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6025
  第126章

    自己店裏的人看到的是蘇菀經營厲害。

    客人們則看的這臭豆腐吃食。

    真的那好吃?

    吃起來沒那麽臭?

    此時這附近已經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原因自然是臭豆腐的噱頭高,也因為跟京都第一家麻辣燙的店是同一個老板。

    一個香,一個臭,也是對比強烈。

    反正周圍人好奇的很。

    既然一文錢兩片,那就嚐嚐!

    其實這東西固然可以賣的很貴,但豆腐畢竟便宜,二是這在後世也是便宜美食,以後必然有人也能發現訣竅。

    可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吃多了的人,自然會找到訣竅。

    在光祿寺兩個官員帶動下,不少人紛紛購買,多數人還是選擇用小碟子裝幾片,然後去隔壁麻辣燙的店裏吃。

    衛家母親,衛妹妹都歡迎得很。

    雖說那邊不是她們生意,但跟桂娘的感情也好,敬佩蘇菀的手段也好,還有感謝蘇菀讓她們有賺錢的機會等等,都會竭盡全力照看的。

    再說,好多客人過來之後,順便點了麻辣燙呢!

    不少人看著黑乎乎的臭豆腐,幹脆閉著眼吃到嘴裏,但這一吃,就知道那兩個官員為何如此喜歡。

    這東西值得啊!

    確實好吃到讓人想咬掉舌頭!

    不到一天的功夫,這個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美食立刻吸引不少人。

    就算為了獵奇,也想嚐嚐的。

    蘇菀自然也在店裏幫忙,隻是姨娘讓她好好休息,強行讓她做旁邊玩,說自己跟井菊完全忙得過來。

    臭豆腐的店確實好操持,人不算多的時候,一個人就行。

    蘇菀最後隻好坐下。

    見姨娘行動利落,眉宇間也少了在蘇家小院子拘束的憋悶,明顯快樂許多。

    這就行,以後臭豆腐店就可以順順利利開下去。

    蘇菀看了看已經去麻辣燙店吃飯的光祿寺官員,從食案上端出來兩碟子臭豆腐出來。

    方才他們兩個隻是嚐了嚐,但後麵就擠不進去了。

    蘇菀表示感謝,自然要贈送一些過去。

    他們見是蘇菀送來,也不客氣,笑著道:“那我們可就沾光了。”

    看著他們一團喜氣,就知道這次科舉還不錯。

    禮部的科舉,向來都是重要之事,為朝廷選拔人才,為家族後繼擔心等等。

    他們也就是光祿寺的,否則這會肯定還在忙碌。

    畢竟科考榜單是放了,後麵還要安排殿試。

    光祿寺兩人開口道:“也就是最後的高興了,其實科舉的時候我們還不算忙,但科舉結束的科舉四宴,卻是光祿寺的差事。”

    光祿寺一直主辦什麽祭祀,大型宴會等等。

    這科舉四宴也是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過蘇菀還是好奇,這四宴到底是哪四宴,她以前隻聽過鹿鳴宴,瓊林宴,還是不同時候辦的。

    其中一人解釋道:“說是四宴,其實這次辦的為兩宴。”

    “這四宴分別是鹿鳴,瓊林,鷹揚,會武。”

    “聽名字就知道,前兩者是文試,後兩者是武試。”

    “而鹿鳴,鷹揚,則是鄉試之後舉辦的。”

    “後麵才的瓊林,會武則是為新科進士所辦。”

    “都說是科舉四宴,其實是兩個宴會,因為之前那兩個,他們都已經在各自的郡府辦過。”

    蘇菀這明白了。

    一般科舉都是童試,鄉試,會試。

    考過後,就是秀才,舉人,進士。

    不管文武,鄉試的宴會都在自己家鄉舉行,後者的宴會則是宮中設宴。

    對很多文武學子來說,各省的鹿鳴宴,鷹揚宴,已經足夠氣派。

    但對上再進一步的瓊林宴,會武宴,則稍顯遜色。

    畢竟這兩個宴會都是聖人賜宴,宮中四司六局,禮部光祿寺主辦,也是人生得意的時候。

    能在這種宴會出現,說明他們已經半隻腳踏入官場,人生都要改寫。

    文科進士們還要做恭和詩,來表達心中喜悅,當年文天祥也做過恭和詩,就在這種場合上。

    武科那邊雖然不如文舉這邊重要,可那宴會規模排行也不小。

    反正不管瓊林宴還是會武宴,都十分重要。

    說到最後,一個官員美滋滋吃完臭豆腐,又道:“不出意外的話,你們尚食司也要調人過來幫忙,你可做好準備。”

