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豐收與購物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463
  第64章 豐收與購物

    忙完周北縣棉花的育苗移栽事情後,林立文便帶著林老二,去往其餘十一個縣城進行巡查。

    因為林立文先設農事班培訓,再讓當地選來參加農事培訓完畢後的種田好手,與周北縣這邊一樣,對參與試種棉花的老百姓進行統一教授培訓。於是整體來講,這十一個縣城的棉花育苗移栽一事,也辦得很是成功。

    便是後續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因著這些村民們本就是常年種地者,再者他們還參與了學習,且林立文還又安排這些曾經教授過大家的官田好手,時常下到每一個村裏去對各棉地巡查和幫助。

    於是,吉州這十二個縣城所種植的棉花,基本都能如林立文所預期的那般,逐漸的成長起來了。

    再一眨眼,感覺也就一瞬間的時間,這十二個縣城裏的棉花便逐漸開始成熟了起來。

    當棉地開始逐漸變白了的那一刻,幾乎整個吉州的老百姓都沸騰了起來。那些沒有報名種植棉花者懊悔不已,而那些參與種植了棉花的老百姓,一麵歡喜地裏棉花的成熟,一麵後悔當初報名種植的數量過少。

    然後在歡喜和懊悔這兩種情緒不停的交加時,這些家裏有種植棉花的老百姓們開始拿上衣被等物,前往自家的棉地裏去駐守了。

    畢竟北地棉價曆來高昂,若有那瞧著棉花成熟者暗自起了貪戀,抹黑跑去地裏將其偷走,他們怕是會被氣到捶足頓胸!

    於是吉州這邊,凡是有棉地的地方,都開始陸續搭建起了一座小小的稻草屋。這稻草屋從白日到晚上,日夜不停歇的都會有人住在裏麵守著棉地。

    至於吃食等物,都是家裏人給他們捎帶過來的。

    “老者,你家這地裏的棉花可願售賣?”一穿著體麵,駕著牛車而來的城中富戶,此刻便站立在一座稻草屋前,朝從裏麵正探出個腦袋的農家老漢詢問道。

    自打棉地裏的棉花成熟開始,不單單是村民們被吸引了,便是城裏那些有錢人,也都被吸引了過來。

    吉州這地一直以來飽受無棉可用的痛苦,而去年林立文在官田試種成功的那些,卻因為要充入國庫,使得他們也無法購買。

    因此那些人擔心老百姓種植的棉花最後也會是這麽一個結果,便早早的前來地裏詢問購買了。

    隻要能將棉花買到手,後麵紡織製衣等事,就不用擔心了。

    所以這段時間,吉州轄下這十二個縣城但凡有種植棉花的地方,這種場景就不要太常見了。

    這農家老漢顯然也是早習慣了這種場景,一邊與對方報了一個價格,一邊還說道:“棉籽我們是要留種的,等下給你采摘了會將其去掉再稱重……”

    大郎也是與他們說了,留種的重要性。而這第一批棉花質量最佳,種子自然也是最為壯碩的。他們若來年還要種植棉花的話,最好就將其留下。

    至於去棉籽的工具,大家製作不起軋花機。但是大郎卻已經使人教會大家製作出一簡單的去棉籽農具,家家戶戶也早就製作出來並且試過了,很是好使。

    對老漢要留下棉籽這事,富戶並不在意。他又不種地,這棉籽拿回去作用也不大。隻是這棉花的價格,富戶顯然有些覺得貴了,便詢問老者能否少點。

    哪知這老漢還委實難搞,不肯少錢還直說道:“大家都這個價格呢!而且大郎都說了,棉花是第一批采摘質量為最佳……你現在買,那就是頭批棉!而且這棉花的質量你也瞧得見,可都是上上好的棉花。便是往年那些從南方運輸過來的,也斷沒有我家這棉花質量佳……”

    便是這價格,大郎也早就在使人教授育苗時便與大家都說了往年吉州的棉價。並且還說,他們今年第一批跟隨官府試種棉花的,這部分紅利是可以吃到的。

    當時大家聽聞時,心中委實跟著激動了幾分。待等回到家時,與家裏人一說,家中老者都讓大家勿要對外去宣揚。畢竟他們跟隨大郎種植棉花一事,已經遭了大家的羨慕了。若還把大郎說的這些話宣揚出去,那可就不是羨慕,而是嫉妒與眼紅了。

