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12266
  第127章

    如果天悲殿那幾個法師活過來,估計會被氣死。

    辛辛苦苦籌辦的佛誕節,現在什麽都沒有了,連大象都被牽到瓊林苑,很難不說禮部不是故意的。

    而且瓊林宴就在四月初六,跟原定的佛誕節就差兩天時間。

    若不是三殿下弄走那群法師們,兩邊還要鬥法,現在就則剩禮部一家獨秀,以蘇菀最近接觸的禮部官員來看,不說多敬佩謝沛,反正很有好感。

    單憑這點好感,對一個爭權的皇子來說就很有用。

    蘇菀摸摸荷包裏的梵語金珠,天悲殿事發之後,她還沒見過謝沛,這東西一直沒機會還。

    不知道這次瓊林宴他會不會來。

    隻聽說事多纏身,根本抽不出空,想想也是,這種場合,聖人也不會讓他過來。

    畢竟近幾年有才學的學子都在這,讓謝沛過來,是方便他招攬嗎?

    蘇菀也就隨便想想,她們坐著馬車,跟著四司六局的廚司人一起到瓊林苑,這裏畢竟不是皇宮,凡事都鬆快些,隻要把東西收拾好,也能在皇家園林轉一圈。

    反正今日頭一次來,各處都在張羅東西。

    隻是到明日,就要開始準備食物,不能隨意走動了。

    要說不愧是皇家園林,亭台水榭,假山假石,園林的花也開得極好。

    如今的四月份,正是賞花的好時節。

    宴會在這樣的院子裏,從中午開始一直唱祝到深夜,到時候不僅有美食,還有宮廷雅樂,更有各個官署送來的賀禮,東西多不多不說,反正聽著就很體麵。

    蘇菀聽著流程,怪不得人人都想當進士,都想赴瓊林宴。

    十幾年寒窗苦讀之後,就能有這樣的風光日子,誰不感歎。

    蘇菀說的時候,跟她熟悉的光祿寺官員歎口氣:“我們當年高中的時候,也是這麽認為,但這可是他們最後風光的時候。”

    畢竟剛“升學”的新生是有優待的,瓊林宴過後就要有遴選,有外放,有賜官。

    多少品階的官呢?

    八品九品就不錯了,也是朝中最小的官職,就算是狀元榜眼探花也是如此。

    蘇菀聽得好笑,不過這也算人生一個重要起點吧。

    各處宴會按部就班做事,其實並不雜亂,每個人做什麽,光祿寺這邊心中有數,這種職責分明的指派,也讓瓊林苑跟隔壁會武園井井有條。

    蘇菀所在的白案也在指點的棚子下麵開始做活。

    因為所派的宮人多,在臨時搭建的彩棚下做事也是常事,而且可以更方便光祿寺的人管理。

    廚司這邊的管事人也和善,麵對這樣大型宴會也是手到擒來。

    還對臨時撥調過來的宮人們表示感謝。

    白案的蘇菀,上什的李蓉蓉,再有甜食司的幾個嬤嬤。

    大家都是有手藝來的,所以原本廚司的也給些敬意。

    特別是蘇菀,誰讓她一看就跟光祿寺的幾個官員非常熟悉,禮部總部幾個大人看到她也問話,甚至問她最近讀到哪一本書了有什麽問題,還說就算事情多,也不能中斷讀書。

    蘇菀麵對古代版勸學隻好一一回答。

    她哪敢啊!

    在內宮都帶著從禮部拿來的書本,畢竟她也發現了,若不是聽長官的話讀書,也不會那麽快發現儒釋之間的矛盾,更不會做之後的事。

    這讓蘇菀自己都覺得,多讀讀這個時代的書,作用真的很大。

    蘇菀如此好學,大人們自然高興,對她也是看小輩的目光。

    如此種種,廚司的人還好奇,她是不是哪個官員家的女兒,過來體驗生活了?

    不管怎麽猜測,蘇菀這邊確實輕鬆很多。

    她又是個做事認真的,身邊很快就有不少關係不錯的人。

    被撥過來的人裏不止李蓉蓉等人熟悉,蘇菀發現衛鈞也在其中,隻是他表情不算好,也隻是使眼色,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再說。

    等到衛鈞晚上再找蘇菀,這才知道發生什麽。

    竟是又丟東西了。

    這次跟衛鈞沒什麽關係,而是另一個地方的小太監,也是去年收起來的物件,今年說什麽都找不到,一年查驗的時候,也沒驗查出來。

    可這個小太監運氣就沒那麽好,沒什麽師父幫忙,隻能典當自己所有東西,好減少刑罰時間。

    這會衛鈞在的帳設司裏都是愁雲慘淡。

    要說宮裏丟東西,雖不是常事,但也不會一次丟這麽多。

    這跟衛鈞雖然關係不大,但他還是十分氣憤,估計想到自己當初的事了。

    衛鈞低聲道:“上次我看管的東西被盜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我做事也算牢靠,四時驗查從未偷懶,為何東西就丟了,細細深究了,師父才告訴我,宮裏丟東西是常有的事。你們不是靠近東安裏門對嗎?過了宮道,對麵是大坊市,南熏坊?”

