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10644
  第101章

    “謝謝二姐姐。”杜寧寧對著杜綿綿福一禮。這一位真是聽從二太太趙氏的話, 那是一味順從的意思。杜綿綿瞧著三堂妹的模樣,她說道:“三妹妹不必多禮,自家人哪用得著客套。更何況這一回也不是我出多少力氣,我就是提一嘴的功夫。真正花心思的還是忠勇侯府的三太太。”

    杜綿綿沒給自己表功勞, 她真就是順嘴提一回。請著忠勇侯府的嫂嫂賈氏幫襯一回。能遇上合適的姻緣, 杜綿綿也盼著三堂妹嫁一個好人家。

    主要是杜綿綿擔憂,三妹妹這般軟的性子, 真是一直不嫁人。她怕外頭的流言扉語讓這一位性格太軟的堂妹受不住。

    杜寧寧名聲不好, 受損的是杜家女。杜綿綿的親娘崔氏沒少嘮叨,就怕著堂妹杜寧寧得一個壞名聲, 會害著親孫女。畢竟杜綿綿的龍鳳胎弟弟杜敦的膝下有一個可愛的小侄女。

    這一回,因著三太太賈氏的上心。

    杜寧寧的婚事暫時有一個著落。於是,當天離開的杜家都是帶著歡喜的神情。杜綿綿當天也與丈夫司徒弘光提這一件事情。

    “三嫂幫襯良多,這一位三妹妹若能嫁到賈家,也盼著真結一樁良緣。”杜綿綿是實在盼著好良緣。

    “三嫂既然是給她的二弟說親,這裏頭肯定是考量過的。你且寬心, 雙方不是還要見一見的。到時候就由得杜家、賈家去商談。你做好了自己的本份,後頭便不多插手。好與歹, 依我看來還是過日子的人如何經營。”司徒弘光寬慰著妻子。

    “全聽你的。”杜綿綿也是一樣的心思,她不準備再多插手。免得插手多了討人厭。

    京都外城,杜宅。

    二太太趙氏一回家,就把杜寧寧要說親給賈舉人的事情, 那在家中嚷嚷開。

    對於這一樁婚事, 杜家人很滿意。當然,二太太趙氏不忘記跟杜家二老爺提一話。杜家二老爺對於失去一個秀才女婿, 得著一個舉人女婿。還是一個要補官的舉人女婿。

    杜家二老爺非常滿意。杜家二老爺說道:“這一回寧寧要嫁的人家好。這一樁婚事你是寧寧嫡母, 你多操持一下。一定要圓滿成功。可不能讓寧寧失去這一門好親事。”

    杜家二老爺的眼中, 賈舉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女婿。

    “老爺放心,這般東床快婿,咱家肯定得攏絡到。”二太太趙氏對於添一個舉人女婿,還是馬上要當官老爺的女婿。二太太趙氏很高興。主要是這樣一個女婿,是能給兒子杜敏幫襯的。

    “還是二侄女有心了。”二太太趙氏這時候也是感激杜綿綿的。當然,杜婉婉當初能進桂王府時,她就是感激一回。如今當然是更甚從前。

    “我瞧著,咱們這些出嫁的女兒裏,就數著二侄女最有心。瞧瞧,有二侄女的幫襯,甭管是婉婉,還是寧寧,如今都是得著好姻緣。”二太太趙氏是真高興的。

    杜家二老爺一聽媳婦的話,他是點頭。

    “一筆寫不出兩個杜字。咱們杜家的女兒出嫁了,全是顧家的。”杜家二老爺是高興的態度。

    二太太趙氏聽後,也是讚同的態度。

    “老爺,一旦寧寧這一樁婚事成了,這嫁妝上怕得重新準備一回。”二太太趙氏提醒一回話。

    杜家二老爺聽懂妻子的話中深意。二太太趙氏哪怕不詳細說一說,也是在暗指範家那兒讓杜家吃一個虧空。

    杜家二老爺這時候一聽妻子的話,他確實對範家的印象更壞。沒法子,有賈舉人這一個對象一襯托。範家就真成一個大坑一樣的存在。

    杜家二老爺心中有想法。他覺得可再緩緩。本來杜家二老爺是打算跟範家算一算舊帳。現在一旦說定女兒杜寧寧的婚事。杜家二老爺並不想這一個關鍵的時間上,那是惹出來什麽麻煩。還是求一個穩妥。