    蘇菀一直負責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絡。

    算是尚膳監“小郎君”,所以讓她去跟著做科舉宴會,再合適不過。

    誰讓她跟光祿寺的人熟悉,而且還做得一手好菜。

    其實之前長官就跟她提到過,不然蘇菀也不會主動再次詢問。

    去就去了,還能見見世麵。

    不過光祿寺官員還道:“這次宴會不同以往,以前兩邊分開辦,今年把瓊林苑隔壁的園子也開了,估計文武舉要一起,可兩邊菜色各有偏重,不好辦。”

    這就是提點了,蘇菀點頭稱謝。

    說的瓊林苑,蘇菀也知道,瓊林宴的名字就是因此得的。

    瓊林苑風景別致秀麗,位處城西皇家花園,特意恩賜,讓學子們盡情暢飲。

    不過這是文科。

    武科簡單粗暴,自己把武科新科進士拉到兵部慶賀,沒想到今年竟然就在隔壁。

    這算不算文科生跟體育生的較量?

    蘇菀挑眉,自己也是多想了。

    無非就是禮部想讓科舉收個好點的尾。

    做事有始有終,之前辦的那樣好,沒道理結尾的時候不好好辦。

    這簡直是天悲殿帶來的內卷後遺症。

    若不是天悲殿想辦法搶風頭,禮部也不會殫精竭力地操持這樣好?

    沒想到那天悲殿竟然能有一點正麵作用。

    除了科舉的事之外,天悲殿最後點消息蘇菀也聽了幾句,無非是等兩天為首的人就要斬首,之後三殿下重立名冊,清查天下廟宇,清查和尚房屋田地等等。

    這是件漫長瑣碎的事,可戶部卻笑出聲,因為感覺可以收繳不少財產上來。

    聖人原本還有些不願意,聽到可以收繳錢財,也就不吭聲了。

    如今國庫也就勉力支撐天祥國各項支出,多餘的銅子一個也拿不出來,說國庫窮也不為過,能有筆額外的錢財,誰不想要。

    但三殿下估計要有一陣忙。

    可就算這樣,他還騰出手把幾個已經關閉的廟宇改建成慈幼堂,安濟坊,居養院。

    聽名字就知道,是收容貧苦人,孤兒,老人的地方。

    連這兩個官員都感歎一句:“聽著年齡雖小,但能力可見一斑。”

    “他聽政以來,似乎都沒吃過虧。”

    “若有他在,天祥國倒像有望。”

    最後這句話說的聲音極低,蘇菀也當沒聽到。

    厲害啊謝沛。

    處理原本就瑣碎龐大的事,還能抽空做好人好事。

    如今他剛處理完天悲殿,百姓正是感激,所以他推動這些福利機構,比誰說話都好用。

    蘇菀也隻在這稍坐一會,很快就去幫忙,而外麵炸臭豆腐的店已經排著長隊。

    沒吃過的好奇,吃過的還想吃,可不就要排隊了。

    等到第二日,沒想到來吃炸臭豆腐的客人隻多不少,估計一天就讓這臭豆腐揚名。

    誰讓聽著這麽怪,吃起來卻那麽好吃。

    如此反差,會引發很多人的好奇。

    可這次就沒那麽容易仿製了,臭豆腐到底還有自己的技巧。

    出宮這幾天時間過得極快。

    從麻辣燙的店到臭豆腐店,生意都好了起來,衛家母親,衛妹妹一想到這,就舍不得蘇菀走。

    可大家都明白,她能出來休假,已經是宮裏的優待。

    所以三月二十二下午就要回到宮裏。

    這日桂姨娘隻在店裏待了沒一會,就回去親手做頓豐盛的午飯,專門給蘇菀做的。

    店裏那邊的生意也暫時不做,隻想多陪陪女兒。

    姨娘還拿出幾件衣服,現在的衣服料子明顯比之前好很多,都是姨娘用自己賺得錢買的。

    反正蘇菀四季衣服都不用擔心,姨娘早早都準備好,而且還知道她長高,所以衣服做的很合身。

    從蘇家出來,姨娘還是送著蘇菀到宮門口,直到不能過去的時候,她才戀戀不舍離開。

    蘇菀看了看離開的馬車,再看看皇宮。

    這次回來,倒有其他感受,皇宮似乎也沒那麽可怕。

    出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誰知道蘇菀剛回宮,就聽到有人在議論臭豆腐,還有人在議論大皇子二皇子正在宮裏無能狂怒,特別是大皇子,他說了自己沒勾結天悲殿的人,聖人不信就算了,薑貴妃也不信。

    差點把他氣病。

    可他病不病的,不算重要,重要的是聖人也病著。

    很多人猜測是氣病的。

    但聖人自己都不承認。

    朝中的局勢甚至已經鮮明起來。

    唯有謝沛一人獨大。

    蘇菀暗暗覺得不好,但又想到他那人,估計也察覺出來,但是無所謂。

    想要有收獲就要承擔風險,他肯定明白。

    蘇菀回到尚膳監,竟然感覺跟離開很久一樣,其實也就是一個多月?