    “那裏麵有黑市!”

    “倒賣的都是宮裏的東西!”

    “有是宮裏賊人偷的,有的宮裏不受寵貴人們自己托人拿去倒賣。我看管的那些東西,多是被賣到那些地方了!”

    竟是如此。

    那南熏坊確實極大,裏麵店麵也多,不過那竟然還有黑市?

    不過想想也是,俗話說燈下黑,這種事也時有發生。

    而且皇宮東西那麽多,人也那麽多,驗查不到的時候太多了。

    更不用講外宮諸司裏還有造紙的,造瓷器的,製藥的,若那這些倒賣,比偷東西都輕鬆,還不好追查。

    誰讓皇宮人多,疏於管理,自然滋生黑色的誕生。

    當初西外宮附近還有商家跟宮裏總管勾結,這有黑市,倒也沒那麽奇怪了。

    “但我聽說倒賣之中,有一個最離譜的東西。”衛鈞其實早就想說了,一直沒找到機會,“就是西膳房的餅夾菜!或者說是西膳房的麵食!就你教出來的,那邊賣的可好了。”

    “南膳房則是上什,也有人偷偷拿去賣,以宮廷美食的噱頭,跟著東西不同有貴有賤,但至少是原本食物價格的四五倍。”

    這也太誇張了?

    蘇菀越聽越覺得離譜,怎麽做的餅子也有人買。

    不過想想也是,有些人明知道東西不值這個價,但就是要買。

    跟野生動物一樣,很多研究都說,野生動物不如飼養的好吃營養價值也差不多。

    可就是有人不信,那能怎麽辦。

    就是要跟人與眾不同,就是要買。

    衛鈞也隻是說說,那黑市也不是他能追查的,能在皇宮旁邊看起來,背後必然有人,他不會試圖螞蟻撼大樹。

    蘇菀差不多同樣的想法。

    隻不過以後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管理的東西也要時時檢查,出了問題都要處理,不然就跟衛鈞一樣,時隔那麽久才發現,也不知道到底什麽時候丟的。

    一看就是做這事的老手,肯定要小心防備。

    衛鈞過來也是這個目的,一個就是找人傾訴一下,另一則告訴蘇菀,在這園子裏也小心,不要弄丟東西,也不要多東西,否則肯定會出問題。

    蘇菀謝過衛鈞,這才回住的地方,臨時來出差住的地方肯定沒有尚膳監好,但被褥也算幹淨。

    丟東西這事隻是個小插曲,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事已經過去。

    接下來這幾天裏,大家都在忙碌宴席的事,蘇菀要跟著做倒數第二道的湯麵。

    主要做麵食的一共四位廚娘,也做四種湯麵,到時候供客人們選擇。

    其實最後的飯食最難做。

    前麵什麽點心,涼菜,熱菜,蒸菜,湯品,都吃得差不多了,也就隻有少數人為了溜溜縫,稍微吃點麵,讓胃裏沒那麽不舒服,讓喝了酒的眾人吃口飯食,也好舒服一些。

    而湯麵又是即時性的東西,放的時間長還會不好吃。

    所以很多宴席上,最後的湯麵基本隻有一個出路,那就是魂歸垃圾桶。

    可這湯麵又很重要,麵食在天祥國北方一直重要,甚至有些宴席會隻做新鮮有趣的麵食,而半個宴會。

    有個當朝宰相就特意辦過涼麵宴,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

    大家都不怎麽吃,但又要做的好。

    難就難在這一點。

    這次宴會模式,中午的宴席是由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派出的老先生,再請些有名望的大儒坐鎮。