    杜家二老爺準備等著杜寧寧出嫁後,再是跟範家算一算前帳後帳,到時候一本拉清單。

    “杜家還沒缺著寧寧一幅嫁妝。隻要她嫁得好,再多添上嫁妝,家裏也是樂意的。”杜家二老爺顯然是很有底氣的模樣。

    “對,老爺說的太有道理。”二太太趙氏當然也知道,一旦庶女杜寧寧真是嫁進賈家。杜家如何都會讓杜寧寧嫁得風風光光。畢竟高嫁嘛,從來都是歡喜的給女兒添嫁妝。

    這結親的背後,可不是隻看那一點子嫁妝。還有背後的利益庇護以及人脈上的支持。有許多隱形的財富,那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這一個時候的商賈,更像是官老爺的錢袋子。每一個把生意做大做強的商賈背後,那都有大靠山。

    商人一旦坐大,那沒靠山的,注定要被官府宰掉吃肉。一旦有靠肉,這利益輸送成必然。真當靠山就吃素的。沒哪一個上位都真吃素,就算人家吃素,也一定是大魚大肉後偶爾的清粥小菜。那是偶爾嚐一個新鮮,至多就是可憐一會兒下位者的悲苦。這等吃飽後鱷魚的眼淚,誰要信,不是壞,就是蠢。

    “寧寧那裏,最近你多注意一些,多與寧寧一些關心。也讓寧寧的生母教導她一些事兒。讓寧寧知道嫁到夫家後,多討一討夫家人的歡心。她這一回的親事若真成,她就是高嫁。高嫁到官家,可得當好一個杜家女的本份。”杜家二老爺對妻子二太太趙氏說道。

    “老爺放心,我一定跟寧寧,還有寧寧的生母好好的叮囑。”二太太趙氏不為杜寧寧,也得為兒子杜敏,以及兩個孫兒和考慮。如何都得讓賈家一門姻親,那是真正的走好關係。

    可不能壞掉這等好姻親。二太太趙氏在利益麵前,就是如此的樸實無華與坦誠。

    因著杜宅有意,賈家這一邊有三太太賈氏的摻合。於是,相看的事情很快定下來日期。

    對於後對如何發展,杜綿綿在坐月子,她是真沒有摻合。她隻是在半旬之後,三太太賈氏來司徒宅時。

    她與嫂嫂賈氏談話時。賈氏是高興的與杜綿綿說起這一樁姻緣成了。

    “如今我二弟的年歲可不敢擔擱。寧寧妹妹也是和離之身,她的年歲也不好再擔擱下去。賈家、杜家商量過,準備在今個冬就會正式走好六禮,八抬大轎,名媒正娶寧寧妹妹入賈家門。”三太太賈氏是很高興這一個庶弟媳婦。

    賈氏這一回摻合著,除著真憐惜二弟膝下的兩個侄兒、兩個侄女外。也是為她親娘幫襯一回。到底這庶子媳婦性子軟,如此在婆家才會聽著上頭婆母的話。

    賈氏一摻合,這婚事成了,她就來報喜。

    “三妹妹真應該好好謝謝嫂嫂這一個大媒人。對了,往後三妹妹得喚嫂嫂一聲姐姐。”杜綿綿笑著說道:“咱們往後可是連著兩道姻親的親戚。”