    因而此刻的老者對所報棉花價格也是格外的穩得住,一副完全不擔心今年棉花價高會因此售賣不出去的做派。

    富戶找來棉地裏購買,為的也有能便宜一些的意思。見著老者實在不肯少,他便走向下一片棉地詢問。結果,得來的還是跟之前的老者一般無二的回答。且他後麵還一連詢問了幾家棉地,得到的都是如此的回答。

    最後沒了辦法,富戶隻能又折回來,想與第一家老者購買。畢竟這一片棉地瞧下來,棉花質量基本相差不大,但要論種植數量,還是第一家種植的棉地最多。

    富戶不缺錢,家裏人口又多,便想多買些。

    哪知等到他再折回去時,卻已經有了一輛牛車停在棉地前麵了。顯然對方並未向他這樣猶豫,而是問了價格便直接購買了。故之前那老者,此刻已經帶著他家裏人在地裏開始采摘起來了。

    對方則坐在牛車上,一邊耐心的等待著。瞧見富戶過來,對方還微笑著打了個招呼:“你也是來買棉花的啊?”

    富戶心中對此懊悔到不行,麵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與對方回應了一下。便快速的調轉頭,趕緊去找其他棉地去購買了。

    他怕自己再慢上一步,後麵那些種植的較少地裏的棉花也購買不到了!

    ……

    如這般的情景,一直持續了一個來月。直到吉州這十二縣城地裏的棉花最後一批也采摘完畢,這才結束。

    那些報名試種了棉花者,這一年可謂是狠狠的掙了一大筆錢。

    尤其是那周北的棉花,還真如林立文當初所的那般,最後此地的棉花棉質愣是要比吉州另外十一縣城來得還要好上許多。

    一前來收購棉花的商者,在經過仔細檢驗與對比後,忍不住對這裏的棉花質量大為驚訝。詢問當地人其原因,誰知這地的老百姓一個個也不知是憨傻還是狡猾,都隻說:“大郎說了,我們這裏的棉花就是要比別的地方好!”

    見著問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商者心中便有了一個計劃。他在收購完當地的棉花後,便並未離去,而是派人又將此地的情況探查了一遍。

    最後收棉回家後,商者便與家裏人商量,說他想在吉州周北開辦一紡織工坊。專門用於收購當地的棉花,將其進行紡織加工後,再高價售賣給其他地區。

    家中族人震驚:“當地棉花質量真有這般好?”

    商者便直接換來隨從,將此次從吉州各縣城收購來的棉花,一一擺出來與族人相看。族人果然大驚道:“其色澤白如雪,其柔軟綿如雲,當真是從未見過的棉之上上品!”

    “且我們還能借林大人那“大郎”的名頭一用!”商者如此說道。

    而在此時,吉州十二縣城所管官田裏的棉花,也全都采摘完畢,並且將數據統計好,連著棉花一並送至吉州屯田司府衙林立文手上來了。

    林立文又花了半個來月的時間,才把這十二縣城官田的數據,與送來的棉花數量和品質一一查驗並做好統籌登記。

    自此,他這兩年的吉州棉花試種和推廣任務便算是基本完成。

    這時林立文便笑著對林老二說:“二叔,你瞧瞧可有什麽吉州特產想買的,咱們最近便將它給買了吧。”

    林老二一聽,眼睛頓時一亮:“可是能回去了?”

    “應該是差不多了吧。”昨日林立文已經將十二縣城的棉花各類數據全都統籌登記好了,並將各縣城的一部分的棉花樣品也挑選出來,派人一並送去京城匯報給永興帝。

    相信要不了多久,永興帝便可收到這些東西。而往後吉州棉花種植之事,各地區的老百姓均已將技術基本學會。便是沒了林立文,也能順利種植下去了。

    所以不出意外,林立文覺得自己是能被調回去了。

    “走走走!咱們趕緊駕牛車出門!”林老二開始變得興奮了起來,然走到屋內去銀匣子裏那錢時,突然又問道:“大郎,你那俸祿什麽時候發來著?”

    林立文回道:“都是在每年年底的時候啊!”

    “那還要好幾個月呢!”林老二嘟囔了一聲,又問:“大郎,你說我們現在將不需要穿的棉衣棉被等物拿出去售賣,這價格可還能行?”