    他們挨個講話祝酒,講一次話,喝一杯水酒,度數跟水沒什麽區別,否則宴會失態可不好。

    下麵坐著新科進士三百人,領頭肯定是前三名。

    講一次話,喝一杯酒,學子們起身稱謝,感謝聖人賜宴,感謝大儒賜教。然後開始上一道菜,看一次宮廷雅樂歌舞表演,這一輪結束。

    期間大家也可以交談,但不能隨意走動。

    這期間聖人會賜下詩,書,袍,等等物件,都不算貴重,但每樣都有其說法。

    詩那就是聖人做的詩句,大家還要誇一誇,聖人雖然沒來,這話卻會傳到他們耳朵裏。

    書則是勸勉,不要因為中了進士就得意,以後求學之路還長雲雲。

    一直到上到十二道菜,越到後麵越鬆,等所有大儒講完,就可以請新科進士文采好的人做恭和詩。

    狀元榜眼探花必然要被點名作詩。

    接下來就寬鬆了,等到下午,所有大儒們都會離開,晚上的宴會則是新科進士們自己玩樂,允準他們放縱一日。

    沒了大儒們,也沒了其他官員們,大家也會放得很開。

    算起來,就是中午那頓宴席不好熬,剩下的還好。

    蘇菀他們要做的飯食,也分兩種,一個是中午正式宴席,所要做的四種湯麵便是這裏端上去,一人一小碗就行。

    晚上的飯食則是做好放到桌子上,供大家隨意取用,有些像自助餐了。

    而且這些飯食跟中午大差不差,隻是飯食做的分量大點,夠大家用就行,其中點心果子也不能少。

    不過根據光祿寺跟廚司以往的經驗來看,晚上他們都在喝酒,甚至有些膽子大的進士,還敢弄點烈酒過來。光祿寺的官員們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不知道。

    誰醉酒的窘態要是被全程記錄的畫師跟記錄官們記下,那就不管他們的事,他們還樂得看熱鬧呢。

    流程知道了,要做的事情也知道了,其實這樣分工合作大家還不累。

    不愧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四司六局,就是厲害。

    雖說正式宴會在四月初六,今日四月初二,但蘇菀他們這邊的四碗湯麵肯定要提前做出來,讓光祿寺的人嚐嚐。

    大多數菜品都有規定,就後麵這些可以靈活調換一下。

    而且所有菜品都要提前做出嚐嚐,看看有什麽不合適的,味道不好的,及時更換。

    提前過來的目的也是如此,不僅要提前準備菜品,還要試菜。

    雖說來這的人都為行業中佼佼者,但該試還要試,這也是流程的一部分。

    到蘇菀這邊,她也在想,什麽樣的湯麵是可以解解酒,而且稍微放一放也能吃的,至少不會稍微一耽擱,就不好吃了。

    這邊可供使用食材不少,很多早早上市的食材也能供應到這裏,畢竟是從聖人私庫裏出錢,還是要稍微大方一點。

    等於花的不是國庫裏的錢財,戶部可管不了那麽多。

    為什麽從聖人私庫裏出,這也算有點講究,原本的科舉之後是沒有什麽科舉四宴的。

    但考中的進士卻會相互邀請聚會,還能結識一起登科的進士們,既是慶祝,也是社交場合。

    大家一起湊錢來辦宴會,也算非常熱鬧。

    各省的鹿鳴宴,就是舉子們的宴會也是如此。

    其實很好想,到現在很多人大型考試結束之後,也會找著好友好好吃一頓。

    慢慢的,各地學政開始組織宴席,所用錢財由當地官員來出,或者學政來出,有些囊中羞澀的舉子們也能參加。

    京中這邊的新科進士們,就有聖人出錢辦宴會,沒看宴會的場地都是皇家園林。

    所以光祿寺花這份錢可是絕對不含糊。

    聖人也不好多說,誰讓這三百進士以後都是他的臣子。

    所以蘇菀看到新下的番茄之時,也是尤為驚訝,雖說這番茄青紅青紅的,但確實是番茄啊。

    要說吃過酒之後,吃什麽麵最合適?

    那可能各有定論,但要說湯麵裏麵的常青樹,所有食材裏的經典搭配,那就必須要提西紅柿炒雞蛋!

    湯麵則是西紅柿雞蛋麵!

    其實在西膳房的時候,蘇菀就想過做西紅柿炒雞蛋,主要這個菜不管老人小孩,男女老幼都會喜歡。

    甚至是廚房小白都能做出來的。

    但不管西紅柿,還是雞蛋,西膳房那邊都不能大量使用。

    特別是西紅柿,按照蘇菀來看,這個食材在天祥國開始種植不到十年。

    也不用覺得十年已經不短了,十年時間對新食材在古代推廣來說,時間也不算短。

    就拿棉花那種好東西來說,也是曆經宋末,整個元,然後明前中期才大量推廣。

    所以食物剛出現不知道怎麽吃,種植也不多,這很正常。

    當然那也跟當朝聖人有關。

    蘇菀算著時間,這西紅柿應當是先皇在位的時候,派船出海尋到的,可惜尋到沒幾年,先皇去世,這位登基,也沒重視這些東西。

    這才讓明珠蒙塵。

    把酸酸甜甜的西紅柿形容成明珠,一點也不過分吧!

    這東西就算隨便切一切,撒點白糖進去,那都很好吃!