    “都是自家人,不必外道的很。”三太太賈氏倒是高興著。

    這一回,不光是三太太來給杜綿綿報喜。杜家人也來司徒宅,也來給杜綿綿報喜訊。

    杜貞貞是與大太太顧氏一起來的。當然,二太太趙氏、三太太崔氏自然也是一起來了。司徒宅一時間也是熱鬧起來。

    特別是杜綿綿的屋中,那是歡聲笑語。

    一眾人都是快樂的很。唯有杜貞貞的快樂是裝出來的。她沒有表麵上的那般高興,對於三妹妹杜寧寧要嫁進賈家當兒媳。杜貞貞唯有嫉妒。

    畢竟依著這一個時代的規距,和離之後的女子一般再婚時,豈有高嫁的道理?真有,也是少的可憐。

    萬萬想不到三妹妹杜寧寧就有這般的好運。

    “我還有一樁喜事,也是要與二伯娘恭喜一回。”杜綿綿想到三嫂賈氏來家時,與她提過的另一樁喜訊,她是趕緊的說道。

    “我得著消息了,三妹妹未來的夫婿,賈舉人已經補上實缺。往後咱家三妹妹也是官家女眷。”杜綿綿一提這話。

    “真補上了。”二太太趙氏是高興。雖然提前就知道賈舉人要補官。可到底還沒實在拿到缺,那當然心頭還是有一點空落落的。一旦真補上,那就萬萬又不同。

    “二伯娘,隻是這一回賈舉人不是補的京都的官缺。而是南邊的地方縣官。”杜綿綿提一話。

    “我那三嫂也與我提一話,她講,讓我與杜家商議一回。三妹妹的婚事能否提前。到時候賈舉人去南邊做官,三妹妹也是官家女眷,可隨著夫君去地方。”杜綿綿把賈家那一邊的意思是提一嘴。

    “這一回,賈舉人補上的是從七品的縣令。這可是一個實缺。隻可惜是南邊,我聽著三嫂提過,還是在天氣悶熱的南海邊地。從舉人補缺上縣令,這當然是提高品級。可惜,就是在南邊的邊地小縣。比不得京都的繁華。”杜綿綿也是說一回大實話。

    南邊太遠,確實不是繁華地。可一個舉人能補上實缺,真做京官,那就是從八品、乃至於從九品之流之步。

    想做正印縣令,不是邊地小縣,那沒可能的。

    “一縣正印官,那可是百裏侯。二侄女,我瞧著這婚事提前應該能成。”二太太趙氏當然知道二侄女杜綿綿的意思。這是未來的三女婿補官,這補得南邊太遠。

    那又如何呢?

    在二太太趙氏瞧來,這女婿去南邊,是去當官。又不是行商,又不是當庶民。這人上人,有仆人侍候的官老爺。這權利在手,指不定往後做出成績,也是能升一升。

    “二伯娘覺著好,那我就能給忠勇侯府裏的嫂嫂一個確切的回信。本來我還想著是不是給娘家寫信的。如今能當麵與二伯娘提一回,還得著回應,這般我也省一回事兒。”杜綿綿笑著回一話。

    杜貞貞瞧著杜綿綿與二太太趙氏說的開心,旁邊的大太太顧氏、崔氏各自也是附合幾語。

    杜貞貞心頭不好受。

    賈舉人變成賈縣令。從七品的官老爺,那能給妻子請敕命孺人的冊封。想一想杜家四姐妹,杜貞貞當大姐的是商賈婦。

    二妹妹是從六品的敕命安人。三妹妹是從七品的敕命孺人,四妹妹是王府的庶妃貴人。瞧一瞧,再比一比,杜貞貞心頭的落差更大。

    杜貞貞一時間,她是話少起來。

    當然,在場的人隻為著杜寧寧的婚事高興,一時間真沒人注意到杜貞貞的失落。當天離開司徒宅時,杜貞貞是一個人帶著失落離開的。

    回到李宅後,杜貞貞遇上大嫂李家大奶奶。

    “二弟妹,瞧你一臉難受的模樣,可是哪不舒坦?”李家大奶奶關心的問一話。

    “沒事兒,嫂嫂你許是瞧錯了。我可能就是人乏了。我今個兒沒哪處不舒坦,我心頭還是高興的很。這是遇上喜事。”杜綿綿勉強擠出笑容來,她假笑著,裝著自己很高興。

    “喜事。”李家大奶奶瞧著杜貞貞的小腹處,她問道:“二弟妹可是懷上了?”

