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552
  第102章

    崔氏聽著身邊的親人一勸話, 她也是遲疑起來。最後,崔氏說道:“成,那就再等等。等啟兒來年的科舉成績。”

    崔氏想緩緩。杜綿綿這兒當然不會催一催的。杜綿綿笑道:“娘放心,有敦弟給啟弟講學, 啟弟又寒窗苦讀這些年, 一定不會辜負自己。”

    “盼著你弟弟能像你說的一樣考中。”崔氏是盼著兒子能考中。

    乾元二十六年。對於杜綿綿而言,尚算得平靜的一年。大女兒能幫襯著管家, 長子、次子、三子都是在讀書習武。

    杜綿綿當娘的就是照顧一下二女兒、三女兒, 還有小兒子。

    在這一年周歲宴時,司徒老太爺還是翻出家譜, 在上麵正式的寫下二女兒、三女兒、小兒子的名字。

    二女兒的名字是司徒澄澄,三女兒的名字是司徒汶汶,小兒子的名字是司徒佑灃。

    這些名字全是司徒老太爺給取的。這一位當長輩的非常有心,司徒弘光當然就不搶了長輩的一點子樂趣。

    這一年,周歲宴司徒宅還是辦的熱鬧。

    可惜的是忠勇侯府的大房、二房隻是送來禮物,人沒來祝賀一回。原由杜綿綿也清楚, 從來做客的三太太賈氏的嘴裏。

    杜綿綿也是知道忠勇侯府如何不太平靜。侯夫人馮氏是失去嫡長子,如今把嫡次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一樣寶貝。

    佑礽媳婦這一位世子夫人如今跟侯夫人馮氏這一位婆母不太對付。為的還是忠勇侯府的繼承權。

    對於繼承權一事上, 忠勇侯朱弘明一直沒有表明態度。於是朱佑礽媳婦與婆母自然就是鬥起來。甭管侯夫人馮氏如何借著婆母的身份想鎮壓服氣兒媳婦。

    朱佑礽媳婦就是不肯鬆口。

    為著繼承權,朱佑礽的媳婦同樣是發了狠。

    隻能說在利益麵前,親人也變麵貌全非。三太太賈氏在杜綿綿跟前講一講時,那是連連感慨個不停。

    二房不肖停。大房那裏是太安靜。程氏如今不管事, 一天就是吃齋念佛的。朱佑禛媳婦更是低調的像是侯府差點沒這麽一個人。

    朱佑禛媳婦的娘家那一邊, 伯府來人了。跟侯府談過一回話,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杜綿綿聽著三嫂賈氏一講後, 她是驚呼一回。杜綿綿說道:“佑禛媳婦的娘家倒還不錯。”杜綿綿這是大實話。

    朱佑禛的媳婦出身永昌伯府, 是伯府記名嫡女, 排行第七。如今朱佑禛去逝,永昌伯府登門來。

    “隻是這一回侯府真鬆口,同意著佑禛媳婦回娘家去改嫁。這一回,大嫂那兒倒是真一片菩薩心腸。”杜綿綿是真覺得嫂嫂程氏的人品好。

    依著這一個時代的規距,女子出嫁後,那就不在是娘家的人,而是娘家的客人。娘家樂於給出嫁女撐腰的,那也是五五之數。

    至於說讓守寡的女兒再嫁,那也是擔著風險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壞掉娘家的名聲。沒法子,這一個時代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在這等情況,這還有一個前題,就是守寡女子的婆家肯放人。擱著忠勇侯府與永昌伯府這等門第上瞧,朱佑禛的媳婦膝下還有一女呢。忠勇侯府裏,程氏這一個做婆母的不放人。永昌伯府也沒折。

    誰能料到,程氏這一位做婆母的同意了。

    “大嫂也說了,隻要佑禛媳婦守完夫孝,隨她再嫁。”三太太賈氏是感慨一回。她說道:“與大嫂做妯娌這些年,我如今看明白過來,大嫂是一個麵善心也善的人。”

    “三嫂,你這話對。”杜綿綿同樣的同意這一話。

    “隻盼著佑禛媳婦往後有一段好姻緣。”杜綿綿隻能感慨這麽一回。

    “是啊,誰能料到呢,侯府裏遇上這等禍事。”三太太賈氏搖搖頭。她說道:“母親最近又是病一場。”

    “嬸娘沒大礙吧。”杜綿綿關切的問一回話。

    “無大礙。府醫瞧過了,如今已經好了。”三太太賈氏回了話。她想了想,又道:“四弟妹,你得著南邊的消息嗎?”