    可惜現在時間還早,番茄沒有完全熟透,不過挑著能用的,再放到溫度高的木箱裏催熟,到時候就能用了。

    現在試菜不用太多,挑著紅色多點的就行。

    之前蘇菀做過番茄牛腩,到現在都讓很多人念念不忘。

    可番茄牛腩固然好吃,跟西紅柿炒雞蛋這道國民美食來說,還是差了一點點?

    不過隻有番茄還不行,最好還要弄點番茄醬。

    這事情可就簡單了,她之前就做過番茄醬,還把怎麽把這醬料做好吃的方法給了甜食司。

    所以這會去找甜食司的嬤嬤們取一些就好。

    這各處都在帳子裏,找甜食司也簡單。

    蘇菀過去基本不用多說話,那嬤嬤就道:“想用什麽自己拿,還用得著客氣嗎?”

    蘇菀忍不住笑,謝了又謝,這才把調好口味的番茄醬拿走一小罐,確定她們還有,也就放心了。

    番茄醬啊。

    回頭她家油炸臭豆腐店擴建,也多賣其他炸貨的時候,一定更要把番茄醬給弄出來!

    不過番茄玉米都有了,天祥國卻還沒有土豆,真是一大憾事。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出現。

    蘇菀心裏想著美食手裏的動作也沒停。

    番茄雞蛋麵其實也有很多做法,可以現炒雞蛋番茄鹵子,然後煮麵過涼水,最後拌上鹵子那就是拌麵。

    或者炒香雞蛋番茄之後加水燒開煮,這就是稍微稀一點的湯麵。

    蘇菀要做的這種,更像是茄汁麵。

    關鍵這是湯麵,就算放置一會,就算是涼了,裏麵的手擀麵確實會更軟,但配上酸甜可口的茄汁雞蛋,味道還是絕佳。

    不像平時煮的湯麵那樣會坨到一起,裏麵的湯也會顯得清湯寡水。

    茄汁麵看起來也漂亮,很適合宴會最後的時候吃。

    甚至都不用筷子,涼了的茄汁麵用勺子挖著吃,都會讓人感受到其中美味。

    蘇菀開始揉麵的時候,其實周圍不少人都在看。

    他們這個帳子是廚司裏麵的大白案帳,也就說明這裏麵所有廚娘廚子,都是會做麵食的。

    麵食做的好不好,就看著揉麵的力度,方向,手感,還有麵跟水的比例。

    甚至揉麵揉多了,會顯得熟能生巧,自有韻律,所以看乘麵的多少,加水的多少,基本都能看出一個人的水平。

    大家都在廚房做了多少年的白案,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蘇菀一開始和麵,眾人就能看出來不同。

    這手和麵的功夫確實有些門道,她才幾歲,難不成出生就跟麵食打交道?

    等聽說她家是做白案出身,大家這才了然,可這和出來的麵白而光滑,實在難能可貴,誰家有這樣的小輩,那以後的家裏的傳承肯定有人來做。

    和好的麵放在一旁醒著,一盞茶十分鍾時間就好。

    醒麵的時間蘇菀也沒閑著,開始給番茄去皮切成丁狀,這樣方便炒出香味,炒出茄汁。

    旁邊鍋給燒熱,倒入油,不等油溫升高,就吩咐雜役把火調小些。

    每個爐灶旁都有專門的人來看火,也是各司其職的一種體現。

    油還沒熱的時候就倒入切好的茄丁,翻炒幾下,確保所有番茄丁都粘上油,然後開始慢慢熬煮,很容易就熬出番茄汁。

    鍋裏的番茄已經是漂亮的紅色,看著十分食欲,如果是熟透,番茄味又濃鬱的西紅柿,那就不用加番茄醬,此刻的卻要加一些。舀出來的番茄醬倒在小碗裏,加入開水攪拌均勻,然後慢慢倒入鍋裏,此時可以嚐嚐酸甜度,如果酸味重的話那就加糖,來平衡味道。

    接下來少量多次加入開水,看著番茄丁慢慢融化成為真正的茄汁。

    這一碗香濃的番茄湯,實在是很多飯菜的絕配。

    方才做麵的時候,蘇菀已經吸引不少人目光,這會茄汁熬出來,也讓人眼前一亮。

    試想一下,吃了十幾道菜,喝了不少酒,此時吃碗這樣茄汁煮出來的軟和湯麵,多難受的胃都能撫平,酸甜口味的湯麵既清爽,又解酒。

    這邊茄汁熬出來,可以放到一邊。

    那邊麵已經醒好,番茄汁熬的時候已經被蘇菀掐著時間拿出來。

    這會可以做手擀麵了。

    手擀麵蘇菀已經做過許多次,這次的麵有食指寬,做得稍微硬一點點的,更耐放,而且沒那麽薄,否則一泡就爛掉了。

    粉麵吃法就是如此,無數的麵食,就有無數種麵條,米粉的做法。

    什麽時候寬什麽時候細,什麽時候厚,什麽時候薄,為什麽要用圓的,有的用扁的。

    隻有深諳吃食的人才能說出一二。

    這大概就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的好處吧,所有的吃食都能歸結成一門學科,讓後世的人可以潛心研究。