    “若是懷上了,這確實是大喜事。”李家大奶奶還是非常認真的點點頭。表示二弟妹若是懷上了,一定是婆母催生的效果。

    杜貞貞瞧著大嫂的眼神,她有一點尷尬的。杜貞貞回道:“嫂嫂誤會了,我沒懷上。我說的喜事,是我娘家的喜事。”

    李家大奶奶一聽這話,她覺得這一個弟妹啊,就愛在她的跟前表現。誰還不知道呢,杜家如今紅火的很。

    李家大奶奶一直挺羨慕這一個弟妹的。在婆家這小日子過得就是舒坦。夫君捧著,婆母捧著。瞧瞧從來是我行我我素,想幹點啥的還能打一打娘家的旗號。

    公中掏著小二房的花銷,從來就是最大的。

    奈何這娘家比不過。李家一直巴望著與杜家的姻親關係更牢靠。於是李家大奶奶隻能捧一捧這一位心眼兒還挺小的二弟妹。

    “二弟妹,你娘家又有喜事。唉呀,你快講一講,也讓我沾一沾喜氣。”李家大奶奶覺得自己挺配合的讓二弟妹表現一回。

    “我家三妹妹說成親事,她的夫君是舉人功名在身,如今補上官缺,要去南邊當縣令。我那三妹妹也是有福氣的,往後便是朝廷會冊封的敕命孺人。”杜貞貞說這話時,她臉上在笑,她的心頭在滴血。沒法子,她恨不能自己能做那一個官家女眷。

    “敕命孺人。”李家大奶奶驚訝一回。真驚訝,不摻合半點假。要知道對於杜貞貞的娘家情況,做為姻親,李家大奶奶清楚的很。

    對於杜寧寧和離之身,李家大奶奶也是知道的。這和離後,還能當上縣令太太。李家大奶奶捂嘴就是驚呼。

    李家大奶奶忍不住多瞧幾眼二弟妹。

    李家大奶奶在想,杜家的四姐妹,貌似現在一瞧,就是麵前的二弟妹是真正的低嫁。這……二弟妹真是杜家親生的閨女嗎?

    如何就二弟妹一個人在一眾姐妹裏嫁得最差。光想想,李家大奶奶就不能理解。

    當然,李家大奶奶的心底想法,她準備肯定不會透露半分的。

    “恭喜二弟妹,這真是大喜事。咱們到時候可能去吃一茶二弟妹娘家喜事的喜酒。”李家大奶奶恭喜一回。

    對於嫂嫂的恭喜,杜貞貞聽著不順耳的很。隻是她麵上還是道謝。

    對於杜家、賈家的婚事,這是步入正軌。因為賈縣令要上任,這不能真擔擱。於是,賈縣令的婚事提前。

    好在杜家也不怕這婚事提前。主要是杜寧寧這兒會再嫁,杜家有心裏準備。應該準備的嫁妝,如今至多就是多添置一些。

    倒是杜綿綿這兒,她坐月子呢,她沒法子參加三妹妹的婚禮。一旦三妹妹完婚後,她又要隨夫君去南邊。往後姐妹再想見一麵,那沒可能。除非這一位賈令縣能升官回京都。

    就在賈家、杜家的婚事,那是熱鬧的舉行後。

    司徒宅由著司徒弘光為代表去賀喜。下一輩裏,司徒瀅瀅和司徒佑淇也去參加喜宴了。

    同時,忠勇侯府的三太太賈氏,在當天參加完二弟的婚宴後。她一歸府,就瞧著忠勇侯府不對頭。

    因為忠勇侯府裏掛上出事兒的白燈籠。

    三太太賈氏一瞧著這模樣,她愣在當場。她沒多話,隻是回到蓮子軒後,她喚來陪嫁的賈嬤嬤問話,道:“嬤嬤,府上出了什麽事情。”

    “太太,出大事了。北地傳來的消息,大爺、二爺雙雙病逝的北邊。”嬤嬤的聲音裏說出消息時,也是滿臉的擔憂之色。

    “什麽。”三太太賈氏不敢相信。之前北地傳來消息,確實說是朱佑禛、朱佑礽染上時疫。忠勇侯府還差上府醫與親信去北邊。

    一切隻等北邊的新消息。那時候,馮氏、程氏,這兩個當娘的都是恨不能親自去北邊。奈何忠勇侯朱弘明發話,太夫人魏氏也是發話,一切以忠勇侯府的安穩為要緊。隻差著心腹與府醫送去藥材。

