧小閑不勝其煩,隻能躲著她。

  於是,他每天的生活變成了吃飯,睡覺,躲李裹兒。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兩個月之後,李裹兒正式嫁入梁王府,成了武崇訓的妻子,武三思的兒媳婦。

  沒有了李裹兒的騷擾,讓盧小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可就在這時,一個壞消息的消息傳回了洛陽:在外征戰的狄仁傑積勞成疾病倒了,而且還病的不輕。

  聽到這個消息,武則天大驚失色,趕忙下旨派羽林接狄仁傑接回了洛陽。狄仁傑回來之後,武則天親自過府看望,命宮廷最好的禦醫全力醫治。

  ……

  盧小閑跟著狄光遠進了臥房,看到病榻之上的狄仁傑,盧小閑大吃了一驚:狄仁傑完全變了模樣。

  甩原來略顯肥胖的身材,現在皮肉鬆弛,臉上皺紋密布,整個人看上去毫無生氣。唯獨他的目光,在見到盧小閑進來之時,依稀還有以前睿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