    杜綿綿聽著三嫂賈氏的問話,她回道:“南邊的三妹妹有寄回來的家書,隻是到底是年前時發出的。如今沒瞧著新的。”

    “這般嗎?”三太太賈氏點點頭。

    “三嫂問這事兒,可是有什麽問題。”杜綿綿好奇的問一回。

    “我爹給南邊的二弟寄過信,我爹的學生也去南邊上任。這想著讓二弟是述述舊,與他師兄相互之間多一份幫襯。隻是二弟那一邊一直沒一個回信。我知道了此事,就想著問一問四弟妹,看你這一邊是不是有新的消息。”三太太賈氏說的隨意。

    “南邊離著京都太遠,許是路中擔擱了。三嫂放心就是,緩一緩許就是會收到回信。”杜綿綿勸一勸話。

    “應該如此吧。”三太太賈氏也同意杜綿綿的話。

    乾元二十六,如此平淡過去。迎來乾元二十七年。春,杜啟這一回挺是有一份運道。這一年的杜啟是連過縣試、府試、院試。

    這一年,杜家添一位秀才。

    杜啟考中秀才,杜家就有兩位得功名的仕子。這對於杜家而言當然是大喜事。杜啟考中秀才。又想備考今年的秋闈。

    對於婚事,這自然又準備再擔擱一下。反正都擔擱這般久,不介意再緩緩。鄉試能否中舉,那是兩可之間的答案。試一試,也不花費太多的時間。

    對於弟弟杜啟的情況,杜綿綿當然是關心的。

    一得著杜啟中秀才的消息。杜綿綿就與長輩司徒老太爺講了,也跟枕邊人司徒弘光講了。她還說著杜家要辦喜宴的事情。

    司徒老太爺自然表示此是大喜事。司徒家應該去賀喜。

    司徒弘光倒是真高興,他還是準備在喜宴當天,那是請假一回去給小舅子賀喜。於是,在杜家舉辦慶賀喜宴的那一日。

    司徒宅中,司徒老太爺守家,他老人家已經不愛湊熱鬧。他是留在家中陪著曾孫女司徒澄澄、司徒汶汶,曾孫司徒佑灃一起玩耍。司徒老太爺是樂得與小輩樂嗬。

    司徒弘光則是領著妻兒,一道往杜家去。

    途中,一家人坐在馬車裏。有司徒弘光、杜綿綿,以及兒女司徒瀅瀅、司徒佑淇、司徒佑泓、司徒佑浦。

    “今日你們小舅科場得功名。此是大喜,你們做為小輩的應該去賀喜。也是讓你們見識一下,一旦中舉了,一切便是不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司徒弘光自己在做官。正統讀書人的前途最好。他當然是盼著自己家出讀書人。

    司徒瀅瀅一聽父親的話,她懂了。隻是她瞄一眼三個弟弟。司徒瀅瀅在心裏想著,父親肯定得失望。因為三個弟弟都是愛習武的主兒。

    “四郎,你對著咱家的三個小郎君現身說法,如今瞧著是晚了些。有著淇兒領頭,他這兩個弟弟泓兒、浦兒,也全是練武的材料。”杜綿綿是親娘,她當然清楚自家的兒子是什麽樣的品性。又是對什麽有興趣。

    “……”司徒弘光一聽妻子的話,他愣神片刻後,他是搖搖頭。

    “是我糊塗了。”司徒弘光隻是羨慕讀書人。於是,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想事情。一時間,倒也是忘記掉三個兒子真不是讀書科舉的料子。

    自己都是在科舉沒做為,司徒弘光當然也不會太勉強兒子們。

    “是我讓爹失望。”司徒佑淇是大哥,於是他先開口回話。

    “爹,是我無能。”司徒佑泓此時也是回一話。

    “爹,兒子讀不進去書,習武也是家族的傳統。爹,兒子將來一定做掙一個傳家的武勳。兒子是要光耀司徒家的門楣。”司徒佑浦那是斬釘切鐵的保證話。

    瞧著三個兒子的態度各不相同。司徒弘光撫掌一笑,他說道:“你們讀書習武,都是文武雙全的好孩子。不必過於苛刻自己。”司徒弘光自己當過紈絝子弟,那是躺平的過日子也是嚐一嚐滋味。