    至於朱佑禛的媳婦、朱佑礽的媳婦,這二人膝下都有幼女與幼子,上頭的長輩為著孩子,也不可能讓孩子缺著親娘。畢竟孩子太小,這離開親娘哪成。

    “這一回真是翻天了。”三太太賈氏是侯府裏的太太。她如今的富貴日子,那是依附於忠勇侯府。這一回忠勇侯府失去最優秀的兩個子輩。三太太賈氏也是有憂患意識的。

    “三老爺呢。”三太太賈氏問一話。

    “被侯爺叫去前院了。”賈嬤嬤回一話。

    “祥兒呢。”賈氏又問一話。賈嬤嬤忙是回道:“太太,三爺也被叫到前院。府裏頭的爺們,不光是三爺,五爺、六爺都被侯爺叫去前院商量事情。”

    “唉。”三太太賈氏是歎息一回。

    忠勇侯府的前院書房。

    忠勇侯朱弘明揮揮手,他讓子侄輩都退下。留下來的自然便是三老爺朱弘晴。忠勇侯朱弘明說道:“三弟,佑禛、佑礽出事,府外頭的一些事情,三弟你得多盯一盯。我怕人心浮動。”

    “二哥放心,我也是朱氏一族的兒孫,我自然是一定盯緊家族的產業。隻是二哥,佑礽去了,你是府上的家主,一切還要你撐起來。”朱弘晴提一話。這一話,未嚐不是讓這一個喪子之痛的二哥是得振作起來。

    “我懂,三弟你一片苦心,也是為侯府好。”朱弘明點點頭。

    “至於迎回佑禛、佑礽的棺槨,就讓府上的親衛去吧。咱們侯府如今一動不如一靜。隻盼著佑禛、佑礽能體諒咱們長輩的無奈。”朱弘明對於朱佑禛、朱佑礽是寄望許多。

    這一回兩個子侄折在北邊,這等消息在朝廷通知前。朱弘明已經得到暗中的消息。當然,也不過提前幾天知曉。

    可知曉又如何。朝廷這一邊的消息沒給出來,忠勇侯朱弘明還得裝著不知道。他心頭的煎熬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至於朱佑禛、朱佑礽的死因。在這二人的身邊有侯府的親衛,那些人全是好手,是侯府花著大心血培養出來的。

    從親衛寄回來的消息裏,朱弘明已經看懂許多的東西。

    朱佑禛、朱佑礽的死,都是不簡單的。那裏頭有秦藩主人,秦王府的影子。也是因為是秦王府那一邊動的手。

    朱佑禛、朱佑礽才會中招了。

    知道真相的忠勇侯朱弘明當天把書房砸了。隻是這一個消息一直被壓下來,後宅的女眷是不知道的。

    “二哥,佑禛、佑礽病逝。咱們家族的小輩裏,如今就指望著佑禧、佑祿侄兒。我家佑祥是一個沒出息的,瞧著與我一樣就隻能在庶務上撲騰。往後,唉,怕得讓佑禧、佑祿侄兒為著家族吃苦。”朱弘晴嘴裏這般說話。

    他心頭的情才更複雜。隻是朱弘晴不講出來。

    “佑禧、佑祿……”這兩個都是忠勇侯朱弘明的兒子。他的心情更複雜。主要是這兩個小兒並不像他們的長兄朱佑禛、二兄朱佑礽一般的能吃苦。

    朱佑禧是一個文人清高的性子,還總愛鑽營一些小道。朱佑祿也同樣沒瞧見什麽出彩的地方。兩個出身富貴人家的子弟,不是紈絝,可也不是大才。

    在朱弘明瞧來,也不知道花多少功夫,讓二人真能吃著苦頭的熬練出來。

    “走一步,再看一步吧。”朱弘明擺擺手,這一回,他沒再留著三弟朱弘晴。

    次日,司徒宅。

    司徒弘光一下差,他一回家,他瞧見來做客的三哥朱弘晴。

    “三哥。”司徒弘光挺驚訝,這一位三哥登門來。

    “四弟。”朱弘晴倒是一派自然的態度。

    這一回,兄弟二人想談話。於是,司徒老太爺沒出場,他就是讓人送來好酒。至於席麵,這是杜綿綿差著廚房備上來的。

    司徒弘光陪著來家做客的三哥朱弘晴是一起飲酒,兄弟二人還是談天說地。

    朱弘晴說起一些朝廷事情,然後,他就提道:“四弟在衙門裏消息一定靈通。佑禛、佑礽出事兒,在北邊病逝的消息,四弟可聽說了嗎?”