    現在茄汁跟麵條都做好了,最後就是炒雞蛋,打散的雞蛋也要單獨炒,油稍微多放一些,鍋也燒得熱一點,這樣雞蛋入鍋翻炒幾下就可以出來。

    雞蛋不能炒的時間太長,否則會破壞雞蛋原有的香味,就是俗稱的炒老了。

    所有食材準備好,接下來同樣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茄汁夠多,可以適量加點水倒入炒好的雞蛋,然後水開直接煮麵,快熟的時候放入青菜,這樣煮出來的麵番茄雞蛋味道更為濃鬱,缺點是要馬上吃,否則麵煮會泡得更軟,放的久了,麵條會更酸,不如剛出來的口感。

    第二種就是把麵菜單獨煮,另一邊的茄汁也加熱,加熱的同時放入炒好的雞蛋,讓雞蛋裏浸滿茄子,麵熟了之後撈出來,澆上茄子雞蛋,這還是湯麵。但可以放的時間稍微久點,讓茄汁慢慢滲透到麵條裏,稍微放一會,那茄子麵的酸甜口會剛剛好。

    當然這裏麵的茄子該放調料放調料,隻放鹽會更好,更能感受茄汁特有的酸甜口。

    因為不管一會光祿寺的人過來試菜,還是宴席上賓客們的吃飯,蘇菀這次選的肯定是第二種做法。

    下麵的時候蘇菀特意把麵條沾了些多餘的麵粉,所以下出來的麵不用勾芡,湯汁看著就很濃稠。

    這口絕對香味濃鬱,卻又清新的美食。

    誰讓這是西紅柿,西紅柿做出來的飯菜,就有這種魅力。

    茄汁麵一做好,再有雞蛋的陪襯,香味會讓人開始不自覺分泌口水。

    這可是廚司,這附近都是廚司的帳子,連那邊炒菜的香味都抵擋不住這邊茄汁麵的香味。

    因為試菜的人肯定要吃肯定,所以這都是小碗裝著。

    鮮紅的湯底,金黃的雞蛋,白嫩的麵條,還有上麵點綴的青菜。

    紅黃白青,多漂亮又鮮淨的顏色,跟畫一樣漂亮。

    光祿寺卿等人走進的時候,目光也不自覺被這碗茄汁麵吸引。

    實在好看啊。

    他們已經品嚐各色菜肴,還品嚐了不少美酒,其實已經有些飽了,但聞到如此酸甜清香的口感,還是不由自主想吃。

    不過畢竟是官員們,還是照例嚐了嚐其他三個湯麵,誰讓嚐菜也是有順序的,要按照資曆來,不能不給前麵麵子。

    蘇菀年齡最小,自然排到四碗湯麵的最後一個,眾人看似矜持地看向茄汁麵,其實內心的想法大家都知道。

    快嚐嚐快嚐嚐!

    是不是跟看起來一樣好吃!

    順滑的湯汁跟著麵條一起進入嘴裏,很少有湯麵會出現入口即化,但又不讓人反感的感覺。

    如此地軟糯柔滑,味鮮爽口,隻有兩個字能形容。

    好吃!

    熱乎乎的湯麵吃完,整個人都舒服了,這飯食色澤分明,卻又素雅美觀,吃起來清淡,還很爽口。

    一道說起來很矛盾,可吃起來卻能用許多詞匯來形容的湯麵。

    不說那湯汁了,也不說那麵條,單說裏麵的雞蛋。

    大家都是吃過炒雞蛋的,但炒雞蛋還能這麽好吃?!跟這裏麵的汁水簡直絕配。

    “這個是你做的?叫什麽名字?”光祿寺卿從未吃過這樣的湯麵,立刻問道。

    蘇菀道:“茄汁麵,是用這個叫番茄的食材做出來的。”

    蘇菀就知道會有人問,而且說也有人不認識番茄,所以已經拿了個稍紅的果果在旁邊放著。

    大家看著這番茄,簡直視若珍寶。

    蘇菀又道:“這果子若再成熟些,還能拌著白糖吃,夏日放到深井當中泡著,吃的時候取出來切開拌糖,特別美味。”

    別說了別說了,現在就想吃了!

    回頭就買些嚐嚐!