    對於自己家的孩子,他是不想太勉強。這時候自然便是鼓勁一下。

    對於親爹的鼓勵,顯然讓司徒佑淇、司徒佑泓、司徒佑浦的神色好年起來。三個孩子這時候是解放天性。然後就是熱鬧的討論起來府學裏的趣事。

    司徒弘光樂得聽一聽,他對於孩子們的生活自然是關注的。家中的趣事,妻子會講一講。府學的趣事,自然就要讓當事人的孩子們講著才有少年意趣。

    司徒瀅瀅在旁邊聽著,她是好生的羨慕。明明她也是讀書習武,可惜,這一個時代沒給她發揮的餘地。

    司徒瀅瀅的神色是有些愰忽,她想到許多。當然,她對於自己的日子還是滿意的。畢竟,瞧過來家做客的表姐楚樂貞那般的寄居難堪日子。

    司徒瀅瀅是感恩她有一個溫馨的家。

    司徒瀅瀅的思緒一想到表姐,她就擔憂表姐楚樂貞在忠勇侯府的日子,也不知道如何是何樣?

    途中的不算短,也不算長。

    等著司徒一家人到杜宅時,杜宅來著一些客人。這時候到的都是自家的親戚。司徒弘光是領著三個兒子在前院。

    杜綿綿則是領著女兒往後宅去。

    崔氏見著女兒、外孫女。崔氏是高興的。這一回,杜家的一眾女眷裏,崔氏如今是最得意的人。她膝下一女兩兒。如今女兒是有朝廷的敕命,兩個兒子全是考得功名。

    杜家最有出息就是三房。做為三房太太,崔氏覺得她站在人生的最高光時刻。

    杜綿綿在杜宅,還是見著崔氏的娘家人。杜綿綿這會子也是客氣的與對方打一回招呼。

    相互之間見過禮,大家都是客套的。

    “走,咱們去老太太的院子。那兒人多也熱鬧。”崔氏主要是想顯擺一下。妯娌們一定在老太太的院中。

    一行人往杜家老太太的院中去。

    到時,大房、二房的女眷皆在。杜綿綿與眾人又是相互見過禮。

    這時候,杜綿綿發現一個事情,就是今個兒堂姐杜貞貞也是來的早。這時候,這一位已經現身。

    “二妹妹。”杜貞貞湊到杜綿綿的近處,她是招呼一聲。

    “大姐姐。”杜綿綿伸手不打笑臉人。她自然是客氣的回一話。杜貞貞這時候撿著好話講,還是誇一誇杜綿綿身邊的司徒瀅瀅。

    “大姐姐客氣了。”杜綿綿笑著回一話,她說道:“瀅瀅一個閨閣中的姑娘,她啊,哪擔得大姐姐這般誇,太過了。”

    “大姨母。”司徒瀅瀅對於杜貞貞的態度,也是害羞的模樣。當然是裝的。司徒瀅瀅說道:“瀅瀅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的小女子。大姨母,您是謬讚了。”

    “好孩子,就是太謙虛。”杜貞貞這不是頭一回見著司徒瀅瀅。隻是這一回見到時,在一眾的杜家親戚的跟前。這是把司徒瀅瀅顯出來。

    主要是其它家的姑娘比著司徒瀅瀅時,總讓杜貞貞覺得司徒瀅瀅這一個外甥女,那是身上有氣度,夠出眾,也夠討人喜歡。

    說到討人喜歡。杜貞貞想起這一個外甥女的年紀。那與她的兒子是一年出生的。今年十二歲。

    在這一個時代裏,男女十二歲能相看人家。

    杜貞貞心頭浮起一個念頭來。她想親上加親。

    “二妹妹,瀅瀅真是好姑娘,又是司徒家的長女。你這兒可是忙碌起來給瀅瀅相看人家。”杜貞貞提一話。

    司徒瀅瀅聽著這話時,她害羞了。哪怕再大方的姑娘,一聽著終身大事時,那也會嬌羞的。

    杜綿綿愣神片刻,她回過神來。她是瞧一眼大堂姐。杜綿綿說道:“我家瀅瀅的年歲尚小,尚且不急。”