    她二月中旬去的內宮,現在三月下旬,也差不多的。

    尚膳監跟之前一樣,還是忙忙碌碌,不過忙的都是熟悉的事。

    現在三月,等著各處換菜單等等,隻不過上次蘇菀是提交菜單的人,這次變成審核的人。

    各處需要調整的都不多,各個地方的宮人們都已經經驗豐富了。

    除了這個事以外,今年還要統計出宮的宮人名單,尚膳監主事詠蘭姑姑主辦此事,看看哪些宮女六年時間滿了,看她們想出宮,還是想留在宮裏,再各自安排。

    除了能升職的宮人之外,多數宮女肯定想出去,對她們來說宮裏也沒那麽自由。

    所以這次統計名冊,讓大家高興得很。

    薑貴妃那邊難得沒作妖,而且撥下來的遣散費還算大方,很多還在意猶豫的適齡宮女也準備出去,有了這些銀錢,他們也在京郊京城都能安身立命。

    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麽樣,蘇菀協助清點名冊,發現尚食司的宮女們出去還好,至少會點東西,能做菜的出去當廚娘都行,不會做菜的幹活也利落。

    今年隻是清人出去,並不征納宮人,所以事情還算簡單。

    等到四月中旬名冊確定,五月中旬這些宮人們就要離宮。

    原本有人擔心,尚食司若出宮那麽多宮人,豈不是更加忙碌。

    蘇菀笑:“尚食司宮人出去,難道諸司宮人就不走嗎?我估計咱們尚食司要負責的飯食會減少。”

    放宮裏做事的人出宮,其實一下子能給宮裏減負不少。

    拿西膳房來說,做事的一百多人,吃飯的一千五百多人。

    西膳房這次適齡出宮的不到十個,按照比例大致算算,西外宮那邊也會有一百五六十人出宮。

    所以對皇宮整體來說都是減負。

    少了這麽多人吃飯,這麽多人發月錢,宮裏支出立刻能鬆口氣。

    蘇菀算算,怪不得薑貴妃答應的那麽爽快,估計很早就想讓人離開。

    她想縮減開支不是頭一天了,可縮減出來的錢去了哪,隻有她自己知道。

    反正這件事也算雙贏,減少人員繁多的情況。

    統計這個數字並不難,讓各個膳房報人數就好,確定入宮時間到了,就能在五月中旬統一離開。

    衛鈞師父柴副總管就在這其中。

    他甚至已經把退休生活安排好了,雖然中途有衛鈞的事打了個岔,但衛鈞也算把錢賺回來,陸陸續續在還師父,而且對師父更好,肯定會贍養柴副總管終老。

    這也讓不少人羨慕他,當太監的能有個善終,這很不容易。

    可大家都知道,這是柴副總管自己積緣,那時候把錢給徒弟平賬的時候,估計都沒想到這錢能收回來。

    誰知道現在錢收回來,徒弟還更孝順了。

    宮裏的大事很多,但小事也很多,蘇菀忙碌的時候聽聽這些事情,總感覺生活氣息特別濃厚。

    她那會回宮沒一刻鍾,李蓉蓉也進宮了,兩人在宮外沒怎麽聯係,主要是都在跟家人敘舊,五天時間對於陪伴家人來說,其實也不多的。

    至於另外兩個宮女則提前出宮,徹底在家休息,還有人說親的人上門,但兩人卻想開個食店經營。

    具體的蘇菀不太清楚,但聽說長官私底下給了不少的銀錢,足夠兩人開店。

    這些大小事忙完。

    殿試那邊也已經結束,聖人拖著病體也要進行殿試,點出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打馬禦街,迎來一陣笑談。

    果然,京都的事情過的很快,天悲殿的事已經被拋到腦後,都在討論前三名多有學問,誰家中了進士,誰家找了親朋可以做官。

    還有便是,武舉那邊也在進行,武舉也辦得極為熱鬧,禮部協助,兵部主持,從帶兵打仗問到戰術謀略,再到戰況模擬,最後還有拳拳到肉的比試。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句話可沒錯,聽說武狀元身高九尺,膀大腰圓,能以一敵五,偏偏還有些謀略。