    這四個湯麵自然全都過關,隻是做的時候,估計要讓蘇菀多做些。

    廚司裏其他人在蘇菀的茄汁麵做出來之後,心裏已經有數了,這會情緒也都調整好。

    做飯就是這樣,也不會因為事情的安排有什麽怨言,大家都是做事的,完成好分內工作就好。

    蘇菀看著,隻覺得四司六局全都是體體麵麵的職場人!

    跟大家這麽相處實在太好了。

    這讓蘇菀忽然想到一個人,小月。

    上次去鍾粹宮的時候並未見到她,也不知道她現在的日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等光祿寺試菜的幾個人離開,蘇菀把幹幹淨淨的碗收起來,再吃幹淨點,後廚都不用洗碗了!

    這也證明大家對這碗茄汁麵有多喜歡。

    甚至有光祿寺其他人抱著食材的名義過來蹭吃蹭喝,而且一看都是認識的。

    蘇菀無奈,但也把剩下的茄汁全都用完,做了滿滿一鍋出來,他們帳子裏的廚司人中午也吃的這個。

    吃完之後,更是心服口服。

    這小姑娘可真厲害。

    如此的美味,其他湯麵一比,果然遜色不少。

    肉羹湯麵都不如這個湯麵的口感新鮮。

    瓊林宴,會武宴有條不紊同時進行,光祿寺那邊倒是兩頭跑,其實這些帳子也在兩者中間的院子,到時候也好端菜過去。

    他們這邊準備,整個京都也在討論新科進士的事。

    整個京都喜氣洋洋,唯獨聖人每日讓人出去打聽消息,看看外麵有沒有關於他的傳言,若是有那就清理源頭,讓人閉嘴。

    好在說的人也少,稍微警告一下,也就沒人敢議論。

    可聖人還是覺得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就跟他剛登基的時候一樣,多少人在背後議論他,是耍了陰謀手段,這才把丁家女兒娶回家,這才有皇位。

    當初聲勢浩大的昱王更是罵他吃軟飯,靠女人。

    這些說法明明早就沒了,早就被他用各種手段蓋住,可一想到天悲殿的事,總覺得有人會舊事重提。

    他是會放出一些風聲,講講當年的事,但也是說丁家囂張跋扈,他是無辜的,借此達到一些目的。

    可若真把當年的事全都講出來,他又不願意了。

    聖人身邊兩個內侍關上殿門,微微搖頭。

    “聖人還是?”

    “日日做噩夢,都是天悲殿那群人的事。”

    “那摩伽陀國高僧沒幫忙做法,讓聖人遠離這些災痛?”

    “你還不知道?聖人現在見不得和尚,已經讓他們離開京都了。”

    “啊?”

    “其實人家兩個還很高興,早就不想在皇宮,聽說能走,立刻收拾東西離開。”

    這些消息蘇菀自然不知,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後宮前庭還是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聖人身體不佳,心裏各自都有打算。

    瓊林宴跟會武宴這邊,經過幾天辛苦忙碌,終於初見其行。

    蘇菀還看到大象已經被牽過來,這也是禮部人的惡趣味吧。

    不過象房那邊倒是戰戰兢兢,他們一直為天悲殿服務,沒想到如今卻為禮部做事,但不管怎麽樣,隻怕不牽連到他們就行。

    現在已經四月初六,等到中午,宴席正式開始!

    蘇菀需要的番茄已經到了,原本大家都喊這東西叫紅果,蘇菀之前做的時候也這麽喊的。

    不過自從她喊了番茄,大家看看這東西還真跟茄子有點像,都是裏麵有瓤,裏麵的籽也密集。

    至於番這個字更好理解,指外國或者外族。

    外國來的茄子,就叫番茄,這名字簡單易懂!至於西紅柿這名字也行,確實是先皇派遣船隻從西邊海外弄過來的,西邊紅色柿子,很好理解嘛。

    蘇菀都沒想到,大家竟然跟著她重新念了名字,再也不是當初的紅果了。

    不管怎麽樣,反正紅紅的番茄已經到手裏。

    她自己捂了一些,光祿寺那邊又幫她采買不少,所以這次品質更佳。

    因為光祿寺的人也要吃這個茄汁麵!所以原料自然要好。

    主要這麵的味道確實好得很。

    蘇菀早早開始熬茄汁,那邊也有人幫她和麵,上午賓客們陸陸續續過來,更有不少高官前來,他們這邊正式開始做中午的宴席菜品。

    四司六局裏的茶酒司已經在外麵迎客了,他們負責迎送賓客,俸茶端酒,反正就是這類的活。

    到時候什麽時候上菜,什麽時候歌舞,也是他們協調。

    蘇菀廚司這邊等著那邊喊就行。

    其實越到宴會要開,大家反而不怎麽忙,之前準備的妥當,現在自然不會手忙腳亂。

    除了來蘇菀這邊蹭吃食的人多之外,別的都挺好?