    “姑娘的年歲,一眨眼間又是一年。年年歲歲,做親娘的可不得早早相看起來。”杜貞貞笑著提一話。

    哪怕想讓司徒瀅瀅做兒媳。可杜貞貞沒急著開口。主要是她怕被二妹妹杜綿綿拒絕。

    原由也簡單,李家就是商賈人家。司徒家是官宦人家。門不當,戶不對。這真想成一段姻緣,裏麵要操作的事情就多了。

    當然,杜貞貞不覺得自己的兒子差了。杜貞貞可是問過兒子進學的書院先生。問過兒子的學業情況。

    先生也誇了,說她家兒子的學問不錯,又有天份。

    在杜貞貞想來,三年後,她家兒子下場科舉。到時候,一旦取得功名的話,這一門婚事就有商量的餘地。

    如今嘛,杜貞貞隻能是按下心思。

    杜貞貞的小算盤,杜綿綿是不知道的。若是杜綿綿知道,這大堂姐的想法。那萬萬不可能答應。別說門,連窗都不會有。隻能是一堵牆。

    這一日,杜家很熱鬧。

    乾元二十七年,秋闈。杜啟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對於杜啟本人而言,這是挺失落。對於杜家人而言,也算得意料之中。舉人若是好考,杜敦不會擔擱那些年。

    這一年秋,杜綿綿收回北地的來信與消息。

    楊楚楚回著外甥女信,自然是因為杜綿綿是前給楊楚楚的女兒送去生辰禮。這一回,楊楚楚回信裏,還是講一講北地秦藩的一些事情。

    當晚,夫妻歇息前。二人獨處時,杜綿綿把楊姨母的信遞給丈夫。杜綿綿說道:“四郎,你且看看。這中間你覺得有沒有什麽問題。”

    司徒弘光拿過信,他是仔細的看一回。看完後,司徒弘光是說道:“萬萬想不到,鎮國公府接回秦王府的世子妃李氏。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秦王府求來的旨意,同意這一位世子妃李氏回娘家休養。”

    “是啊,這一位世子妃也算得有一個依靠。到底有娘家的照拂。隻是這不是重點。而這姨母在信中講,秦王妃歿了。”杜綿綿心頭在感慨。

    瞧瞧秦王一係裏,身有異族血統的全歿了。不管是秦王妃,還是秦王世子,又或者秦王府的嫡長孫。這全是歿了。

    這裏頭真是意外?還是人為?這真是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秦王妃歿了。不管這裏頭有沒有文章,與咱家的關係不大。便是姨母那兒膝下就一女,也不會礙著旁人的事情。”司徒弘光是看得明白。楊楚楚膝下有一女,她又不是寵妃。往後隻當一個小透明,隻是專心的養好女兒。旁的事情,與楊楚楚而言都不是重要的。

    “是啊,四郎你說的在理。”杜綿綿同意這一話。她說道:“我瞧著姨母的回信裏,也是一幅看淡的模樣。隻道不敢再奢望秦王的寵愛。到底是人老珠黃,紅顏遲暮。”

    可杜綿綿從這些話裏,更讀到一些信息,那就是楊姨母有退讓的心思。她怕了。

    秦王真是一個涼薄至廝的人嗎?