    對於這一點,林立文隻說道:“價格或會下跌許多……”

    畢竟吉州今年所種棉花已經上市,便是種植還未全麵普及至每一個老百姓。可林立文也早早就預估到城中許多富戶,鄉紳官僚等,此刻怕是已將所需棉花都購置好了。

    而棉這東西在吉州,一直屬於奢侈品。是普通老百姓沒錢,也根本不可能去購買的東西。所以吉州這邊的老百姓,在今年即便家裏有種植者也還是會用不上棉花。但沒關係,他們手裏多了許多的銀錢。

    這些銀錢對老百姓來講,卻是可以用來換取明年種地所需的各種農具。這些農具置辦好後是能使得他們將地種植的更好,各類糧食產量都增長許多的。這對老百姓來講,是遠比身穿棉衣帶來的那點舒適,會來得更實際,更有用許多。

    再者也就是晚了一年,待到明年冬日,林立文相信但凡種植了棉花的老百姓便也能有一兩身棉衣穿著了。

    隻是在這種情況下,林立文他們的舊棉衣舊棉被什麽的,若還想賣高價,那指定是不能的了。

    林老二在知曉價格不高後,便熄了想售賣棉衣棉被等心思。隻從銀匣子裏拿上不少的錢,與林立文一並駕著牛車出門給家人購置東西。

    “皮子等物,咱們不需要買了。”林老二與林立文盤算著:“人參這類藥材,也不用了……”因為去年年禮,各吉州官員回贈了他們許多這些東西。

    還都是上好的東西,林立文與林老二兩單身叔侄,自用是絕對用不完的。那些東西便都被林老二仔細的收了起來,拿回家去也是完全夠自家人分的了。

    然後這麽一盤算,林老二發現發現他們好像也沒什麽東西可需要購買的了,隻除了他想要單獨購買給自己媳婦的……

    吉州便是再苦寒,它終究也是一州之府城。因此論繁華程度,那遠非他們衡縣所能比的。

    府城的銀樓,裏麵黃金珠寶等諸多華美的樣式,也足夠閃耀林老二的雙眼了。

    隻奈何囊中銀錢不夠,林老二便經過仔細挑選,最終選了兩對銀質的手鐲,然後歎著氣對林立文說道:“你奶以前也有過一對銀手鐲陪嫁的,隻是那時家裏需要養育我們五兄妹,委實不富裕,便不得不賣了……”

    所以這兩對銀手鐲,林老二便是給林老太和林楊氏挑的。

    林立文此時也在挑選,聽聞林老二這麽說後,便笑道:“二叔,那今日我也給奶再挑一對銀手鐲,也好讓奶能高興些……”

    “你奶見到兩對銀手鐲,那肯定很高興!”林老二咧著嘴笑道。

    於是林立文便也挑了兩對款式不同的銀手鐲,一對是給林老太的,一對是給林周氏的。

    林立文也不是不想買別的東西,隻是這銀樓裏的其他黃金首飾的價格,一些瞧著還不錯的,都不是他如今的俸祿所能消費得起的。唯有這銀手鐲,簡單大方又實在有分量,如林老大和林周氏她們,想來應當會很喜歡。

    除此之外,林立文猶豫了下,還又挑選了一根樣式較新穎的鎏金銀釵。

    家中在他出發京城之前,與錢家那邊的親事便商定的差不多了。要不是林立文突然被派遣到吉州來試種棉花,隻怕林立文與那錢家小姐都已經成親了。

    林立文便能預料,如今他這一回去,隻怕婚事立馬提上日程。

    這根鎏金銀釵,便是林立文給自己那即將成婚的錢家小姐買的。等到時候送去錢家,也能寬慰錢家人的心。

    隻是這樣一來,他們身上的銀錢便花費的所剩無幾了。

    在回去的這一路上,林老二一邊駕著牛車,一邊滿意的摸著裝銀手鐲的木盒子,對著林立文問道:“大郎,你這次差事辦得妥當,聖上會不會再給你升官啊?”

    主要是林老二想著,自家大郎要是再升官,這俸祿也能跟著多些。若不然的話,這官做的委實還沒不當官賺的銀錢多。

    林立文便笑著回答:“二叔,我這官已經升得夠快了!”

    要不是這一次,永興帝對吉州棉花推廣種植的事很是看中,知曉嚴侍郎被調回京城後,林立文需要足夠高的職位才好調動整個吉州屯田司所管官田人員,否則林立文是根本不可能升職得這麽快的。