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愁風月(11)
作者:蔡某人      更新:2020-03-31 20:23      字數:3557
  正始十一年最新章節

  洛陽城說大很大,裏坊縱橫,其風也廣。可說小又很小,怎麽就好巧不巧夏侯妙身邊的貼身婢女,話說著,人就到了眼前。石苞心裏琢磨起來,尋常顏色跟她閑話兩句,把豆餅一收,並不管她到底出來做什麽,婢女卻纏著他問:

  “這是什麽?”

  “豆餅。”石苞從腰帶上解下錢囊,銅板一丟,叮當作響被鋪主眼疾手快捂住接了。他一邊往馬背上馱,一邊笑,“你平日隻管隨夫人繡花作畫,不懂這個,郎君的那匹絕影認食,隻吃這家的豆餅,我需時常來買。”

  聽婢子輕輕咦了一聲,不待她多問,石苞提步上馬,飛馳回府。

  可桓行簡不在書房。

  嘉柔的這出事,張氏既知,把桓行簡叫去。夫妻兩人一道坐在榻上,等他恭敬行過禮,皆不發一言。

  這情形,是等他自己說了。

  “人是我的,一時還丟不開手,所以出此下策。”桓行簡半點欺瞞的意思都沒有,話一出來,夫妻兩人竟也半點驚訝也無。

  “這樣的關頭,因為一個女人誤事,不是你的風格。”張氏對他,自幼明於教訓,今日聽聞為薑修家女郎的事編造彌天大謊,此刻,臉皮極厚地和盤托出,不知該氣該笑。

  桓行簡站姿如鬆,挺秀得很,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要娶她的是蘭陵蕭弼,並非我,大將軍這點臉還是要的。我已經讓人去買兩個貌美的女郎,送到他府上去了。”

  堂堂太傅家的郎君,居然也要做出這種近乎討好諂媚的事,實在有損家族顏麵。桓行簡知道雙親能忍,自己也能忍,並不放在心上,隻是把長史的那番話一學,這才緊要。

  “他話裏有話,絕不僅僅是為了教我難堪。”好似嘉柔的事不值得大提特提,桓行簡沉吟道。

  “那你有何對策?”桓睦沉默了這半天,終於啟口問。桓行簡那兩道英挺的眉毛動都沒動,薄唇吐出幾個字:

  “我自有辦法。”

  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金石絲竹,酒宴華章,且都是少年時的迷離舊夢。而如今,他青春有信蟄居過無情歲月,也揮刀趟過遼東京觀腥臭的血海,不懼天地,孤裘獨醒,一朝展翅必定有仇必報。

  “清商病了?”桓睦的話題陡然一換,前幾日,洛陽突降大雪,為此傷風受寒的不在少數。

  桓行簡緩緩抬眸,漆黑的瞳仁忽如鷹隼乍掠長草般迅捷地一閃,點了點頭:

  “風寒倒在其次,怕是有心病。”

  一室內沉寂下來,桓睦夫妻兩人敏銳地對視一眼,張氏便說道:

  “既然是心病,那就不好看了。”

  桓行簡微微一笑,什麽都沒再說。

  沒幾日,蕭弼送來定婚禮,滿滿當當幾大箱子抬進桓府,雁翅般擺開。衛會的母親這個媒人做的果然盡力,親自上門,拈了份帖子,書有良辰吉日,請桓行簡夫妻兩人定奪。

  日子選的不早不晚,正在嘉柔及笄過後,園中鳥,多嘉聲,手底喜帖上儼然勾勒的是一筆又一筆的平拋碎玉春風花媚。桓行簡輕易認出衛會的筆跡,笑意不明,縱使少年人再惟妙惟肖,筆端的鋒銳卻總不肯收一收,斂一斂。瞞的住任何人,瞞不過他桓行簡一雙辛辣的眼。

  蘭陵蕭氏雖為大族,蕭弼這支自繼祖過世,獨撐家門,他又不善經營,臨到娶親並不能拿出太多錢財。衛會一心幫襯,直接送錢怕他麵上掛不住,索性獻出自己珍愛不行的焦尾琴,權當聘禮。

  “嘖,就看她識不識貨了!”衛會送琴時,眼睛裏是一抹頑皮又倨傲的神氣。

  琳琅珠玉,綺羅綢緞,嘉柔在並無多少興致的過目後,果真留意到琴。

  琴尾焦痕宛然,她凝神辨了良久,黯淡的一雙眼這才亮了一亮有幾分活氣。本想問什麽,見夏侯妙麵色發白,再去握手,手心裏果真虛汗涔涔。她這回病情纏綿不愈,夜間少眠,飲食不佳,整個人眼見的憔悴。

  “姊姊,”嘉柔憂心忡忡地看著夏侯妙,心中本有遲疑了許久的言語想與她傾訴,此刻,也都一一地繼續放在肚子裏,再不能出口。

  病人需要多修養,她怎麽好再叨擾?

  “柔兒,姊姊覺得很對不住你,親事定的匆忙。”夏侯妙有氣無力地把嘉柔的青絲一撫,傷懷道,“大將軍要你,子元迫不得已拿蕭弼來救,隻因整個洛陽城裏唯獨他曾提過這層意思,其他人,怎好貿然相許?如此一來,委屈你,你見過那個少年郞,厭惡他麽?”

  那個少年郞……嘉柔心裏混沌,默默搖首:“我不厭惡他,他注的書很精彩。”

  “那就好,隻要你並不厭惡他,你們少年夫妻,總會慢慢親昵起來的。”這話說出,似乎她自己都不能相信,她和子元呢?天潢貴胄的宗室之女,功勳赫赫的重臣之子,又有通家之好,翼翼京室,眈眈帝宇,整座洛陽城裏也難尋更為匹配的一對佳偶。

  然而,她是那麽害怕孤獨的一個人,雙親俱亡,這個世界上除了兄長就剩子元。到如今,卻隻剩下幾分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的味道可嚼。

  “姊姊?”嘉柔見她出神,輕喚一聲,夏侯妙側眸微笑,凝視她許久,靜靜說道:“我父親的事,你聽過嗎?”