    “聽說了。”司徒弘光不隱瞞。

    “侯府如今跟塌掉半邊天一樣。我都不想回去,真是壓抑的很。”朱弘晴搖搖頭,他是倒滿杯盞中的酒。

    “能想像的得到。佑禛、佑礽真是有能耐,有本事的人。那是侯府的未來頂梁柱。可惜了……”司徒弘光是真可惜兩個侄兒,明明有本事,卻是沒能一展抱複。

    “這世道可惜的人才,不老少了。”朱弘晴拿著盞,他是一飲而盡。

    “不瞞四弟,佑禛、佑礽侄兒都沒了,我是真心痛。可在心底,瞧著二哥真傷心時,瞧著母親那是哭得淒淒慘慘時,我又是覺得疏離的很。侯府的富貴啊,我一個庶子不敢肖想。就盼著將來祥兒給我生下大胖孫子,我的孫子不走武舉路,一定得走科舉路做官。”朱弘晴在吐露心聲。

    “祥兒也是學的武舉。”司徒弘光提一話。

    “如今的侯府,祥兒不合適出頭。等吧,瞧著佑禧侄兒的將來。”朱弘晴搖搖頭,良久後,他才是這般回話。

    司徒弘光也是聽懂三哥話中之意。他不再多話,隻是陪著兄長喝起酒來。酒入喉,真醉人。

    當晚,司徒弘光因著喝醉了,他是睡得很沉。

    倒是杜綿綿這兒,她是歎息一回。對於侯府裏知道朱佑禛、朱佑礽的死。這是必然的結果。可這結果出來後,對於侯府就是大禍之事。

    要說杜綿綿最可憐的,還是侄兒病逝後,那留下來的孤兒寡母們。

    當然,人世間,人的悲喜不同。

    忠勇侯府這一邊自然是悲傷的很。杜家這一邊,杜寧寧要隨夫君南下,離開前,自然也是登司徒家的門來告別。

    姐妹離別。杜綿綿瞧著已經得到敕命,還是官家女眷打扮的三妹妹。杜綿綿滿臉的不舍,她道:“往後再相見,也要好些年。三妹妹,你要多體重。”

    “二姐姐。”杜寧寧這時候落淚了。她也舍不得親人。隻是她如今的身份不同了,也由不得她任性。再說,杜寧寧從來就不是任性的人。

    更何況成為官家女眷後,她在娘家的地位一下子竄起來。還別說,能不再婆家多待,就算去南邊杜寧寧也是樂意的。

    畢竟這一回南去。她是陪著夫君赴任。因著上頭的公爹與婆母心疼孫兒。於是,賈縣令的二子二女,這一回全留在京都。

    杜寧寧雖然也是開口與夫君尋問過,是否真留著兒女在京都,會不會太麻煩長輩們。

    賈縣令在成婚前,就知道這一位繼室是一個軟性子的人。他比著信任妻子,自然更信任親爹,以及嫡妻、生母。

    賈縣令當然覺得京都的生活條件更好。兒女留在京都,比去南邊能過更好的富貴日子。於是,賈縣令話,讓兩對兒女留下來。也替他當爹的,那是留在京都孝順祖父、祖母。

    夫君都是同意,杜寧寧當然沒反對的道理。

    杜家知道這等情況時。隻有替杜寧寧高興的道理。特別是二太太趙氏,還是專門吩咐庶女杜寧寧。一定要借著女婿在南邊當官的機會,那是好好珍惜。與女婿多加深一下感情,趁著離京都遠,也要生下自己的子嗣。