    這一個問題怕得楊楚楚自己心頭最清楚。對於局外人的杜綿綿而言,這些不重要。

    杜綿綿覺得不重要的消息。

    忠勇侯府也是得到北地的消息。忠勇侯朱弘明在知道秦王妃歿了時。他是也不甚在意這一個消息。畢竟,秦王與秦王妃也是恩愛的夫妻。

    忠勇侯朱弘明更在意的是他的侄子朱佑禛的死,他的兒子朱佑礽的死,秦王一直保持沉默,就像是沒發生什麽事情一樣。

    忠勇侯朱弘明的心,那是涼得透徹。隻能說皇家多是涼薄兒。

    乾元二十七年,匆匆而過。迎來乾元二十八年。

    這一年,皇太孫司馬瞻守完母妃呂氏的孝期。這一年的春,乾元帝下旨,今年大選。

    司徒宅。

    司徒弘光一回家,他與親人就是講出乾元帝要求大選的旨意。在京都官員,從七品以上者,凡家中年十三至十七的未婚女子,皆參加大選。

    這一回大選,一時間牽動許多人的心思。要知道皇太孫雖然已經被指指。可他可沒有正式的大婚。

    皇太孫的東宮,如今還缺著許多的女眷。當然,宗室裏也有許多的皇孫世子們等著乾元帝指婚。

    “瀅瀅,你在大選之列。”司徒弘光提一話。

    “爹,你哪真舍得女兒去參加大選。”司徒瀅瀅還是了解爹娘的,不是攀龍附鳳的心思。對於爹娘而言,怕是更樂意她是嫁得一個敦厚的郎君。

    “爹娘當然舍不得。可皇上有旨,不能不遵從。當然,你去應一個數。在合適的機會,爹會想法子請人讓你落選。”司徒弘光在光祿寺裏當從六呂的寺丞。他當然與宮裏的一些人能說上幾份情麵話。

    有些人嘛,想讓他成事難,想讓他壞事,那是非常容易的。

    大選裏,秀女合裏合規的落選,那是非常容易。這又不是入選,那可能還有麻煩。想落選,那隻要舍得使銀子,那就是容易的事情。

    司徒家這一邊,司徒弘光有法子。這時候,司徒瀅瀅自然還是挺自然的一幅態度。倒是杜綿綿這兒,她瞧著父女二人有來有往的談話。她是瞧一個樂趣。

    對於司徒宅的司徒瀅瀅而言,這一回大選,她是應個數。同時,她還能進皇宮裏漲一漲見識。等著將來妹妹們再大一些時,還可以與她們吹一吹趣事兒。

    司徒瀅瀅的心態很放鬆。杜綿綿也是不太在意。她是相信枕邊人的能耐。

    不過,在次日,去忠勇侯府做一回客後。杜綿綿態度又不同。

    忠勇侯府。

    杜綿綿與二嫂馮氏問一回安。馮氏還是問起杜綿綿,她道:“這一回大選,侄女瀅瀅也要參選吧。我記得她到年歲了。”

    “二嫂好記性,瀅瀅這一回就是一個湊數的。”杜綿綿笑著回了話。她也是說一說自家的態度。

    “侯府裏,蘭惜、蘭姿這一回都會參加大選。”馮氏也是提著兩個庶女。她說道:“我瞧著侯爺的意思,還是盼著蘭惜、蘭姿能入選。”

    “……”杜綿綿驚訝於侯府想讓蘭惜、蘭姿成功入選。要知道,憑著二人庶女的身份,加之如今忠勇侯府在朝中局麵不太平的模樣。

    這二人便是入選,想當宗室嫡妻都難。當然,杜綿綿也清楚,自己女兒的身份更低。落選,才是最好的路子。

    “蘭惜、蘭姿,皆是國色天香,出類拔粹的姑娘。她二人若想入選,當是從容之事。我這兒提前向二嫂道一聲恭喜。”這等時候杜綿綿當然是撿著好話講。

    “哪有那般容易。宮裏何時都不會缺著美人兒。”侯夫人馮氏感慨一回。

    在慶暉堂,杜綿綿擔擱的不太長。她又是去一趟慶熙堂。太夫人魏氏簡單見一回杜綿綿,就讓杜綿綿請個安。然後就是端茶送客。

    杜綿綿沒在慶熙堂擔擱,她又大嫂程氏那兒。當然,程氏在念經,杜綿綿與對方的陪嫁嬤嬤說一說話,不再打擾。

    杜綿綿最後去三房的蓮子軒。在蓮子裏,杜綿綿與三嫂賈氏是談一回大選的事情。

    “我一來,二嫂就提一嘴兒,說是蘭惜、蘭姿全在參加大選。也不是去湊一個數,而是想要入選成功。”杜綿綿講著自己知道的事情。

    “侯府如今想著走裙帶關係。”杜綿綿假意的打趣一回。

    “這是沒法子。小輩裏沒能出頭的。如今隻能讓侯府的女兒來撐一撐台麵。”三太太賈氏倒是通透的回了話。

    “佑禧、佑祿那兒,侯爺還不滿意。”杜綿綿小聲問一話。

    此時屋中就是杜綿綿與賈氏二人。沒著侍候的丫鬟們,侍候的丫鬟們已經打發出去。賈氏就很隨意。賈氏說道:“對於佑禧侄兒,侯爺是真的不滿意。侯爺那兒還發話,便是讓孫兒承爵,也不會讓不讓不成器的佑禧侄兒繼承侯府。”