  嘉柔搖頭。

  “我父親和大將軍的父親,都是同文皇帝一起長大的舊友,文皇帝很器重他,給予的恩寵,無人能及。我母親德陽鄉主,是祖皇帝的義妹,大將軍的姑母,同我父親的姻緣,當年於時人看來再完滿不過。可父親後來寵愛一名姬妾,冷落了母親,文皇帝聞言派人絞殺了那名女子。再後來,父親精神恍惚一病不起,他親手埋葬了她,因太過思念又把人自墓中掘出,注視著白骨,久久不曾言語。我也曾怨過他,因他的深情害我母親寂寞餘生,可等我出閣前夕,聽家中老仆講起舊事,竟不知該恨他還是可憐他,他是太子文學出身,風雅多情,明敏聰慧,雖南征北伐戰功無數但心思極其細膩幽深,與那名姬妾,琴瑟和鳴,恩愛不疑,文皇帝也許覺得絞殺一名女子無足輕重,但對父親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他死後,我母親一人獨活到年過半百,臨終前,撫著兄長的臉,她說,我要去見你的父親了,不知他是否肯與我相見。兄長本想問她,可曾恨過父親?但母親說完這句話便與世長辭,我記得,她那個時候的模樣不過是像睡去了,麵容安詳,無怨無恨,頰上尚存血色,依然是生前尊貴沉默的神情。”夏侯妙倚在幾旁,手中捏著一枚青青竹葉,淚水無聲滑落。

  她的聲音平穩柔軟,嘉柔早泣不成聲,她不懂,自己是為那個被絞殺的女孩子傷心,還是為德陽鄉主的半生枯萎酸楚,或者,是為那個從未謀麵曾是帝國最為倚重良將的潦草結局而感懷?這段太沉重的往事,早淹沒於歲月深處,當事人的墳前,也早幾度春風發,幾度秋風凋,日落月升,白雪飛花,唯獨剩留於人世的一點血脈,向一個小小的少女,裁剪成章,娓娓道來。

  “姊姊,”嘉柔忍不住伸手揩去她眼角未落的淚水,溫熱而濕潤,似安慰也像是哀求,“你不要難過了,逝者已往,何必用來難為生人?”

  “恰如太初,孑然無物。”夏侯妙含淚而笑,慢慢握住嘉柔的手,口中道出兄長的字,如此貼合。

  “瞧我,把你也招惹哭了,”她把嘉柔一攬,望向案頭瓶子裏初綻的新梅,玉肌清瘦,冰魂縈繞,無端令人想見洛陽春。再垂首,看竹葉上條條紋理分明,好像命理,逆不得,也折不得。

  她不由喃喃道,“我也不知道為何向你說起,其實,我從未跟人說起過我父母的舊事。當然,這些事老一輩人應該都知道,隻怕我父親因女人而死,是世人笑料罷?”

  “不,”嘉柔陡然抬首,“征南將軍至情至性……”她忽然慌忙閉緊了紅唇,不知該從何說起,這一段渺渺情天情海並不是征南將軍與德陽鄉主的,不過是一個叫夏侯尚的男子和連姓名也沒留下的女子遺留在逸聞裏的淒豔灰。

  “你不必寬慰我,柔兒,都過去了。”夏侯妙輕輕一捏她臉頰,神情孤寂,嘉柔怔怔瞧她,心裏茫然失措到恍惚,等來年的春,春幡飛舞,紅杏深芳,菖蒲淺芽,天地是全新的模樣,自己就要嫁給那個叫蕭弼的少年郞了。可她這樣怎麽麵對那個少年郞呀,嘉柔淒惶,她要如何用華美的衣飾來掩藏自己的不清白?

  嘉柔也覺得自己像姊姊一樣孤獨。

  等夏侯妙一走,她呆呆一人獨坐,不管崔娘如何興高采烈在自己身上比劃鮮亮的新布料,還是嘮嘮叨叨勸解,皆沒有太多反應。隻是乖順地羞澀一笑,任由崔娘像扯木偶般擺弄著自己。

  暮色四合,洛陽城裏燈光次第亮起,頭頂星子為經,地上行人作緯,北踞邙山連綿,南泛洛水揚波,整座都城仿佛深臥在宇宙洪荒的懷抱之中,丹霞明月,華彩雲間,烽火狼煙換來的盛世風情圖,隻消登高望遠,就能盡收眼底了。

  桓行簡從閣樓上下來,氅衣微蕩,略略抬首,每一步都格外沉穩仿佛可將整個洛陽城,乃至整個天下睥睨於腳下。

  “郎君。”石苞像夜色裏的一道魅影,尾隨著他,把他要的東西隻負責送到眼前來。

  夜色裏,石苞的聲音幾不可聞,桓行簡把頭一點,他又隱匿在無邊的夜色裏了。

  見到夏侯妙時,她似乎也在等他,幾上有酒有菜,桓行簡掃了一眼布置掂著巾子輕輕拭了幾把手,笑:“你身子不見好,不能貪杯。”

  “無妨,我許久不曾跟你共飲,上一回,還是飲合巹酒。”夏侯妙親自斟酒,酒液落在青銅器皿裏,泠然有聲。

  桓行簡不動聲色上下看她兩眼,一笑接過了,說:“也好,我且陪夫人這一回。”

  屋裏尚殘留筆墨味道,他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