    她也就是提前熬了茄汁,等到快上湯麵的時候再煮麵都來得及,時間也已經算過。

    而且四種湯麵,客人們選什麽暫時還不知道。

    湯麵這複雜一些,那就是提前做幾碗麵,都是巴掌大的小碗,四種湯麵一樣十碗,茶酒司的人用盤子端著四種不同的麵食給賓客們看,誰吃什麽點指一下即可,茶酒司的人都是經過專門練習,記憶特別好的,知道哪個賓客吃什麽,一會就可以給他上哪種麵了。

    茶酒司的人統計好,再報給廚司,做白案麵食的就可以按照數量下麵,這樣既不浪費,也不至於做白工。

    隻要有選擇的飯食,茶酒司的人都會這麽問,對他們來說也不算難,派十個人端著盤子轉一圈即可。

    所以白案這邊暫時不用動手,等著那邊提前報數量。

    不過帳子裏有人道:“肯定是茄汁麵最受歡迎。”

    “也不好說,還有肉絲麵呢,很多人都會閉著眼選肉絲麵。”

    這倒也是,畢竟那是肉啊。

    不管哪個選的多,一會大家互相幫忙做就好,宴會辦好了,大家都體麵,辦不好,大家一起丟人。

    蘇菀則看看外麵太陽,天氣已經熱起來,現在豔陽高照,估計賓客們都已經入席了吧?

    兩邊宴會確實已經入席。

    雖說文武宴會罕見一起辦,但兩邊的歌舞酒菜全都一模一樣,所以半點岔子也沒出。

    兩邊各自都有官員講話,菜品也一道道送上去,從來往茶酒司的人口中得知,宴會上都在誇菜品好吃雲雲。

    其他菜品偶有新奇,但大部分也都還好。

    選麵的時候,茄汁麵的色澤立刻吸引不少人,原本以為是辣味的飯食,可稍微一聞,竟然是酸甜口。

    前麵雜七雜八吃了那麽多東西,喝了那麽多酒,聞到這個實在開胃。

    有些不知道規矩的,差點直接上手把麵端過去,還是周圍人連忙勸道:“這東西叫看盤,隻能看,不能吃,你吃哪一個挑一挑就好。”

    不僅宴會上有這種看盤,看果的東西,就連很多大酒樓也有,擺出來不是讓你吃的,而是讓你看的,家境貧寒的學子多沒見過,此時不好意思的指了指茄汁麵。

    可不隻家境貧寒的人在選茄汁麵,最上麵坐著的幾個大儒,也是頭一次看如此色澤分明,清雅典麗的湯麵。

    要蘇菀來說,紅黃經典撞色還有青菜的搭配,肯定好看啊。

    不少人都隨意點了茄汁麵,其實這會多數人已經吃飽了,隨便再嚐一口麵,這些大儒們也就要離開。

    算起來都是倒數第二道菜。

    大儒們能抽時間過來一趟,已經難能可貴。

    看著學子們更是心裏頓生感慨,這麽多年輕人,以後都是天祥國的棟梁之材。

    到現在,大家重點還是在宴會的交際上,偶爾誇一句席麵也多是客氣,說席麵水平依舊等等。

    學子們倒是吃得開心,畢竟如此正式的宴會,也沒有幾家可以隨時吃到。

    中午的宴席基本到尾聲,剩下講話的大儒們也隨意很多,等著吃了麵,吃了湯就要離開,把剩下的宴會留給年輕人。

    但等一碗碗茄汁麵上來的時候,總覺得很多人動作都停頓了下。

    如果說方才都端了共十碗過來的看盤,香味不那麽突出,可宴會上三百進士,加上一二十位大儒,一共選了一百五十多碗茄汁麵,那這香味還不立刻飄散。

    吃過酒肉,來一份如此清香的飯食,誰不往這邊多看幾眼。

    等到這茄汁麵吃到嘴裏,這種酸中微甜的清爽,讓方才吃過的酒氣全都壓了下去,腦袋似乎都變得清爽很多。

    裏麵的麵條柔軟,不用費力就能吃個幹淨,湯汁也是濃稠的,有些麵湯的感覺,十分壓胃。

    一時間場上都在專心吃湯麵。

    準確說,點了茄汁麵的眾人都在吃湯麵。

    剩下的人則眼巴巴看著,他們怎麽吃的那樣香?聞著味道也好。

    早知道就選湯麵了,失策啊!

    好在熟悉宴會的人說,等到晚上的時候,這些飯菜都可以隨便取用,還有吃的機會,這才讓人不情不願吃自己手裏的麵。

    要說這麵也好吃,可跟那些人的麵食一比,怎麽差點事呢。

    別說新科進士們,狀元郎也吃的是茄汁麵,一口就讓他驚豔到,甚至直接開口做了首詩。

    詩句做完,這才有些不好意思。

    沒想到大儒們也是滿臉讚同,直說狀元郎文采飛揚,作詩作的好。

    因為他們也覺得十分好吃!