    “真的。”杜綿綿遲疑後,不太敢相信。

    “我瞧著二嫂的氣色不太好,我還以為是因為蘭惜、蘭姿兩個侄女要參選,二嫂是累著了。如今聽三嫂你這一講,怕是為著佑禧侄兒頭疼。”杜綿綿愰在大悟的模樣。

    “二嫂的心情哪能好。最近府裏開始得意的,還是佑礽媳婦。這是母憑子貴啊。”三太太賈氏是感慨一回。

    杜綿綿心頭想搖一搖頭。這等爭爵位,又能爭出一個什麽趣味來。杜綿綿總覺得忠勇侯這般發話,肯定是有原由的。

    杜綿綿想來想去,她覺得可能忠勇侯還是想表明態度,那是與東宮一個立場。

    乾元帝冊立東宮皇太孫。忠勇侯府就會請封世孫,而不是世子。

    瞧瞧,一直與上頭保持一樣的態度。總之,忠勇侯府貌似一直在努力的自救。在這等情況,忠勇侯府後來又是如何走到被抄家的結局?

    杜綿綿有一點想不通。

    “對了,四弟妹,你家瀅瀅這一回也要參加大選吧。”三太太賈氏是問道。

    “是啊,瀅瀅也在大選之列。好在她就是一個湊數。也不怕著她真是成功入選。”杜綿綿說出司徒家的態度。

    “還是四弟妹豁達。”三太太賈氏是笑道:“若是我有一個女兒,真能參加這般大選,一定是盼著她入選的。”

    三太太賈氏倒是不介意說一說自己的真實想法。

    “青菜蘿卜,各有喜好。人人想法沒,嫂嫂的想法也沒錯。隻是我家瀅瀅,我和四郎都是心疼她的緊。到底是司徒家的長女。怕著她嫁一個好夫婿。也不想她入皇家門,皇家門第太高。司徒家的門楣配不上。”杜綿綿說得大實話。

    如果她家女兒能做皇家正緊的兒媳婦,杜綿綿不敢肖想。既然正緊的皇家兒媳當不上,那麽,做皇家子孫的小老婆,那還是算了。

    要知道皇孫宗子的後宅,那可不好混。憑著寵家的四堂妹杜婉婉,這都多少年了,除著生下一女外,一直沒懷上。

    這能生下一女,說明杜婉婉的生育能力沒毛病。杜綿綿可是得著桂藩的來信,四妹妹也說了桂王妃都是添了嫡子。

    王妃能生兒子。庶妃生一女後,再沒懷孕的消息。裏頭沒有貓膩,杜綿綿是不相信的。

    還有混在秦王府後宅的楊姨母。想當年,一狠心把自己賣身進秦王府搏富貴的楊姨母,也不是一個小角色。最後呢,在秦王府也是生下一女後,自己就歇掉爭寵的心思。

    杜綿綿相信除著後宅爭鬥外,更主要還是皇家多是狠心郎。

    杜綿綿從楊姨母的書信裏,讀書出來的情緒居然是對秦王懼怕。

    杜綿綿打從這裏頭,就是看出許多的東西。這等情況,杜綿綿當然不會想女兒司徒瀅瀅高嫁。還是門當戶對的好。

    想當初,杜寧寧就是低調,杜家才能去接回女兒。

    若是高嫁,再或者一入皇孫宗子們的後宅,那哪可能有反悔的機會。便是吃虧了,哭,那都沒一個地方哭訴的。

    “四弟、四弟妹都是心疼女兒啊。”三太太賈氏是感慨一回。

    “這倒是真的,是真心疼瀅瀅,她是我和四郎的頭一個孩子。這感情上到底是不同的。也盼著瀅瀅這一個做長姐,給下頭的妹妹們先表態一回,那是嫁一個好人家。讓後頭的妹妹多一點子念想。”杜綿綿笑著拿自家打趣一回。