    讓人直呼這是徐將軍的親兒子吧。

    兵仗局的徐將軍就是這種類型,聽到這種傳言後還真去看看,那武狀元不過二十,傲氣得很。

    但天生英才,又是青年人,有傲氣才正常。

    反正兵部那邊也算高興。

    隻是武狀元就沒文狀元那麽幸運,有聖人親口誇獎。

    這也能看出文武的不同了。

    可大家也不在意這件事,全都沉浸在科舉結束的高興當中。

    聽說京都好幾個酒樓裏,都是落榜的舉子,中榜的舉子在喝酒暢聊,熱鬧的城中護衛都多跑幾趟,看著大家別鬧事。

    他們在玩鬧。

    光祿寺這邊開始籌備科舉四宴中的瓊林宴,會武宴。

    因為兩者合一,就在瓊林苑旁邊的園子裏,改成臨時的會武宴,這兩個園子臨時被打通。

    若兩邊想串門也行,不想串門就分別在兩個宴會上待上。

    這種方法也算巧妙,避免兩者比較,反正都是一個宴會,你覺得這裏不好,那就去隔壁。

    尚食司果然要協助光祿寺,不止蘇菀被派去,各個膳房的得力宮女都要抽調。

    這頓宴席的吃食,必然要做的特別好,這才能賓主盡歡。

    說是這麽大的宴會,但之前都有定例,按照之前的規格來辦就好。

    有光祿寺差請的四司六局,很多事情都分配到各個部門,基本不用操心。

    而從尚食司調過來的人,則填充到原本就有的四司六局裏,當做補充,也算助力。

    不用尚食司的人被充填裏麵,還有禦用監的內侍也會被調到四司六局的帳設司當中,就是專門管各種宴會物件,比如簾幕,屏風等等。

    到蘇菀這邊,因為白案的手藝,她自然要做白案中的大案,也就是宴會最後吃的麵。

    這種情況,自然被分到四司六局中的廚司當中。

    每朝每代的規矩不同,吃食也沒那麽一樣,但白案卻相當重要,畢竟是倒數第二道飯食,也算壓壓肚子,確保所有人都能吃好。

    最後一道是滾蛋湯,那就是另一回事,暫且不提。

    再細細來看。

    蘇菀被分到廚司裏的白案組,白案組又分小白案,大白案,其中俗稱小白案部門裏麵還有抽調過來的甜食司宮人。

    可見這分的有多仔細。

    各種分工之明細超過所有人想象,再往下看,有專門擇菜的,有專門切蔥的,人人都有各自的崗位,哪個環節若出了錯,第一時間就能發現,還能立即糾正。

    不愧是承辦宮中大型宴席的光祿寺,這組織能力也太強了。

    畢竟一個宴會也不止要管這些事,更要去統計進士名字,統計籍貫年齡,還要確保誰來誰不來。

    這才能保證宴會順利進行。

    這跟她學做菜的時候聽到的一個故事很像。

    就說有個官員聽說,最近縣裏來個大家族出身的四司六局中廚司人。

    想請她幫忙做頓飯菜,嚐嚐手藝。

    誰知道這個廚司人竟然說自己不會做菜,她雖在廚司當中,但隻管切蔥,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從此就能知道,這些部門分的有多仔細,多專業。

    也隻有這樣專業的調配,才能在古代承擔起這樣的大型宴會吧?

    可看著光祿寺的人竟然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辦了多少這樣的差事。

    蘇菀得了自己的差事之後,又要出宮了!

    她怎麽感覺進宮沒幾天?

    即將要辦的瓊林宴,會武宴,之前也說過,都在城西的皇家花園。

    所以除了原本就要過去的四司六局人,她們這些被臨時抽調過去幫忙的,也要出發準備了。

    宴會開始的時間是四月初六,極好的日子。

    她們要在四月初一前往皇家花園準備。

    這些事情雖雜,卻不顯亂,諸司顯然早就做好準備,隻見整齊的隊伍慢慢匯合,從東安裏門出發,一步步往城西方向走。

    如此整齊的宮人隊伍,前後都有展風大旗護衛,或許有些新來京都的人不知道怎麽回事。

    但土生土長的京都人都拍著手道:“科舉四宴就要開始了!”

    “狀元郎要去赴瓊林宴了!”

    這一說,但凡看過話本的,誰不睜大眼睛,瓊林宴啊!那不是話本上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