    這些大儒大官,年齡都不算小,年紀最輕的今年也四十多了,對這些宴席也沒那麽熱衷。

    在宴席上吃口熱乎舒服的東西真的不容易。

    可方才那口湯麵卻實在好,很多胃口不佳,又或者牙口不好的人,都覺得這湯麵實在適合他們來用。

    而且越吃越好吃,那湯汁,那雞蛋,那麵條。

    可惜,吃幾口就沒了。

    中午的宴席又沒有回碗這麽一說,這到底誰做的,他們以後怎麽才能吃到?

    大家心裏這麽想的,嘴上自然不說,但讓管家去問問,是不是宮裏又做出什麽新吃食,他們認識這東西是紅果,可怎麽把紅果做的這麽好吃?

    這些人原本想讓身邊隨從們全都偷偷去問。

    可隨從們聚集在廚司大白案帳子前的時候,這還有什麽好說的,誰不認識誰啊。

    蘇菀剛下完最後的麵條,都準備回去休息了,忽然準備這麽多達官貴人的隨從們攔著,頓時嚇一跳。

    等說明來意之後,更是好笑。

    怎麽吃飯吃的好,直接來後廚找廚子了啊。

    這也就是新科進士們沒辦法離席,也不好意思讓人去問。

    否則這裏可不止這麽來詢問的人。

    不過雖然不能過來問,可宴席上的麵上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狀元郎作了首茄汁麵的詩句之後,被其中一個大儒誇了,這下剩下的人“詩興”立刻被激發出來。

    眾人換著法地作詩,就指望自己能被誇一句。

    其中一個沒點茄汁麵的進士,甚至也做了首詩,大意是,別人吃到了,我沒吃到,別人都在誇,但我也不知道誇什麽,太遺憾了!

    這也算引為笑談。

    旁邊的記錄官跟畫師把這有趣的一幕畫下來,以後這都是要編纂成冊,既在民間售賣,也會珍藏在宮裏作為記錄。

    蘇菀都想不到,茄汁麵竟然是這麽出現在以後的典籍裏麵。

    等後人翻開書一看。

    哇!我們那麽久之前就已經做了如此好吃的茄汁麵?厲害!

    蘇菀這會已經重新開火,準備熬幾分茄汁,再炒些雞蛋進去,作為茄汁麵的澆頭,大儒們拿著這些澆頭,回家自己下麵吃即可。

    見蘇菀如此上道,趕過來想吩咐的光祿寺官員們都沒來得及說話。

    隻聽蘇菀笑著說:“光祿寺跟尚食司都想讓大家吃好喝好,也是我們該盡到的責任。這茄汁麵好吃,還有甜食司做的番茄醬功勞,這東西可不能少。”

    可以,不僅做飯還吃,還會說話,還給兩個部門爭麵子。

    怪不得尚食司也好,禮部總部那些大人們也好,都那麽喜歡她!

    這是肯定的啊!

    她雖然被調配到四司六局,但好歹也是尚食司的人,肯定不會丟人的!

    那些能來的大儒什麽水平,這還用說?不是天祥國拔尖的學者,也不能坐在首位,更不能為瓊林宴壓陣。

    都是有真才實學,學富五車的大儒,才能在此地談笑風生。

    能讓他們多誇一句,多做幾份茄汁澆頭怎麽了!

    不過宴會上進士們爭相作詩的事傳到熬茄汁的蘇菀這,還是讓她大吃一驚。

    什麽東西?

    都開始為茄汁麵作詩了?

    不用那麽誇張吧!

    旁邊被蘇菀故意提起的甜食司嬤嬤好笑地看著她,又道:“等瓊林宴跟會武宴一結束,你這茄汁麵,估計立刻火遍滿京都。”

    對哦,瓊林宴那邊在作詩,會武宴呢?方才都說他們不怎麽吃東西,都在喝酒,兵部的人還跟著他們一起暢飲。

    把那邊都快給忘了。

    至於火遍京都?

    蘇菀輕咳,這種情況她早就體驗過了!

    不足為奇!

    就在蘇菀想凡爾賽故作謙虛的時候,就聽另一邊來人,明顯也是來找蘇菀的。

    文科進士們不好意思過來,他們好意思啊!臉皮厚,吃個夠!

    “是這裏吧?”

    “是是是!我都聞到茄汁麵的香味了!”

    “快,給我們來一盆!必要重金酬謝!”

    “兩盆!我也要!”

    等等,你們這些武科進士們,吃飯都按盆算的嗎!

    作者有話說:

    是大肥章,所有沒有二更啦,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