    杜綿綿可是知道的,前世時,她可是每一天一個恐婚小新聞。

    在這一個時代後,她是盼著女兒能嫁得好人家。如此要給女兒自信心。從哪來,自然從親人處得來。

    當然,這一切還有一個前題條件。那是因為她家女兒的背後有人。好歹她們的爹,那是官老爺。

    官老爺的女兒,自然是可以挑一挑夫婿的。因為結兩姓之好,娘家送上豐厚的嫁妝,女子出嫁去夫家便是底氣十足。

    這一日,從忠勇侯府離開時。杜綿綿還去瞧過一回楚樂貞。

    對於這一個外甥女,杜綿綿尋問一回,想接她去司徒宅小住。這一回楚樂貞拒絕了。楚樂貞拒絕了,杜綿綿也不勉強。她相信楚樂貞外甥女一定有自己的考量。

    回到司徒宅後,杜綿綿先去司徒老太爺那兒問安。然後,她又吩咐了嬤嬤夕食的菜單子。

    當天,晚間,歇息前。

    在寢屋中,夫妻二人獨處時。杜綿綿講著今個兒在侯府的見聞。杜綿綿專門提著兩件事情。其一是侯府想讓兩個侄女成功入選。其二便是忠勇侯朱弘明立孫的心思。

    “四郎,你說二哥是不是想投靠東宮。”杜綿綿覺得忠勇侯府的態度好明顯。

    “應該如此。”司徒弘光是肯定的回一話。

    “還有一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我愰忽聽著三嫂提一嘴兒,說樂貞外甥女的婚事,二嫂那兒有意想與餘家提一提。”杜綿綿還是把這一個事情單獨的講一講。

    “餘家。”司徒弘光愣神一下。

    “就是餘皇後的餘家。如今又要出一位太孫妃。”杜綿綿肯定的回一話。

    “這是一樁好姻緣。”司徒弘光倒覺得這若是能結成姻親,真是一樁善緣。畢竟忠勇侯府如今的困局,忠勇侯朱弘明知曉。司徒弘光哪怕如今姓司徒,可他身上流著朱氏一族的血脈。

    有些事情,忠勇侯朱弘明也會暗暗的點醒一下這一個四弟。

    杜綿綿心頭感慨一回。在外人眼中,二嫂馮氏的做法是待樂貞外甥女好。可這事情吧,樂貞外甥女本人如何想,還有朱佑禧侄兒那裏,又是一個什麽想法。

    這真是有情人不想相守。奈何世道如此。

    “我想著,若是樂貞外甥女嫁到餘家,真是嫁得一個好兒郎,確實如四郎說的,是一樁好姻緣。”杜綿綿同意丈夫的話。

    隻是她覺得這般的話,楚樂貞是真心實意的嫁嗎?她會不會有遺憾。

    還有便是朱佑禧那兒,這一位還會如《簪花記》所描寫的一般結局嗎?杜綿綿忍不住的想著,若是楚樂貞在的話,也許一切會不同的。

    隻是楚樂貞若是本人樂意嫁到餘家,不想再忠勇侯府受著窩囊氣呢。她非樂貞外甥女,她不知道什麽才是對方真正想要的。畢竟,一切都可能改變的。

    大選前。

    杜綿綿從丈夫的嘴裏,聽到北邊的一個新消息。這一個消息傳來時,杜綿綿是真吃驚一跳。

    那是女兒司徒瀅瀅入宮前的一晚。

    司徒弘光與妻子杜綿綿說道:“你明個兒一定叮囑瀅瀅,讓她入宮後萬萬小心。”

    “到底出著什麽事情。四郎,你在害怕。”杜綿綿瞧著出枕邊人的情緒不太好。司徒弘光歎息一聲後。他到底不敢隱瞞。他怕妻子不知道輕重。當然,他也不想隱瞞。

    夫妻二人這些年裏相處,從來是坦誠相待。於是司徒弘光說道:“我從二哥那裏得來的最新消息。出事了,晉王府世子歿了。”

    “若是簡單的歿了,還不當如此麻煩。晉王府的世子是染病去逝的。那一位世子爺據說死相很慘。”司徒弘光講出這話時,他心頭的肝在顫抖。

    “有人加害晉王府的世子爺。”杜綿綿肯定的說一話。若不是被人加害,她不相信丈夫會如此害怕。

    “是有人加害。這一位世子爺染上的病,是在小倌館裏染上的髒病。”司徒弘光說這話時,他都是替這一位世子爺覺得沒臉。

    “京都要不安生了。”杜綿綿同意丈夫的話。在這一個節鼓眼兒上,晉王府的世子爺病逝,還是染上髒事歿了。

    要知道這是在乾元帝的眼皮子底下害人。還是害的皇孫宗子。這簡直就是龍頭上拔胡須,不知死活。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10 23:37:28~2022,07,11 23:48: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顧豔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