    杜家人萬般想到,杜寧寧自然全是任人擺布的性子。

    杜綿綿不知道這裏頭的官司。不過,便是她知道了,她也隻會道一聲尋常。人有私心,此是天理。

    若無私心,那是聖人。

    杜寧寧離開京都,與夫君南下赴任。

    杜家二老爺在女婿、女兒離京都後,他在那一位範天賜的家中,他的寡婦表姐替他生下一個兒子後。

    杜家二老爺的報複來了。

    京都外城。

    範家。這是租來的屋子。一個小三合院。半拉邊的院子。像是一個四合院,那是隔成兩半。

    這等院子租金能便宜不少。如今的範家就住在此。

    範母總算是達成心願,如今是抱上孫子。倒是範秀才這兒,他還在家中苦讀。至於經營家業,範家也沒有家業。

    如今範秀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尋一點營生。畢竟坐吃山空可不成。

    範母不像年輕那會兒,她還能做繡活。如今眼睛不好了,她連繡活也沒得做。倒是範家表姐和她的女兒,如今倒是一起擔起家務來。

    這一日,範家的家門被人敲響。

    範母問來人是誰?最後外頭喊話的聲音熟悉的很,是她的兒子範天賜。

    門打開,在範母眼前的,不光是範天賜。還有旁人。

    這一回來範家的,自然便是範家的親戚。一來,還是一位。而是好幾人。有男有女,全是跟範母一個年紀的長輩。

    “他嬸子,咱們登門,也是沒法子。”那與範母說話的,是範天賜的隔房堂嬸。這一位堂妹的丈夫就在旁邊站身,還是一個幹幹瘦瘦的老頭子。

    哪怕與範母同一輩。這一位堂嬸的年歲,比著範母還小十歲。那一位堂叔更是比著範母小上十幾歲。可因著村裏的農活,還有鄉下人的徭役與推派,除著自家的活,也在外頭做工。

    這活多了,人吃得差,那苦吃多了,人的身體自然就是熬成現在的枯老模樣。

    “有人知道你家的消息,傳到家族裏。家族派著咱們上門。”那堂嬸是歎息著說話。其時家族這也是給上臉麵。這還是看在範天賜身上有秀才功名。

    若不然,那是早把人給抓回村子裏。

    “啊。”範母的臉色也不好看。

    “他嬸子,事情總要解決的。”那堂嬸一指旁邊,一個長得高高瘦瘦的女人,還有他旁邊同樣高大的男人。當然,那一個男人長得高大,卻是瘦得很。像是皮包著骨頭,就是一個架子大。人還是精瘦的很。

    “這是李家的人。秀才表姐的婆家人。”堂嬸沒隱瞞話,這是講出來來人是誰。

    範母的臉色更難看。隻是她不敢多說什麽。

    “咱們今天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秀才娘,你家是體麵人,總不能讓咱們最後都沒法子收場。這一回是咱家夫妻來,下一回就是李家族長和族老們一起來。”那高高瘦瘦的女人一說話,聲音裏帶著刻薄的味道。

    範母苦著臉。

    屋中的範家表姐在瞧著來人時,她的臉色不好看。

    範家外甥女同樣臉色是難看的。因為她們都識識來人。那一個高高瘦瘦的女人,婆家姓李,便是範家表姐死去丈夫的大嫂。旁邊李大嫂的男人,自然便是範家表姐死去丈夫的大哥。

    這一對李姓夫妻,在範家表姐的眼中,都不是善茬。

    當初能從婆家脫身,還是借著範天賜的秀才身份。當然,杜家這一個姻親,也是當了一回擋箭牌。畢竟,杜家來往全是大戶人家。

    甭管是桂王府,還是忠勇侯府。那全是聽一聽名號,就讓下人的百姓不敢吱一聲。

    如今又不同。

    範家不再有姻親杜家。範家如今能撐門戶的,就是範天賜的秀才功名。可秀才功名,又能不能抵一個跟寡婦無媒生子的壞名聲呢。

    便是範家表姐能脫身,可她的女兒呢。要知道,這一位範家外甥女的身上,流著的是李家的血脈。李家人是天然的長輩,能管著範家外甥女。

    原來能借權勢壓一壓。如今沒那一個底氣後,許多事情自然又不同。

    “娘,我不要回李家。”範家外甥女很害怕。她是握著親娘的手,她身體在發抖。範家表姐也是在害怕。

    這時候,外頭的人可不敢範天剛難看的臉色。還有範母的尷尬。他們是要往屋裏闖。

    “哇哇哇……”嬰兒的哭聲響起。打破這一片的寂靜。

    這一天,範家沒得一個安寧。

    對於範家發生的一切,當然有導演的幕後者。這人便是杜家二老爺。這是他給出來的教訓。他的目的也簡單,就是毀了範天賜的名聲。

    同時,也是給範家表姐和範家外甥女這一對母女的反擊。不用杜家動手,隻讓有心人動手就成。

    畢竟範家一旦借不到權勢時。李家人可不是吃素的。

    這一日,杜家二老爺是在家中小院喝起小酒來。他心情太好。二太太趙氏還是陪著喝一杯。

    夫妻二人喝得心情舒坦。

    “老爺很開心。”二太太趙氏用肯定的語氣說話。

    “是啊,老爺我今個兒高興。”杜家二老爺飲一杯酒。他是歡喜的很。

    杜家二老爺已經得到結局。李家人,範家人到範天賜的家。範家表姐是寡婦,又是生下範家的血脈。

    這人,範家保住了。李家當然沒能帶走。

    可範家外甥女就不同,她姓李。最後,她被李家大伯、李家大嬸給帶走。哪怕範家表姐哭得期期哀哀,她還是保不住女兒。

    至於範天賜這兒,得著兒子,得一個表姐。隻是他的名聲嘛,打從這一天裏,在讀書人的圈子裏是壞掉。

    有人在免費幫襯他傳一傳消息。可不杜家二老爺,杜家二老爺隻是負責讓李家人來出頭,然後,把範天賜的假麵具戳穿。同時,通知給範天賜的老對頭,讓一直跟範天賜不怎麽對負的幾個童生與秀才知曉這等消息。

    於是,有人替杜家二老爺愉快的當起輸出。畢竟,當年範天賜娶上杜家女,得著豐厚的陪嫁,還是羨慕許多人。

    如今範天賜落泥裏,落井下石的人也不老少。

    範天賜的新消息。杜綿綿在知道時,已經是乾元二十六年的初春。

    那時候,還是二太太趙氏當一個趣事,那是講給杜綿綿聽的。隻道這一位範秀才沒奈何,因著外頭的異樣眼光與流言。最後,還是逼著娶了他的寡婦表姐。

    也算得奉子成婚。

    範天賜娶上他的寡婦表姐,當然不是他的意願,更不是範母的意願。純粹是許多的流言扉語太難聽。

    範家人都是被逼的。範天賜再不娶的他那寡婦表姐,那表姐就隻能去死了。

    “真真是報應啊。”二太太趙氏對著杜綿綿說道:“瞧瞧,離著範天,我家寧寧如今是當上敕命太太。那範家人,不當人子,當年就是誤了寧寧的幸福。”

    “三妹妹如今過得好,也是好事兒。範家事,過去的就過去了。”杜綿綿是不在意範家如何。隻是瞧著二太太趙氏是恨不能踩兩腳的意思。

    杜綿綿是勸道:“二伯娘,您是看開些。你想想,三妹妹如今過得好,範家如今過得不順。這比一比,羨慕都得羨慕死範家人。人活著,在苦日子裏熬著,再是回想以前的富貴日子。這般的煎熬最愁人。”

    “範家人落泥裏,咱們就當不認識。隻讓他們一輩子去羨慕才對頭。”二太太趙氏自然同意二侄女的看法。

    杜綿綿此時,又是把目光瞧見親娘崔氏。

    “娘,關於啟弟的婚事,我已經有些眉頭。如今也有合適的人選,就要娘瞧一瞧。”杜綿綿提一話。

    “真的。”崔氏是很高興。

    “娘,來年啟弟會下場。您瞧一瞧,啟弟的婚事,真要急在今年嗎?如果啟弟能在科場上的考上功名。那婚事還能再提一提。”杜綿綿提醒一話。

    “……”崔氏的神情是遲疑起來。

    “三弟妹,二侄女的話很在理。你不妨與三弟再商量商量。來年等著啟兒科舉後,再是議一議他的親事也不遲。”大太太顧氏勸一話。

    “對,大嫂的在理。三弟妹,你不妨再多考慮一下。你與三弟也應該商量商量。”二太太趙氏也是附合一回話。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09 23:31:27~2022,07,10 23:37: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萌萌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